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说它是有的,这是增益,加进去的。这个增益执,把胜义谛搞坏了。那个本来是自性空的,你说它是自性有的。“妄认空花实”,搞错了。天上的空花是眼睛的不好现出来的,没有真的花在天上。你说天上有一朵花,那个东西你不是搞错了?
“如是执断常,落有或落无。”那么,这两类了,执有、执无,执断、执常。或者是有,有就是常,执无就是执断。我们现在一般世间上都是执断的,断见。人怎么来的?生出来的,生出来之前是没有的,就是父母这么这个这样子交会就有了。死了之后呢,没有了,这样子就完了。这是断见。那么,执常的,就是说,有了,现在有,后头还有。有的人说,这一世是人,下一世决定还是人;这一世狗,下一世也是狗。外道都有这个说法。这是常。
“随一堕恶趣”,管你是执常执断都要堕恶趣的。“学者应远离”,那么,学般若的人,应当远离这两边。这个意思是从《入中论》里边取出来的,当然文字是修改了一下,具体内涵,《入中论》里边也对得出来,有这个话。那么,这是应舍的,执断执常,不要去这个取这些错见。那么,应该舍掉。
下边,舍掉了不好的,好的应该拿起来了,哪些是应当拿的呢?
(2)应学
颂 人生实难得 正法尤难遇 此身如聚沬 无常大鬼吞
日夜众苦逼 相续恒无尽 坏井毒蛇泉 智者熟思之
分别热渴想 求水饮咸海 由咸转增渴 由渴饮更多
咸海水可涸 此渴莫能已 求五欲自娱 痴人亦如是
涅槃界清凉 无诸渴热恼 寻求善知识 随行般若教
“人生实难得”,这个就是菩提道次第了,说一个最简单的小型的菩提道次第,就是这些地方。这是暇满难得,做一个人非常难得。我们说做人的最起码的要求——能够持戒,同时能够归依三宝。你不归依三宝你怎么持戒呢?要归依发凈愿,不是一辈子,多辈子的持戒,要归依三宝持戒,还要发增上生的愿,就是说把这一辈子一切都不去求,只求下一辈子。发了这个愿,你是归依三宝的,又是持戒不犯的,很多生都这样子做,那么才能够感到人身。所以人身不是很容易得来的,在前辈子自己花了很多的功夫才得到的。那是很难得了。你现在得了一辈子人身几十年,如果把前好几辈子的辛辛苦苦的功夫这一辈子白白浪费掉了,甚至于造恶业,堕恶趣去了,那实在可惜。所以人身确实是难得的。
很多人就说这个话,“人一点也不难得,我们人多得是,不要他生出来,还要节制生育,你说难不难得呢?”就在这个地方难得,你看这些人要投生,才怀胎,一点点时候马上就打死了,你不是难得吗?你能够长大了,你说难不难呢?如果你碰到那个是不要的胎的话,你还不是早就死掉了,打掉了,就是难得,并不是容易。容易的话,那都养出来了,正因为难得,所以说这些都打掉了,只留下没有几个人。
有的人,我们说看看还不少,不少的话,但是来处很多。天上掉下来的,福报享完的,地狱里边苦受够了出来的,三个恶道里边,修罗道里边下来的等等,那就很多了。那么,如果说这一辈子做人,下一辈子再做人的,那是绝无仅有,极少的。因为来处多了,就看到好象数字并不少,实际上,人身是极难。
“正法尤难遇”,那就是说十圆满了。八有暇很难得,得到之后又要碰到十圆满,碰到佛说法,有时教,还有四众地方。这些都是更难。所以,碰到佛的法尤难得。
“此身如聚沫,无常大鬼吞。”那么,这个身体,不牢固的,就像聚沫,水泡泡,水里的一堆水泡,那个刹那就灭掉了。他不要风吹,他自己就化掉了。那么,这个水泡泡,就是身体就像水泡一样。聚沫,一堆的小水泡,那是绝对不坚固,那个维持不常的,就是很快要坏掉的。“无常大鬼吞”,无常的大鬼就把你一口吞去。我们南无寺拿回来的一张十二因缘图,外边的一个嘴张得大大的,就是无常大鬼,不管你投哪一个身,总免不了给无常大鬼吞。在流转生死,不管天上、人间、地狱,非想非非想天寿命最长,八万四千大劫,最后呢?最后那一刹那,还是给无常大鬼吃掉了,也要死的。所以人身是很危脆的,那个死很快要到来的。
“日夜众苦逼”,在没有死之前,白天夜里各式各样的苦,有的是身苦,有的是心苦。心苦,作生意的失败了,投机的,或者是破产了,晚上睡都睡不着。这是心苦。那么,身苦的呢?那些痛,那些恶疾,他痛得来睡也睡不着。我们不是以前接了封信,一个母亲写了一封信来,叫我们回向她的女儿赶快往生。为什么?她女儿从小长大就是一个不健全的,缺支的,没有智力的,一个白痴一样的人。脾气又大。后来她的母亲信佛了,叫她念念佛,脾气好起来了。但是,却是业障现了,浑身痛,白天也痛,晚上也痛,痛得来苦不堪言。就是她本人跟她母亲都想她早些往生西方算了,活了也是活受罪了。像这样子的苦,也不是很少。你们仔细去观察,到医院里去看看就知道了。相当地苦,白天晚上各式各样的苦逼恼。
