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菩提道次第科颂讲记▪P17

  ..续本文上一页所”,处所圆满。“依正圆”,依正圆满。这个圆就是三个地方都要用。“现生不做五无间”,就是没有业障的圆满。“无诸邪见信业果”,那就是无信解障的圆满。要没有邪见的人,相信业果的,才能进入道。这个五种具足之后,内圆满五种俱圆满。下边是外圆满。

  

  丙二 依外五种

  内边五个圆满了,外边的环境不好,也修不起。那么,外边的环境也要五种圆满,这对修行才有办法。

  

  丁一 大师圆满——遇大师出世。

  佛出世,教法还存在,这个是最决定的条件。你再好,生在没有佛世的地方,那就是八难之一。没有佛出世,你这个正法灭尽的时候,那你怎么办呢?你内部再圆满,碰不到佛教,也没办法。所以说,先要大师圆满,遇大师出世。

  

  丁二 世俗正法施设圆满——值大师教法。

  这里我们说一下。在这个《科颂》里边,用的这些法相名词都是根据《瑜伽师地论》二十卷来的。而《菩提道次第广论》里边用的十圆满的名词呢是依据《瑜伽师地论》二十一卷来的。所以说,名相上面有一点差异,内涵全部依据《瑜伽师地论》来的。我们开始看的时候,好象上师用的语句跟那个《广论》不同,这个有点怀疑。为什么跟《广论》不同呢?这个《科颂》是根据《广论》作的。但是,一看,它是《瑜伽师地论》二十卷来的,而《广论》是二十一卷来的。都讲十圆满的问题。所以说,还是一个源头,一样的。

  “世俗正法施设圆满”,就是说,佛讲三藏十二部经,都讲的,开讲的。那么过去的佛我们已经知道。由过去七佛来说,只有四个佛广讲三藏,也制戒,还有三尊佛,因为他的受化的弟子都是上根利器,简单地说两句话就解决问题了,没有广说三藏十二部,也没有制戒。所以说,正法就不容易久住。那么,要碰到大师教法,能够广说三藏十二部,制戒的。这样子的正法圆满的。这是一个条件。

  

  丁三 胜义正法流转圆满——值大师弟子等,依法证得诸果向等增上功德。

  “胜义正法流转圆满”。在《瑜伽师地论》是“随转圆满”,这里流转圆满,意思一样的。“值大师弟子等,依法证得诸果向等增上功德。”“大师”,佛或者他的声闻弟子。依了佛所说的教法。前面的正法是教法,这里是证法。胜义正法是证,世俗正法是教,这两个。依了这个世俗正法能够修证到得果得向,四果四向能够得到的,那么就是胜义正法随转圆满。世俗正法是教法,胜义正法是证法,这两个都有。

  

  丁四 正行不灭圆满——世俗正法犹在未灭,胜义正法未隐未断。

  就是说,佛弟子修这个法自己能够出离三界的。“未隐”,正法没有隐,没有断。他自己证果证道之后,还辗转地教他的弟子,传教下去。“未断”,就是没有断掉。在那个《广论》里边怎么说的呢?他是由证了正法的人,他有能力可以看到某些人是有根机,可以把法教给他,也可以证道的,这样辗转流下去的,就是这一个。意思是一样的。

  

  丁五 随顺资缘圆满——即衣食、卧具、汤药等缘。

  要修行还离不开饮食衣服卧具医药。像冬天你冷得很,你如果衣服不够你怎么修行呢?穿了个单衣,要害病了。那么饮食要吃饱。那么,有了病的时候,医药也要有。就是说,衣食卧具医药这要具备。那个衣食卧具医药不是说什么都要——如法的衣食,如法的卧具,如法的医药。那学过四圣种都知道,我们佛教的医药,并不是要很考究的贵重药品。是陈弃药,人家不要的药,甚至说是,人家有的说是陈弃药就是大小便。大小便也能做药了。那么,这样子,是人家最不在乎的药,那个吃一点。这是假使万一有病的时候,就这样子解决了。因为出家人一般说没有什么特殊的因缘,不大会害病。即使害了病,用一般的很轻微的药也能解决问题。这个就是资具圆满。

  这样子,外边五个条件,内身五个条件都圆满的,叫十圆满。这样子的人,才能够真正地修行。如果虽然是八有暇,这十个不圆满的话,还不能修行。那我们这里讲的,都是人间的圆满,也就是我们说的增上生要圆满。

  我们修行,一个是增上生,一个是决定胜。增上生就是说我们修行的身体要圆满,要处在佛教的里边,这个要求。我们说修行不要求世间福报,但是增上生,要生在人间,要碰到佛弟子说法的地方,要五根不缺,这些要求的。这些不求的话,那你怎么修行呢?这是修行的必要的法器,要成圆满。所以这是属于增上生的。要生在人天,如果生在地狱饿鬼畜生,就不能修行。

  这个得到之后,不是究竟的,要求的是决定胜,决定的殊胜。那就是说,出三界,成佛度众生。那么,这是我们最高的要求。但是,要达到决定胜的话,必须先要增上生,圆满的人身。这个要得到。那么,现在我们在座的基本上八有暇得到了,十个圆满也多多少少有一点。那么,该是修行的材,是这个料,该修行了。那么,怎么样子修行呢?下边,“入道方便”就要讲这个。

