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廣論講記(四)(中士道)▪P14

  ..續本文上一頁好,藥草也好,全部“光榮”――那些茂盛的樣子沒有了,都枯掉了。“如是病奪衆生榮,衰損諸根及色力”,就像大風雪把那個山上的樹木草藥等等,成了枯了的一樣。病,把衆生的一些榮盛的一些狀態全部衰損了,根也衰損了,顔色也不好看了,力量也沒有了。“令盡財谷及大藏”,這個一病下來,錢也用完了,他的倉庫裏的谷也會用完了,大藏裏邊各式各樣的寶貝都要搞完了。

  我記得前段時間有哪個,好象不是佛教徒,她要求救濟了,她們家裏不曉得一個什麼人,害了個病,打一針要幾萬塊(大概是她的丈夫),這個病不打針要死掉的。她嘛實在弄的沒辦法了,欠嘛欠了幾十萬了,也不能看他死掉,這麼只好去借,打一針幾萬,打一針幾萬,把命交在那裏。錢呢不但是用完了,還欠了不曉得多少。

  “病常輕蔑諸衆生,作諸損惱瞋諸愛,周遍炎熱如空日”,“病”――“輕蔑諸衆生”,就是根本不當你一回事,它隨便捉弄你的,一切損惱給你受。“瞋諸愛”,這個很不好講,後來根據拉蔔楞寺的格西,他這個瞋確實有點翻得不太恰當,“瞋諸愛”就是前面那個不能受用悅意境界。本來是修歡喜的境界,瞋就把你毀壞掉了,不能受用了。你再歡喜的,假使說你以前歡喜打坐的,那麼就好方面說,修行會打坐的,一病下來你坐不起來了,把你坐的習慣就打亂了。那不好的呢, 有的人愛吃煙的、吃酒的,一病下來不准吃了,吃了對病有損,或者呢根本也喝不進去了。“瞋諸愛”,就是把你所愛的事情都破壞掉了。“周遍炎熱如空日”,一切草木都被那個晴空的烈日照得呢都枯焦掉了。“周遍炎熱”,整個的燒熱,就像晴空的夏天大太陽,如果叁天不下雨的話,這一燒,整個一片地都曬焦掉了,黃掉了。那麼我們說劫末的時候,七個太陽一起來了,大地就洞燃,全部燒起來了。

  思惟死苦分五。

  死苦也是五個來說。

  謂一舍離圓滿可愛財位。

  本來很好的,發了很多財的,也舍離了,一分也帶不走了。

  二舍離圓滿可愛親族。

  你家屬再多,妻子兒女再多,都要放下,一個也帶不走。

  叁舍離圓滿可愛朋翼。

  你的親戚朋友,這不是親屬了,就是你部下了,這個幫你做事情的人了,再多,平時幫你忙的,聽你話的,朋友那些之類的,那麼也是一個也帶不走了,大家都要別離了。

  四舍離圓滿可愛身體。

  最後自己那個身體還得要放下。

  五死時當受猛利憂苦,乃至意未厭此諸苦,當數思惟。

  死的時候要受很猛利的憂苦,這是心上的憂,還有身上的解肢節的苦,這都要受。那麼下邊就是說,你對死的苦,還沒有厭離,不感到厭離的話,那麼這些都要好好思惟,就是思惟這些前面說的五個苦。一直思惟到什麼?思惟到你感到厭離了,厭離心生了,就是對生老病死呢,對做人呢厭離了,不想流轉生死了,那麼這個才算夠量了。

  前四爲苦之理者,謂見當離此四圓滿而發憂苦。

  前面四個,就是說五個裏邊前面四個,它怎麼苦呢?就是本來很圓滿的,財位、親屬、朋翼、還有自己的這個身體,本來很好,但是你要放下了,一個也帶不走了,自己身體也帶不走了,這個時候就感到憂苦,心裏苦了。

