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業,造業,過去的種子,受了報之後,這個種子受了報之後,就報銷了。但是,正在報銷的時候,你的心還在造新的業,新的種子又生了。這也是變化。
“果縛斷,子縛生”。假使我們說過去受的報把我們捆住的,剛剛這個報受完,解除了。但是,新的種子下去了之後,新的繩子給你又捆起來了,你又解脫不了了。不斷地在造業,雖然過去的業不斷地受,受完了就完了,但是你新的業不斷地在生出來。這個舊的繩子還沒解掉,新的繩子又捆上來了。什麼時候解脫呢?沒有時間解脫,除非你不造業了。
“報有生後,果須變易”。這個說了半天,就是說,報不管你是有生報後報,但是受的時候,果跟因中間要經過很多的變化。就像是木頭,它水烤幹了,就變成炭了,炭的火燒完了,又成了灰。要經過很多變化,然後異熟果才出來。
那麼我們現在這裏要了解的,就是說,異熟果它有叁個意思叫異熟。這個時間是不一樣的,因跟果的時間不是同時的,最少要隔一世,異時。異類,就是說因是善惡的,果一定是無記的。也可以造業在口,受報在身。都是異類的意思。最後,因要成果的時候,中間要經過很多變化,才能夠生出它的體 。《俱舍論》有這麼一個,它是經部的說法,“由相續轉變差別”。不斷地轉變,不斷地這樣子各式各樣的變化,然後異熟果的體才生出來。那就是要經過變化的。(缺?)
這麼就是講果報。第一個是異熟果。異熟果我們要知道,異熟果決定是正報。講異熟果就是講自己的正報。你假如生在地獄,你受的地獄有情的這個身體是你的異熟果。至于地獄的那些刑具,地獄的那些處所,那個是增上果,不是異熟果。異熟果只是正報,那些依報是增上果。那麼,等流果也在正報上的。
丁二 等流果
由前之善心而轉生後之善心,依前之惡心而益生後之惡心,無記亦然。謂出惡趣已,雖生人中,猶招同等類流之惡果,以十惡業次第配之:壽命短促,受用匮乏,妻不貞良,多遭毀謗,親眷乖離,聞違意聲,他不受語,貪瞋癡惑,比余增勝。
等流果,我們說什麼叫等流?同等流露下來的,就是說因跟果是相等的,就是相同的。那就是善的因感善的果,惡的因感惡的果。這是相同的。那麼,這個跟異熟因不一樣,異熟是不一樣,善的因、惡的因感無記的果。而等流果呢,是善因感善果,惡因感惡果。這個是等流。假使你說,你前心起一個念頭,是善念,慢慢地去培養它,以後這個善念不斷增長。假使我們說念歸依上師叁寶,開始我們是歸依叁寶的,有這個信心了。但是這個信心不強,你不斷地去念這個,得了加持之後,這個心念,等流果越來越大,越來越強。這是善的等流後來還是善的。但是力量更強了,得了加持了。那麼,這個就是等流果,因跟果是相似的。《俱舍》裏一個頌,“等流似自因”。似,相似。等流果,是對它的自己的因相似的。善的就是善的,惡的跟它的因也是惡的。那麼,這是等流果最起碼的一個概念。下邊就是比較詳細的講一講。
“由前之善心而轉生後之善心”,等流。前面的善心慢慢地轉化,生起後的善心。那麼當然,“依前之惡心而益生後之惡心”。所以說,我們的念頭要掌握。你如果念頭裏邊,我經常說的有些事情要掌握自己的心,修行就是掌握心。你把念頭、善心不斷地去念它,以後等流果越來越大,起極大的力量。我們說念佛,把一句阿彌陀佛念得幹幹淨淨的,一個念頭不雜地念,將來念佛叁昧會成就,那可以頓證無生法忍,那個果報就大了。
那麼,同樣地,你惡的念頭經常等流的話,你假使開始的時候起個惡念,你不製止它,你還是不斷地隨喜,不斷滋長,這個惡念將來要産生力量會做壞事。有的人他本來是對這個事情就是個貪著,假使說男女的事情。本來是貪著,歡喜看,歡喜聽,歡喜接觸,慢慢地,就歡喜跟他打堆,最後,會犯戒。這個就是說你惡的念頭不製止的話,越來越發展的話,會成大的惡業。這個是說一定要惡念要製止。這是等流果。
那麼,我們還有一個就是說退,碰到困難就退。這個等流果如果你把它繼續下去,這個越來越發展的話,以後就經不起考驗的。碰到難就要退了,碰到難就要退了,永遠不會成功了。所以說,我們要知難而上也是這個原因。要克服這個惰性等流果,不要造成退的等流果。你如果這一輩子退的話,下一輩子肯定退。我們以前到五臺山去,有一位,他要准備出家的。但是,跑到五臺山就看到太艱苦了,就退了。但是,後來我一查問呢,他以前分配工作到東北去的,看到東北冷得很。他說,這個馬在路上走了,走得很吃力,流的汗流下來馬上就結個冰柱子,成了個冰柱子,就結冰了。那麼,他看了害怕得馬上就退回來了。那麼,好了,這個退的因素成了後邊等流果,到五臺山一看,又是害怕,又退了。那以後你修行的時候,碰到困難就退了,碰到困難。不斷地退,克服困難的力量就沒有了。就是往後退了,退到後來到地獄去了,那就很麻煩了。所以這些等流果,自己要好好掌握。善的要把它積極培養,惡的一定要把它對治掉,不要給它發展。
