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廣論講記(四)(中士道)▪P10

  ..續本文上一頁親戚,他說了一句話,也很有意思。他說,人生下來了,有五髒六肺。這五髒六肺好象是很好,口嘛能吃東西,眼睛嘛能看,但是每一個器官,都有它的病。眼有眼病,耳有耳病,鼻有鼻病,肺有肺病,腸有腸病,肝有肝病,都不好。等到害病的時候,要割了,一塊病的肝割掉,胃割掉,啥割掉,割掉了身體空了。這個身體也不好了,割得不好還要死掉了。那麼這個身體好不好呢?你身體有那麼多苦,一生下來,各式各樣的苦都跟著來了。這是第叁種,“衆苦所依”。

  四煩惱所依故生爲苦者,謂于生死既受生已,便于貪境瞋境癡境發生叁毒,由此能令身心苦惱不靜,不安樂住,謂諸煩惱,由種種門逼惱身心。

  生下來之後,那麼你就是有個我執嘛,這個“我”也跟著來了,貪的就要取了,瞋的就要排斥了,癡的就呆在那裏了,發生了貪瞋癡叁個毒了。那麼這叁個毒一生呢,使“身心苦惱不靜,不安樂住”。“謂諸煩惱,由種種門逼惱身心”,煩惱一生起呢,各式各樣的方式使得你身心都不安逸。這個居士們很有經驗,煩惱起了之後,家裏呆了實在不舒服,到廟裏一住,非常之舒暢,回去之後又槽糕,一切煩惱又來了。那麼出家的呢,卻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了,他還不知道這個好處。當然喽,你住在寺院裏邊,煩惱還是跟你來的了,你還是會起煩惱。你真正要把煩惱取消了嘛,你才成了安樂住。所以說既然受生之後,那個煩惱就跟著起來了嘛。煩惱一起的話,身心就不安,苦惱了,不寂靜了。不寂靜嘛就受逼惱身心,這是現實的,煩惱推動了造業了,將來還下惡道去,那更可怕。

  五不隨所欲離別法性故生苦者,謂一切生最後邊際,鹹不出死,此非所愛,此複能令唯受衆苦。

  第五,“不隨所欲離別法性故生苦者”,“不隨所欲”,你心裏不要它, “離別法性”,是什麼,死嘛,必定要離別的。“法性”,法而如此,決定要死的。這個你心裏雖然不願意,但是一生下來,就判定你總是一定要死的。就是你一開始生下來,你的死刑已經判好了,或者是短期的,或者是長期的,最多我們說活在世界上,最多一百多歲的了,那麼你還得是已經判了。那麼有的呢,胎裏邊就給你判掉了,死掉了。所以說,雖然你不想要,法而如此的死你是逃不了的,所以嘛生是苦。“謂一切生最後邊際,鹹不出死”,到最後總是要死的。“此非所愛”,死哪個歡喜呢?都不愛。“此複能令唯受衆苦”,那麼這個死呢,又是各式各樣苦呢,解肢節的苦嘛都會來嘛。

  故應思惟如是生時,衆苦俱生,粗重俱生,生複能引衰老病等,煩惱死亡,此亦能令受苦道理。

   “故應思惟如是生時,衆苦俱生,粗重俱生,生複能引衰老病等,煩惱死亡”,這是總結前面的五種苦了。所以說,一生下來呢,這個各式各樣苦都來了,一生下來就有苦,這是第一種。那麼煩惱粗重俱生,第二種,引起生老病死等等,各式各樣的都來了,最後死亡也避不了。那麼“此亦能令受苦道理”,就是說,生能夠受很多的苦,這個道理呢要思惟。這個怎麼思惟呢?你好好地坐在那裏想嘛,生的時候一個一個去想嘛。生,才生的時候,有那麼多的苦,煩惱跟著你來,煩惱使你不自在,做不得善事,這麼苦……,一個一個去想嘛,想到你自己心裏夠量了,那麼這個就說修好了。那麼裏邊生苦裏邊,特別強調的住胎的時候的苦。這個爲什麼強調呢?住胎的苦呢,一般的說相當于地獄的苦一樣的。我們自己出了胎了,都忘掉了,就無所謂了。假使你有宿命通的話,一思惟胎獄,胎獄苦,一般稱胎獄了,地獄啊,胎裏邊是個地獄一樣的,胎獄苦。那麼如果有宿命通呢,一思惟那就苦得不得了。佛當然有神通了,他經裏邊就講了很多,論裏邊也講了很多,《弟子書》這是菩薩著的論,佛經的《入胎經》是佛說的。

