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廣論講記(四)(中士道)▪P18

  ..續本文上一頁的苦呢卻是無量無邊。那麼這樣子一思惟呢,“此于心中實覺不安”,心裏邊感到實在不安。如果你不把生死了了的話,將來的仰覆受苦無量無邊,沒有際的,這個很可怕。

  乃至未能起心如此,須勤思惟,縱起亦當恒常修習。

  這個心如果沒有生起來,這個就是修行的方法嘛,就是量嘛。這個心生起來了,就夠量了。沒有生起來,你要好好地思惟,把它生起來。那麼你生起來是不是就算了呢?也不能丟啊,還要“恒常修習”,丟了之後,它效果要淡下去了,那麼作用也就沒有了。

  所以說第一個要生起來。第二個生起來之後,恒常地修習,不要給它退掉。那麼這是第二個,沒有滿足的過患。

  叁數數舍身過患者。如雲:「一一身體諸骨聚,超過幾多須彌峰。」

  就是流轉生死的中間,假使你不止息的話,我們無始以來流轉生死,每一個身體、骨頭,如果聚起來不爛掉的話,“超過幾多須彌峰”,那不曉得有多少須彌山的那麼多。

  謂一一有情受身之骨,若不爛壞,多于須彌。

  那我們想一下,無始以來那麼多身體,哪是須彌山好比(的)呢?因爲這個數字是無量的,須彌山是有量的,那就不好比了。那就是說,數數受身都是無益的,來受生死嘛。

  四數數結生過患者。

  一個是舍掉,一個是要再投生,都是苦事。

  如雲:「雖將地丸如柏子,數母邊際未能盡。」

  把地上的,把地搓成個小丸子,“柏子”,柏樹的子嘛,極小。把地,地是很多的土了,把它搓成柏子那麼小的丸子,那麼你把整個的大地搓成那小丸子,去數,一個丸子數一個母親,“數母邊際未能盡”。把柏子數完了,母親的數位比它還要多,數不完的。

  昔諸先覺解釋此義,謂一有情爲母之量,此非正義。

  過去的一些大德們呢,解釋這句話的意思呢,他說數母的邊際是他一個有情他一個母,就是他一個有情爲母,就是說他自己這個是母親一個有情,那個母親一個有情,這樣數。這個不是正理,該怎麼說的呢?

  即此《釋》中引經文雲:

  就在這本書的解釋裏邊,他引經裏邊的話:

  「諸苾刍,譬如有人,從此大地執取諸丸,量如柏子,作是數雲,此是我母,此是我母之母,而下其丸,諸苾刍,此大地泥速可窮盡,然諸人母展轉非爾。」

  那麼這個經裏有直接的解釋,所以要以經來講,不是說他自己的母親。他經裏怎麼說呢?他告那些比丘,諸苾刍,假使有個人把這個大地全部搓成個小丸子,跟柏子那麼大,那麼一個一個來數了,這個是我的母親,這個是我的母親的母親,這樣子說一個下一個丸子。“諸苾刍,此大地泥速可窮盡”,那麼這個丸子把整個大地的泥全部搓完了。“然諸人母展轉非爾”,但是他的母親呢,展轉的母親不是他自己一個的母親,它的數字搞不完的。

  是顯自母及彼母等母展轉次第,此論亦說母邊際故。

  “是顯自母及彼母等母轉次第”,這個母不是說自己的母親,母親的母親,母親的母親等等等等都算在裏邊,那麼這個是前面說的單是自己的母親的量呢不是這個意思,根據經來講的。“此論亦說母邊際故”,這個論裏邊就是也說母的邊際,母的邊際就是說窮其量的意思,那麼不是說他一個人的母親了,母親的母親等等都算在裏頭。那麼這是投生有那麼多母親,這樣子投,你想一想就可以厭離了,你投了那麼多生了,結果好不好?毫無益處,還是在受苦。

