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酒之後什麼東西都照顧不到了。他吃了醉之後,國王的交代也沒有辦法執行了,他的鑰匙就很容易地被他們偷去走了。偷之後他們就去開門了,七道門都去開了。
結果他去宴會的時候,他的這個妻子,關在裏頭非常苦惱。她說人家的女人都跑出去宴會,我這個人命苦,一天到晚關了七重房子,關在監牢裏一樣。雖然生活是很好,可是關監獄一樣的,七道門關起,這個太苦了。她就在佛面前,非常之虔誠地頂禮、禮拜、忏悔。她至誠懇切忏悔的時候呢,佛就現相了。她在佛像面前觀想了,佛像就現出來了,空中現佛像。佛像現出來之後,她就看著佛的叁十二相,八十種好非常高興。她就目不轉睛地看著佛,佛也放光加持她。她看著佛的眼睛,她的眼睛就跟佛的差不多了,看著佛的鼻子,她的鼻子也成端正了。結果她不斷地觀佛像,她整個的身相、面相全部改變了,成了很端正的。她非常高興。
正在這個時候,他們的一些貴族又是第七把鑰匙開了。一看裏邊,那麼漂亮的,跟天人一樣的女人——怪不得他不帶出來,原來是這麼樣一個人,所以他不帶出來。後來他回去了,他們都知道了。結果這個女婿回來卻莫名其妙了——這個人哪裏來的了?這麼漂亮一個人,從來沒見過。結果她一講,就這麼回事。那就是說,真正觀佛的形象就能滅那麼大的罪,過去那些感得醜陋的罪就在這個觀想的時候滅掉了。那今天就講到這裏。
第十講
昨天我們講到這個忏悔的問題——滅過現罪,它有六個方法。這裏還有一張條子,有人問的,“涅槃本離繋,爲何說依涅槃的道谛而證到”?那麼這個很簡單。菩提自性本來清淨,本性自是清淨的,爲什麼你心是那麼髒?這個你自己一參就知道了。
另一問題,關于現報的問題:“謗叁寶人,受現報之後受後報輕”?現報當然受時要輕一些,後報要重一些。因爲現報是華報,後報(異熟果)還是要受。但是早點受了現報,這個後報要輕一些。如果現在不受,以後受,報要多一些。
等流果,等流果不但是心,五蘊都是有等流果。所以說,你說的是善心惡心的話,那個把色法就排除了。五個蘊都有等流果,當然這個不排除其他的。好了,我們把這個昨天講的沒講完的接下去。
昨天就是說對現在犯戒的罪,對首忏,如法地依羯磨忏悔。那麼,還有過去現在一些罪,還有其他的方法可以忏的。那麼,就是有六種。一種,讀誦大乘經典,甚深的那些講空性的道理。那就是依空性道理來轉變。第二種,是依止密咒力。念這個咒的力量。也是靠咒的法力。那麼,第叁種,是觀佛菩薩形象的力。昨天我們就講到這裏。
丁四 依禮拜供養造塔像及施等力
就是說禮拜供養這是一個,還有造佛像,造佛塔,還有——六波羅蜜,這些力量也能滅罪。所以說,我們在叢林裏邊很多人,他犯了過失,他就做苦役。或者是做淨頭師,專門幹擔糞的;或者大寮裏邊發心。那就是說,六波羅蜜裏邊的忍辱、布施、供養等等。這樣子也能滅罪。那麼,造佛塔、造佛像,那個滅罪的力量是極大的。那麼,所以說,我們這個一般的人聽見哪裏造佛像了,都要隨喜。這個也是他們知道這個功德大,造塔造像功德都很大。那麼,能滅罪。
丁五 依稱贊佛菩薩功德名號力
就是持佛菩薩的名號。念觀音菩薩,大家《普門品》念過的,可以滅罪。那麼,念阿彌陀佛這個名號也能滅罪。我們念佛的名號,“南無阿彌陀佛”——這全部是印度話,等于一個咒一樣。所以說,念佛念咒,都是同樣的功能,都能夠滅罪。
丁六 真空信解力
觀一切法空的道理。前五種是事忏,最後一種叫理忏。真正能夠把罪根忏清淨的,就是理忏——觀空性,不見有罪相可得。那個就是真正地忏幹淨了。所以說,我們心裏還有一個罪在那裏,總是幹淨不了。如果你連罪都空掉了,沒有了,那麼你能忏所忏都是平等平等。這個時候那就是真正把根子拔掉。但是說理忏不排斥前面的事忏。事忏理忏要結合起來。不是說我事忏不要,就觀一個空就完了,什麼罪都沒有了。這是沒那麼便宜的事情。
那麼我們過去現在的罪,有六種方法滅除。一般我們用的呢,禮拜麼,大禮拜了。這是最吃力的禮拜,那麼滅罪的功能,最大。念咒,我們在這個藏密的傳承裏邊,就是金剛薩埵是最大威力的咒,能夠滅罪的最大的功效。其他的,就是說觀想真空信解力,這個大家都知道,就是真正要罪性空,要觀空性。那麼,讀誦大乘的甚深經典,我們漢地最習慣的,《金剛經》、《心經》,幾乎信佛的人都在念。那麼,《大般若經》,是最大的。但是,因爲部數太大,六百卷,《金剛經》是中間的,大概是第九會吧 。《大般若經》是十六會,一共是六百卷。第一會最長,後來的第二會,第叁會慢慢地減下去。到第五會,《小品般若》,那是最簡單的。後邊的,第六以後的,不是總的,是從局部的方面去發揮的。 《金剛經》屬于第九會,都是《大般若經》裏邊的。所以說,念《金剛經》滅罪的功效很大。我們漢地基本上都知道這個方式。這是滅過去現在的罪有六種方式。
