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菩提道次第科頌講記▪P13

  ..續本文上一頁這個密法的。這個密法是很深很細致的,那麼,能夠接受這些法的人叫堪能士夫。“契入”,這個本身的根器跟這個密法要相合——相契。要正修習,要按了次第不斷地修。

  那麼,這樣子,“決定穩速入道求加持”,你假使自己堪能,法跟器又契合,又是按了次第,正規地修的話,決定穩速入道。那就是決定的,毫無懷疑。又穩又快進入菩提道,密乘道——成佛的道。這個自己力量不夠,求加持。

  “此時二種悉地成就體,宣說清淨誓語叁昧耶。”那麼密乘裏邊的一些具體的東西,就是說,要成就密宗的兩個,悉地就是成就,要成就這兩個悉地,一般說的生圓次第的成就。密法裏邊講生圓次第,生圓次第成就就是佛的叁身成就了。那要求這個成就,它的能成就的體,就是它的基礎在哪裏呢?就是戒,“清淨叁昧耶”。要宣說清淨誓語叁昧耶,就是要發這個清淨的叁昧耶的誓言。叁昧耶戒就是誓戒,就是自己發誓要遵守這些事情,叁昧耶戒的事情。所以說,我們灌頂,很多人要灌頂,要加持得福氣。灌頂就是發誓言,自己要發誓要受這些叁昧耶戒。所以這是很嚴峻的問題。自己沒有堪能的,受不了戒的,“灌頂灌頂,大家灌,我也去灌”。那這個叁昧耶戒你得到了,你守。你不守要下金剛地獄的。

  當然,結緣灌頂情況要差一點。正規的灌頂就是要進入密法,就是要修特殊的密法呢,要受叁昧耶戒。這個叁昧耶戒,海公上師經常打這個比喻:就是有些比較重要的車間一些操作法。這個操作法你不遵守的話,這個車間會爆炸,你人就會炸死的。那就是說,你要修這個密法的話,一定要遵守這些叁昧耶戒。遵守叁昧耶戒那是特殊的車間操作法,照它做,沒有事,安全。産品,極好的精密的産品會出來。如果你要想造精密産品,自己這個操作法又不知道,亂幹。那麼,結果産品沒有,你還爆炸,把你炸掉了。

  所以說,密法固然是快,固然是速;但是,快速帶有一定的危險性。要避免這些危險,就是要“誓語叁昧耶”好好地遵守。那就是說,你空中駕飛機,你這個空中飛行員的一些知識你都要很熟悉,什麼情況之下該怎麼辦,大雷雨了之後你怎麼辦,起大火的時候你怎麼辦,機器的哪個零件有故障的時候又怎麼辦,怎麼排除,都懂了之後那就沒有事。如果你不懂的話,那你空中掉下來,粉身碎骨,那是沒有二話的。所以說,快是快,叁昧耶很重要。如果叁昧耶戒不遵守,不修的話,那你決定達不到目的,還是把自己都要損毀了。在我們密教裏邊經常打這個比喻:一個竹筒子裏邊一條蛇,你這個蛇要麼往上,要麼往下,沒有第二個道路。旁邊是跑不出來的,一個竹筒子把你關在裏邊。這個細細的一個竹筒子,只能往前,往上,要麼往後掉下去。那就是說,要麼成就,要麼下地獄,金剛地獄。這是這樣逼著你成就的,你不想成就的話,你就下金剛地獄去。

  “無谄诳心決定獲得已”。那這裏要說一下,叁昧耶戒就是包括我們顯教的叁聚淨戒,都在裏邊。叁昧耶戒並不是離開我們的別解脫戒,菩薩戒另外還有個叁昧耶戒。就是菩薩戒,別解脫戒都在叁昧耶戒裏邊。還有一些特殊的規矩,這個總的叫叁昧耶戒。所以說,有的人以爲受了叁昧耶戒就可以不要菩薩戒,更不要別解脫戒,那完全錯的。如果菩薩戒,別解脫戒犯了的話,根本就是犯了叁昧耶戒。叁昧耶戒犯了的話,那就是下金剛地獄去的。所以說,這個叁昧耶戒就是把所有的戒都要受的。並不是說有了密乘戒就可以把前面的顯教的戒不要了,不是那回事。

  “無谄诳心決定獲得已,勝于生命守護求加持。”那麼,這個叁昧耶戒,我們要以無谄诳的心,並不是爲了自己擡高自己,“我要受個密乘,灌個頂就很光榮了。大家來灌頂,都來修密法,我沒有修,好象是很丟臉。”谄诳心就是自己要充好漢,或者是要達到什麼目的,“我灌了頂之後,可以達到什麼的名聲,利養,人家會供養我”等等。這個是谄诳心。我們這個要求叁昧耶戒,不要這些谄诳心,是純粹的要趕快成佛度衆生的心。所以說,要無谄诳的心。決定地得到這個叁昧耶之後,“勝于生命守護求加持”,要守護這個叁昧耶戒比愛護自己的生命還要厲害。生命死掉之後,再來還可以再修行。叁昧耶戒破掉之後,金剛地獄,很難出頭。那是危害性比這個犧牲生命還大得多。所以說,要勝于生命地去守護。

  上一次,我們開頭的時候,給大家提了一下藏地的佛教。前弘期蓮花生大師,靜命論師,蓮花戒大師,他們弘揚了這個密法,很盛。但是,經過朗達瑪的滅法,密教是衰退了。衰退之後,密教是有很多不如法的事情出現了。在宗大師的時候呢。當然,已經阿底峽尊者來了,新的也起了,新教來了。但是,新教時間久了,還是流弊又出來了。有很多的人,就是修這個密法,超越,不修顯教,直接進入密法。那麼,這樣子的話呢,就是有危險性。宗大師就是,要修的話,必定要經過顯教的叁士道,然後才能修密法。否則這個次第就不完全。

