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菩提道次第科頌講記▪P16

  ..續本文上一頁道。那個無想天雖然很長,五百大劫,中間沒有思想,那你五百大劫也等于沒有一樣,中間事情感不到。所以,浪費時間,對修行不利。而且,無想天的人,他即使他受報受完了,生到人間的話,是一個笨蛋。爲什麼?他腦筋那麼長的時間不用了,都生鏽了,鈍掉了,你要他再學東西,學不進去了。一般我們說哪個人笨的話,就是說你是無想天來的。這一類人就是福報還是有一點,但是就是笨得很,什麼都搞不來。世間上這些人有啊,福氣很好,(4B)但是智慧沒有。那麼,這一類人,是不能修行的。

  

  初開爲叁即成八

  前面叁惡道分叁個,後邊二叁四五六,一共八個。這八個,就是沒有辦法修行的,叫無暇,也叫八難。反過來,離開八難的,叫有暇。那麼,我們要修行的話,一定要先把八有暇的條件拿到,才能說修行。所以說,這是最先決的條件,要不落于八難之中。

  

  頌 地獄鬼畜生 盲聾喑啞等 世智邪辯才 正法滅盡時

  北洲無想天 是名爲八難 難聞佛法故 無此稱有暇

  頌——“地獄鬼畜生,盲聾喑啞等,世智邪辯才,正法滅盡時,北洲無想天,是名爲八難。”爲什麼叫八難呢?“難聞佛法故”,沒有閑暇去修佛法,也聽不到佛法,難聞難修,沒有辦法修,沒有辦法聽,所以叫八難。“無此稱有暇”,反過來,沒有八難的,叫有暇。那麼,我們現在在座的,都不是八難,那都是有暇。有暇得到了,就不要錯過,好好地修行。

  地獄一個,鬼一個,畜生一個,盲聾喑啞一個,四個,世智邪辯才五個,正法滅盡時六個,北洲無想天七個八個。這個是八難。八難離開之後,就叫有暇。爲什麼叫八難?難聞難修佛法,這叫八難。

  

  乙二 得十圓滿

  那麼,下邊,是固然離開八難了,但是還要更多的條件才能修佛。即使不在八難之中,有的人還不能修佛,還不能修。那麼,就是要得十個圓滿。離開八難之後還要十個圓滿。這十個圓滿,從自身來說,有五個,對環境來說,有五個,一共是十個。內五個,外五個。先說內的五個。

  

  丙一 依內五種

  丁一 衆同分圓滿——生在人中,得丈夫身等。

  “衆同分”,這是一個法相名詞,在《俱舍》裏邊,十四個不相應行之一。衆的同類,同分就是同類,或者是同類的因,能夠感同類的因素。人有人的同類,人來說都是站起走路的,兩個眼睛一個鼻子兩個耳朵,能夠站起的,他的生活方式什麼都相同的,衆同分。衆同分圓滿,畜生有畜生的衆同分,餓鬼有餓鬼的衆同分。那麼,你的衆同分圓滿就是生在人間。生人間比生天上還要好。天上修佛法不容易,因爲太享受了。那麼,色界天更困難。欲界天因爲享受太好了,也不容易修。人卻是苦很多,所以人修行最好,智慧也有。“生在人中,得丈夫身”,尊貴的男子身。“等”,等得女人身。那麼,爲什麼說丈夫身、女人身呢?人天麼都是丈夫女人了。也有一些不男不女的,不能修行的。黃門、二形這一類都是不能修行的,不能受戒。所以說,要具足的男根,或者是女根,圓滿的。這樣的人,生在人間的,是最好修行的一個條件。在人的四大洲裏邊,北俱盧洲除掉了,不能修行的。東南西叁洲裏邊,又是南洲最好。一切佛成佛都在南洲成佛,南洲的人最適宜于修行。在《現觀莊嚴論》裏邊,南洲的士夫有十六種殊勝,有十六種殊勝的條件可以修行,比東洲西洲要好。那麼,這是第一個條件,要生在人裏邊,得了丈夫的身,圓滿的身。

  

  丁二 處所圓滿——生在人中,得四衆處等。

  生了人間之後,你如果生在沒有佛法的地方也不行。聽不到佛教。“生在人中,得四衆處等。”就是生在有佛的四衆弟子遊化的地方。四衆弟子:出家二衆——比丘、比丘尼;在家二衆——優婆塞、優婆夷。在家出家的四衆弟子經常教化的地方,那就是佛教興盛的地方。那麼,這樣子,對修佛法是一個優越的條件。

  

  丁叁 依正圓滿——生處中國,不缺根支,性不頑囂,解善惡語,堪能受法。

  有了這個條件之後,還要“依正圓滿”。你做了個男子身,也生在中國。這個中國就是說有佛法的地方。並不是說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是中國。有佛法的地方都叫中國。你得了人身,也生在中國。但是是一個啞子聾子,或者是這個人的性格他不能夠接受佛教。那麼,也沒有辦法信佛。所以說,生在中國之後,要不缺根支,就是不要盲聾喑啞的。那麼,你假使手腳沒有的,修行也困難。人家講經了,你沒有腳,你走不過去。沒有手,你要修行了,你鈴子搖不來,沒有辦法。拿東西也拿不來,這個,困難。所以說,根支不要缺。“性不頑囂”,這個他的性格,不頑囂就是不是頑固分子,他能夠接受佛的教化。“解善惡語”,什麼是善的,什麼是惡的,他能分別。這是好的,我要接受它,其他的是邪道外道,或者是世間法這是有漏的,或者是邪惡的,那也不要去學它。“解善惡語,堪能受法”,他能夠接受佛法的,修行成就的。