  

  颂 大师世俗胜义法 教犹住世证未隐 四种资缘悉具足 如是名为外圆满

  那么,这里总结。外五个圆满,“大师”,就是大师出世。“世俗”,世俗正法施设圆满,三藏十二部经还在。我们藏经楼里边,大藏经,三藏十二部都有。虽然是佛已经灭度了,声闻弟子很多灭度了,毕竟还是藏经还在,世俗正法还有。“胜义正法”,我们这个时代,你说证果证道的人一个没有,也不敢说。很多,当然不是。佛在世的时候,证果证道的就是多得不可数。即使在佛五代的优婆掬多,他度的弟子,夫妻都成阿罗汉的,下一个筹,就一个大石孔子都把它堆满。其他的单个人成阿罗汉的,或者是成了三果二果初果的,那更不要说了,多得很,那个时候。那么,现在时候,你说是不是没有?我们就看到泰国里边,得初二三果的是有的。那么,我们大陆上是不是有呢?可能也有,人家不告诉你。 胜义正法。

  “教犹住世证未隐”。那就是说正法不灭,圆满。“四种资缘悉具足”,衣食卧具医药,这四个缘,修道的缘都具足,都不缺。我们这个道场,就是要做到这个条件。凡是来的人,他吃的、穿的、卧具、住的地方跟医药都要具足。那可以安心办道。一般的,现在的这个单位,报销都是报百分之几,我们几乎是百分之百地报,也是为了这个原因。是创造这个圆满的条件。那么,既然这个修行圆满条件有了之后呢,该入道了。

  入道,怎么进去呢?有方便。下边就是说入道的方便。分四科。

  

  甲二 入道方便

  乙一 亲近善士

  第一科最重要的,不要走邪路,要“亲近善士”。见了道的人,得法眼净,他自己眼睛开了,不会走错路了。但是,没有见道的凡夫就是靠人带路。靠人带路,就是要依靠人。那么,依靠的什么人,却是要好好地简别了。你依靠的人是可靠的,是正的,他就带上正路。依靠的人是邪的,就带你到邪路,你自己就不知道。那么,你依靠什么人?有个标准,善士。什么样子的标准?这里就讲了。

  我们今天,这一科是要重点要讲一下。因为,我们很多这个归依的那些,或者在家居士,他们总是听的时候,这个很对,亲近善士要具足这个条件。但是,听好之后,碰到什么人来了,神通广大,他把这一个全部丢掉了,只要神通广大就可以。那么,神通广大,我们分析一下。为什么神通广大他要去?这个真正一分析,还就是自私自利的心。神通广大嘛,我自己可以不要修,他可以帮我的忙。有病的除病,要发财的给你发财,要怎么的,家庭要生儿生女的,给你生儿生女,你要成佛的,给你一下子把你一点就成佛了。都是赚便宜的心。实际上恰恰——你以为赚便宜,现在就上当。很多神通广大是外道。你信了他之后,那就跟了外道走了。包括一些气功师,也不是内道。那么,神通广大的也不少,他们也宣传,佛教不宣传,他们要宣传。一宣传的话,你就信过去了。那就是走了邪道还不知道。所以,这一科,希望大家是要真正的把它拿下来。

  

  丙一 亲近之功德胜利

  先说亲近善知识有什么好处。

  

  丁一 得法流甘露滋养慧身

  我们这个色身,父母养的身,要靠饮食来滋养,是营养品了,把他养得胖胖的,壮壮的,身体健康强壮。这才好办事情。要办一件伟大的事业要有坚强的身体,这是对的。但是,我们要长养法身,要滋慧命,却不是这个蛋白质、脂肪等养得起来的。那就是法流,要法流的甘露,这个甘露是真正的甘露,不死之药。得了法身慧命之后再也不会死。那么,这个法流的甘露得到之后,养我们的慧身,不是养色身了。前面说的饮食是养色身的。养色身的目的也就是为了能够长养这个慧身。所以说,亲近善知识之后,他的法流下得到的法味可以滋养我们的法身慧命。这是第一个好处。

  

  

  丁二 得有形无形之摄护,不堕邪险

  有善知识的摄持,假使他有神通的,他就可以神通力量加持你。即使没有神通的,他的修持力量给你回向,一样得到摄持。有形的摄持,他就呵斥你,什么样子的坏事不要你做,好事叫你去做。这是有形的。那么,善知识的身教,就是他的榜样,也是有形的摄持。无形的,就是加持。有神通的以神通加持你,没有神通的,把他修行的功德加持你,都能得到加持。因为得到善知识的有形无形的加持之后,那就是不会堕入邪,也不会堕入险。邪就是邪见、邪命。险就是破戒、破见。要堕恶道的。那么,有善知识的摄持,就可以避免产生邪,产生险。

  摄持里边,包括两种。一种是财摄,一种是法摄。给你讲说法是法的摄持,照顾你的生活是财的摄持。这两种善知识都要具备。这样子,才能摄持徒众。有财无法那就是跟在家人一模一样,有法无财,他们虽然法很好,但是修行的资粮不够,那也是修不进去。那么,无财无法,那糟糕了,那比在家人的有钱人家的这个子弟还糟糕,那就是穷光蛋的孩子。有法有财,是最上等的。但是,…

《菩提道次第科颂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