  “此後密部心要二次第”,那麼,叁昧耶戒受了之後呢,密部的心要,就是最重要的兩個次第——生起次第、圓成次第。

  “凡諸津要觀行務精勤”,這個裏邊的重要之點,它是觀。生圓次第都是修觀的方法。那麼,觀行的時候一定要精進。

  “勝義瑜伽四次不動搖”,“勝義瑜伽”,這個殊勝的這個瑜伽,就是相應,就是修這個法,一天四座。“不動搖”,什麼情況之下都不改變。這樣才有成就的希望。如果你今天忙了,一座,明天閑了,叁座,後天要出門了,一座也不坐。那你永遠不會成就。在什麼情況之下,四次瑜伽不動搖。

  這個四次瑜伽,開始是念誦。念誦的時候,根據名句文身,然後隨文入觀。慢慢地把名句文身舍掉。最後離文字修觀。這個就是聞思修的階段。在聞的時候,就是不能脫離名句文身的。思的時候可以有的時候用名句文身,有的時候離開名句文身。到修的階段,全部脫離名句文身。這個我們沒有經驗的是不知道。有經驗的就知道。這個禅宗裏說不立文字,我們顯教哪裏是專門立了文字的呢?聞思修的階段,真正到修的階段,也是脫離文字的。你不脫離文字的話,永遠跁在文字上,那就是依文解義的事情,不是正修。所以說,這個佛教的道理,管你禅也好,教也好,到一個高點的時候,都是一致的。顯也好,密也好,最後的都是一個果。都要經過這一些。“勝義瑜伽四次不動搖。”

  這個我們要提一下的就是,昭覺寺定公上師。他以前在受冤獄的時候,在提籃橋。曾經有一次,害急性盲腸炎。那麼,監獄裏的醫生是很差,已經盲腸炎發展到腹膜炎了,他還不知道。最後送到外邊醫院去,一檢查——腹膜炎,趕快要動手術。那個是耽擱了,那庸醫,監獄裏的那個醫生不行,耽擱了時間。那麼,要動手術。那是很大的手術。但是,定公上師就告訴我們——他在動手術那天,四座大威德沒有斷,還是完成的。這個是勝義瑜伽四次不動搖。所以,他有這樣大的成就,從他的精進用功方面也可以看出來,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所以說,成就的人少,也就是精進行持的人少。如果大家都能精進行持,那成就的會多起來了。

  “勝義瑜伽四次不動搖,准如師教修行求加持。”那麼,這樣子的瑜伽,四次瑜伽不動搖的話,該怎麼修呢?修的時候,要“准如師教”,要根據師所教的修,不要亂修,不要自己想一套來修。這個要求就是海公上師說的,蠻嚴格的:自己憑空東看書西看書,氣功師也參考一點,那個也搞一點來修,絕對不行。要“准如師教”。“准如師教”,我這個師、那個師兜攏來看一看,行不行?不行。就是修這個法,這個法哪個師教你的,就照這個師教。其他的師,是另外一碼事,不能摻在一起。米拉日巴,他跟瑪爾巴上師學法,其他的師教他沒有用,不會成就,一定要在他本人教的之下,才成就。這個並不是什麼“獨霸主義”,或者是專利,或者是什麼。這個是因爲依止的關系。你既然依止他的話,你叁心二意的,當然不會成就。

  另外一個就是說,無師而修更糟糕。沒有師,眼睛閉起來,自己搞一套,那是盲目地修,那是盲修瞎練,那是掉在山崖裏邊是絕大的可能。我們經常提那個人,這個人因爲給我印象很深。他人非常之端正,也聰明,就是盲修瞎練。跑到去坐禅,禅堂裏自己一個人修,也沒有個方法。我們很多人到現在爲止,我碰到的不少。出家了沒有多少時間,就想閉關住茅蓬。你有沒有那個能力呢?我們在海公上師近慈寺道場,住茅蓬的人,要什麼資格?金剛院的老上座,還要學法學得好的,經過上師批准的,才能住茅蓬。如果,你是才出家的,學戒堂,五年什麼都不要搞,學戒。經過學戒堂之後,加行堂,那麼要開始修大威德生圓次第,要教起來了。那麼,金剛院升上去,是專修生圓次第的那個,也要修得好的,才能夠批准住茅蓬。那麼,你現在是什麼資格?你說你要閉關住茅蓬。

  那麼,就像那一位:他很用功,他跟我說,他不倒單,每天一頓,進那個禅堂就坐。他說,坐了一段時間,就是頭上有東西進去,他很明確知道。進去之後,他說,他叁次進神經病院。到那個時候,他到四川來,他說他還沒有好,那個根子還沒除掉。他到四川來是求,求什麼?一個氣功師嚴新給他治病。後來,我趕快給他介紹,我說:“你到上師(定公上師)那裏去吧,去問問他。”(缺)

  (4A)教了之後,這個適合我的,我要修。那個我認爲不對頭,把它減掉。自己來改變,那個不行的。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叫你怎麼修就怎麼修,老老實實。這個結構,你如果搞錯一個電線的話,不但是機器不運轉,可能還會爆炸。不要自作聰明,隨便亂改!這是一個“准如師教”的重點。不要看看書,東湊西湊,自己自作主張,把學的法,傳下來的,自己這裏改一點,那裏添一點,自己做增減。不行。

  那麼,不可以憑他師修。你說我也不照自己的,那麼,另外一個師父教我的方…

《菩提道次第科頌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