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广论讲记(四)(中士道)▪P14

  ..续本文上一页好,药草也好,全部“光荣”――那些茂盛的样子没有了,都枯掉了。“如是病夺众生荣,衰损诸根及色力”,就像大风雪把那个山上的树木草药等等,成了枯了的一样。病,把众生的一些荣盛的一些状态全部衰损了,根也衰损了,颜色也不好看了,力量也没有了。“令尽财谷及大藏”,这个一病下来,钱也用完了,他的仓库里的谷也会用完了,大藏里边各式各样的宝贝都要搞完了。

  我记得前段时间有哪个,好象不是佛教徒,她要求救济了,她们家里不晓得一个什么人,害了个病,打一针要几万块(大概是她的丈夫),这个病不打针要死掉的。她嘛实在弄的没办法了,欠嘛欠了几十万了,也不能看他死掉,这么只好去借,打一针几万,打一针几万,把命交在那里。钱呢不但是用完了,还欠了不晓得多少。

  “病常轻蔑诸众生,作诸损恼瞋诸爱,周遍炎热如空日”,“病”――“轻蔑诸众生”,就是根本不当你一回事,它随便捉弄你的,一切损恼给你受。“瞋诸爱”,这个很不好讲,后来根据拉卜楞寺的格西,他这个瞋确实有点翻得不太恰当,“瞋诸爱”就是前面那个不能受用悦意境界。本来是修欢喜的境界,瞋就把你毁坏掉了,不能受用了。你再欢喜的,假使说你以前欢喜打坐的,那么就好方面说,修行会打坐的,一病下来你坐不起来了,把你坐的习惯就打乱了。那不好的呢, 有的人爱吃烟的、吃酒的,一病下来不准吃了,吃了对病有损,或者呢根本也喝不进去了。“瞋诸爱”,就是把你所爱的事情都破坏掉了。“周遍炎热如空日”,一切草木都被那个晴空的烈日照得呢都枯焦掉了。“周遍炎热”,整个的烧热,就像晴空的夏天大太阳,如果三天不下雨的话,这一烧,整个一片地都晒焦掉了,黄掉了。那么我们说劫末的时候,七个太阳一起来了,大地就洞燃,全部烧起来了。

  思惟死苦分五。

  死苦也是五个来说。

  谓一舍离圆满可爱财位。

  本来很好的,发了很多财的,也舍离了,一分也带不走了。

  二舍离圆满可爱亲族。

  你家属再多,妻子儿女再多,都要放下,一个也带不走。

  三舍离圆满可爱朋翼。

  你的亲戚朋友,这不是亲属了,就是你部下了,这个帮你做事情的人了,再多,平时帮你忙的,听你话的,朋友那些之类的,那么也是一个也带不走了,大家都要别离了。

  四舍离圆满可爱身体。

  最后自己那个身体还得要放下。

  五死时当受猛利忧苦,乃至意未厌此诸苦,当数思惟。

  死的时候要受很猛利的忧苦,这是心上的忧,还有身上的解肢节的苦,这都要受。那么下边就是说,你对死的苦,还没有厌离,不感到厌离的话,那么这些都要好好思惟,就是思惟这些前面说的五个苦。一直思惟到什么?思惟到你感到厌离了,厌离心生了,就是对生老病死呢,对做人呢厌离了,不想流转生死了,那么这个才算够量了。

  前四为苦之理者,谓见当离此四圆满而发忧苦。

  前面四个,就是说五个里边前面四个,它怎么苦呢?就是本来很圆满的,财位、亲属、朋翼、还有自己的这个身体,本来很好,但是你要放下了,一个也带不走了,自己身体也带不走了,这个时候就感到忧苦,心里苦了。

  《广大游戏经》亦云:「若死若没死没时,永离亲爱诸众生,不还非可重会遇,如树落叶同逝水。死令王者无自在,死劫犹如水漂木,独去无伴无二人,自业具果无自在。死擒多百诸含灵,如海鲸吞诸众生,犹龙金翅象遇狮,同草木聚遭猛火。」

  又引《广大游戏经》,“若死若没死没时,永离亲爱诸众生,不还非可重会遇,如树落叶同逝水”,那么这是说,死亡的时候了。“若死若没死没时”,就是说死的时候了,一切亲爱的妻子儿女了,那些亲属、朋翼之类的永远离开了,不能再碰上了。“不还非可重会遇”,再也一去不来了,以后见面的时候就没有了。打个比喻就是什么呢,像树上的叶子落在地上,树叶一下落在地上了,再也不会长到树上去了,不会了。要嘛不要掉了,掉下来永远长不到树上去了。“如树落叶同逝水”,水向东流,流过去了,再也不回过来了,从不回头了,那就是这一别永远是决别了,再也不能见面了,这是死苦啊。

  “死令王者无自在,死劫犹如水漂木,独去无伴无二人,自业具果无自在”,死,国王他活的时候,一句话,哪个都要听他的,有自在,但是你死了之后,哪怕你什么王,转轮圣王也好,半点自在也没有了,跟着业漂了,走了,做善业的当然生人天了,恶业的恶趣都要去了,你不去也不行了。“死劫犹如水漂木”,死来了,这个劫是一个大劫嘛,好象是水把木头漂起走了。木头漂起走了,你不自在嘛,水漂哪里就算哪里。同时呢,漂的时候,你本来在做国王也好,一大批的亲戚朋友、眷属了,还有朋翼了,还有部下了,将军的话有多少万兵了。这个去的时候,“独去无伴”,不要说那么多人,第二个人都没有,一个人去,独去无伴的。那么到哪里去呢,也不自在,你造什么业就到什么地方去了。