還有我們再強調一下,這個依密咒力的金剛薩埵方法,這個忏悔法,對犯戒的罪是最有效的。所以說,哪個有犯戒的,修這個金剛薩埵的忏罪法。當然是,十萬假使不見效的話,二十萬,叁十萬,四十萬,要修下去了。昨天我介紹的那個居士,他修了七萬多,已經見一點點效了。他已經騰空了,這一點已經有了。那麼,他看到的佛菩薩,還差一點,還沒給他加持。那麼,再把它念完了,或者一個十萬,兩個十萬,看樣子可以。只要他努力不懈的話,大概能忏幹淨。
頌 事忏誦經持密咒 觀像禮拜供養力 造塔造像及布施 稱贊佛僧名號等
若能了達真空理 名爲理忏滅罪根
這裏是一個總結。一個事忏,前五種。事忏:誦經,第一種;持密咒,第二種;觀像,第叁種;禮拜供養力、造塔、造像、布施,這是第四種;稱贊佛僧名號,這是第五種。第六種是理忏,若能了達真空理,假使能夠把一切法自性空的道理知道之後,這叫做理忏。這個,把罪根都滅掉了。那麼,前面的事忏,可以把罪降下去,受的報可以減少或者消滅。真正達到理忏,根子都拔掉了。
丙叁 令罪不現行力
精嚴學修戒學。
下邊第叁種,“令罪不現行力,精嚴學修戒學。”那麼,我們過去有的罪、現在有的罪要忏悔。那麼,這個罪現在還沒有産生的,要不給它生出來。那麼,這個是什麼辦法?防護力量——持戒,要精嚴地學修戒學。不但是要學要修,還要精嚴地學,精嚴地修。那就是很嚴格地去修。這個話是好說,做起來很難做。一般的人都知道學戒好,持戒好。但是,真到自己持的時候,又感到不行了。甚至于這個方向也會迷失。那麼,我們就是要把戒學好好地學了。
丙四 依止力
依賴叁寶師尊,有形無形止惡修善。
第四種,是“依止力”。這是最便宜的方式了。依止叁寶,師尊——上師,有形無形地止惡修善。那麼,依止叁寶,或者是上師,他在有形之中就跟你說,或者指示你怎麼做;無形之中給你加持,或者給你念經回向,可以使你止惡修善,把壞事不要做,好事多做。
那麼,這是我們這個《菩提道次第科頌》的四種滅罪法。下邊我們介紹《廣論》的原文 。
四力忏悔——引《菩提道次第廣論》
《廣論》裏邊有四個力量能夠忏悔這個業障幹淨的方法。這四個方法,每一個方法都有忏罪力量。但是,如果四個方法一起來的話,那個力量是最圓滿的。這就希望最好能夠做到四個方法都一起做。
第一種,“破壞現行力”。現行的,過去無始以來造的不善的那些罪,要破壞,不給它現行,就是追悔,就是起追悔的心,就是忏悔。可以將過去的罪,把它是拉回來。那就是忏悔是重要的。如果你有罪不忏悔的話,罪是無量無邊地發展下去;如果你一忏悔,把它止住,把它扭回,回頭,扭回來,把它方向改過來。這是一個破壞現行力。有忏悔的力量再不會做壞事了。過去雖然做了很多壞事,但是你現在一忏悔——什麼叫忏悔?我經常說的,認錯之後,還要以後再也不做,這是忏悔。那麼,既然你發了心再也不做,當然現行不會再起了。所以說,破壞現行力——忏悔的力量,就是追悔。
第二個,“對治現行力”。當下現行不要給它生出來。那麼,就是六種。下邊的跟前面一樣的。念甚深的經典等等。它就是說,已經造成的罪要把它消滅的話,那麼就修下面的這六個方法。
第叁種,是“遮止罪惡力”。把這個罪、把它遮止掉,就是未來的罪不要給它生。這個裏邊,菩提道次第裏介紹的——不要做十惡。十種不善的業不要去做。那麼,我們這裏說的持戒,那是更圓滿的。不但是十惡了,其他違背戒律的都不要做。(缺)一切罪惡的根本,根源就是十惡。如果你十惡能夠把它防止不做的話,那麼其他的罪,你也不會很起來。那麼,如果你照我們這個《科頌》裏邊持戒的話,那更圓滿。
第四種,“依止力”。依靠,歸依叁寶,這裏,還有上師。叁寶跟上師本來是一個。我們在學那個歸依上師叁寶的時候,經常解釋這個問題。因爲這個問題,也是宗大師當時就産生的,總是認爲密法,是“喇嘛教”,不是佛教。四歸依嘛,佛教嘛叁歸依,這個“喇嘛教”嘛四歸依,多一個歸依喇嘛。那麼,這些東西,就把佛教跟喇嘛教成了兩個教。那麼,這裏就是說,上師本身就是叁寶的代表,總的歸依叁寶是歸依上師;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分別歸依叁寶。每一次在傳這個法的時候,都要這麼解釋一下。那麼,這裏也是。我們這裏的歸依上師叁寶,也就是歸依叁寶了。
那麼,在《廣論》裏邊,再加上一個“發菩提心”。發菩提心能夠滅極大的罪,在我們上士道裏邊會講這個問題。菩提心一發,很多本來是罪的事情都可以消滅,甚至于變功德。那麼…
《菩提道次第科頌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