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菩提道次第科頌講記▪P82

  ..續本文上一頁畜生都不如了。畜生還知道要孝養的,我們說“不如鴉羊等”。烏鴉,小的烏鴉,那個老烏鴉飛不動了,不能去吃東西,它就含了回來,養它的老鴉,老的父母。那麼,羊呢?小羊要吃奶的時候,它是跪下來的,這個奶是精血所變的,是把它自己,營養自己不用,給孩子用的。那這個小羊對母親喂奶的時候,也知道感恩,跪下來吃。那麼,人,卻是父母受苦,“子自安不聞”。我們經常聽到的,子女對父母,不想養,總是弟弟推給哥哥,哥哥推給弟弟,大家都不想管,把父母弄到一個非常之難堪的地步。那美國更好,美國是小孩子成人之後,自立了,跟母親父母分家了,母親到他家裏吃一頓飯,收飯錢的(笑)。我們看看就是豈有此理的事情,但是在他們的社會是正規的,這個飯錢是該要收的。這是莫名其妙的,所以從這裏說,我們中國的精神文明確實比他們高了。不要說什麼洋的東西什麼都好,洋的東西固然是物質文明好一點,精神文明是不如東方的。

  “不如鴉羊等”,那麼,這樣的人,不如一個烏鴉,不如一個羊,畜生都不如了。那麼,另外有一個,海公上師寫的,好象,在這個書裏大概有這麼一個,他說,有一個人,過去殺牛。殺牛呢,殺大牛,那個老牛沒有用了,殺了。但是,那個小牛在旁邊,看見它的母親要給屠夫殺掉,它就著急了,看到屠夫拿了刀要殺這個母親呢,它跑過來就把一個刀一口吞下去,吞到肚子裏去了。這個心是好心,刀吞掉了,最多它自己死掉了,這個刀不能去殺母親了。那麼,它吞下去之後——不死。這個是加持了。因爲它孝心所以不死。那麼,這個屠夫他倒奇怪了,看到這麼一個小牛,這麼勇敢,把刀吞下去,又沒有死掉,他也起一個悲心了,那個老牛就不殺,不要殺了,算了。這個是很奇怪的事情,結果,就把那個老牛小牛都養大,養大之後都不殺了。結果到那個小牛老死之後,把它肚子剖開看,刀還在,很多血絲把它裹起來了,裹在那裏,刀當然化不掉,但是沒有死掉,這是加持到的。

  那就是說,小的畜生還知道報父母恩,而人,卻是很少能夠真正報父母恩的。那麼,就是不如畜生了。那麼,下邊就是總結。

  “由不聞正法,不遇善知識。”爲什麼這樣不知報恩呢?就是自己跟了煩惱走,沒有好好地聽聞正法,沒有碰到善知識。所以自己也弄得一個顛叁倒四。那麼,現在聽了正法,碰到善知識之後,那千萬不要這麼做了,要好好地要報恩。那麼,現在呢,我們要在佛面前發誓願,要發誓願,要“願盡度慈親”。一切有情都是我們的父母,要發願一定要度,一個不離地要把他度完。

  這是報恩的心,再進一層,就悲心出來了。這是一層一層的,你直接要修,馬上跳躍是不行的,這就是方便。有了方便就不困難,也能夠很快地達到這個要求。沒有方便呢,雖然拼命用死功,達不到目的,甚至于出魔障。

  那麼,這裏,是七重因果,加上平等舍心,我們講了一半,叁個。那麼,時間到了,明天再講。

  

  第十七講

  昨天我們講到修菩提心的知母、念恩、報恩,今天接下去。我們說以前我們講過叁個決定,就是說在整個的法界裏邊,要找一個沒有做過我母親的,沒有。這是叁決定之一。那麼,這個都是經過他們藏地辯論過的。那麼,從這一點就可以推論,一切有情都在無始以來,都當過我的父母,或者是過去,或者是現在的。那麼,第二個,就是說念恩,既然是做過我的母親,那就是決定對我們有恩。從現在的母親可以推論到以前的每一代的母親,不但是人間的母親,乃至畜生的母親,對它自己所養的呢,也是絕對愛護。那麼,既然是母親對孩子有這麼的恩呢,那麼就該要報恩了。那這個裏邊就慢慢地走向這個慈悲心了。

  

  丙四 悲心

  決定代受彼苦。

  頌 嗚呼師尊叁寶大慈悲 父母衆生罪障惡業等

  不聞正法八難並叁途 險惡愁憂無量一切苦

  充滿有情界及器世間 諸惡果報齊降密如雨

  唯願現今我身皆代受 盡未來際無息無止期

  那麼這裏,我們說,它是在一般的次第,知母、念恩、報恩、慈心、悲心。那麼,先是慈心,後是悲心,這裏先是悲心,後是慈心。這個有沒有次第顛倒的問題呢?這個在我們藏地傳承裏邊,這兩個,慈心跟悲心前後都可以用的。一般說,我們說知母念恩報恩,就是說對母親,這個知道一切衆生是我的母親,母親對自己有極大恩,那麼自己要報恩。那麼,就對一切有情生起一個極好的印象。那麼,接下去,當然,就是要修慈心了。因爲母親對我那麼好,我就要使她安樂,使她歡喜,那麼就是慈心。這是一般的程序,是修了知母、念恩、報恩之後,決定是産生的是要使對方悅意,使她歡喜,使她安樂。

  那麼還有一種說法,他說是注意悲心,因爲這個悲心是一切成佛的功德之母,菩提心也從悲心生,一切功德也從大悲心生。那麼,一切善根,善的功德,都從悲生起來的,慈這個功德也是從悲生起來的。那麼,就是先觀悲,悲心生起之後,那麼慈心、其他的一些功德都能生起來。那麼,這個兩個說法,都可以用。