  特住胎時受何苦者。

  那麼生的苦講了很多了,還沒有生之前,這是胎生了,這是人了,胎生的人。人是胎生的,他裏邊住胎的時候,還有很多的苦。這個前面還沒有講,這裏補充。而且這個苦特別厲害,特別要強調。那麼先引一部論。

  如《弟子書》雲:「極猛臭穢極逼切,最狹黑暗遍蔽覆,住胎猶入那洛迦,身屈備受極重苦。」

  住在胎裏邊,受到極猛利的臭味,又臭又髒,這個逼得很厲害。“最狹”,胎裏邊,骨盆裏邊地方很小,一個身體夾在裏邊,又黑暗把它全部都包起來的。住在胎裏邊,跟入地獄、那洛迦地獄一模一樣。伸也伸不直,佝在裏邊。我們想想,晚上睡覺,叫你卷起睡,不准你伸直,難不難受呢?卷了一會兒就不行了。那你胎裏邊十個月都卷在裏邊,不能伸的,那時候很苦。“身屈備受極重苦”,受的苦不是輕苦,極重的苦。

  此諸文義。

  那幺這是《弟子書》裏引的了。這是總的話,那麼《入胎經》裏邊講得更細。

  如《入胎經》雲:「無量不淨,周遍充滿,多千蟲類之所依處,具足最極臭穢二門,具足非一骨鏁穴孔,複有便利清腦腦膜髓等不淨,生藏之下熟藏之上,面向脊骨背對腹皮,于月月中,出諸血相以之資養。」

  這個道理呢,《入胎經》就講得很多了。這個我們想一想,佛的神通智慧才能說,佛說入胎的一些情況,現在的解剖的醫學裏邊都證明一摸一樣,但是這些苦呢,卻是解剖學也不能理解。因爲他解剖的時候,已經死掉了。他現受的那些,當然不知道了。他這裏呢就說,“無量不淨”,“無量”,就是多得不可數的不淨的東西“周遍充滿”,就是胎兒的周遍呢,四周呢充滿的無數的不幹淨的東西。“多千蟲類之所依處”,很多的蟲,那些都依托在胎裏邊。“具足最極臭穢二門”,最臭的髒的兩個門,大小便門就在他附近。“具足非一”,胎裏邊骨鎖、盆骨了等等,很多骨頭,孔穴也在胎兒的周圍。還有便利,大小便,清腦腦膜,這是腦子裏丟下的水了,骨髓等等不淨的東西,都流下來,胎裏邊都要碰到。那麼這個胎呢處在“生藏之下”,生藏就還沒消化的,“熟藏之上”,已經消化了的。“生藏之下熟藏之上”,夾在中間。面向著背脊骨,背朝著皮,這是指男孩子說了。于每一月裏邊,母親的不淨,那些血他拿來作滋養,那是很髒的東西。

   「母食食時,以二齒鬘細嚼吞下,其所吞食,下以口穢津涎浸爛,上爲腦膜之所纏裹,猶如變吐。」

  那麼母親吃東西的時候怎麼辦呢?這個母親的兩個牙齒,“齒鬘”,就是兩排牙齒。鬘嘛,穿起來的花了,牙齒穿起來是上下兩排牙齒了。母親的兩排牙齒,上下的牙齒慢慢細細地嚼,嚼好了咽下去了,這是母親吃飯了,吃東西了。那麼吃下去的東西呢,下面口裏邊髒的口水等等把它“浸爛”了,都混在裏邊了。我們想想,一個人他嚼爛的東西你要不要吃?臭得不得了,哪個要吃嘛。但是小孩子非吃不可。她咽下去了,下邊嘛是口裏的口水啊把它泡爛了,上邊呢“腦膜”,積下來的腦膜水把它纏起來了。這個吃的飲食“猶如變吐”,就像嘔出來的東西,那麼髒的東西。小孩子就要受用,必須接受。

