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畜生都不如了。畜生还知道要孝养的,我们说“不如鸦羊等”。乌鸦,小的乌鸦,那个老乌鸦飞不动了,不能去吃东西,它就含了回来,养它的老鸦,老的父母。那么,羊呢?小羊要吃奶的时候,它是跪下来的,这个奶是精血所变的,是把它自己,营养自己不用,给孩子用的。那这个小羊对母亲喂奶的时候,也知道感恩,跪下来吃。那么,人,却是父母受苦,“子自安不闻”。我们经常听到的,子女对父母,不想养,总是弟弟推给哥哥,哥哥推给弟弟,大家都不想管,把父母弄到一个非常之难堪的地步。那美国更好,美国是小孩子成人之后,自立了,跟母亲父母分家了,母亲到他家里吃一顿饭,收饭钱的(笑)。我们看看就是岂有此理的事情,但是在他们的社会是正规的,这个饭钱是该要收的。这是莫名其妙的,所以从这里说,我们中国的精神文明确实比他们高了。不要说什么洋的东西什么都好,洋的东西固然是物质文明好一点,精神文明是不如东方的。
“不如鸦羊等”,那么,这样的人,不如一个乌鸦,不如一个羊,畜生都不如了。那么,另外有一个,海公上师写的,好象,在这个书里大概有这么一个,他说,有一个人,过去杀牛。杀牛呢,杀大牛,那个老牛没有用了,杀了。但是,那个小牛在旁边,看见它的母亲要给屠夫杀掉,它就着急了,看到屠夫拿了刀要杀这个母亲呢,它跑过来就把一个刀一口吞下去,吞到肚子里去了。这个心是好心,刀吞掉了,最多它自己死掉了,这个刀不能去杀母亲了。那么,它吞下去之后——不死。这个是加持了。因为它孝心所以不死。那么,这个屠夫他倒奇怪了,看到这么一个小牛,这么勇敢,把刀吞下去,又没有死掉,他也起一个悲心了,那个老牛就不杀,不要杀了,算了。这个是很奇怪的事情,结果,就把那个老牛小牛都养大,养大之后都不杀了。结果到那个小牛老死之后,把它肚子剖开看,刀还在,很多血丝把它裹起来了,裹在那里,刀当然化不掉,但是没有死掉,这是加持到的。
那就是说,小的畜生还知道报父母恩,而人,却是很少能够真正报父母恩的。那么,就是不如畜生了。那么,下边就是总结。
“由不闻正法,不遇善知识。”为什么这样不知报恩呢?就是自己跟了烦恼走,没有好好地听闻正法,没有碰到善知识。所以自己也弄得一个颠三倒四。那么,现在听了正法,碰到善知识之后,那千万不要这么做了,要好好地要报恩。那么,现在呢,我们要在佛面前发誓愿,要发誓愿,要“愿尽度慈亲”。一切有情都是我们的父母,要发愿一定要度,一个不离地要把他度完。
这是报恩的心,再进一层,就悲心出来了。这是一层一层的,你直接要修,马上跳跃是不行的,这就是方便。有了方便就不困难,也能够很快地达到这个要求。没有方便呢,虽然拼命用死功,达不到目的,甚至于出魔障。
那么,这里,是七重因果,加上平等舍心,我们讲了一半,三个。那么,时间到了,明天再讲。
第十七讲
昨天我们讲到修菩提心的知母、念恩、报恩,今天接下去。我们说以前我们讲过三个决定,就是说在整个的法界里边,要找一个没有做过我母亲的,没有。这是三决定之一。那么,这个都是经过他们藏地辩论过的。那么,从这一点就可以推论,一切有情都在无始以来,都当过我的父母,或者是过去,或者是现在的。那么,第二个,就是说念恩,既然是做过我的母亲,那就是决定对我们有恩。从现在的母亲可以推论到以前的每一代的母亲,不但是人间的母亲,乃至畜生的母亲,对它自己所养的呢,也是绝对爱护。那么,既然是母亲对孩子有这么的恩呢,那么就该要报恩了。那这个里边就慢慢地走向这个慈悲心了。
丙四 悲心
决定代受彼苦。
颂 呜呼师尊三宝大慈悲 父母众生罪障恶业等
不闻正法八难并三途 险恶愁忧无量一切苦
充满有情界及器世间 诸恶果报齐降密如雨
唯愿现今我身皆代受 尽未来际无息无止期
那么这里,我们说,它是在一般的次第,知母、念恩、报恩、慈心、悲心。那么,先是慈心,后是悲心,这里先是悲心,后是慈心。这个有没有次第颠倒的问题呢?这个在我们藏地传承里边,这两个,慈心跟悲心前后都可以用的。一般说,我们说知母念恩报恩,就是说对母亲,这个知道一切众生是我的母亲,母亲对自己有极大恩,那么自己要报恩。那么,就对一切有情生起一个极好的印象。那么,接下去,当然,就是要修慈心了。因为母亲对我那么好,我就要使她安乐,使她欢喜,那么就是慈心。这是一般的程序,是修了知母、念恩、报恩之后,决定是产生的是要使对方悦意,使她欢喜,使她安乐。
那么还有一种说法,他说是注意悲心,因为这个悲心是一切成佛的功德之母,菩提心也从悲心生,一切功德也从大悲心生。那么,一切善根,善的功德,都从悲生起来的,慈这个功德也是从悲生起来的。那么,就是先观悲,悲心生起之后,那么慈心、其他的一些功德都能生起来。那么,这个两个说法,都可以用。
