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俱舍論頌疏講記 根品▪P13

  ..續本文上一頁別門。

  

  因爲我們說在受生的時候,一定有意根,這個意根都是染汙的,所以說它不是異熟生。現在我們說受生的時候,異熟根有多少?異熟根是無記的,那麼沒有意根,那就是說決定投生的心是染汙心。

  

  “頌曰:欲胎卵濕生,初得二異熟,化生六七八,色六上唯命。”欲界、色界、無色界分叁界來說,第一次投生的時候,得幾個異熟根?那麼欲界的,“欲胎卵濕生”,假使是胎生、卵生、濕生的話(就是化生除開),它開始受生的時候,有兩個異熟根,“初得二異熟”。化生的話就多了,因爲化生是六根全的,一下就生出來的。胎生,開始眼耳鼻舌是沒有生的,所以要少一點的;化生呢,六根、七根、八根,“化生六七八”,有叁種;色界祗有六根,“色六”。那麼上界祗有一根——命根,“上唯命”,“上”就是無色界了。

  

  

  

  

  釋曰:欲胎卵濕生,初得二異熟者,欲謂欲界,胎卵濕生,除化生也。此之叁生,初受生位,唯得身命二異熟根,由此叁生,根漸起故,不得余根。化生六七八者,化生初位,得六七八根,言得六根者,眼耳鼻舌身命,謂劫初時,無形化生,故有六根。得七根者,如諸天等,六根如上,加男女一。得八根者,謂惡趣中,容有二形化生者是也。六根如上,加男女二根。

  

  “釋曰:欲胎卵濕生,初得二異熟者”,先說欲界,欲界裏邊,先說胎、卵、濕這叁生,這叁生就把化生除掉;我們說四生,欲界四生是全的,胎、卵、濕、化。那麼胎、卵、濕是同樣的,先說;化生是特殊的,後說。這個叁生初受生的時候,“唯得身命二異熟根”,既然投生了,肯定有身根;命根一定有,沒有命根怎麼叫投生呢?我們前面說過,命根可以續生,相續了,生起,就是這個意思,它投生了,有個命根,又能持現在的衆同分,過去衆同分沒有了,它可以延續到生到下一輩子去,下一輩子投生之後又可以繼續下去,衆同分住一段時間,這是命根的作用。所以說一投生呢,決定有身根、命根兩個異熟根。

  

  “由此叁生,根漸起故,不得余根”,因爲胎、卵、濕叁生,它的根是慢慢起的,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是後來生起來的,一開始的時候是祗有一個身根,身根就是一團凝滑、肉團子,所以祗有二根,一個身根,一個命根,“不得余根”。

  

  化生就多了,化生一開始生下來就是六根全的。“化生初位,得六七八根”,得六根的,“眼耳鼻舌身命”。謂劫初的時候——這是特殊情況,劫初沒有男女,我們講過了,從光音天下來的色界天人,他沒有男女相,就是吃了東西之後,有大小便;有大小便道之後,就互相的對看,起染汙心,然後成了男女根。所以說,劫初的時候,那就是六根,沒有女男根。“謂劫初時,無形化生,故有六根”,他沒有女男根,他是化生的,所以祗有六根。

  

  那麼七根的呢?“如諸天等,六根如上,加男女一”,欲界天,他是化生的。他們除了眼耳鼻舌身命之外,加一個女男根,欲界天有男女相的。

  

  那麼八根,“謂惡趣中,容有二形化生者是也”,在惡道裏邊有二形化生,就是女男根都有的。我們小時候叫“雌雄婆”了,不男不女的,這個兩種都有的,那麼惡趣裏邊有。人間有沒有?有的時候還偶爾也有這些人。那這類人就是不能受戒、不能修行的人了。

  

  不曉得你們看到過沒有,我總看到有一些。我記得以前住在廣濟茅蓬的時候,就看到有一個出家人,說話跟女人一樣的,身體長得也像女人一樣的,當然我們不好去問他了,看樣子是不太正常。我們前一段時間,Z寺來兩叁位了,有一位聲音跟女人一樣的,我們就害怕他來住,他倒還好,沒有來討單,來討單我們還傷腦筋,到底他這個人怎麼一回事也不知道。惡趣裏,當然這一類更多。當然,我們說,不能說亂懷疑,可能有的還是正常的,他聲音尖一點,也有這些人了,那就是要有點顧慮,反正是有點顧慮。這個事情照規矩呢,佛在世的時候,出家受戒,開始是要看的,要檢查的,後來感到有人慚愧,起慚愧心,好象是感到很不好意思,那麼就問,問一下就算了。這個並不是多事,就是有這個規矩的,要問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那我們在五臺山也有,一個戒兄,開始,當然我們五臺山是照規矩辦了,要問的。問了之後,他說怎麼怎麼沒有,好象是也很正常,但是我們後來就發現這個人,好象脾氣,這個習氣是不太正常。後來大概文革前後,噢,大概四清的前後,他比較道念差一點了,他自己說了,他沒有根,他就是自己剪掉的。他剪掉時,這個睾丸剪掉的,因爲他從小的時候受他師父影響,說這個淫欲心都是這個東西産生的,如果把這個除掉,修行就肯定有把握,那麼他那個時候年紀很小,對佛菩薩面前發了大願,自己要成就什麼什麼的,自己把它剪掉的。後來他說,剪了之後出了很多血,身體受虧了,後來畢竟不正常。

