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菩提道次第科頌講記▪P105

  ..續本文上一頁說它是有的,這是增益,加進去的。這個增益執,把勝義谛搞壞了。那個本來是自性空的,你說它是自性有的。“妄認空花實”,搞錯了。天上的空花是眼睛的不好現出來的,沒有真的花在天上。你說天上有一朵花,那個東西你不是搞錯了?

  “如是執斷常,落有或落無。”那麼,這兩類了,執有、執無,執斷、執常。或者是有,有就是常,執無就是執斷。我們現在一般世間上都是執斷的,斷見。人怎麼來的?生出來的,生出來之前是沒有的,就是父母這麼這個這樣子交會就有了。死了之後呢,沒有了,這樣子就完了。這是斷見。那麼,執常的,就是說,有了,現在有,後頭還有。有的人說,這一世是人,下一世決定還是人;這一世狗,下一世也是狗。外道都有這個說法。這是常。

  “隨一墮惡趣”,管你是執常執斷都要墮惡趣的。“學者應遠離”,那麼,學般若的人,應當遠離這兩邊。這個意思是從《入中論》裏邊取出來的,當然文字是修改了一下,具體內涵,《入中論》裏邊也對得出來,有這個話。那麼,這是應舍的,執斷執常,不要去這個取這些錯見。那麼,應該舍掉。

  下邊,舍掉了不好的,好的應該拿起來了,哪些是應當拿的呢?

  

  (2)應學

  頌 人生實難得 正法尤難遇 此身如聚沬 無常大鬼吞

  日夜衆苦逼 相續恒無盡 壞井毒蛇泉 智者熟思之

  分別熱渴想 求水飲鹹海 由鹹轉增渴 由渴飲更多

  鹹海水可涸 此渴莫能已 求五欲自娛 癡人亦如是

  涅槃界清涼 無諸渴熱惱 尋求善知識 隨行般若教

  “人生實難得”,這個就是菩提道次第了,說一個最簡單的小型的菩提道次第,就是這些地方。這是暇滿難得,做一個人非常難得。我們說做人的最起碼的要求——能夠持戒,同時能夠歸依叁寶。你不歸依叁寶你怎麼持戒呢?要歸依發凈願,不是一輩子,多輩子的持戒,要歸依叁寶持戒,還要發增上生的願,就是說把這一輩子一切都不去求,只求下一輩子。發了這個願,你是歸依叁寶的,又是持戒不犯的,很多生都這樣子做,那麼才能夠感到人身。所以人身不是很容易得來的,在前輩子自己花了很多的功夫才得到的。那是很難得了。你現在得了一輩子人身幾十年,如果把前好幾輩子的辛辛苦苦的功夫這一輩子白白浪費掉了,甚至于造惡業,墮惡趣去了,那實在可惜。所以人身確實是難得的。

  很多人就說這個話,“人一點也不難得,我們人多得是,不要他生出來,還要節製生育,你說難不難得呢?”就在這個地方難得,你看這些人要投生,才懷胎,一點點時候馬上就打死了,你不是難得嗎?你能夠長大了,你說難不難呢?如果你碰到那個是不要的胎的話,你還不是早就死掉了,打掉了,就是難得,並不是容易。容易的話,那都養出來了,正因爲難得,所以說這些都打掉了,只留下沒有幾個人。

  有的人,我們說看看還不少,不少的話,但是來處很多。天上掉下來的,福報享完的,地獄裏邊苦受夠了出來的,叁個惡道裏邊,修羅道裏邊下來的等等,那就很多了。那麼,如果說這一輩子做人,下一輩子再做人的,那是絕無僅有,極少的。因爲來處多了,就看到好象數字並不少,實際上,人身是極難。