  《廣大遊戲經》亦雲:「若死若沒死沒時,永離親愛諸衆生,不還非可重會遇,如樹落葉同逝水。死令王者無自在,死劫猶如水漂木,獨去無伴無二人,自業具果無自在。死擒多百諸含靈,如海鯨吞諸衆生,猶龍金翅象遇獅,同草木聚遭猛火。」

  又引《廣大遊戲經》,“若死若沒死沒時,永離親愛諸衆生,不還非可重會遇,如樹落葉同逝水”,那麼這是說,死亡的時候了。“若死若沒死沒時”,就是說死的時候了,一切親愛的妻子兒女了,那些親屬、朋翼之類的永遠離開了,不能再碰上了。“不還非可重會遇”,再也一去不來了,以後見面的時候就沒有了。打個比喻就是什麼呢,像樹上的葉子落在地上,樹葉一下落在地上了,再也不會長到樹上去了,不會了。要嘛不要掉了,掉下來永遠長不到樹上去了。“如樹落葉同逝水”,水向東流,流過去了,再也不回過來了,從不回頭了,那就是這一別永遠是決別了,再也不能見面了,這是死苦啊。

  “死令王者無自在,死劫猶如水漂木,獨去無伴無二人,自業具果無自在”,死,國王他活的時候,一句話,哪個都要聽他的,有自在,但是你死了之後,哪怕你什麼王,轉輪聖王也好,半點自在也沒有了,跟著業漂了,走了,做善業的當然生人天了,惡業的惡趣都要去了,你不去也不行了。“死劫猶如水漂木”,死來了,這個劫是一個大劫嘛,好象是水把木頭漂起走了。木頭漂起走了,你不自在嘛,水漂哪裏就算哪裏。同時呢,漂的時候,你本來在做國王也好,一大批的親戚朋友、眷屬了,還有朋翼了,還有部下了,將軍的話有多少萬兵了。這個去的時候,“獨去無伴”,不要說那麼多人,第二個人都沒有,一個人去,獨去無伴的。那麼到哪裏去呢,也不自在,你造什麼業就到什麼地方去了。

  “死擒多百諸含靈,如海鯨吞諸衆生,猶龍金翅象遇獅,同草木聚遭猛火”,這個死很厲害,它可以把很多的“含靈”,就是生命的人了,一下子把它消滅了。就像海裏的鯨魚,它一開口,整個的船全部往它嘴裏進去了,都死完了。“猶龍金翅”,龍很厲害,但是大鵬金翅鳥來了,就沒辦法了,它專門要吃龍的。龍碰到大鵬金翅鳥呢,就是什麼都沒辦法了。“象遇獅”,象的力量很大了,但是它身體不靈活。碰到獅子的話,像是肯定敗的,給獅子咬死的。那麼碰到死了之後,就是這樣子。一切有情都是沒有自在了。也像“草木聚遭猛火”,草木,就是山上的樹林等等了,碰到野火一燒的話,燒得光光的了。死那麼厲害,誰也頂不住。這是死苦。那麼下邊還有,我們看還可以講幾個。

  思惟怨憎會苦分五。

  冤家碰頭,也分五個,他這裏一般都是五個。

  謂一如遇怨敵,便生憂苦。

  碰到冤家了,馬上心裏就苦了。

  二畏其製罰。

  就怕他報仇嘛。

  叁怖畏惡名,遭非贊頌。

   “怖畏惡名”,怕他誹謗嘛。“遭非贊頌”,誹謗就是人家不贊歎你了,惡名流布,不好聽嘛。

  四畏苦惱死。

  碰到冤家逼,可能會短命嘛,又怕死掉。

  五違正法故,畏懼死後,墮諸惡趣,當思此等。

  自己呢沒有照佛教做了,正法就是佛教了。因爲你沒有好好地依佛教做,那麼你死了之後,要下惡道啊。我們說修行的人,五戒十善可以保證你增上生嘛,人天趣嘛。假使你沒有照這樣做的話,那你不是很危險嗎?惡趣也就去了。這是死後還要墮惡趣,這個都是害怕的事情。這是怨憎會的苦。