  此成厭患因之理者,如《四百論》雲:「若時雖一果,初因非可見,見一亦增多,爾時何不畏。」

  “此成厭患因之理者”,他怎麼成厭患呢?“如《四百論》雲”,第七品裏邊說,“若時雖一果,初因非可見,見一亦增多,爾時何不畏”,他這個裏邊呢原文是怎麼的呢?他說雖然一個果來說啊,我們現在假設就一個果來說,“初因非可見”,它有很多的因,它就是出一個果呢,催它的因呢是無量無邊的因。初因呢要找它單的一個因是不可見的,它因是很多的。“見一亦增多”,一個果可以看到很多的因。那麼你這樣子看呢,那就是說,看到這一點怎麼不生起恐怖的心呢?這個還不太明顯。那麼下邊它的釋,解釋的就是這個《四百論釋》。

  其《釋》亦雲:「此顯由諸難可度量稠林相續,令極難行生死大野,常應厭患,隨順于此,當如理修。」

  它就是說,這個業相續,就是一個果它前面的因,是無量無邊。那我們的業果呢就是說它的相續呢,有無量的無明的荊棘叢,這個荊棘叢就是好象這些煩惱,就象荊棘叢林一樣,極遍滿的成了生死的“大野”,曠野。那麼就是無量無邊的了,沒有邊際了。那麼你要好好的厭患,噢。“隨順于此”,隨順這個解脫的那些方法呢,生死的方法呢,應當要如理地修。那就是說,這個總的這個頌呢就是說,一個因果的網呢是無量無邊的,那麼有無量無邊的不可數盡的生死曠野呢,你走不完的,噢。你趕快要出離了嘛,不要去呆在裏邊了。那麼隨順出離的解脫生死的方法嘛要好好的修了。

  如此當知。

  那麼這是應當,再也不要去不斷地投胎去了。要趕快出離了。

  五數數高下過患者。

  這個裏邊呢?

  如雲:「既成百施世應供,業增上故複墮地,既滿轉輪聖王已,複于生死爲奴婢。」

  這是一個生死的流轉呢,是一個極大的諷刺。“既成百施”,“百施”一般我記得好象就是指的是帝釋天,那麼這個原文呢在哪裏看過的嘛,一下子找不出來了,但是有這個概念,“百施”就是帝釋天。你成了帝釋天了,爲世間的人天所供養恭敬的,但是業增上故,因爲你造的業,力量呢一下兒又墮地獄去受苦去了。盡管你過去是帝釋天了,但是你因爲業還沒有消除呢,你帝釋天福報享完了,地獄裏去了,受苦了。這個對比呢是個極大的諷刺了。那麼同樣的,“既滿轉輪聖王已”,生了轉輪聖王的事情當滿了。“複于生死爲奴婢”,結果下一次投胎呢給人家做奴婢去了。轉輪聖王是最高的,一切都要聽他的指揮的,結果呢下一輩子做奴婢去了,要聽人家使喚了。這個也是一個極大的諷刺。那麼生死中間就是一會兒高一會兒下,是沒有一個准的。

  「天趣天女乳腰柔,長受安樂妙觸已,後墮地獄鐵輪中,當受粗磨割裂觸。」

  這是又一個,你享受看起來很舒服,天上的天女比人間的女不曉得要好多少。她的乳、她的腰很柔軟柔和,享受了長受安樂,這些妙觸經常去享受,但是一下子下地獄了,他受的觸是什麼觸呢?極猛利的磨啊、割啊、裂啊那些觸要去受去了。那就是說,你少時間的妙觸,結果換來的是長時間的粗猛的那些痛苦的觸。

  「長時安住須彌頂,安足陷下受安樂,後遊煻煨屍泥中,當念衆苦極難忍。」

  長時間生在須彌山頂上,帝釋天裏邊了,天上的地呢,珍寶爲地了,腳踩下去很柔軟,地也就陷下去了,等你把腳提起來呢這個地又平下來了。那麼這是跟我們的彈簧一樣的這一類的東西了,很舒服了,受了安樂了。“後遊煻煨”,但是你一下子又進了地獄,煻煨地獄,裏邊屍體的糞,這個泥又是很燙的,那些泥漿裏邊要去受那個苦,這個苦呢,你要想,是極難忍的。

