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菩提道次第科頌講記▪P14

  ..續本文上一頁法,我照他的修,合攏來,行不行?不行。或者是這個方法我不照這個師父修,我相信那個師父,我照他的修,也不行。那個師父教你的法照他修,對的。這個師父教你的法,只得照這個師父的法修,不能依其他的方法修。那麼,最後一個就是不能自己盲目地無師亂修。這個“准如師教”,准如師教就是包含這幾層意義。一定要把它搞清楚。否則的話,受害的就是自己。

  那麼,這裏,我們說密器成就這個重要的關鍵,什麼樣子叫密器成就?最起碼的要把叁士道修好,把業果的道理弄清楚,深廣的般若(深般若、廣般若),就是緣起性空的道理,能夠知道,菩提心發起來,菩薩戒受起來。這樣子的人才能叫密器成就。那麼,很多人,我們現在現實看到,他自己密器成不成就不管,就是拼命地追求生圓次第。這樣子追求之後,修又修不起,但是要希望即身成佛。那麼,這樣的人不是狂妄嘛?你要修生圓次第嘛,看看自己是不是那個器。是那個器,才能盛那個東西。我們經上經常舉這個比喻:獅子的乳一定要琉璃器能盛,假使其他的瓦器,盛獅子乳要爆炸。那麼,你要盛這個密法呢,你決定要用密器。你如果不是密器的話,不但不成就,還得爆炸,把你自己毀滅。所以說,不要急于求高的法。你還要自己審核一下,自己到底是不是什麼器。你如果密器沒有成就,假使你菩提心還沒有發,你這個器還差得遠,你只有修下邊的法,不能太高的法。太高的法對你不適合,是大學的課程,你小學生,你去研究的話,你這是不但是懂不了,會把你搞成神經衰弱,乃至害肺病死掉。你不能硬幹。所以說,決定是要按著次第來,這個菩提道次第也是——重要也在這裏。那麼,這裏是密乘道到此爲止。下邊是總的回向。

  

  回向

  如此妙道依止善知識  如理修行善友能常依

  一切內外魔障中斷類  隨即消滅清淨求加持

  出生萬善恩師永不離  諸法資財受用悉具備

  地道一切功德圓滿已  持金剛位唯願穩速登

  “如此妙道依止善知識,如理修行善友能常依。”這樣子的殊勝的道,包括前面的叁士道,包括後頭的密乘道,要依止哪個修呢?依止善知識修。“如理修行”,依止善知識之後,還要如理地修行,如教地修行。“善友能常依”,還要依止善友,互相地依靠。善知識、善友是不能離開的。我們上一次講的,在講戒的時候講的,一個很好的人,他沒有善知識善友,就墮落得不堪。我們以前在這裏有一位甘肅的,又高又大,威儀很好,坐在那裏一動也不動,什麼出坡都是自覺地出去,一喊就去,而且做得很好。人家都很表揚他。但是有一個邪見,這裏就離開了。離開了,到其他地方去。最近,他們說回來一次,我沒有看到。回來一次,說的,頭發長得比女人還長,拿了個香煙在煳,我們的一個糾察師把他趕出去了,不准他進門。結果問他什麼人,就是那個人。墮落到這樣子。這是沒有善知識善友,沒有常依。不常依的話,危險性就那麼大。他還莫名其妙,他認爲自己還對的。

  “一切內外魔障中斷類,隨即消滅清淨求加持。”那麼,修行裏邊有內魔外魔。總的來說,煩惱是內魔,天魔、死魔、五蘊魔這些,天魔是外魔。(煩惱魔、五蘊魔是內魔,死魔、天魔是外魔)那麼,最大的魔是內魔的煩惱——我執大魔。沒有內魔的話,外魔就起不了作用。外緣經過內因而起作用,這個我們說在這個辯證法裏也有這個道理,也能夠知道。你如果一切天魔外魔,你沒有內魔的話,什麼作用也起不了。所以能夠惱害你的主要還是你自己內魔沒有消滅。這個內魔在裏邊就是一切外魔的根源。沒有內魔,外魔也不會來,來了也起不了作用,不會害到你。那麼,所以說我們現在,有的人經常想到“降魔降魔”。好象裝了個——他看到這個大威德的那個樣子很凶,他也裝個凶的樣子。哪個人對他對不起,他就說“我降魔了”,大呼大吵,眼睛瞪起。你完全錯了,降魔降自己的內魔。內魔降住之後,外魔就不來了,來也不起作用了,用不著降了。你是內魔不降降外魔的話,越降魔越大。我執越來越高的話,那你個魔越降越大了。那就是搞錯了。

  “一切內外魔障中斷類”,內魔也好,外魔也好,中斷的那些障,業障,這些希望能夠馬上地消滅,隨即消滅。這個消滅清淨,消滅之後不是消滅一點點,徹底地消滅,清清淨淨的,什麼都消完。這個很不好做,更是難了,求加持,那要求上師叁寶本尊的加持。反正一切在末法時期的修行,離不開上師的加持。就是在正法時期也要加持。因爲衆生,他是凡夫,力量畢竟是不夠的,要求叁寶的加持。

