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都叫我們吃素,還叫我們念阿彌陀佛,那你去歸依他了?這個事不能糊塗!它不是佛教就不是佛教,它把佛教的東西拿一點去,做門面,挂一個羊頭賣狗肉,你只看了個羊頭,你不曉得賣的是啥個肉。你要看看清楚了。
所以說,你歸依叁寶之後,不要叁心二意了,就是叁寶才相信,其他的東西一概都不要去信了。這個才是真正地能夠得好處的第一個要件。我們叫大家念四歸依,也就是這個道理。你信了叁寶之後佛的加持力才能來了。他要救你,你不要他救,你怎麼辦呢?你不信的話,你去歸依天魔外道去了,那個自己太可惜了。所以,歸了佛門,第一個要件,大家歸依叁寶的心要樹立起來,這個一定要做。
阿底峽尊者到藏地去,第一個就是歸依喇嘛,就叫人家受歸依,受歸依,不要再去求天魔外道。你真正要得佛的好處呢,你第一個要歸依的,你歸依都不歸依,好處怎麼來呢?那第二個道理就是要相信業果。歸依叁寶之後,我們不是搞迷信。佛講的道理我們要相信。我們要不受苦,佛就說的,不要做壞事。那麼,要得人天的樂,那就做五戒十善。這個道理,爲什麼這樣做,業果的道理要搞清楚。這個話當然很簡單,但是我們要學業果呢,在《俱舍論》裏邊“業品”就是講了五、六卷,講得很多。那麼,我們第二步呢,進了歸依叁寶門之後,就要把業果搞清楚。什麼業感什麼果,什麼業感什麼果,這個業是現報的,那個業是後報的,哪個業受的是五無間罪的話墮阿鼻地獄的,哪個業是可以生天的,這些你要搞清楚。然後這個宇宙的法則,該怎麼做不會受苦,你就知道了。所以說,進入佛門之後,叁歸依的這一條,這個關過了之後,就是要搞業果,把業果搞清楚。
阿底峽尊者他開始是歸依喇嘛,專門叫人家受歸依。歸依的道理講清楚了,就講業果。人家又稱他是業果喇嘛。這兩個外號呢,也可以表示出阿底峽尊者在藏地弘法的時候,重點之所在。一個是講歸依,一個是講業果。
據說,阿底峽尊者圓寂的時候,有的弟子因爲阿底峽尊者大成就的人,他就去求他,您要走了,希望慈悲,教他一個無上最殊勝的微妙法,這樣子告訴他之後他好修行。因爲阿底峽尊者一走,再沒有什麼地方去問了,最後的機會了。阿底峽尊者就告訴他,你是要知道業果,這是最重要的。你如果業果都不去修的話,你是門外漢,還不是佛教內部的人。
那麼,我們學過宗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就知道。你能夠明業果,從這個下手,將來就能證到空性。如果你不從業果下手,將來證不到空性,即使你證到的也是邪的空,偏的空,不是真的空性。所以,要證真空性的因,就在從這個明業果下手。不是淺的事情,這是因果的在事實上的具體表現,就在業果上。空性的道理在我們宇宙間具體的表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業果。所以說,這個道理很深,就是空性。如果你能夠知道之後當下就是空性。所以說,從業果下手是非常重要的重要法門。不要看到這是騙騙老太婆的。這個是我們要證空性的一個先決條件。這個都搞不清楚的話,空性是做夢也做不到。就像這個五百世做野狐的禅師一樣,證了空性是不落因果——錯掉了,做了野狐——畜生去了,人都做不到了。他還是修行的呢,如果不修行,犯戒的話,畜生也做不到,下地獄去了。所以這個事情呢,見錯了很嚴重。
這個,我們說,“恒常具足殷勤求加持”,這個業果、叁寶的事情,都在下士道裏邊。要求,殷勤地求加持,使我們把這些都掌握得好好的。這是下士道。下邊是四個頌,是中士道。下士道畢業之後就進入中士道。
我們說下士道並不是說得人天身就算數,我們得了人天身就是爲了要修行。那麼,得了人天身,不要執著現在的福報,要求以後的,後世。一切法,一切善的報都寄托在後世。不要做了好事求現生的福報。現生的福報你得到之後,就那麼地,把你做的好事,善根——假使你拜佛,念經,什麼都做得很辛苦 ,修加行,要求的現世的福報。現世福報是求了,會來。來了之後就沒有了。以後這些法就白白修了,享受了一生就沒有了。那麼,我們要把它存起來。存起來,銀行裏存起來呢,要滾利息。那就是說不要求現世的,求後世的。最近我們在印一本書,叫《修菩提道次第初修法門》,就廣泛地講這個道理,講得很透徹。那麼,這本書以後出來之後呢,大家可以請了看。
它就是藏地的一句話叫“且第諾統”,就是說你不要貪著現世的福報,一切善法都回向下世,這是下士道。把這個善根回向到下一輩子的人天,可以修行,這樣子才是真正的下士道。爲了現世的享受而做好事的,那不能算下士道,只能說人天福報,還在修行的道之外,菩提道之外。下士道是菩提道的裏邊的一個環節,是最初的環節,所以已經屬于菩提道了。
但是你再求人天福報呢,就不屬于菩提道了,只屬于世間的有漏道,人天享受就完了。享受的福報享好了,還有沒有什麼其他的事情呢?還有。難陀爲了享受天上的福報,修行持戒。那個佛給他看了,天上的福報是已經宮殿造好了,天女等起來了。但是,地獄裏的鍋也燒起來了。你天上福報享完了,就得下地獄進油鍋去了。所以說,人天福報並不是好事情,受了之後會造很多的業,造了業之後,福報享完了,就到地獄去,惡道去受苦。所以說,徹底說,人天福報並不是好事情。下士道裏邊,真正的下士道是不求這個享受的,是爲了要人天身能修行,才求這個下士道。
所以說,真正的下士道不求現世的福報,而求下輩子的。“且第諾統”就是這個東西。下輩子可以再得人天,可以繼續修下去。如果下一輩子做畜生了,你就修不成了。所以說,我們得了下士道之後,得了人天身爲的要修行。
下士道修好之後,就進入一個——中士道。那就是菩提道次第講的,成就什麼義利呢?一個是增上生,一個是決定勝。增上生就是人天身,能夠修行。決定勝得兩個涅槃:聲聞的涅槃,了生死;跟佛的無住涅槃,成佛度衆生。這是最殊勝的要求。那麼,我們從增上生得了人天的身再慢慢地進入——了生死,成菩提,度衆生。這個是一連串的下、中、上士道,畢業了之後就成佛了。那麼,我們要求的最高的畢業生,就是成佛的標准。下士道僅僅是成佛的一個起步,也是得到成佛的一個最起碼的條件,人天身。沒有人天身你怎麼修行呢?
