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菩提道次第科頌講記▪P51

  ..續本文上一頁腰曲如弓”,他的腰本來年輕的時候挺得很,現在彎,像一把弓。我們說這個老人呢,他就是會變的。我們上海一個居士,現在他不在了。他年輕的時候,我們上海以前經常看到的,他是一個大資本家,長得很稱透(川俚)。到老了之後,兩個肩往上聳起來了,那個頭,往下縮了,就像一個筆架子一樣,兩個肩把頭包起來了。這個樣子非常難看,那是說老了就會變。那個,還有這個上海的鄭頌英老居士,他也是,因爲經常寫字,他通訊、聯系,做的好事做了不少。因爲寫字多了,他的背也就是彎下去了,這個人也站不直了。這個老了,身相都變掉了。

  “頭白如艾”,頭發白完了,像艾草一樣。“額如砧板”,我們說一個板——就是宰肉的板,都是刀印子了——他的頭額就像刀印子的板一樣,很多的這個皺紋,充滿了皺紋。“由如是等,衰其容貌令成非愛。”由這樣子,各式各樣的,把他的容貌,他的外相成了個不可愛。我們小時侯,在那個時候還是小學生,不到十歲的時候,看電影,那時候有童星,一個小孩子的明星,他是長得極好。但是,到老的時候,我們看照片上他的像也出來了,那就是怪得非常難看地怪,比一般的人還要怪。這個奇怪了。從小孩子的時候,長得極好,他是選出來做明星的。結果老了之後,就怪得來比一般老太太還要怪。這個是容貌就變掉了。

  

  氣力衰退者,謂于坐時,如袋斷索,起如拔樹,語言遲鈍,行步緩慢等。

  下邊是“氣力衰退”。他的氣力,也衰下去了。“謂于坐時,如袋斷索,起如拔樹。”坐的時候就像袋子,繩子斷了,“啪”一下下來。這個我就有經驗了,因爲我那個腿,假腿,沒有力的,坐下去之後就“咚”跌下去的,凳子是不牢的話,凳子會打翻的。那麼,起來的時候,就像拔樹。要把樹連根拔起來的,你要費大氣力才站得起來。宗猛就有經驗,他要把我扶起來,他是扶不動的。真正要扶起來要用大氣力的。那麼,“語言遲鈍”,老人說話,就是木裏木殼(滬俚),鈍得很,說話說不清楚,又慢,反應又慢。哪個說啥,不曉得說啥東西,搞不清楚。“行步緩慢”,走路又是慢騰騰地,像打太極拳一樣,慢得很。這是老的衰相。

  

  諸根衰退者,謂眼等不能明見色等,重忘念等,減念力等。

  “諸根衰退者,謂眼等不能明見色等”,他眼睛這個力量衰退了,各式各樣的好的顔色看不清楚了。耳朵,當然也聽不清楚了。“重忘念等,減念力等。”這個記憶力衰退了,很多事情想不起來了。最怕的,就是一種叫“老年癡呆症”。我記得一個什麼,很有名的一位,他年紀老了之後,他在醫院裏養病。他的女兒去看他,他就說:“哎,這位小姐是哪裏來的?”認都認不清楚了,他親生的女兒,他看了也認不到了。那就是記憶力一點都沒有了。

  

  受用境界衰退者,謂受飲食等,極難消化,又無堪能受諸欲塵。

  “受用境界衰退者”,享受的力量也沒有了。“謂受飲食等,極難消化。”好的東西,心裏想吃,吃不進去。“又無堪能受諸欲塵”,對世間的五欲根本沒有能力去受。但是心裏要享受又受不了。當然,這個老苦。

  

  壽量衰退苦者,謂壽多滅盡,速趣于死。應當數數思惟此等。

  “壽量衰退苦者,謂壽多滅盡,速趣于死”。壽命,基本上快完了。那就是說,像一個蠟快燒完了,又在大風裏邊吹的一個蠟,那就幾下子就快完了。

  “應當數數思惟此等”,這些道理,經常要去思惟。這個老苦如此。哪一個人不老?釋迦牟尼佛,他遊城的時候,四個城去遊。就碰到個老人,就是前面所說的那個樣子的老人。那麼,釋迦牟尼佛就問他的侍者,他說:“這是什麼人?”侍者說:“這是老人。”“老人?”他說,“人是不是每一個人都要老的?”“當然每一個都要老的。”釋迦牟尼就感到人沒有意思了。現在雖然年輕,氣力很好,長得很端正,但是一老了就什麼都不行了。那就是出離心就生起來了。這裏邊,我們說要“數數思惟此等”。

  

  《廣大遊戲經》中亦雲:“由老令老壞少壯,猶如大樹被雷擊,由老令耄朽屋畏,能仁快說老出離。諸男女衆由老枯,如猛風摧娑羅林,老奪精進及勇勢,譬如士夫陷淤泥。老令妙色成醜陋,老奪威德奪勢力,老奪安樂作毀訾,老奪光澤而令死。”

  《廣大遊戲經》,一本經裏邊說,“由老令老壞少壯”。那個年輕的樣子,是因爲年紀老了之後就壞掉了。“猶如大樹被雷擊”,就像一個大樹被雷打到了。就是少壯的時候像這個大樹,老了之後就像那個雷把這個大樹劈開了,那就不像一個樹了。“由老令耄朽屋畏,能仁快說老出離。”這個老了,使人不像那個樣子了,衰敗,老耄的樣子。所以佛,叫我們趕快要出離,這些生老病死的苦。“諸男女衆由老枯,如猛風摧娑羅林。”這個一切的男女,都是要老,都要像樹一樣枯掉。