  “出生萬善恩師永不離,諸法資財受用悉具備。地道一切功德圓滿已,持金剛位唯願穩速登。”那麼,這個歸根結底,這些從叁士前導,就是道前基礎,到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乃至密乘道,這些功德,一切善法,依靠哪個生起?依靠出生萬善的恩師,大寶恩師。那麼,這個這樣子的恩師,我們永遠發願不要離開。這個我們說,在密宗裏邊,金剛上師是最重要的成就的一個根本,一定不能離開。我們講這個經,並不是說自己就是這個樣子,我們沒有這個資格。但是,你們有碰到這些師的,就要好好地如法依止,永遠不要離開。這是一切成就都在他身上得到。米拉日巴的傳記一般人也是看了好看,當小說看。但是,你把它體會裏邊,很多的道理都在裏邊。你要離開恩師的話,你不會成就。米拉日巴求法求了很多,每一次都被打一頓,踢出來。沒有辦法了,想另外找門路去,找其他的人。找是找到了,也是大成就的。但是,你找到了之後不會成就。你是他下面的,你找其他人,沒有用。所以說,那個“出生萬善恩師”,這是真正的我們一切善法最根本的恩師,這是永遠不要離開。

  “諸法資財受用悉具備”,那麼,我們修行的時候,也要一切的資糧,一切法上的資糧,財上的資糧,希望都能夠全備,不要缺乏。很多人到藏地去學法,退回來了,爲什麼?錢沒有了。藏地是學法要自己花夥食錢,不像我們這裏給你們。我們給了錢,人家還嫌少。你到藏地去,不給你錢,還要你供養,供養得少還不傳你法。那麼你這個真正的法就是這樣才得得到。太便宜了,那個《俱舍》裏就有,你前面在走,人家拿了法,跟在你後頭跑,好象是硬推銷要賣給你一樣,那個是不會成就的。你要法要求,不惜生命求到的法,那你一修就成就。所以,這個你對法的重視與不重視,那是成就的一個關鍵問題。你對法無所謂,這個對師也無所謂,你這樣子的話,當然成就是談不上了。那麼,我們要修行,就是要把這些資財,法上的、財上的都不能少,希望這些修行的資糧都能夠全備。

  那麼,這樣子慢慢地上去,十地——初地、二地、叁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八地、九地、十地。 《五字真言》都有的,初地什麼功德,二地什麼功德。“道”——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每一個道有它的功德。這些功德,一切功德,都要圓滿。這個圓滿不是一下圓滿——積累起來,慢慢走。從下邊的到上邊的,從低的到高的,從小的到大的,慢慢積累起來。到圓滿的時候,“持金剛位唯願穩速登”,“持金剛位”就是成佛的位,在密法裏邊叫“持金剛位”。“唯願穩速登”,就希望趕快,又穩地,又快地成佛。那就是什麼呢?這樣子做了可以度衆生。如果你不成佛的話,衆生就度不了。你說我成了八地菩薩,那只能度八地菩薩能度的衆生能度,還有一些你就度不了。一定要到成了佛之後,一切衆生都能度,那才圓滿無缺。我們發的菩提心,一切衆生都要度,一個也不留。那麼,你不成佛是滿不了這個願的。要滿這個菩提願必須要成菩提的果,這是因果相稱的。

  

  到此爲止,就是整個菩提道次第的扼要都已經講完了。我們講下去,就可以對照前面。講下士道的時候,重點就在這幾個頌裏邊。中士道的時候,重點也是攝在裏邊。這個頌是幹什麼的呢?就是修的。你在修的時候,不可能把一本書背下來。如果《菩提道次第廣論》,你修的時候,把《廣論》拿在手裏,邊看邊修,那你修不來。修的時候要把要點抓住。那麼,就照這個頌的要點,邊觀邊修。修的時候,並不是死在文字下了,你把《廣論》什麼都看過了,甚至于五大部都看過了,然後修的時候,把這個東西打開去,把裏邊的意義都攝在這個裏頭。你死板板的這幾個頌子,那你內容就枯燥得很。如果你把全部的書,五大部全部集起來修的話,你頭都昏掉了。那就是攝修,就是把廣的東西攝在略的裏邊修。

  這個頌子的重要性,一個是攝修,一個是求加持。我們修行的時候,沒有加持,說個老實話,在末法時期你想修行成就,恐怕是做不到。總是萬難萬難的。那麼,在末法時期的時候,你要修行的話,離開求加持呢,那麼,這裏我們要講一個,就是念誦。

  念誦就是我們在這一天,跟叁寶直接打交道求加持的最好的機會。他請來了,也供養了,發的願也發了,就是得加持的時候了。偏偏不歡喜念,心裏嫌多,嫌討厭,嫌長,嫌什麼。加持不要,你想成就,南轅北轍。所以說,我們去看一看,成就的人哪一個不是從念誦來的?念誦,這是從密法來說——這個我們有八大成就,第一個熱洛業成就,就是念誦成就。這是第一個關口。念誦成就是八大成就第一個。如果你這個都沒有,後頭七個不會來。那麼,你如果第一個嫌討厭,那就麻煩了,這個就不相應了。那麼,其他的顯教是不是念誦呢?也要念誦,只有禅宗是特殊的,要參,但是二六時間不能停地參。你不能說參了一個,下來就是聊天去了,散心去了,那你也不會成就。就是要緊張地,說個老實話,要修行的話,你不緊張的話,你不會成就。那麼,就是一天到晚二六時中都是很緊張,這才有勁,提起精神,專心地用功,精進,這才談得上有一點希望。如果這個東西都沒有做到,那就沒有希望。我們大家都是離開了父母離開了家庭,發了那麼大的心到…

《菩提道次第科頌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