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有點基礎,這一輩子修點慧,把以前的善根引出來了,得了一點點好處。但是這個不足爲信,不是大家可以普遍學習的,這是特殊情況,你已經前面有了基礎了。如果沒有基礎的話,照你這個辦法是行不通的。或者你是搞錯了,你沒得好處,自以爲得好處了。
這個我們再講一個公案,這是海公上師說的。海公上師當時住在五臺山,弘法嘛到處跑。他跑到上海,一個老修行見上師,他對上師說,我一個人關在房間裏修行,反而感到煩惱很重,我跑到公園裏去看看,反而心裏舒暢了,沒有事了。什麼意思呢?他一個人關起來修行,男女的心放不下,總是要想那些女人的事情。他到公園裏去了,他眼睛看看男的女的,看看看多了,反而淡薄了,沒念頭了。這個是不是眞的是進步呢?大家去看女人好了,看跳舞去好了,可以把煩惱斷掉了。不可能的。海公上師給他分析,他說你的所謂在房間裏修行,感到心裏息不下去,這是煩惱根子沒有斷,煩惱習氣很重。你跑到公園裏去看了男男女女的,你感到心裏平下去了,實際上不是平下去了,你是已經滿足你的淫欲心了。因爲我們說《俱舍》裏有,淫欲有幾種。在欲界的人,畜生,跟四天王天,是要交的,男女要交的。到忉利天,交而不泄,不漏泄。到兜率天,慢慢一層層地上去,互相擁抱就滿足了淫欲。執手,再上去兩個人握握手就滿足淫欲了,再上去互相對視一笑,笑一笑,淫欲心就滿了。最高的他化自在天,就是欲界天,兩個眼睛看一看就滿足淫欲了。
這個很嚴重,它告訴我們,你對女人的眼睛一看,兩個人眼睛相對了,就是淫欲,這是欲界的他化自在天的淫欲,這是已經在做欲的事情了——你感到滿足了,你已經做了欲的事情,你當然已經把欲滿了,當然沒有什麼想頭。但是這個習氣越來越深的話,你放不下的,以後你不斷地要進,從兩個眼睛看,要發展到笑,笑要發展到握手,握手要發展到擁抱,擁抱就是要交了。所以說,這是一層一層來的。你感到跑出去好象心反而清淨了,實際上不是清淨了,是已經滿足了你的欲了,已經在做淫欲的事情了。這個不是人間的淫欲,天上的淫欲罷了。所以說這個是很危險的事情,不要搞錯了。有的人歡喜看看學校女學生體操,看看好象是沒有什麼關系。大有關系!不能看!
“二、爲分別諸法自相共相故”,一切法的自相共相。“自相”,法的相貌。我們說一切法,它有它的體性,有它的相貌,有它的作用:體、相、用。它的相,自相,就是它本來的那個自己的相貌。一個人有自己的相貌,各人各的相貌不一樣。“共相”,這個相是通的。我們每個人臉不同,這是他的自相;但是都是兩個眼睛一個鼻子一個嘴,共相。那麼人裏邊,各式各樣的人中間,“男人”是男人的共相,“女人”又是女人的共相。那麼“漢人”是漢人的共相,“歐洲人”是歐洲人的共相。共相、自相是不限定的,看你取什麼範圍。你說“一個女人”是自相的話,“所有的女人”——凡是中國人也好、黑人也好、白人也好——是共相;假使你說中國人是自相的話,共相的話人類是一樣的;中國人一個、日本人一個都是自相的話,那麼“所有人類”就是共相,一樣,這是相同的。
最大的共相,我們說有爲法都是無常相,一切法都是生滅、無常的。最大的、再大的共相,管你有爲也好、無爲也好,無爲法沒有生滅了,但是空性是有的,一切法的最大的共相就是空性——自性空,不管你有爲法、無爲法都是自性空。那麼這個自相、共相是相對的,這個我們要知道,可以寬可以窄,就是說以一個法爲自相,相同的這一類就是共相。
再舉一個例子,這個因爲你們沒有學過法相,恐怕不大容易懂。我們說色法,假使說我們說桌子、凳子,都是物質的東西,屬于五蘊裏邊的色蘊,那麼它桌子是桌子,凳子是凳子,屋子是屋子,各不一樣的,自相。那麼它們都是物質,共相,同的。假使我們說受:苦受——不舒服,樂受——感到高興,舍受——無所謂、不苦不樂。好象是不一樣,這是自相,但是都是受,感覺,共相。那麼自相、共相的分別大概是這樣子,慢慢多接觸之後就會知道。
“叁、爲已成就者,令得正解脫故”,這是最高一層了,前面的開始的種善根,種了善根的使他善根相續,慢慢成就。這個增上慧學,已經成就的,使他得解脫,就是善根成就後使他得解脫了。
“四、爲已受持學處者,通達諸法眞實相故”,已經受了戒的,受了戒、得了定的人,使他産生無漏的慧,能夠把諸法的眞實相,最一般,也是最高的眞實相,就是實相,也就是空相。使衆生得到這個相,這是增上慧學的作用。
這是佛講叁藏,每一個藏裏有四個意思。下邊菩薩造論的,也有他的意思。
依婆沙有七意造論
又依《婆沙》,有七意造論。
菩薩祖師造論,一般地說都有七個意思。