  思惟愛別離苦分五。

  愛別離苦也分五個。

  謂若舍離最愛親等,由此一令心發生憂戚。

  愛別離嘛你要離開最親愛的人了,心裏當然憂苦了。“憂戚”,就是心裏憂傷嘛。我們記得,插隊落戶嘛,那些中學畢業生都要分配到邊境去,敲鑼打鼓好象很熱鬧,實際上他心裏苦得很,要離開家鄉了,父母親屬都別離了。這是愛別離的苦。

  二語生愁歎。

  因爲愛別離呢,心裏憂苦,說話當然也不會好了。這是歎,憂愁,歎氣。

  

  叁身生擾惱。

  那麼身上也不舒服了。

  四念彼功德,思戀因緣令意熱惱。

  那麼愛別離,離開他親熱的人了,他要想這個人呢,功德就是他的好處嘛。這個人呢很好啊,越是別離越想他好。那麼心裏要思惟他,留戀嘛。“思戀因緣”嘛,心裏也非常“熱惱”,不舒服。這些事情世間上多的是了,這個夫婦別離的了,或者是犯了法了,抓起來殺掉了,這個孤苦伶仃的了,等等了。還有寡婦,還有孤兒等等,都會有這些事情。

  我記得,年輕的時候看了一本什麼小說之類的。它也是說:“什麼最苦?”他們世間上的話,他說一個年輕的母親,孩子還是嬰孩,而他母親要死了,這個是最苦。因爲孩子才生出來,還沒有養大,她就要跑掉了。那麼世間上的最苦,實際上也是死苦嘛,也是愛別離苦嘛,都在裏頭了。因爲要想到他的好處,現在別離了,心裏非常留戀不舍,那麼心裏就熱惱。

  五應受用等有所缺乏,當思此等。

  這個意思比較隱了。那麼我們根據《瑜伽師地論》 來說呢,受用有幾種呢?有叁種:“苦樂受用”,一種是“飲食受用”,一種是“淫欲受用”,這是叁個受用。那麼具體的 ,“應受用等有所阙故者”,這個《瑜伽師地論》的注解,就是《披尋記》,根據《本地分》的注解,也是本論自己的注解,這個也可以抄一下。《本地分》裏邊說,“或有所余種類歡樂”,這個歡樂就是說愛別離的時候呢,這些受用就沒有了,啥子受用呢?種種的歡樂,“謂互相受用”,兩個要好的人互相受用的是什麼?“受用境界”。具體什麼呢?“受諸快樂,或由同處”,處在一起,聊聊天。“或因戲論,歡娛而住”,這樣子或打打牌了,或者什麼,等等了。“所行事者”,他住在一起很歡樂,這些別離了就沒有了,做什麼事情呢?或者握握手了,靠靠臂膀了,或者是理理頭發了,摸摸對方的頭發了,或者是身相觸了,或者是擁抱了,或者是親嘴了,或者看看了,互相看了。這些事情,都屬于受用的。那麼愛別離之後呢,這些都做不到了。當知此等,這是在家的人說。在家人喜歡的一些事情,愛別離就沒有了,那麼是愛別離苦。

  思惟所欲求不得苦分五,如愛別離。

  這個就是(這該是一個圈圈),求不得的苦也是五個,跟愛別離一樣的。就是說,令心發生憂戚,語生愁歎,身生擾惱,受彼苦,念彼功德等等,但是它的原因不是愛別離,是求不得。

  求不得者,謂務農業秋實不成,及營商賈未獲利等,由于所欲勵力追求而未得故,灰心憂苦。

  那麼他的事情呢,“謂務農業秋實不成”,種莊稼的秋天收不了。碰到什麼冰雹了或者蝗蟲了等等了,收不成了,收成沒有了。“及營商賈未獲利等”,做生意的破産了等等,賺不了錢。這些就産生那些心嘛憂戚了,語嘛歎了等等,身嘛擾惱了等等。“由于所欲…

《廣論講記(四)(中士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