  「所有食味,從母腹中入自臍孔,而爲資長,漸成羯羅藍、頞部陀、閉屍健南,手足微動,體相漸現。手足面等胎衣纏裹,猶如糞穢,生臭變臭猛暴黑暗,不淨坑中上下遊轉,以諸苦酸粗鹹辣淡,猶如火炭。」

  “所有食味,從母腹中入自臍孔,而爲資長”,那麼母親吞下東西呢,從母親的肚子裏邊,那麼髒的東西,就是像嘔出來的那些髒東西一樣,它從母親的肚子裏邊到小孩子的臍孔裏邊,就作滋養了,營養品了。那麼慢慢地變成“羯羅藍、頞部陀、閉屍健南,手足微動,體相漸現”,這是胎內的五位:“羯羅藍”,是第一位,“頞部陀”,是第二位,“閉屍”,第叁,四“健南”,那麼五“手足微動”,呢就是缽羅奢佉,缽羅奢佉是最後一位,六根都齊了。那麼胎裏經過這個五位,六根就現了。

  “手足面等”,這個孩子呢,手了腳了臉了,胎衣都把它包起。“猶如糞穢”,包起來就像一坨大糞一樣。“生臭變臭猛暴黑闇”,那麼開始是臭,時間久了“變臭”,更臭。非常黑暗,猛暴的黑暗,不是小小的暗,非常的黑暗裏邊。“不淨坑中上下遊轉”,這個又黑又臭的地方,不淨的地方,上下來遊轉。“以諸苦酸粗鹹辣淡,猶如火炭”,母親吃的飯呢有苦的酸的鹹的辣的淡的,這個吞到小孩子肚裏呢,像火炭一樣。

  「食味所觸,猶如蒼蠅,以不淨汁而爲資養。」

  那麼你這個東西,小孩子吃那個東西呢,等于蒼蠅一樣,吃那些大便了,那些東西,吃營養品一樣。蒼蠅不認爲臭了,而小孩子吃那些東西,也是好吃嘛。

  「如墜不淨,臭穢熾然,淤泥之中命根非堅。」

  他好象丟在糞坑裏一樣臭得不得了,那麼又好象處在淤泥裏邊,像一些泥潭啊,陷進去的話就拔不出來的,這些叫什麼名字想不起來。“命根非堅”,在這個危險的地方,這個命旦不保夕,非常危險的,“命根非堅”,這個命是不堅牢的。

  「又母身內所有火力,煎炙遍炙極遍煎炙,燒熱遍熱極遍燒熱,燒然遍然極遍燒然,受諸猛利粗惡難忍,非所悅意極大苦受。」

  母親身上有些火力,吃了東西嘛要化成火了,就是體溫了。那麼這個化成火力的時候,對小孩子來說,他是極難受了。“煎炙”,好象煎炙;“遍炙”,到處周遍的煎炙;“極遍煎炙”,到處遍煎炙,這是一個個程度的不同了。“燒熱遍熱極遍燒熱”,燒得極難過。“燒然遍然極遍燒然”,總之這些火力,因爲營養産生的火力,使這個小孩子呢,像燒熱地獄一樣的難受。“受諸猛利粗惡難忍,非所悅意”,不想受的,那些不想受的極大的苦受。

  「如如其母轉動,遍動極遍轉動,如是如是如被五縛,亦如投擲煻煨坑中,受諸猛利粗惡難忍,非所悅意,難以爲喻,極大苦受。」

  母親要一動的話,母親動轉,或者動得厲害一些,或者再厲害一些呢,她裏邊的孩子呢,因爲母親一動,裏邊就受到一些壓力了,就好象五花大綁一樣綁起來了。又像一下子推到,把他丟在煻煨坑裏邊,煻煨是一個地獄…

《廣論講記(四)(中士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