“相续恒无尽”,这个苦完了,那个苦又来,那个苦完了,这个苦又来,没有完的,这是行苦。行苦就是说随业牵的。你过去造的业一般都是恶业多,善业少。恶业多嘛,这个苦受了,该受,受完了,那个苦又来了。这个苦还没受完,那个苦又熟了,又成熟了,它又来叫你受新的苦了。那这样子,是无量无边了,没有一个完的时候。
“坏井毒蛇泉”,就是说世间上,贪一些世间的五欲,财色名食睡。这个就像我们打的几个比喻。坏的井,里边是没有水的。你在沙漠里走路,好不容易看到一口井,没有水喝,跑过去想去喝一口水,枯的,没有,一点也没有。这个骗人的,就是一个井的样子骗骗你的。那么,我们的五欲也是骗骗人的。你以为它很好享受,能得大乐,结果真的争取到了之后,并没有快乐,甚至有很多的苦。
毒蛇泉更厉害,一个泉水,也是沙漠地带或者其他地方,你喝不到水的地方,看到这个泉水来了,很欢喜。上去喝了,一喝,这个泉水的源头有一条毒蛇在里边,在吐毒水。那你这个泉水喝下去,马上就死掉。那就是说,你贪着这个世间的财色名食睡,就会把你的法身慧命害死,修行,就死掉了,不能修了。法身慧命没有了,就完了。
我们以前,记得小孩子的时候,看到一个故事:一个国王,他打仗这一役没打胜,那么逃到荒野里,一个沙漠地带,而且口渴得很,又有点受伤了,口特别渴。好容易找到一个泉水,也没有茶杯了,就拿一个树叶子卷了一个筒筒,接了一树叶的水。正想喝,来了一个鸟,不晓得是老鹰还是什么,把它的翅膀一拍,把他的水撒了一地,一口也喝不到。这个国王很气,算了,算了,第二杯再来,又那个水吃。连搞了三次,这个三次都给那个鸟把他打掉了。那么,这个国王就气起来了,这是古代的,一箭射过去,把鸟射死了。结果他射死那个鸟之后,感到有点儿后悔,“它这个鸟三次来打我的水,它总有原因嘛。”那么,他就到水的源头一看,一条毒蛇。所以说,这个鸟救他的,如果他吃下去就毒死了。那么,他当然很后悔了,救他的一个鸟,把它射死了。那么,人的愚痴,也经常这样子的。对你好的人,你把他当仇人,把他弄死,实际上,他是救你的。
那么,毒蛇泉,表面上吃下去好象是解渴了,实际上,要把你是法身慧命毒死。那就是说,五欲,被世间上的人认为好象能够享受,得快乐了,实际上,把你的法身慧命要毒死的。
“智者熟思之”,这个字你们是“善”还是什么?我们是改成一个成熟的“熟”。那么,这个是它有的地方改了熟,成熟的“熟”。“熟思”就是要好好地去考虑了,“善思”的意思也差不多。
这两句话,就是说观苦了,整个的世界就是那么的苦。你认为乐,并不是真的乐,你说坏的井也好,毒蛇的泉也好,你认为那是这个可以解渴之乐了。结果,适得其反,把自己给毒死。那么,这些道理,要好好地去思惟,这是思惟苦谛。
“分别热渴想,求水饮咸海”,这是观集谛。“由咸转增渴,由渴饮更多,咸海水可涸,此渴莫能已,求五欲自娱,痴人亦如是。”
集谛,就是烦恼。苦谛是果上的事情,集谛是烦恼。假使我们“分别热渴想”,就是说,假使我们设想在一个大热天,口干得很。那么,你想喝水。你要喝水,其他水没有,只有海水,海水是咸的。那么,你海水喝下去,越喝越咸,越咸的水喝下去越渴。那么,你这样子渴了又吃,吃了又更渴。这个样子,把水吃完了,你渴也解不了。那就是说,我们的热渴就是说贪瞋痴烦恼,贪瞋痴烦恼,你要解决烦恼,你只有断烦恼。你如果去满足它,满足它去喝盐水,等于说满足他的贪瞋痴的这个烦恼,那怎么能满足呢?满足不了的。
在家人也有这句话,“欲壑难填”。这个欲望,是满不了的。你要是要饭的人,他就希望能够吃饱就好了。等到吃饱了,就要想有家庭了,要妻子儿女。有了妻子儿女,就要要富有,要洋房、汽车。有了洋房汽车,还没有地位,要去做大官了。做大官最高的是国王。国王做了之后,还不满意,要侵略邻国,打仗。这个是哪一个满意的?我记得经上还有一个国王,他在地面上是最高的国王了,结果他跑到天上去,跟帝释天争位置坐。(缺)
“热渴想”就是我们的贪瞋痴烦恼像大热天的口干一样的。那么,他要求了,要求就是满足他的五欲,这个像热渴一样,烦恼就是渴了。那么,你要求满足五欲,就适得其反,好象渴了去饮盐水一样,越饮越渴,越渴越要饮,那就是恶性循环,最后,堕恶趣了。
“求五欲自娱,痴人亦如是”,那个愚痴的人,烦恼,不是解决烦恼,他用五欲来满足烦恼,自以为是求快乐。结果,也是这样子,越是要去追求,越满足不了。你把五欲都享受完了,你还不能满足。那秦始皇就是这样子,你说宫娥婇女弄了三万,他还不满足。一个人要三万宫娥婇女,你怎么享受得了?你想想看,三万,一天陪一…
《菩提道次第科颂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