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所”,處所圓滿。“依正圓”,依正圓滿。這個圓就是叁個地方都要用。“現生不做五無間”,就是沒有業障的圓滿。“無諸邪見信業果”,那就是無信解障的圓滿。要沒有邪見的人,相信業果的,才能進入道。這個五種具足之後,內圓滿五種俱圓滿。下邊是外圓滿。
丙二 依外五種
內邊五個圓滿了,外邊的環境不好,也修不起。那麼,外邊的環境也要五種圓滿,這對修行才有辦法。
丁一 大師圓滿——遇大師出世。
佛出世,教法還存在,這個是最決定的條件。你再好,生在沒有佛世的地方,那就是八難之一。沒有佛出世,你這個正法滅盡的時候,那你怎麼辦呢?你內部再圓滿,碰不到佛教,也沒辦法。所以說,先要大師圓滿,遇大師出世。
丁二 世俗正法施設圓滿——值大師教法。
這裏我們說一下。在這個《科頌》裏邊,用的這些法相名詞都是根據《瑜伽師地論》二十卷來的。而《菩提道次第廣論》裏邊用的十圓滿的名詞呢是依據《瑜伽師地論》二十一卷來的。所以說,名相上面有一點差異,內涵全部依據《瑜伽師地論》來的。我們開始看的時候,好象上師用的語句跟那個《廣論》不同,這個有點懷疑。爲什麼跟《廣論》不同呢?這個《科頌》是根據《廣論》作的。但是,一看,它是《瑜伽師地論》二十卷來的,而《廣論》是二十一卷來的。都講十圓滿的問題。所以說,還是一個源頭,一樣的。
“世俗正法施設圓滿”,就是說,佛講叁藏十二部經,都講的,開講的。那麼過去的佛我們已經知道。由過去七佛來說,只有四個佛廣講叁藏,也製戒,還有叁尊佛,因爲他的受化的弟子都是上根利器,簡單地說兩句話就解決問題了,沒有廣說叁藏十二部,也沒有製戒。所以說,正法就不容易久住。那麼,要碰到大師教法,能夠廣說叁藏十二部,製戒的。這樣子的正法圓滿的。這是一個條件。
丁叁 勝義正法流轉圓滿——值大師弟子等,依法證得諸果向等增上功德。
“勝義正法流轉圓滿”。在《瑜伽師地論》是“隨轉圓滿”,這裏流轉圓滿,意思一樣的。“值大師弟子等,依法證得諸果向等增上功德。”“大師”,佛或者他的聲聞弟子。依了佛所說的教法。前面的正法是教法,這裏是證法。勝義正法是證,世俗正法是教,這兩個。依了這個世俗正法能夠修證到得果得向,四果四向能夠得到的,那麼就是勝義正法隨轉圓滿。世俗正法是教法,勝義正法是證法,這兩個都有。
丁四 正行不滅圓滿——世俗正法猶在未滅,勝義正法未隱未斷。
就是說,佛弟子修這個法自己能夠出離叁界的。“未隱”,正法沒有隱,沒有斷。他自己證果證道之後,還輾轉地教他的弟子,傳教下去。“未斷”,就是沒有斷掉。在那個《廣論》裏邊怎麼說的呢?他是由證了正法的人,他有能力可以看到某些人是有根機,可以把法教給他,也可以證道的,這樣輾轉流下去的,就是這一個。意思是一樣的。
丁五 隨順資緣圓滿——即衣食、臥具、湯藥等緣。
要修行還離不開飲食衣服臥具醫藥。像冬天你冷得很,你如果衣服不夠你怎麼修行呢?穿了個單衣,要害病了。那麼飲食要吃飽。那麼,有了病的時候,醫藥也要有。就是說,衣食臥具醫藥這要具備。那個衣食臥具醫藥不是說什麼都要——如法的衣食,如法的臥具,如法的醫藥。那學過四聖種都知道,我們佛教的醫藥,並不是要很考究的貴重藥品。是陳棄藥,人家不要的藥,甚至說是,人家有的說是陳棄藥就是大小便。大小便也能做藥了。那麼,這樣子,是人家最不在乎的藥,那個吃一點。這是假使萬一有病的時候,就這樣子解決了。因爲出家人一般說沒有什麼特殊的因緣,不大會害病。即使害了病,用一般的很輕微的藥也能解決問題。這個就是資具圓滿。
這樣子,外邊五個條件,內身五個條件都圓滿的,叫十圓滿。這樣子的人,才能夠真正地修行。如果雖然是八有暇,這十個不圓滿的話,還不能修行。那我們這裏講的,都是人間的圓滿,也就是我們說的增上生要圓滿。
我們修行,一個是增上生,一個是決定勝。增上生就是說我們修行的身體要圓滿,要處在佛教的裏邊,這個要求。我們說修行不要求世間福報,但是增上生,要生在人間,要碰到佛弟子說法的地方,要五根不缺,這些要求的。這些不求的話,那你怎麼修行呢?這是修行的必要的法器,要成圓滿。所以這是屬于增上生的。要生在人天,如果生在地獄餓鬼畜生,就不能修行。
這個得到之後,不是究竟的,要求的是決定勝,決定的殊勝。那就是說,出叁界,成佛度衆生。那麼,這是我們最高的要求。但是,要達到決定勝的話,必須先要增上生,圓滿的人身。這個要得到。那麼,現在我們在座的基本上八有暇得到了,十個圓滿也多多少少有一點。那麼,該是修行的材,是這個料,該修行了。那麼,怎麼樣子修行呢?下邊,“入道方便”就要講這個。