  “老奪精進及勇勢,譬如士夫陷淤泥。”老的時候,一切精進力量沒有了。勇勢,勇猛的心也沒有了。就像一個人丟在泥坑裏一樣,沒有力量了,爬也爬不起了。“老令妙色成醜陋,老奪威德奪勢力。”老的時候,你再好看的人都醜了,不好看了。“老奪威德”,你過去有大威德的,但是到老了之後,力量就沒有了。阿育王過去征服全印度,但是老的時候,他下面的人東西都不給他吃,只給他一個庵摩羅果。那麼,他要供養,什麼都沒有供養,只好把給他的庵摩羅果去供養佛。老了之後就是會受到這一些的苦。

  “老奪安樂作毀訾,老奪光澤而令死。”老了之後,一切安樂就沒有了,而人家還要毀訾,還要罵。老了之後,一切光澤,皮膚的光澤,一切威光什麼都沒有了。最後的一條路就是死。所以說,老沒有什麼好,就是很苦。

  

  慬哦瓦雲:“死苦雖重,而時短促,此老最重。”

  迦瑪瓦雲:“老漸漸至,故稍可忍,若一時頓至,實無能忍之方便。”

  “慬哦瓦雲”——這個慬哦瓦是一個大德,他說:“死苦雖重,而時短促,此老最重。”他說,這個死雖然是很苦的事情,但是很快,一下子就沒有了。這個老苦,卻是時間很長。還有一個大德說,老,幸虧它是慢慢來的。如果他一下子來的話,那簡直一般人就受不了了。如果突然就變老了,那就是什麼人都受不起的。因爲它慢慢來,慢慢習慣了,總算還是比較好受一些。這是老苦。凡是我們這些,自己要修出離心,這些必須要經常思惟的。

  

  病苦

  思惟病苦分五。身性變壞者,謂身肉銷瘦,皮膚幹枯等。

  那麼,下面是病苦。

  (一),“身性變壞者,謂身肉銷瘦,皮膚幹枯等。”身相是變掉了,身的肉是沒有了,皮包骨。皮膚也幹燥。我們看到有一個海外的雜志,它也是講佛教的。它登了兩個照片,這個照片是一個年輕的女人,長得極好。但是,另一個照片就是這個女人十年以後,害了嚴重的愛滋病,臨終之前拍的一個照。就像一個貓頭鷹,人的骨頭全部變相,人也不像人,就個骷髅了。那個骨頭呢,那個手骨就像兩個貓頭鷹的一個翅膀一樣彎起來了。人已經不像人形了,反正已經變掉了,看樣子就是一個動物。那麼,肉也沒有了,就是皮包了一個幹巴巴的這麼一個東西。那是病,這是病的苦惱。

  

  增長憂苦多住憂苦者,謂身中水等諸界,分不平均增減錯亂,身生逼惱,心起憂痛而度晝夜。

  (二),還有,“增長憂苦多住憂苦”。那麼,畢竟身上害病都愁憂了,就怕死。“謂身中水等諸界,分不平均”,身上的地水火風不均勻。“增減錯亂,身生逼惱”,因爲地水火風錯亂之後,心裏邊,心也就反應非常之苦惱,憂痛,這樣子,一天一天過,在愁憂之中過日子。

  

  不能受用悅意境界者,謂若有雲:諸可意境于病有損,雖欲享受而不自在,如是諸威儀道,亦多不能隨欲。

  (叁),“不能受用悅意境界”,一些好的東西不能吃了。“謂若有雲,諸可意境于病有損。”不但是好的不能吃,好看的,好穿的,好玩的,都享受不了。這樣子,有些東西本來是很歡喜的,但是你這個病,對病有害,你就不能吃,不能用。“雖欲享受而不自在”,不能用。“如是諸威儀道,亦多不能隨欲。”本來你歡喜運動的,病了之後動也不能動;你本來歡喜坐的,你病了之後躺在那裏就不能坐等等,你都不能自由。

  

  諸非可意境界受用,雖非所欲須強受用者,謂諸非悅飲食藥等,須強飲用,如是火炙及刀割等,諸粗苦事,皆須習近。

  (四),“諸非可意境界受用”,但是你不願意受的事情,卻讓你受用,假使叫你躺了不能動,不能翻身,不能等等——各式各樣的限製。你爲了病好,也不能不聽。“雖非所欲須強受用”,前面說你想要的東西不能做,下邊,你不要的東西卻逼著你做。“謂諸非悅意飲食藥等,須強飲用。”你不歡喜吃的藥,不歡喜吃的飲食,這個對病有好處的,你非吃不可。大家知道藥是苦的。那麼西藥,還厲害,打針等等都是不舒服的事情,但是你還得非吃不可,而且有反應的還得要吃。“如是火炙及刀割等,諸粗苦事皆須習近。”那麼你還要,該動手術了,把你剖開來了,裏邊給割了什麼東西,那就是受刑罰一樣的苦惱,還得要受。很多人他害病,裏邊什麼東西要去掉,什麼東西割掉等等,那這個痛苦是……,把心髒什麼都打開來,那當然是極痛苦。但是爲了治病,你不能不受。這個是病苦。

  

  速離命根者,謂見病難治,便生痛苦。當于此等審細思惟。

  (五),“速離命根者”,當然病重了之後,“謂見病難治,便生痛苦”。那麼,假使病實在是太重了,自己也感到病治不了了。那麼心的痛苦那就不可說了,等于判了死刑,你快死了,一句話。“當于此等審細思惟”,這一些病的苦要好好地思惟。那就是說,在生死之中,即使你生到人天,這些苦你還是避不了。那麼,你如果害怕這些苦的話,你趕快出離,那是要出離叁界,不要再投生了。

  

  《廣大遊…

《菩提道次第科頌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