  「天女隨逐受歡喜,遊戲端妙歡喜園,後當住止劍葉林,獲割耳鼻刖手足。」

  你在天上享受,“天女隨逐”,追隨著你來遊戲,在歡喜的園林裏邊遊戲了,跟天女一起遊戲了。但是後來到了地獄去呢,受到劍葉林,這個前面講地獄已經講過了嘛。他到這個裏邊呢葉子掉下來跟寶劍一樣的,把你耳朵、鼻子、手腳都砍斷,一塊一塊都割下來了。那麼這也是一個苦了,你享受的是快樂,換來的是大苦。

  「天女殊妙如金蓮,共同遊泳徐流池,後墮地獄當趣入,難忍灰水無極河。」

  “天女殊妙”,這個原文到底怎麼就不曉得了,有的人講池叫金蓮池。法尊法師翻的天女殊妙,像金蓮一樣殊妙,蓮花一樣得好。那麼在慢慢流的池裏邊共同遊戲了,遊泳了,那麼這個是很享受了。現在還不是很多,遊泳了什麼東西了享受,但是因爲享受了,起了煩惱造業了,後頭要到地獄去,這個前面講過的灰水無極河,無極河裏邊很燙的這些煻煨,灰水那些水要去受苦去。這個就是長期的受苦。

  「雖得天界大欲樂,及諸梵天離欲樂,後墮無間爲火薪,忍受衆苦無間絕。」

  雖然你在欲界天受了一些五欲的很大快樂,比人間要好得多了,或者呢色界天定中的離欲的快樂,定生喜樂,離生喜樂等等。但是轉眼又墮了地獄去,無間地沒有間斷地給火薪燒,忍受衆苦,沒有停的,不停地在受那些大苦。

  「得爲日月自身光,照曜一切諸世間,後往極黑陰暗處,自手伸舒亦莫睹。」

  雖然現在你在日月的宮裏邊,那些宮殿的光明照耀一切世間。我們世間嘛就靠太陽照,白天靠太陽了,晚上靠月亮了,否則是一片漆黑了。這個不但自己照自己,還可以照世間。但是轉眼下了地獄之後,陰暗的極黑暗的地獄,那個黑的自己伸手也看不到手,自己的手伸出來也看不清楚,看不到的。在這樣黑暗的地獄受苦,這些黑暗地獄是什麼地獄呢?前面都講過的,所以不廣講了。這是宗大師講的解釋。

  磨等叁鐵輪者,如其次第,謂于衆合、黑繩、燒熱叁中而有。

  前面不是說了,“後墮地獄鐵輪中”,這個鐵輪地獄,叁個地獄受的苦呢,磨了、割了、裂了,這些就是指的:衆合地獄就是磨;黑繩地獄是割;燒熱地獄是裂了。這個叁個地獄裏邊有的那些猛利的觸。

  天女隨逐者,謂爲天女之所依附。

  天女就是依附他了,來做遊戲了。

  天界欲樂者,謂忉利以上欲天所有。

  欲界天。

  日月光者,是如世間共許而說,未分能依及所依處,若分別說,乃是彼二宮殿之光。

  這個光照世間上的一般的常識來說的,沒有分能依所依,就是說這是日月光就完了。那麼假使根據嚴格的說,能依所依的分別說呢,“乃是彼二宮殿之光”,這些光明是宮殿發出來的,並不是說天人身上發的。能依是人了,所依是宮殿。那麼實際上是宮殿發的光。

  此等爲喻,當思一切從高墮下所有道理,厭患叁有,以其叁有一切盛事,最後邊際,衰所攝故。…

《廣論講記(四)(中士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