頌 大師世俗勝義法 教猶住世證未隱 四種資緣悉具足 如是名爲外圓滿
那麼,這裏總結。外五個圓滿,“大師”,就是大師出世。“世俗”,世俗正法施設圓滿,叁藏十二部經還在。我們藏經樓裏邊,大藏經,叁藏十二部都有。雖然是佛已經滅度了,聲聞弟子很多滅度了,畢竟還是藏經還在,世俗正法還有。“勝義正法”,我們這個時代,你說證果證道的人一個沒有,也不敢說。很多,當然不是。佛在世的時候,證果證道的就是多得不可數。即使在佛五代的優婆掬多,他度的弟子,夫妻都成阿羅漢的,下一個籌,就一個大石孔子都把它堆滿。其他的單個人成阿羅漢的,或者是成了叁果二果初果的,那更不要說了,多得很,那個時候。那麼,現在時候,你說是不是沒有?我們就看到泰國裏邊,得初二叁果的是有的。那麼,我們大陸上是不是有呢?可能也有,人家不告訴你。 勝義正法。
“教猶住世證未隱”。那就是說正法不滅,圓滿。“四種資緣悉具足”,衣食臥具醫藥,這四個緣,修道的緣都具足,都不缺。我們這個道場,就是要做到這個條件。凡是來的人,他吃的、穿的、臥具、住的地方跟醫藥都要具足。那可以安心辦道。一般的,現在的這個單位,報銷都是報百分之幾,我們幾乎是百分之百地報,也是爲了這個原因。是創造這個圓滿的條件。那麼,既然這個修行圓滿條件有了之後呢,該入道了。
入道,怎麼進去呢?有方便。下邊就是說入道的方便。分四科。
甲二 入道方便
乙一 親近善士
第一科最重要的,不要走邪路,要“親近善士”。見了道的人,得法眼淨,他自己眼睛開了,不會走錯路了。但是,沒有見道的凡夫就是靠人帶路。靠人帶路,就是要依靠人。那麼,依靠的什麼人,卻是要好好地簡別了。你依靠的人是可靠的,是正的,他就帶上正路。依靠的人是邪的,就帶你到邪路,你自己就不知道。那麼,你依靠什麼人?有個標准,善士。什麼樣子的標准?這裏就講了。
我們今天,這一科是要重點要講一下。因爲,我們很多這個歸依的那些,或者在家居士,他們總是聽的時候,這個很對,親近善士要具足這個條件。但是,聽好之後,碰到什麼人來了,神通廣大,他把這一個全部丟掉了,只要神通廣大就可以。那麼,神通廣大,我們分析一下。爲什麼神通廣大他要去?這個真正一分析,還就是自私自利的心。神通廣大嘛,我自己可以不要修,他可以幫我的忙。有病的除病,要發財的給你發財,要怎麼的,家庭要生兒生女的,給你生兒生女,你要成佛的,給你一下子把你一點就成佛了。都是賺便宜的心。實際上恰恰——你以爲賺便宜,現在就上當。很多神通廣大是外道。你信了他之後,那就跟了外道走了。包括一些氣功師,也不是內道。那麼,神通廣大的也不少,他們也宣傳,佛教不宣傳,他們要宣傳。一宣傳的話,你就信過去了。那就是走了邪道還不知道。所以,這一科,希望大家是要真正的把它拿下來。
丙一 親近之功德勝利
先說親近善知識有什麼好處。
丁一 得法流甘露滋養慧身
我們這個色身,父母養的身,要靠飲食來滋養,是營養品了,把他養得胖胖的,壯壯的,身體健康強壯。這才好辦事情。要辦一件偉大的事業要有堅強的身體,這是對的。但是,我們要長養法身,要滋慧命,卻不是這個蛋白質、脂肪等養得起來的。那就是法流,要法流的甘露,這個甘露是真正的甘露,不死之藥。得了法身慧命之後再也不會死。那麼,這個法流的甘露得到之後,養我們的慧身,不是養色身了。前面說的飲食是養色身的。養色身的目的也就是爲了能夠長養這個慧身。所以說,親近善知識之後,他的法流下得到的法味可以滋養我們的法身慧命。這是第一個好處。
丁二 得有形無形之攝護,不墮邪險
有善知識的攝持,假使他有神通的,他就可以神通力量加持你。即使沒有神通的,他的修持力量給你回向,一樣得到攝持。有形的攝持,他就呵斥你,什麼樣子的壞事不要你做,好事叫你去做。這是有形的。那麼,善知識的身教,就是他的榜樣,也是有形的攝持。無形的,就是加持。有神通的以神通加持你,沒有神通的,把他修行的功德加持你,都能得到加持。因爲得到善知識的有形無形的加持之後,那就是不會墮入邪,也不會墮入險。邪就是邪見、邪命。險就是破戒、破見。要墮惡道的。那麼,有善知識的攝持,就可以避免産生邪,産生險。
攝持裏邊,包括兩種。一種是財攝,一種是法攝。給你講說法是法的攝持,照顧你的生活是財的攝持。這兩種善知識都要具備。這樣子,才能攝持徒衆。有財無法那就是跟在家人一模一樣,有法無財,他們雖然法很好,但是修行的資糧不夠,那也是修不進去。那麼,無財無法,那糟糕了,那比在家人的有錢人家的這個子弟還糟糕,那就是窮光蛋的孩子。有法有財,是最上等的。但是,…
《菩提道次第科頌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