  “正法尤難遇”,那就是說十圓滿了。八有暇很難得,得到之後又要碰到十圓滿,碰到佛說法,有時教,還有四衆地方。這些都是更難。所以,碰到佛的法尤難得。

  “此身如聚沫,無常大鬼吞。”那麼,這個身體,不牢固的,就像聚沫,水泡泡,水裏的一堆水泡,那個刹那就滅掉了。他不要風吹,他自己就化掉了。那麼,這個水泡泡,就是身體就像水泡一樣。聚沫,一堆的小水泡,那是絕對不堅固,那個維持不常的,就是很快要壞掉的。“無常大鬼吞”,無常的大鬼就把你一口吞去。我們南無寺拿回來的一張十二因緣圖,外邊的一個嘴張得大大的,就是無常大鬼,不管你投哪一個身,總免不了給無常大鬼吞。在流轉生死,不管天上、人間、地獄,非想非非想天壽命最長,八萬四千大劫,最後呢?最後那一刹那,還是給無常大鬼吃掉了,也要死的。所以人身是很危脆的,那個死很快要到來的。

  “日夜衆苦逼”,在沒有死之前,白天夜裏各式各樣的苦,有的是身苦,有的是心苦。心苦,作生意的失敗了,投機的,或者是破産了,晚上睡都睡不著。這是心苦。那麼,身苦的呢?那些痛,那些惡疾,他痛得來睡也睡不著。我們不是以前接了封信,一個母親寫了一封信來,叫我們回向她的女兒趕快往生。爲什麼?她女兒從小長大就是一個不健全的,缺支的,沒有智力的,一個白癡一樣的人。脾氣又大。後來她的母親信佛了,叫她念念佛,脾氣好起來了。但是,卻是業障現了,渾身痛,白天也痛,晚上也痛,痛得來苦不堪言。就是她本人跟她母親都想她早些往生西方算了,活了也是活受罪了。像這樣子的苦,也不是很少。你們仔細去觀察,到醫院裏去看看就知道了。相當地苦,白天晚上各式各樣的苦逼惱。

  “相續恒無盡”,這個苦完了,那個苦又來,那個苦完了,這個苦又來,沒有完的,這是行苦。行苦就是說隨業牽的。你過去造的業一般都是惡業多,善業少。惡業多嘛,這個苦受了,該受,受完了,那個苦又來了。這個苦還沒受完,那個苦又熟了,又成熟了,它又來叫你受新的苦了。那這樣子,是無量無邊了,沒有一個完的時候。

  “壞井毒蛇泉”,就是說世間上,貪一些世間的五欲,財色名食睡。這個就像我們打的幾個比喻。壞的井,裏邊是沒有水的。你在沙漠裏走路,好不容易看到一口井,沒有水喝,跑過去想去喝一口水,枯的,沒有,一點也沒有。這個騙人的,就是一個井的樣子騙騙你的。那麼,我們的五欲也是騙騙人的。你以爲它很好享受,能得大樂,結果真的爭取到了之後,並沒有快樂,甚至有很多的苦。

  毒蛇泉更厲害,一個泉水,也是沙漠地帶或者其他地方,你喝不到水的地方,看到這個泉水來了,很歡喜。上去喝了,一喝,這個泉水的源頭有一條毒蛇在裏邊,在吐毒水。那你這個泉水喝下去,馬上就死掉。那就是說,你貪著這個世間的財色名食睡,就會把你的法身慧命害死,修行,就死掉了,不能修了。法身慧命沒有了,就完了。