  那麼,實際上,我們就看到菩提道次第,這兩個都用的,並不是說上師故意把它顛過來。這是在講這個道理的時候,一般是知母念恩報恩慈心悲心,在修的時候,一般把悲心擺在前面的是比較多。這個我們說,上師的傳承是康薩仁波卿,上師所以把悲心放在前邊,那也是可以推論到康薩仁波卿修的時候悲心在前。那麼,在昂旺堪布,他親近的有兩位——康薩仁波卿跟帕繃喀仁波卿。那麼,他的《略論釋》裏邊,他說帕繃喀仁波卿也是把悲心放在前面的。所以說,在修的時候,好象是一般的儀軌裏邊都把悲心放在前頭,這個方式是有的。但是,也不決定是悲心在前,可以慈在前,也可以悲在前。這兩個就是沒有一定的死板的規定的,根據傳承,修的時候,有的是悲放在前邊,有的慈放在前邊。從理論上推,知母念恩報恩之後,當然生起一個對母親要使她安樂,但是說拔她的苦,也可以,這些因果的問題,《廣論》裏講得很清楚。知母念恩報恩是産生慈心悲心的因。那麼,慈心悲心兩個哪一個在前呢,是不一定的,都可以。

  這裏就是說上師的傳承以悲心放在前頭。這裏就是說,那是上師非常激動,所以他寫的文字也是很激動人心,“嗚呼”,他是驚歎,心裏激動的一個口語。“嗚呼師尊叁寶大慈悲”,這個就是在師尊上師叁寶大慈大悲,他就是在叁寶面前就發這個願。“父母有情罪障惡業等”,他說,“父母有情”,一切有情都是自己父母了,他們造的罪,造的惡業很多很多。“不聞正法八難並叁途”,那麼,具體是哪一些東西呢?“不聞正法”,聽不到正法。我們說聽不到正法,等于瞎了眼睛一樣,在這個叁界流轉的這個險峻的道路裏邊,等于沒有眼睛的人,東闖西闖地亂跑,那就是非常危險。

  (19B)我們說走山路,走山路如果你眼睛不睜開的話,你肯定要掉下去。那麼就,一切有情,在生死流轉的這個路上,危險的路上,就像瞎了眼睛的人在東碰西碰一樣。所以說,下惡道的受苦的是極多。“不聞正法八難並叁塗”,這個我們前面講道前基礎的時候講過了,八難就是八個地方不能聽聞佛法的,叁惡道,還有長壽天,世智辯聰,盲聾喑啞,等等。這些都是不能聞到正法的,即使說北俱盧洲,表面上看福報很好,吃的用的都是不要勞動的,就是自然産生的,遍地黃金,你不要去藏的,所以北俱盧洲沒有偷盜,用不著偷,到處財富遍地都是,沒有這個必要偷了。那麼,這個地方是享受很好,人的福報也很好,一般是不會害病,一般是不會中間死掉,都是活一千歲。死了之後也不害怕,生欲界天。好象是非常如意的理想的一個生活,我們說共産主義的生活恐怕也沒有北俱盧洲那麼舒服。他這個一千歲,我們現在再怎麼物質財富搞得好,人的醫藥再搞得好,一千歲的人是做不到的。即使醫藥再好,但是不斷地在破壞人的健康,農藥等等都是破壞健康的。所以說,這個有苦。但是,北俱盧洲說沒有苦,很好,但是他不聞佛法,因爲沒有苦,佛法就不需要了。佛法是解除苦的,既然沒有苦難,他就感到沒有這個必要了,所以佛法沒有,這是一個大的難。是沒有聞到佛法,其他再好也沒有用,是一個難處,八難之一。叁塗,那是最苦的地方了,就不要說了。因爲不能夠聽到正法,在八難叁塗之中。

  “險厄愁憂無量一切苦。”在很危險的地方,“險厄”是客觀的危險,“愁憂”是內心的痛苦,一切的苦不斷地受。這些苦,“充滿有情界及器世間”,整個的有情,就是衆生,器世間就是他的增上報,就是一個是異熟報,一個是增上果。那麼,這兩個東西呢,都是充滿了痛苦。異熟報就是在地獄裏邊受各式各樣的苦,那麼增上緣的這個增上報呢,他就是說到一個地方不好,或者是多病,或者是産的糧食不夠,等等。這些都是前面講過的了,這些都是使人痛苦的東西。“諸惡果報齊降密如雨”,那麼,這些果報,這個苦才受完,那個苦又來了,那個苦還沒受完,這個苦又來了,不斷地像下雨一樣地下來,這個苦是受不完的苦。爲什麼受不完?造的業太多了,造一個業就要感一定的苦,不斷地造業,苦就像下雨一樣地下來。那麼,這樣子的情況之下,當然很不好受了。那麼,這樣子我們自己的母親在受這些苦,我們該怎麼樣?

  “惟願現今我身皆代受”,那麼真正生起了這個知母念恩報恩的心呢,那就是代受苦了。心起了大悲之後,一切衆生的苦都是由我來代受。那麼,我自己安樂都送給他了。“盡未來際無息無止期”,那麼,是不是暫時受一下子苦,稍微咬了牙齒熬一下,這個頂過了就算了?不是,這個心要發得長,就是前面說叁大阿僧祗劫成佛,也是要發長遠心了。這個心呢,不但是叁大阿僧祗劫了,“盡未來際”,未來的中間,沒有息的,沒有止的,不斷地要受。就是說因爲感到父母是真正對我有恩呢,那麼他的苦就感到自己不忍…

《菩提道次第科頌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