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俱舍论颂疏讲记 界品▪P18

  ..续本文上一页有点基础,这一辈子修点慧,把以前的善根引出来了,得了一点点好处。但是这个不足为信,不是大家可以普遍学习的,这是特殊情况,你已经前面有了基础了。如果没有基础的话,照你这个办法是行不通的。或者你是搞错了,你没得好处,自以为得好处了。

  

  这个我们再讲一个公案,这是海公上师说的。海公上师当时住在五台山,弘法嘛到处跑。他跑到上海,一个老修行见上师,他对上师说,我一个人关在房间里修行,反而感到烦恼很重,我跑到公园里去看看,反而心里舒畅了,没有事了。什么意思呢?他一个人关起来修行,男女的心放不下,总是要想那些女人的事情。他到公园里去了,他眼睛看看男的女的,看看看多了,反而淡薄了,没念头了。这个是不是眞的是进步呢?大家去看女人好了,看跳舞去好了,可以把烦恼断掉了。不可能的。海公上师给他分析,他说你的所谓在房间里修行,感到心里息不下去,这是烦恼根子没有断,烦恼习气很重。你跑到公园里去看了男男女女的,你感到心里平下去了,实际上不是平下去了,你是已经满足你的淫欲心了。因为我们说《俱舍》里有,淫欲有几种。在欲界的人,畜生,跟四天王天,是要交的,男女要交的。到忉利天,交而不泄,不漏泄。到兜率天,慢慢一层层地上去,互相拥抱就满足了淫欲。执手,再上去两个人握握手就满足淫欲了,再上去互相对视一笑,笑一笑,淫欲心就满了。最高的他化自在天,就是欲界天,两个眼睛看一看就满足淫欲了。

  

  这个很严重,它告诉我们,你对女人的眼睛一看,两个人眼睛相对了,就是淫欲,这是欲界的他化自在天的淫欲,这是已经在做欲的事情了——你感到满足了,你已经做了欲的事情,你当然已经把欲满了,当然没有什么想头。但是这个习气越来越深的话,你放不下的,以后你不断地要进,从两个眼睛看,要发展到笑,笑要发展到握手,握手要发展到拥抱,拥抱就是要交了。所以说,这是一层一层来的。你感到跑出去好象心反而清净了,实际上不是清净了,是已经满足了你的欲了,已经在做淫欲的事情了。这个不是人间的淫欲,天上的淫欲罢了。所以说这个是很危险的事情,不要搞错了。有的人欢喜看看学校女学生体操,看看好象是没有什么关系。大有关系!不能看!

  

  “二、为分别诸法自相共相故”,一切法的自相共相。“自相”,法的相貌。我们说一切法,它有它的体性,有它的相貌,有它的作用:体、相、用。它的相,自相,就是它本来的那个自己的相貌。一个人有自己的相貌,各人各的相貌不一样。“共相”,这个相是通的。我们每个人脸不同,这是他的自相;但是都是两个眼睛一个鼻子一个嘴,共相。那么人里边,各式各样的人中间,“男人”是男人的共相,“女人”又是女人的共相。那么“汉人”是汉人的共相,“欧洲人”是欧洲人的共相。共相、自相是不限定的,看你取什么范围。你说“一个女人”是自相的话,“所有的女人”——凡是中国人也好、黑人也好、白人也好——是共相;假使你说中国人是自相的话,共相的话人类是一样的;中国人一个、日本人一个都是自相的话,那么“所有人类”就是共相,一样,这是相同的。

  

  最大的共相,我们说有为法都是无常相,一切法都是生灭、无常的。最大的、再大的共相,管你有为也好、无为也好,无为法没有生灭了,但是空性是有的,一切法的最大的共相就是空性——自性空,不管你有为法、无为法都是自性空。那么这个自相、共相是相对的,这个我们要知道,可以宽可以窄,就是说以一个法为自相,相同的这一类就是共相。

  

  再举一个例子,这个因为你们没有学过法相,恐怕不大容易懂。我们说色法,假使说我们说桌子、凳子,都是物质的东西,属于五蕴里边的色蕴,那么它桌子是桌子,凳子是凳子,屋子是屋子,各不一样的,自相。那么它们都是物质,共相,同的。假使我们说受:苦受——不舒服,乐受——感到高兴,舍受——无所谓、不苦不乐。好象是不一样,这是自相,但是都是受,感觉,共相。那么自相、共相的分别大概是这样子,慢慢多接触之后就会知道。

  

  “三、为已成就者,令得正解脱故”,这是最高一层了,前面的开始的种善根,种了善根的使他善根相续,慢慢成就。这个增上慧学,已经成就的,使他得解脱,就是善根成就后使他得解脱了。

  

  “四、为已受持学处者,通达诸法眞实相故”,已经受了戒的,受了戒、得了定的人,使他产生无漏的慧,能够把诸法的眞实相,最一般,也是最高的眞实相,就是实相,也就是空相。使众生得到这个相,这是增上慧学的作用。

  

  这是佛讲三藏,每一个藏里有四个意思。下边菩萨造论的,也有他的意思。

  

  

  

  

  依婆沙有七意造论

  

  又依《婆沙》,有七意造论。 

  

  菩萨祖师造论,一般地说都有七个意思。

  

  

  

  