“無記亦然”。那麼,善的生善的是等流,惡的生惡的是等流,無記生無記也是等流。這是說心理的狀態了,心所法。
那麼,在報裏邊,我們還有一些,果跟因相像的,這也叫等流果。“謂出惡趣已,雖生人中”,假使一個人,他是做了壞事,投叁惡道去了。那麼,報受完了,生了人中,但是他的壞的業還沒有幹淨。那麼,還要遭同等流類的果。雖然做了人了,他的果還跟他的業相同的,這個業還要受。
“以十惡業次第配之”,以十惡來配的話。
“壽命短促”,就是說,他假使殺過人,殺過人當然到地獄受報。地獄受報受完了,受報完了做人,應該是好了,解脫了。但是,雖然做人了,壽命很短。因爲你殺人家,把人家的命弄短了,結果你自己也受短命的報。這就是同類的。你要殺人家,結果自己短命。
“受用匮乏”(這個不是“之”,還要加一撇)。受用的東西很少,不夠,不夠用。那就是你要偷盜,偷盜的果,犯了根本戒,就是要下地獄了。地獄受完了之後,即使生到人間來了,還是受窮,這個受用就不夠,總是吃不飽了穿不暖這樣子。人家有什麼東西你都沒有。
“妻不貞良”。假使你做邪淫的話,你即使地獄受報受完了,生了人間,你的妻子還是不規矩,跟人家通奸。那就是說,你要害人家的女人,你要淫人家的妻女,你自己的妻女就受人家的侵犯。這是同樣的報。同等流類的叫等流果。
“多遭毀謗”。你要打妄語,結果你自己地獄報受完了之後,做人之後受毀謗。無緣無故人家謗你一句什麼壞事,你自己莫名其妙。你不要怪人家,怪你自己。爲什麼?你過去造的妄語罪現在還沒受完,該受。所以說,《金剛經》也說的,你念了《金剛經》之後,碰到人家毀謗的話,這個是業報,給你重報輕受。你過去有那個罪,本來還很重的受,給你輕輕受了。那麼,這裏倒不是念《金剛經》。那就是說,你地獄報,重的受完之後,即使生了人天,那些殘余的業還沒有消完的話,還得要受,受人家毀謗。這是妄語。
離間,是“親眷乖離”。你要離間人家,結果果報,你即使到人間之後,你的親屬還要乖離,不能和合。你要使人家乖離,你自己也受到乖離的果報,這是等流的。
“聞違意聲”,罵人。罵人,人家聽了不歡喜。有的人他很會罵人,罵得人家心痛得來比刀割還難受。那麼,這樣子他很得意,“看我把他痛罵一頓,他現在已經幾天吃不下飯”,得意洋洋的。他很高興。但是,你結果受地獄報,受了之後,即使到人間來了之後,聽到的聲音都是違意聲,都是不稱心的聲,都是說你不好的聲音。那是果報。所以說,碰到這些東西,假使這個人,“我這個人人緣不好,人家都討厭我,都要罵我,都說我不好。”不要怪人家,就是考慮一下,自己以前造了那個業,現在這個報還沒算完。受完了就好了,所以不要去計較那些事情。再一個,多忏悔。
“他不受語”,绮語。說的話就是輕佻話。那麼,你沒有威信了。那你現在做了人之後,你說話人家不相信,你這個人說的話人家不來睬你的。所以,有的人說,“他不聽我的話”,氣得不得了。那你自己考慮考慮,爲什麼他不聽你的話?那自己總有點缺點,過去造的業不好。
“貪瞋癡惑,比余增勝。”因爲這是講身叁口四,下邊是意叁——貪瞋癡。那就是說,你有貪心的,那後來的貪比人家還厲害。貪麼,等流,越來越厲害。瞋也一樣,你過去有瞋心,你將來的瞋心越來越多,碰到就發脾氣。有的人瞋心大得很,兩句話不來就罵起來了,打起來了都會。我看到上海那個時候,文化大革命,送回上海了。那時候還沒平反,什麼事情也幹不成。那麼,閑在家裏,我在平臺上看馬路上兩個自行車一碰。碰倒了之後,都沒有受傷就好了嘛。結果一個人把他抓住,馬上兩個耳巴子打過去了。這個瞋心太大了。你自己,兩個人碰嘛,都不好嘛。怎麼你瞋心那麼大呢?瞋心大的如果碰到對方一個瞋心更大的,你就要吃虧了。所以說,瞋心大,你等流果瞋心更大。癡假使大的人,你等流果,癡就更大。所以說,我們貪瞋癡發的時候一定要把它對治。對治——把它小下去。如果你不對治,順了它跑,越來越大,越來越大,將來貪心大得不得了。瞋、癡——愚癡也越來越大。這個對修行,極大的障礙。不但是修行有障礙,貪瞋癡大了之後,受的果報也不好,在人間那是討厭。這就是說,你的貪瞋癡的煩惱比其他的人要特別厲害。那就是等流果。
頌 善惡或無記 同等類相續 以十惡對觀 善流則異此
善的,或者惡的,或者無記的,它的果,從它相同的類,同類的相續下去,這叫等流。善的發展善的,惡的發展是惡的,無記的等流下去還是無記的。那麼,這裏是以十惡業來看。殺生的壽命短促,偷盜的受用匮乏。那麼,你善的反…
《菩提道次第科頌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