那么,实际上,我们就看到菩提道次第,这两个都用的,并不是说上师故意把它颠过来。这是在讲这个道理的时候,一般是知母念恩报恩慈心悲心,在修的时候,一般把悲心摆在前面的是比较多。这个我们说,上师的传承是康萨仁波卿,上师所以把悲心放在前边,那也是可以推论到康萨仁波卿修的时候悲心在前。那么,在昂旺堪布,他亲近的有两位——康萨仁波卿跟帕绷喀仁波卿。那么,他的《略论释》里边,他说帕绷喀仁波卿也是把悲心放在前面的。所以说,在修的时候,好象是一般的仪轨里边都把悲心放在前头,这个方式是有的。但是,也不决定是悲心在前,可以慈在前,也可以悲在前。这两个就是没有一定的死板的规定的,根据传承,修的时候,有的是悲放在前边,有的慈放在前边。从理论上推,知母念恩报恩之后,当然生起一个对母亲要使她安乐,但是说拔她的苦,也可以,这些因果的问题,《广论》里讲得很清楚。知母念恩报恩是产生慈心悲心的因。那么,慈心悲心两个哪一个在前呢,是不一定的,都可以。
这里就是说上师的传承以悲心放在前头。这里就是说,那是上师非常激动,所以他写的文字也是很激动人心,“呜呼”,他是惊叹,心里激动的一个口语。“呜呼师尊三宝大慈悲”,这个就是在师尊上师三宝大慈大悲,他就是在三宝面前就发这个愿。“父母有情罪障恶业等”,他说,“父母有情”,一切有情都是自己父母了,他们造的罪,造的恶业很多很多。“不闻正法八难并三途”,那么,具体是哪一些东西呢?“不闻正法”,听不到正法。我们说听不到正法,等于瞎了眼睛一样,在这个三界流转的这个险峻的道路里边,等于没有眼睛的人,东闯西闯地乱跑,那就是非常危险。
(19B)我们说走山路,走山路如果你眼睛不睁开的话,你肯定要掉下去。那么就,一切有情,在生死流转的这个路上,危险的路上,就像瞎了眼睛的人在东碰西碰一样。所以说,下恶道的受苦的是极多。“不闻正法八难并三涂”,这个我们前面讲道前基础的时候讲过了,八难就是八个地方不能听闻佛法的,三恶道,还有长寿天,世智辩聪,盲聋喑哑,等等。这些都是不能闻到正法的,即使说北俱卢洲,表面上看福报很好,吃的用的都是不要劳动的,就是自然产生的,遍地黄金,你不要去藏的,所以北俱卢洲没有偷盗,用不着偷,到处财富遍地都是,没有这个必要偷了。那么,这个地方是享受很好,人的福报也很好,一般是不会害病,一般是不会中间死掉,都是活一千岁。死了之后也不害怕,生欲界天。好象是非常如意的理想的一个生活,我们说共产主义的生活恐怕也没有北俱卢洲那么舒服。他这个一千岁,我们现在再怎么物质财富搞得好,人的医药再搞得好,一千岁的人是做不到的。即使医药再好,但是不断地在破坏人的健康,农药等等都是破坏健康的。所以说,这个有苦。但是,北俱卢洲说没有苦,很好,但是他不闻佛法,因为没有苦,佛法就不需要了。佛法是解除苦的,既然没有苦难,他就感到没有这个必要了,所以佛法没有,这是一个大的难。是没有闻到佛法,其他再好也没有用,是一个难处,八难之一。三涂,那是最苦的地方了,就不要说了。因为不能够听到正法,在八难三涂之中。
“险厄愁忧无量一切苦。”在很危险的地方,“险厄”是客观的危险,“愁忧”是内心的痛苦,一切的苦不断地受。这些苦,“充满有情界及器世间”,整个的有情,就是众生,器世间就是他的增上报,就是一个是异熟报,一个是增上果。那么,这两个东西呢,都是充满了痛苦。异熟报就是在地狱里边受各式各样的苦,那么增上缘的这个增上报呢,他就是说到一个地方不好,或者是多病,或者是产的粮食不够,等等。这些都是前面讲过的了,这些都是使人痛苦的东西。“诸恶果报齐降密如雨”,那么,这些果报,这个苦才受完,那个苦又来了,那个苦还没受完,这个苦又来了,不断地像下雨一样地下来,这个苦是受不完的苦。为什么受不完?造的业太多了,造一个业就要感一定的苦,不断地造业,苦就像下雨一样地下来。那么,这样子的情况之下,当然很不好受了。那么,这样子我们自己的母亲在受这些苦,我们该怎么样?
“惟愿现今我身皆代受”,那么真正生起了这个知母念恩报恩的心呢,那就是代受苦了。心起了大悲之后,一切众生的苦都是由我来代受。那么,我自己安乐都送给他了。“尽未来际无息无止期”,那么,是不是暂时受一下子苦,稍微咬了牙齿熬一下,这个顶过了就算了?不是,这个心要发得长,就是前面说三大阿僧祗劫成佛,也是要发长远心了。这个心呢,不但是三大阿僧祗劫了,“尽未来际”,未来的中间,没有息的,没有止的,不断地要受。就是说因为感到父母是真正对我有恩呢,那么他的苦就感到自己不忍…
《菩提道次第科颂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