中士道
受用無厭一切衆苦門 世間滿足深險罪業坑
堅意遠離解脫安樂永 義樂廣大生起求加持
即此清淨出離慧引起 正知正見大大不放逸
聖教根本別別解脫戒 堅持修行能作求加持
這是下士道得到之後要進入中士道。中士道裏邊就是要知道我們的修的福報不是要享人天福報的。“受用無厭一切衆苦門,世間滿足深險罪業坑。”這個“受用無厭”,五欲的受用,欲界的五欲,“財色名食睡”,世間的五欲就是“色身香味觸”。這種受用沒有夠的。你說哪個人講享夠了,我錢不要了,我女人就夠了,沒有。他越貪越厲害的。秦始皇並吞六國,還要升天不死,那麼這個他的宮娥婇女,有那麼多的妃子,還要叁仟個宮女,這個沒有(3A)滿足的時候的了。所以說,受用是無厭的,不會滿足的。越是多越享受。
有錢的人你叫他布施吧,他說:“哎呀,我事情還多的很,我要這個那個,那個這個……”還舍不得布施,他錢還不夠用。幾億的富翁他說錢還不夠用,那麼,人家沒有錢的人怎麼說呢?所以說,越是富的人,他的貪心越大。從來沒有一個人說,“我富夠了,我再也不要富了”,沒有。做事情越做越大,大到最後破産,關起來了。那是不到黃河心不死了,那時侯就算了,那是灰心喪意就完了。“受用無厭”,沒有一個人說受用得夠了,是沒有的。“無厭”的,沒有厭足的。“一切衆苦門”,你要貪求受用,第一個是沒有厭足,不斷地追求。第二個是追求之後,一切苦從此而生。你要追求裏邊就造很多的業。你在享受的時候,又造了很多的業。一切衆的苦,各式各樣的苦就是貪受用而來的。受用沒有的時候追求,造了很多的壞事。有人想發財,騙人,甚至于搶,殺人都來了。這個,錢都沒有拿到,罪就造起來了。地獄已經登記好了,你下輩子決定去的。所以,受用是沒有滿足的,是一切衆苦的門,那麼這個裏邊什麼苦都會受。
“世間滿足深險罪業坑”,有的人就是求世間滿足。我在妙果寺,那個夏天很熱,跑到天王殿去乘涼,那地方風很大。就看到一個幹部似的人跑進來磕頭。磕頭呢他磕不來,法音師就告訴他,你該怎麼磕。他就照他的樣子很虔誠地磕。磕好了,我們就問問他了,“你這麼虔誠磕頭幹什麼呢”?他說:“升官發財。”他就是要這個,就是世間的享受。那麼,這樣子世間享受呢,大家是都在追求這個。你說哪個人不想呢?有的人,我們說看神廟也好,佛廟也好,來求的都是要求做生意發財的,家裏保平安的,什麼什麼的。好不好?這也好,但不能以此爲止。假使你以此爲止的話,“深險罪業坑”。世間的滿足,你世間沒有錢,滿足你,給你發大財;你沒有女人,滿足你,給你幾百個女人;你說你沒有這個什麼東西,滿足你,給你很多很多的享受。這樣子享受好不好?滿足了——“深險罪業坑”。是最危險的最深的那個坑,造罪的坑。
這個享受不是好事情。享受是下地獄的一條門。一切世間的滿足在我們的凡夫看起來,好象是很好。做人嘛,就是要享受了,就是要地位高、權力大、官做得高、財發得多、家裏平安、子孫滿堂,這是好事情了。但是,不知道這是罪業坑,而且是最深的最危險的罪業坑。所以,真正修行的人,對這些東西遠而避之。你不要看到世間滿足,是壞事。我們這裏也有,他世間上什麼都好,他要想出家,就是世間事情放不下,出不成家。出不成家的話,你拖拖,拖下去的話,以後老了之後搞不成了。到了世間上做了很多事情免不了造很多的罪,修行也上不了路。那就是這輩子也就白白過去了。
…
《菩提道次第科頌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