  一为饶益他故,为令有情于佛圣教无倒受持,便得悟入甚深法性。譬如有人为饶益他,于黑暗处燃大明灯,令有目者见种种色。

  

  这是饶益有情,使他于佛的圣教,无倒受持,能够悟入甚深法性,因为我们说佛说的教,前面说的,经是杂说,你把这些杂说的话,把它贯穿起来,条理化起来,把它体系、它的重点抓出来,这样子,使我们无倒地受持。不会搞错了。论的解说使我们对经教能够无倒的理解,理解之后就能受持。(05B)最后悟入甚深法性,一切法的空性,最高的。那么这样子,就是说依论来解释经,使我们众生、有情可以无倒受持,乃至于最后悟入甚深法性。

  

  这个打个比喻,就是说为了饶益人家,在黑暗处燃个大明灯。经没有论的阐发的话,我们看不懂,好象黑暗一样。但是你燃一个明灯,就是论照了之后,把经解释清楚了,好象点个灯一样,使有眼睛见种种色 。《金刚经》不是经常举这个譬喻9吗?“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有目还不够了,还要日光明照。我们上次不是打了一个比喻吗?你说你有眼睛,你可以不用背了,你就看了书念好了。可是眼睛虽然有啊,灯没有了,断了电了,你没有办法了,你不背,背不下来。那天我们不是断电嘛,有的人能背的就背下来了,不受影响,背不下来的,哑掉了。如果全部背不下来,如果电一断的话马上这个殿上就没有声音了?这不是闹笑话了。所以要背。我们还是鼓励大家背,这是海公上师教诫。所以说单是眼睛还不行,还得要有个大明灯。那么这样子,各式各样颜色才会分别出来。所以论就是大明灯,经上的道理跟色一样的,各式各样的东西,你没有一个大明灯去照它,你还看不清楚了。

  

  

  

  

  二为破无明暗故,如灯破暗,能发光明;造论亦尔,破无明暗,发智慧明。

  

  智慧都是以明来比喻的。这个论藏就是慧藏,讲增上慧的。我们说灯能除黑暗的,那么我们这个无明的黑暗,哪个灯来照得破呢?要这个慧的灯。慧的灯能够把我们烦恼里面的无明暗去除,而发出光明的智慧。前面的灯是这个论,照东西,照什么?照种种色,好象太阳光照种种色,就把经里边的道理照给你看。这个是破暗,破无明的暗。这个两个比喻不一样,不要看差不多的。我们上次不是叫大家讨论缘起法?中观的、唯识的,跟那些其他的比较的话,哎,差不多的。这个差不多的,就表示你没有好好仔细地研究。哪有差不多的?差不多先生我们讲过了,牛医生跟人医生差不多的;你吃它的药好了,吃了,死掉了;死掉了你说死了和活了差不多的;你下了地狱了你看看差不差不多,这个苦来了,药叉鬼把你叉在油锅煎了:“跟天上差不多的”,这个总不好说了吧。所以说不要糊涂。

  

  

  

  

  三为显无我像故。譬如镜面,极善磨莹,种种相现;论亦如是,分别法相,令无我像,分明显现。 

  

  这个就是照镜子了。我们经常说照镜子,照镜子,“无我像”,照什么像?把无我的像照出来。镜子你好好地磨的话,那么你什么像摆在前面,它都给你显出来,一模一样。前面我们不是说的吗?“执鸾镜而鉴像”,鸾镜,那个镜子照起来,一个鸾鸟搞糊涂了,它以为眞的有个鸾鸟来了,跟它跳起舞来了。那这个镜子照像,跟眞的一样。那么这里就是说,你把镜子好好磨的话,什么样子的东西,摆在面前,什么样的像就显出来。

  

  现在我们这个论,它是什么镜子?它是分别法相,把一切法仔细地研究,把它分析的话,最后分析到没有我的,这个没有我的像,你没有论去照,照不出来的。等于说世间上的东西没有镜子照也照不出来的,那么我们要知道无我的像,要把它看出来,只有从论上去研究、去探讨。所以说,把法相分别清楚之后,无我的像就显了。“分明显现”。这个道理我们想想看,跟龙树菩萨的一样的,“先得法住智,后得涅槃智”。无我的相——这是涅槃;法无我、人无我,都是证的择灭涅槃。你如果不从分别法相下手的话,怎么得到呢?这个很明显的,先要从缘起法,把它搞清楚,然后这个空性才能显出来。这个哪里是小乘呢?跟龙树菩萨的中观一模一样了。

  

  

  

  

  四为度生死河故。如窂船筏,百千众生,依之无畏,度至彼岸;论亦如是,佛及有情,依之无畏,到涅槃岸。

  

  “生死河”,以河来表达这个生死。我们说,一条大河,印度经常用恒河来比喻。你要渡到大河彼岸去的话,河的对面,你非要牢的船,如果不牢的船,那这个河流的水很急。四川有个什么,巫山峡是吗?那个地方,你不会驾船的人,漩了漩涡里去的话,那你非沉死不可的。就是船老大要是很能干的才能够驾驶过去。假使这个船不牢的话,在很凶猛的河水里边,波浪里边,渡不过去的。那么一定要牢的船筏。

  

  我们这个论,跟船筏一样,它可以载我们众生到彼岸…

《俱舍论颂疏讲记 界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