  “死擒多百诸含灵,如海鲸吞诸众生,犹龙金翅象遇狮,同草木聚遭猛火”,这个死很厉害,它可以把很多的“含灵”,就是生命的人了,一下子把它消灭了。就像海里的鲸鱼,它一开口,整个的船全部往它嘴里进去了,都死完了。“犹龙金翅”,龙很厉害,但是大鹏金翅鸟来了,就没办法了,它专门要吃龙的。龙碰到大鹏金翅鸟呢,就是什么都没办法了。“象遇狮”,象的力量很大了,但是它身体不灵活。碰到狮子的话,像是肯定败的,给狮子咬死的。那么碰到死了之后,就是这样子。一切有情都是没有自在了。也像“草木聚遭猛火”,草木,就是山上的树林等等了,碰到野火一烧的话,烧得光光的了。死那么厉害,谁也顶不住。这是死苦。那么下边还有,我们看还可以讲几个。

  思惟怨憎会苦分五。

  冤家碰头,也分五个,他这里一般都是五个。

  谓一如遇怨敌,便生忧苦。

  碰到冤家了,马上心里就苦了。

  二畏其制罚。

  就怕他报仇嘛。

  三怖畏恶名,遭非赞颂。

   “怖畏恶名”,怕他诽谤嘛。“遭非赞颂”,诽谤就是人家不赞叹你了,恶名流布,不好听嘛。

  四畏苦恼死。

  碰到冤家逼,可能会短命嘛,又怕死掉。

  五违正法故,畏惧死后,堕诸恶趣,当思此等。

  自己呢没有照佛教做了,正法就是佛教了。因为你没有好好地依佛教做,那么你死了之后,要下恶道啊。我们说修行的人,五戒十善可以保证你增上生嘛,人天趣嘛。假使你没有照这样做的话,那你不是很危险吗?恶趣也就去了。这是死后还要堕恶趣,这个都是害怕的事情。这是怨憎会的苦。

  思惟爱别离苦分五。

  爱别离苦也分五个。

  谓若舍离最爱亲等,由此一令心发生忧戚。

  爱别离嘛你要离开最亲爱的人了,心里当然忧苦了。“忧戚”,就是心里忧伤嘛。我们记得,插队落户嘛,那些中学毕业生都要分配到边境去,敲锣打鼓好象很热闹,实际上他心里苦得很,要离开家乡了,父母亲属都别离了。这是爱别离的苦。

  二语生愁叹。

  因为爱别离呢,心里忧苦,说话当然也不会好了。这是叹,忧愁,叹气。

  

  三身生扰恼。

  那么身上也不舒服了。

  四念彼功德,思恋因缘令意热恼。

  那么爱别离,离开他亲热的人了,他要想这个人呢,功德就是他的好处嘛。这个人呢很好啊,越是别离越想他好。那么心里要思惟他,留恋嘛。“思恋因缘”嘛,心里也非常“热恼”,不舒服。这些事情世间上多的是了,这个夫妇别离的了,或者是犯了法了,抓起来杀掉了,这个孤苦伶仃的了,等等了。还有寡妇,还有孤儿等等,都会有这些事情。

  我记得,年轻的时候看了一本什么小说之类的。它也是说:“什么最苦?”他们世间上的话,他说一个年轻的母亲,孩子还是婴孩,而他母亲要死了,这个是最苦。因为孩子才生出来,还没有养大,她就要跑掉了。那么世间上的最苦,实际上也是死苦嘛,也是爱别离苦嘛,都在里头了。因为要想到他的好处,现在别离了,心里非常留恋不舍,那么心里就热恼。

  五应受用等有所缺乏,当思此等。

  这个意思比较隐了。那么我们根据《瑜伽师地论》 来说呢,受用有几种呢?有三种:“苦乐受用”,一种是“饮食受用”,一种是“淫欲受用”,这是三个受用。那么具体的 ,“应受用等有所阙故者”,这个《瑜伽师地论》的注解,就是《披寻记》,根据《本地分》的注解,也是本论自己的注解,这个也可以抄一下。《本地分》里边说,“或有所余种类欢乐”,这个欢乐就是说爱别离的时候呢,这些受用就没有了,啥子受用呢?种种的欢乐,“谓互相受用”,两个要好的人互相受用的是什么?“受用境界”。具体什么呢?“受诸快乐,或由同处”,处在一起,聊聊天。“或因戏论,欢娱而住”,这样子或打打牌了,或者什么,等等了。“所行事者”,他住在一起很欢乐,这些别离了就没有了,做什么事情呢?或者握握手了,靠靠臂膀了,或者是理理头发了,摸摸对方的头发了,或者是身相触了,或者是拥抱了,或者是亲嘴了,或者看看了,互相看了。这些事情,都属于受用的。那么爱别离之后呢,这些都做不到了。当知此等,这是在家的人说。在家人喜欢的一些事情,爱别离就没有了,那么是爱别离苦。

  思惟所欲求不得苦分五,如爱别离。

  这个就是(这该是一个圈圈),求不得的苦也是五个,跟爱别离一样的。就是说,令心发生忧戚,语生愁叹,身生扰恼,受彼苦,念彼功德等等,但是它的原因不是爱别离,是求不得。

  求不得者,谓务农业秋实不成,及营商贾未获利等,由于所欲励力追求而未得故,灰心忧苦。

  那么他的事情呢,“谓务农业秋实不成”,种庄稼的秋天收不了。碰到什么冰雹了或者蝗虫了等等了,收不成了,收成没有了。“及营商贾未获利等”,做生意的破产了等等,赚不了钱。这些就产生那些心嘛忧戚了,语嘛叹了等等,身嘛扰恼了等等。“由于所欲…

《广论讲记(四)(中士道)》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