  那就是說,你要是生在中國,他五根要全,尤其是意根,要不缺。意根缺的是一個白癡,或者一個神經病,或者是他性格是頑囂,就是頑固分子,佛教聽不進去的,或者說,他這個人善惡分不清楚,認爲好的是壞的,壞的是好的,這樣子糊塗的,那不能受法。所以說,生在人間,還要依正圓滿,就是他的正報要圓滿,這是異熟報。異熟報不失根支,也不是聾子瞎子啞子,這是五根的不缺。性不頑囂,能解善惡語的,這是意根的不缺。要不缺根支,才能夠堪能,接受佛的教。所以說,生了中國之後,也並不是人人可以信佛。眼看我們這個地方的人,尤其是,最近的看高枧村,信佛的也不過是少數,他有很多的不信。那麼,他就是有這些障在裏邊。這是異熟障,是異熟報裏邊五根不全的,意根是不能解善惡語的,異熟障。下邊是業障。

  

  丁四 無業障圓滿——于現生中,不自教他,曾作五無間罪。

  沒有業障,這也是個圓滿。“于現生中,不自教他,曾作五無間罪。”在現生的中間,自己沒有做五無間罪,也沒有教人家做五無間罪。沒有造五逆,這個五逆,最重的罪,有這個罪,這一輩子沒有辦法接受佛教的。要想在佛教裏邊有什麼成就,那絕對不可能。佛法生不起,正道在他身上生不起。那就是業障。那麼,你現在,在這一輩子,自己也沒有做,也沒有教人做,那麼這個業障沒有。這個業障沒有可以接受正法,不會障住他。那可以成就一個法器。五無間罪就是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破*輪僧。那麼,這個是五種罪沒有作過,也沒有教人家做,這個就是沒有業障。沒有業障,這一輩子修行能夠入道,也能夠成就法器。如果有業障的,這一輩子不會成就。那麼,我們說出家的時候,要問遮難,“你做過這些沒有?”如果做過的,不要你出家。出了家也沒有用。你將來修不上路。那麼,最重是這個五無間罪。其他的業障呢,障小一點。但是,也是對修道有障。殺生過多的,那個修道也不行的。淫欲過多的,也不行的。

  

  丁五 無信解障圓滿——于現生中,必不成就五無間罪,不于惡處而作信解。

  第五種“無信解障圓滿”。在現生中決定不會成就五無間罪,“不于惡處而作信解”。前面是身口沒有作那些罪,這裏邊就是說他的心裏邊絕對不可能去做那些事情的。在這一輩子,他決定是對佛講的叁藏相信的,認爲這個佛說的叁藏,尤其是律藏,是真正的最好的一切善法的出生的地方。對于邪魔外道,那些一般的哲學裏這些講的道理,他不會去相信。那麼,這樣的人,我們就說是有善根的人。這樣的無信解障圓滿,那是接受佛教是容易了,一說就信。我們在那個流通處辦了之後呢,各處來信都有。我看到很多信。他是一個大學生,最近看到就這一封。他就從來沒有見過佛教,偶爾從朋友那裏拿了一本,看到一本這個《覺海慈航》,馬上就感到佛教是最高的,他現在大學裏學的東西都不如它。以前我在那個溫州的時候,有個廈門大學畢業的一個學生。他看了佛教之後,他說,那些以前學校裏念的書都是騙騙小孩子的東西。那都不是真理,而真正的真理就在佛教裏邊。那就他對佛教産生非常的崇信。這些,就是沒有信解障,對佛教非常之容易接受,生起信心的。

  所以說,我們內身裏邊要具足這五種條件,叫內裏的五個圓滿。那就是說,要衆同分圓滿,生在人間,是具足的丈夫身或者是女人身。又要生在中國,有佛弟子教化的地方。生在中國之後,自己的根支不缺,尤其是意根不要缺。那麼,就是沒有異熟障了。下邊還有沒有業障,沒有造過最重的五無間罪的業,沒有,不會擋住你修行。最後,還有無信解障,無信解障就是說心裏不會産生反對佛的思想的,對佛的教義一向是恭敬,容易接受。那麼,這樣子的人,就是入道的一個條件。自己內身要具足這五個條件,叫五個圓滿。

  “不于惡處而作信解”,惡處就是邪魔外道。他們那些雖然有神通廣大,不會去相信他。這很不容易。現在的人,就是看到神通廣大的,什麼希奇的他就相信,不管你邪的,正的。這樣子就是有信解障。所以說,我們感到現在很可憐,很多人都跟了氣功師、外道轉。我們天津有個居士,寫來就是那個話。他說:我看到很多天真的面孔,虔誠的樣子,但是給外道牽了鼻子在走。他出發是很好,想修行,但是認不清楚誰是佛教誰是邪道。那麼,外道他打個幌子,說是佛教的,那麼把他一下就騙走了,這麼是很可惜。但是,從某個角度來看,他本身就有信解障。他辨不出善惡,也對佛教的這個道理沒有因緣去接受,都是有障了。

  

  頌 衆同處所依正圓 現生不作五無間 無諸邪見信業果 如是五種內圓滿

  這是內圓滿十種。一個頌就是把它的道理攝起來,容易修。用一個頌把意思都包完了。但是,單看一個頌,沒有講的話,不曉得講什麼東西。“衆同”就是衆同分圓滿。“處…

《菩提道次第科頌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