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菩提道次第科頌講記▪P34

  ..續本文上一頁這個功能,決定能做到的。那麼,這個信心起了之後,那舍此別求那是愚癡得不可言的。有的人他歸依叁寶之後還要求青海無上師,求什麼東西,還要求什麼那個氣功師等等。那個,把叁寶都舍掉了。因爲你歸依,違背了歸依的信條之後,歸依體就破了。那麼,你依靠了一個不可靠的東西。那不是太愚癡了嗎?

  

  乙叁 受歸

  受歸之法,准上二義,無谄诳憍慢,下座從師受得。

  (千裏內無僧,得佛前受,後遇僧時,即速補受。)

  “受歸”。那麼,你既然心相信了叁寶有實德能,能夠究竟解脫自他一切苦難。那麼,你要受,真正要歸依叁寶了。“受歸之法,准上二義,無谄诳憍慢,下座從師受得。”那麼,歸依叁寶,要離開一切谄诳的心。谄诳就是不實在的,彎曲的心。這些我們都是在《百法》裏講過的,你這個時候都用起來了。谄的心,诳的心,欺诳的心要除掉。憍的心,慢的心都不要。真正要謙虛,那個自己誠誠懇懇地那個去受,這才是得到歸依體。如果你憍慢的谄诳的心去受歸依的話,得不到。那麼,還要下座。就是說一定要坐在下邊,就是歸依的師在上邊,叁寶在上邊,自己在最下的低的位置去坐。“從師受”,歸依叁寶不能從佛前受,也不能寫封信受,也不能遙控地受:打個電話,“你給我受個歸依”。這個都做不到。一定要當面,從師的面前。親自要頂禮,供養,然後是羯磨問答了,都一個一個搞清楚了,自己發心正確,然後歸依體生起來。少一個因緣就生不起。這個是受歸依的事情。

  “千裏內無僧,得從佛前受,後遇僧時,速即補受。”這個是說,萬一你這個地方是邊地下賤,沒有叁寶的,千裏之內沒有這個僧。那麼,沒辦法,你找哪個去呢?一千裏之內都沒有,那麼你只好在佛前受。但是,如果以後碰到僧來的時候,你趕快要重受。這是開許。在千裏沒有僧的時候,可以佛前受。那麼,我們想一下,一千裏有好多遠呢?四周一千裏的話,在這個裏邊總會有個僧吧?雖說是末法時期了,總還有個僧。那你還得要從僧受了,不能從佛前受。佛前受,要千裏之內沒有僧才能暫時地佛前受。以後碰到僧來的時候,還得要重新補受。那麼,就是說受叁歸依的時候有這一些的條件。

  

  頌 決定信樂歸叁寶 無谄诳憍從師受

  這是下士道的前面叁科。下邊是行持。

  

  乙四 行持

  歸依叁寶該怎麼做?下邊有一些特別講了。“別學”,還有一個“共學”。

  

  丙一 別學

  先是“別學”。怎麼做呢?歸依叁寶之後該怎麼做?

  

  丁一 應止者

  別學裏邊不要做的事情,就是歸依之後不能做的事情。(一)“永不歸依天神外道”;(二)“不惱害一切衆生”;(叁)“不與外道共住”。

  

  戊一 永不歸依天神外道

  那就是歸依佛之後,一切天魔外道,神廟,道廟,什麼耶稣教堂,這些都不能再去歸依了,不能去拜了,不能去求了。一求的話,跟你歸依的體就矛盾了。你所以歸依,就是說整個的一切苦難只有佛法僧才能救。你現在又去求人家救了,那你不是跟自己發的願不一樣了,這個心不一樣了。那就歸依體就破掉了。

  

  戊二 不惱害一切衆生

  那麼,歸依法之後,不惱害一切衆生。歸依法,我們說,法是什麼?法是度一切衆生的。那麼,我們歸依法之後,就不能去害衆生了。我們要發心度他,即使現在還度不了,不能去惱害他。何況殺害呢?當然是不行。

  

  戊叁 不與外道共住

  那麼,歸依僧之後,不能與外道共住,尤其是不信叁寶,毀謗叁寶的那些外道,是不能跟他很親近了。共住就是親密地在一起。我們前幾天收到一封信,他信皮上寫了很多毀謗密宗的話。我們就退了。退的理由就是說我們對那些不信叁寶的外道,我們是不往來的。

  

  頌 不歸天神外道等 不惱不害于衆生 不與外道人共住 違此叁法失歸依

  “不歸天神外道等,不惱不害于衆生。”歸依佛之後,就不能歸依天魔外道。外道包括氣功師,有的人總以爲氣功是佛教。這個東西一定要強調一下。不論你是挂什麼牌子的氣功師,都是氣功,不是佛教。如果是佛教的話,氣功兩個字就不要擺了,把氣功兩個字去掉。你還是什麼氣功的,什麼功,什麼功的,什麼*輪功。什麼功的嘛,就是氣功師了。佛教沒有說講功的,這是外道。這是歸依佛之後,再也不要歸依天神外道。歸依法之後,不要惱害衆生。在歸依僧之後,不要跟外道的人太親密,一起住。

  那麼有的人就提出來了:他的父母是信外道的,怎麼辦?你總不能說“我跟父母分家了”,你跑到哪裏去,你還是靠父母的生活的。那你就是跟他思想上不要合拍就是了,跟他思想上劃個界限。跟外道共住呢,這危險性是很厲害的。