  

  所以說佛教裏邊善知識很要緊,你依止一個師——他也不是一個很壞的人,就是知見這方面不懂。《四十二章經》講過的了,你除根沒有用的,這個煩惱在心裏邊。他大概沒有學這些,他盡量贊歎、贊歎,把他的徒弟贊歎得就幹起來了,這樣子就害了一輩子。所以說依止善知識是一個大事情,不要看輕了。有的人就是“哪個跟我講得來就依止他”,這樣子你完了,沒有標准。標准有沒有?我們《菩提道次第》一開始就拿標准給你,你就拿了標准去找嘛,但是偏偏有人,《菩提道次第》聽過了,標准不要。有了這個標准他不用,那就沒有辦法了。

  

  上邊是欲界,講完了。

  

  

  

  

  色六上唯命者,色謂色界,初得六根,如欲界中無形者說。上唯命者,上謂無色,勝下二界名之爲上,一則定勝,無色因也;二者生勝,無色果也。初得一根,謂唯命也。

  

  “色(界)六”,色界有六根,“上唯命”。色界嘛,“色謂色界,初得六根”,是化生的,當然是六根,爲什麼六根?女男根沒有的,色界沒有男女相,“如欲界中無形者說”,就是光音天才下來的,“無形”,沒有男女形的。“上唯命”,“上”就是指無色界了,無色界裏邊,祗有命根,“勝下二界,名之爲上”,這個無色界超過、超勝于下邊的色界、欲界,所以叫它“上”。

  

  那麼我們說,無色界到底是上還是下?這個你們想想看,我們說叁界,欲界最下,色界在上邊,無色界是不是最高?是啊?——(笑)無色界沒有地方的,無色界有什麼高低啊?無色界,色都沒有了,這個方位什麼都沒有了。我們說,有色才有方位、大小、高下,色都沒有了,有什麼高下?談不上了。這個“上”就是“勝下二界”,勝過下面二界,叫上;並不是它位置在上。一般的想,總是叁界,無色界最高,有頂天是叁界的頂了,是最高最高的,哪知道無色界沒有地方的。你有了地方,就不叫無色了。

  

  它爲什麼上?“一則定勝”,什麼勝呢?定勝,它的定超過色界的定,“無色因也”,這是無色的因,生到無色界就是修了無色定才生上去的,它的因勝,這是定勝。“二者生勝”,無色的果勝。無色的果,我們說,這個空無邊處,是二萬劫;識無邊處,四萬劫;無所有處,六萬大劫;到非想非非想處是八萬四千大劫。這個壽命是極長,而且他在上面受的定極舒服,這個定是殊勝的定,所以殊勝,並不在高低。

  

  

  

  

  丙二 約死位滅根多少門

  

  從此已下第二,死位滅根多少者。論雲:從異熟根,最初得已,何界死位,幾根後滅。頌曰

  

  正死滅諸根  無色叁色八  欲頓十九八  漸四善增五

  

  死的時候,他滅的根有多少。“死位”,正在死的一個剎那,就是死有的時候。

  

  “論雲:從異熟根,最初得已”,最初異熟根得多少講了,那麼最後滅的時候,也要講一下,“何界死位,幾根後滅”,何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叁個都要問的,那麼哪一界,他死的時候,最後滅幾個根:欲界多少?色界多少?無色界多少?都要問。

  

  “頌曰:正死滅諸根,無色叁色八,欲頓十九八,漸四善增五。”“正死滅諸根”,正死的時候,滅它的根,這個是總的一句話,提一個綱,那麼下邊就分配了。“無色叁”,無色界叁個,無色界滅的時候,是叁個根;“色八”,色界八個根;“欲頓十九八”,欲界“頓”,“頓”就是暴死,突然之死掉的,不是慢慢死的,那麼就是橫死了,那是十個、九個、八個;“漸四”,慢慢的死的,就是正常的死的,就是四個根;“善增五”,假使以善心死的,每一種都加五根,就是信勤念定慧,加上這五個。

  

  

  

  

  釋曰:正死滅諸根者,此之一句,流入下叁句,皆並言之。無色叁色八者,無色界中,將命終位,滅根有叁,謂命意舍。色八者,色界命終,滅根有八,謂命意舍眼等五根。論雲:一切化生,必具諸根,而生死故釋前義也。

  

  “釋曰:正死滅諸根者,此之一句,流入下叁句”,這是提一個總的綱了,下邊叁句要配上去的,就是又管無色、又管色、又管欲界,“正死滅諸根”,不管你哪一界都有這句話,“皆並言之”,下面叁句都要說這句話的。

  

  “無色叁色八者”,“無色界”裏邊,最後“命終”的時候,它“滅”的“根有叁”(種),命根、意根、舍根。他命終的時候,當然命根沒有了,意也沒有;那麼舍,舍受,無色界都是舍受了,這個時候舍也沒有了,舍根也沒有了。那麼祗有叁個,其他的沒有了。

  

  “色八”,色界裏邊有八個根,“色界命終,滅根有八”。“謂命意舍”這是前面一樣,還有“眼等五根”,色界死的時候,五根一起滅的(欲界是慢慢、慢慢的,最後哪一個根滅掉,這個不一樣)。“論雲:一切化生,必具諸根,而生死故”,凡是化生的,生的時候,五根具,死的時候,五根同時滅。那麼這是色界的情況,它是…

《俱舍論頌疏講記 根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