  我們以前,記得小孩子的時候,看到一個故事:一個國王,他打仗這一役沒打勝,那麼逃到荒野裏,一個沙漠地帶,而且口渴得很,又有點受傷了,口特別渴。好容易找到一個泉水,也沒有茶杯了,就拿一個樹葉子卷了一個筒筒,接了一樹葉的水。正想喝,來了一個鳥,不曉得是老鷹還是什麼,把它的翅膀一拍,把他的水撒了一地,一口也喝不到。這個國王很氣,算了,算了,第二杯再來,又那個水吃。連搞了叁次,這個叁次都給那個鳥把他打掉了。那麼,這個國王就氣起來了,這是古代的,一箭射過去,把鳥射死了。結果他射死那個鳥之後,感到有點兒後悔,“它這個鳥叁次來打我的水,它總有原因嘛。”那麼,他就到水的源頭一看,一條毒蛇。所以說,這個鳥救他的,如果他吃下去就毒死了。那麼,他當然很後悔了,救他的一個鳥,把它射死了。那麼,人的愚癡,也經常這樣子的。對你好的人,你把他當仇人,把他弄死,實際上,他是救你的。

  那麼,毒蛇泉,表面上吃下去好象是解渴了,實際上,要把你是法身慧命毒死。那就是說,五欲,被世間上的人認爲好象能夠享受,得快樂了,實際上,把你的法身慧命要毒死的。

  “智者熟思之”,這個字你們是“善”還是什麼?我們是改成一個成熟的“熟”。那麼,這個是它有的地方改了熟,成熟的“熟”。“熟思”就是要好好地去考慮了,“善思”的意思也差不多。

  這兩句話,就是說觀苦了,整個的世界就是那麼的苦。你認爲樂,並不是真的樂,你說壞的井也好,毒蛇的泉也好,你認爲那是這個可以解渴之樂了。結果,適得其反,把自己給毒死。那麼,這些道理,要好好地去思惟,這是思惟苦谛。

  “分別熱渴想,求水飲鹹海”,這是觀集谛。“由鹹轉增渴,由渴飲更多,鹹海水可涸,此渴莫能已,求五欲自娛,癡人亦如是。”

  集谛,就是煩惱。苦谛是果上的事情,集谛是煩惱。假使我們“分別熱渴想”,就是說,假使我們設想在一個大熱天,口幹得很。那麼,你想喝水。你要喝水,其他水沒有,只有海水,海水是鹹的。那麼,你海水喝下去,越喝越鹹,越鹹的水喝下去越渴。那麼,你這樣子渴了又吃,吃了又更渴。這個樣子,把水吃完了,你渴也解不了。那就是說,我們的熱渴就是說貪瞋癡煩惱,貪瞋癡煩惱,你要解決煩惱,你只有斷煩惱。你如果去滿足它,滿足它去喝鹽水,等于說滿足他的貪瞋癡的這個煩惱,那怎麼能滿足呢?滿足不了的。

  在家人也有這句話,“欲壑難填”。這個欲望,是滿不了的。你要是要飯的人,他就希望能夠吃飽就好了。等到吃飽了,就要想有家庭了,要妻子兒女。有了妻子兒女,就要要富有,要洋房、汽車。有了洋房汽車,還沒有地位,要去做大官了。做大官最高的是國王。國王做了之後,還不滿意,要侵略鄰國,打仗。這個是哪一個滿意的?我記得經上還有一個國王,他在地面上是最高的國王了,結果他跑到天上去,跟帝釋天爭位置坐。(缺)

  “熱渴想”就是我們的貪瞋癡煩惱像大熱天的口幹一樣的。那麼,他要求了,要求就是滿足他的五欲,這個像熱渴一樣,煩惱就是渴了。那麼,你要求滿足五欲,就適得其反,好象渴了去飲鹽水一樣,越飲越渴,越渴越要飲,那就是惡性循環,最後,墮惡趣了。

  “求五欲自娛,癡人亦如是”,那個愚癡的人,煩惱,不是解決煩惱,他用五欲來滿足煩惱,自以爲是求快樂。結果,也是這樣子,越是要去追求,越滿足不了。你把五欲都享受完了,你還不能滿足。那秦始皇就是這樣子,你說宮娥婇女弄了叁萬,他還不滿足。一個人要叁萬宮娥婇女,你怎麼享受得了?你想想看,叁萬,一天陪一…

《菩提道次第科頌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