  我在溫州就聽說這麼一個事情,這個我們已經講過的,有的人沒聽到。有一些女孩子,她們都是信佛的,經常到廟裏去的,什麼去的,作佛事,念經什麼的,或者是聽經。那麼,後來長大之後,有一個就嫁給一個天主教的家庭去了。那麼,當然那時侯不懂,她嫁給天主教家庭,她以爲他們信他的,她信她的了,以爲可以和平共處。哪知道不行!他們天主教是非常嚴格的。他們天主教家庭裏邊全部要信天主教的,你要信佛教,根本不可能。哪怕你不信都不行。你就做一個沒有信仰的人也不行,一定要你信的。結果,就勸她信天主教。她是佛教徒,受過歸依的。她也知道歸依之後不能歸依天魔外道,她說不行,她不歸依。不歸依,再叁地勸了之後,她不聽的話,他們就下手腕了。什麼呢?她的公婆兩個就睡在床上不動了,不吃飯,也不起來,什麼東西不動。叁天叁夜,餓了叁天叁夜。那好了,親戚朋友輿論就都來了,“你這個媳婦不孝。你看,把你公婆弄得叁天叁夜睡在那裏,飯也不吃,什麼東西。”那就是不可下臺了。那沒有辦法了,逼著去信天主教去了。

  那就是跟外道共住呢,你就是有這麼危險性了。那你就是要聰明一點了,是天主教家庭,你就不要去了。再怎麼樣子也不要嫁給那些人家。嫁了之後,你做外道去了。那也沒辦法了。本來我們是歸依之後,就不能與外道共住。你就破了這一條,你是自己糟糕。

  “違此叁法失歸依”。你違背這叁個,歸依體就破掉。你與外道共住本身就違背了這個歸依僧的一條,已破歸依了,當然你後來會改了信天主教。這個已經歸依就破掉了。

  我們,歸依叁寶之後,要注意的幾個事情,這是《廣論》裏邊的。一個是,即使有命難,有生命的危險的時候,也不能舍棄叁寶。假使有人把刀架你頭上,他說:“你信佛的,你要放棄信佛。你說,你不信了,我就饒你。你如果信的話,我就殺你。”這個時候你怎麼辦?還是不能說你不信,還是不能放棄叁寶。你說你放棄了之後,那就歸依體就失掉了。你這一次失敗之後,以後你永遠會失敗。這是等流果。碰到一些危難你就退了,那麼以後你修行途中障難是很多的了,那你不斷地會退。那你什麼時候成功?就不會有。

  我記得有一個,這個歸依受戒是一樣的。有兩個比丘去見佛。經過沙漠地帶,水很少。那麼,他們好容易找到一潭水。想吃,兩個人又沒有帶濾水囊。看到水裏邊有蟲。那麼,怎麼辦?一個說:“我們要見佛了。把這個生命維持到,見了佛之後,我們修行來解脫它了,給它回向好了。還是吃吧。”還有一個說:“佛教我們不要吃的。你去違背佛的話,你去看了佛有什麼用處呢?你見了佛,就是聞法,依法修行。”——前面說的,聽聞正法,如理思惟,法隨法行——“你現在佛跟你說的話你都不聽了,違背了,你見了佛有啥用處?”他說:“我不吃,情願餓死。”那麼最後這個就餓死了。那個人,吃了有蟲水沒有死掉,就見佛了。見了佛之後,佛大罵一頓。他說:“你不聽我的話,你來看我幹什麼用呢?你那個同伴,雖然他死掉了。但是他比你來得早。他死了之後生天,他早在我旁邊了。”

  那就是說,你即使有命難的時候,也不要放棄自己的歸依體,歸依戒——跟受的戒,不能放棄。這個一般人都是好象很模糊,這個概念。好象實在不行的,就放一放,以後再受個歸依就行了。好象這個很簡單。但是不知道這個等流果下去,以後你什麼困難來,都會放掉。第一個是說,即使有命難也不要放棄叁寶。那麼,有的人,他心裏不放,逼于這個現況,嘴裏不實在地說一下。那麼這樣子,比較好一點,不要真的說不信了,那就糟糕。但是,最好的話,就是即使命難也不放棄。這是正規的,原則上是這樣的。這樣子,你如果放棄叁寶之後,當然是歸依體就沒有了。

  第二種,你心裏並沒有放棄叁寶。但是,你看到其他的外道,一些什麼大師了。看他功德很大,以爲跟叁寶是差不多,“這個人,功德也很大。我們說佛教的功德最大,這個人也不錯啊。”好了,你這個話一說的話,歸依體也破掉了。爲什麼?你離開叁寶還有可以依靠的東西,還有一個。那你跟你說的,除了叁寶以外沒有再可以依靠的,這個話就違背了。

  所以說,我們要注意,歸依體得到之後,第一個,當然自己放棄,乃至命難——我們經常跟大家說的,歸依的時候,跟小孩子開玩笑也好,碰到用刀來逼你也好,都不能說你放棄叁寶的話。這是第一個。你一說的話,當然歸依體就沒有了。即使開玩笑,也沒有了。第二個,雖然你並沒有說放棄叁寶。但是,你看到其他的外道,或者什麼氣功師,或者什麼婆羅門,或者是什麼,他的功德好象還是很大,好象跟佛差不多。那麼,這樣子的念頭有一個念頭的話,歸依體也就沒有了。我記得昂旺堪布的一本書裏邊,他就是說的,假使你看到外道,你認爲這個外道也了不得。這個念頭一起的話,歸依體就破了。所以說,你在受了叁寶歸依之後,一定要堅持原來這個信念,除了叁寶以外,其余沒有一個可以解脫我苦難的人了。這個念頭,一定不要動搖。認爲其他還有一個的話呢,叁寶的歸依體就會…

《菩提道次第科頌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