一爲饒益他故,爲令有情于佛聖教無倒受持,便得悟入甚深法性。譬如有人爲饒益他,于黑暗處燃大明燈,令有目者見種種色。
這是饒益有情,使他于佛的聖教,無倒受持,能夠悟入甚深法性,因爲我們說佛說的教,前面說的,經是雜說,你把這些雜說的話,把它貫穿起來,條理化起來,把它體系、它的重點抓出來,這樣子,使我們無倒地受持。不會搞錯了。論的解說使我們對經教能夠無倒的理解,理解之後就能受持。(05B)最後悟入甚深法性,一切法的空性,最高的。那麼這樣子,就是說依論來解釋經,使我們衆生、有情可以無倒受持,乃至于最後悟入甚深法性。
這個打個比喻,就是說爲了饒益人家,在黑暗處燃個大明燈。經沒有論的闡發的話,我們看不懂,好象黑暗一樣。但是你燃一個明燈,就是論照了之後,把經解釋清楚了,好象點個燈一樣,使有眼睛見種種色 。《金剛經》不是經常舉這個譬喻9嗎?“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有目還不夠了,還要日光明照。我們上次不是打了一個比喻嗎?你說你有眼睛,你可以不用背了,你就看了書念好了。可是眼睛雖然有啊,燈沒有了,斷了電了,你沒有辦法了,你不背,背不下來。那天我們不是斷電嘛,有的人能背的就背下來了,不受影響,背不下來的,啞掉了。如果全部背不下來,如果電一斷的話馬上這個殿上就沒有聲音了?這不是鬧笑話了。所以要背。我們還是鼓勵大家背,這是海公上師教誡。所以說單是眼睛還不行,還得要有個大明燈。那麼這樣子,各式各樣顔色才會分別出來。所以論就是大明燈,經上的道理跟色一樣的,各式各樣的東西,你沒有一個大明燈去照它,你還看不清楚了。
二爲破無明暗故,如燈破暗,能發光明;造論亦爾,破無明暗,發智慧明。
智慧都是以明來比喻的。這個論藏就是慧藏,講增上慧的。我們說燈能除黑暗的,那麼我們這個無明的黑暗,哪個燈來照得破呢?要這個慧的燈。慧的燈能夠把我們煩惱裏面的無明暗去除,而發出光明的智慧。前面的燈是這個論,照東西,照什麼?照種種色,好象太陽光照種種色,就把經裏邊的道理照給你看。這個是破暗,破無明的暗。這個兩個比喻不一樣,不要看差不多的。我們上次不是叫大家討論緣起法?中觀的、唯識的,跟那些其他的比較的話,哎,差不多的。這個差不多的,就表示你沒有好好仔細地研究。哪有差不多的?差不多先生我們講過了,牛醫生跟人醫生差不多的;你吃它的藥好了,吃了,死掉了;死掉了你說死了和活了差不多的;你下了地獄了你看看差不差不多,這個苦來了,藥叉鬼把你叉在油鍋煎了:“跟天上差不多的”,這個總不好說了吧。所以說不要糊塗。
叁爲顯無我像故。譬如鏡面,極善磨瑩,種種相現;論亦如是,分別法相,令無我像,分明顯現。
這個就是照鏡子了。我們經常說照鏡子,照鏡子,“無我像”,照什麼像?把無我的像照出來。鏡子你好好地磨的話,那麼你什麼像擺在前面,它都給你顯出來,一模一樣。前面我們不是說的嗎?“執鸾鏡而鑒像”,鸾鏡,那個鏡子照起來,一個鸾鳥搞糊塗了,它以爲眞的有個鸾鳥來了,跟它跳起舞來了。那這個鏡子照像,跟眞的一樣。那麼這裏就是說,你把鏡子好好磨的話,什麼樣子的東西,擺在面前,什麼樣的像就顯出來。
現在我們這個論,它是什麼鏡子?它是分別法相,把一切法仔細地研究,把它分析的話,最後分析到沒有我的,這個沒有我的像,你沒有論去照,照不出來的。等于說世間上的東西沒有鏡子照也照不出來的,那麼我們要知道無我的像,要把它看出來,只有從論上去研究、去探討。所以說,把法相分別清楚之後,無我的像就顯了。“分明顯現”。這個道理我們想想看,跟龍樹菩薩的一樣的,“先得法住智,後得涅槃智”。無我的相——這是涅槃;法無我、人無我,都是證的擇滅涅槃。你如果不從分別法相下手的話,怎麼得到呢?這個很明顯的,先要從緣起法,把它搞清楚,然後這個空性才能顯出來。這個哪裏是小乘呢?跟龍樹菩薩的中觀一模一樣了。
四爲度生死河故。如窂船筏,百千衆生,依之無畏,度至彼岸;論亦如是,佛及有情,依之無畏,到涅槃岸。
“生死河”,以河來表達這個生死。我們說,一條大河,印度經常用恒河來比喻。你要渡到大河彼岸去的話,河的對面,你非要牢的船,如果不牢的船,那這個河流的水很急。四川有個什麼,巫山峽是嗎?那個地方,你不會駕船的人,漩了漩渦裏去的話,那你非沈死不可的。就是船老大要是很能幹的才能夠駕駛過去。假使這個船不牢的話,在很凶猛的河水裏邊,波浪裏邊,渡不過去的。那麼一定要牢的船筏。
我們這個論,跟船筏一樣,它可以載我們衆生到彼岸…
《俱舍論頌疏講記 界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