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广论讲记(四)(中士道)▪P18

  ..续本文上一页的苦呢却是无量无边。那么这样子一思惟呢,“此于心中实觉不安”,心里边感到实在不安。如果你不把生死了了的话,将来的仰覆受苦无量无边,没有际的,这个很可怕。

  乃至未能起心如此,须勤思惟,纵起亦当恒常修习。

  这个心如果没有生起来,这个就是修行的方法嘛,就是量嘛。这个心生起来了,就够量了。没有生起来,你要好好地思惟,把它生起来。那么你生起来是不是就算了呢?也不能丢啊,还要“恒常修习”,丢了之后,它效果要淡下去了,那么作用也就没有了。

  所以说第一个要生起来。第二个生起来之后,恒常地修习,不要给它退掉。那么这是第二个,没有满足的过患。

  三数数舍身过患者。如云:「一一身体诸骨聚,超过几多须弥峰。」

  就是流转生死的中间,假使你不止息的话,我们无始以来流转生死,每一个身体、骨头,如果聚起来不烂掉的话,“超过几多须弥峰”,那不晓得有多少须弥山的那么多。

  谓一一有情受身之骨,若不烂坏,多于须弥。

  那我们想一下,无始以来那么多身体,哪是须弥山好比(的)呢?因为这个数字是无量的,须弥山是有量的,那就不好比了。那就是说,数数受身都是无益的,来受生死嘛。

  四数数结生过患者。

  一个是舍掉,一个是要再投生,都是苦事。

  如云:「虽将地丸如柏子,数母边际未能尽。」

  把地上的,把地搓成个小丸子,“柏子”,柏树的子嘛,极小。把地,地是很多的土了,把它搓成柏子那么小的丸子,那么你把整个的大地搓成那小丸子,去数,一个丸子数一个母亲,“数母边际未能尽”。把柏子数完了,母亲的数位比它还要多,数不完的。

  昔诸先觉解释此义,谓一有情为母之量,此非正义。

  过去的一些大德们呢,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呢,他说数母的边际是他一个有情他一个母,就是他一个有情为母,就是说他自己这个是母亲一个有情,那个母亲一个有情,这样数。这个不是正理,该怎么说的呢?

  即此《释》中引经文云:

  就在这本书的解释里边,他引经里边的话:

  「诸苾刍,譬如有人,从此大地执取诸丸,量如柏子,作是数云,此是我母,此是我母之母,而下其丸,诸苾刍,此大地泥速可穷尽,然诸人母展转非尔。」

  那么这个经里有直接的解释,所以要以经来讲,不是说他自己的母亲。他经里怎么说呢?他告那些比丘,诸苾刍,假使有个人把这个大地全部搓成个小丸子,跟柏子那么大,那么一个一个来数了,这个是我的母亲,这个是我的母亲的母亲,这样子说一个下一个丸子。“诸苾刍,此大地泥速可穷尽”,那么这个丸子把整个大地的泥全部搓完了。“然诸人母展转非尔”,但是他的母亲呢,展转的母亲不是他自己一个的母亲,它的数字搞不完的。

  是显自母及彼母等母展转次第,此论亦说母边际故。

  “是显自母及彼母等母转次第”,这个母不是说自己的母亲,母亲的母亲,母亲的母亲等等等等都算在里边,那么这个是前面说的单是自己的母亲的量呢不是这个意思,根据经来讲的。“此论亦说母边际故”,这个论里边就是也说母的边际,母的边际就是说穷其量的意思,那么不是说他一个人的母亲了,母亲的母亲等等都算在里头。那么这是投生有那么多母亲,这样子投,你想一想就可以厌离了,你投了那么多生了,结果好不好?毫无益处,还是在受苦。

  此成厌患因之理者,如《四百论》云:「若时虽一果,初因非可见,见一亦增多,尔时何不畏。」

  “此成厌患因之理者”,他怎么成厌患呢?“如《四百论》云”,第七品里边说,“若时虽一果,初因非可见,见一亦增多,尔时何不畏”,他这个里边呢原文是怎么的呢?他说虽然一个果来说啊,我们现在假设就一个果来说,“初因非可见”,它有很多的因,它就是出一个果呢,催它的因呢是无量无边的因。初因呢要找它单的一个因是不可见的,它因是很多的。“见一亦增多”,一个果可以看到很多的因。那么你这样子看呢,那就是说,看到这一点怎么不生起恐怖的心呢?这个还不太明显。那么下边它的释,解释的就是这个《四百论释》。

  其《释》亦云:「此显由诸难可度量稠林相续,令极难行生死大野,常应厌患,随顺于此,当如理修。」

  它就是说,这个业相续,就是一个果它前面的因,是无量无边。那我们的业果呢就是说它的相续呢,有无量的无明的荆棘丛,这个荆棘丛就是好象这些烦恼,就象荆棘丛林一样,极遍满的成了生死的“大野”,旷野。那么就是无量无边的了,没有边际了。那么你要好好的厌患,噢。“随顺于此”,随顺这个解脱的那些方法呢,生死的方法呢,应当要如理地修。那就是说,这个总的这个颂呢就是说,一个因果的网呢是无量无边的,那么有无量无边的不可数尽的生死旷野呢,你走不完的,噢。你赶快要出离了嘛,不要去呆在里边了。那么随顺出离的解脱生死的方法嘛要好好的修了。

  如此当知。

  那么这是应当,再也不要去不断地投胎去了。要赶快出离了。

  五数数高下过患者。

  这个里边呢?

  如云:「既成百施世应供,业增上故复堕地,既满转轮圣王已,复于生死为奴婢。」

  这是一个生死的流转呢,是一个极大的讽刺。“既成百施”,“百施”一般我记得好象就是指的是帝释天,那么这个原文呢在哪里看过的嘛,一下子找不出来了,但是有这个概念,“百施”就是帝释天。你成了帝释天了,为世间的人天所供养恭敬的,但是业增上故,因为你造的业,力量呢一下儿又堕地狱去受苦去了。尽管你过去是帝释天了,但是你因为业还没有消除呢,你帝释天福报享完了,地狱里去了,受苦了。这个对比呢是个极大的讽刺了。那么同样的,“既满转轮圣王已”,生了转轮圣王的事情当满了。“复于生死为奴婢”,结果下一次投胎呢给人家做奴婢去了。转轮圣王是最高的,一切都要听他的指挥的,结果呢下一辈子做奴婢去了,要听人家使唤了。这个也是一个极大的讽刺。那么生死中间就是一会儿高一会儿下,是没有一个准的。

  「天趣天女乳腰柔,长受安乐妙触已,后堕地狱铁轮中,当受粗磨割裂触。」

  这是又一个,你享受看起来很舒服,天上的天女比人间的女不晓得要好多少。她的乳、她的腰很柔软柔和,享受了长受安乐,这些妙触经常去享受,但是一下子下地狱了,他受的触是什么触呢?极猛利的磨啊、割啊、裂啊那些触要去受去了。那就是说,你少时间的妙触,结果换来的是长时间的粗猛的那些痛苦的触。

  「长时安住须弥顶,安足陷下受安乐,后游煻煨尸泥中,当念众苦极难忍。」

  长时间生在须弥山顶上,帝释天里边了,天上的地呢,珍宝为地了,脚踩下去很柔软,地也就陷下去了,等你把脚提起来呢这个地又平下来了。那么这是跟我们的弹簧一样的这一类的东西了,很舒服了,受了安乐了。“后游煻煨”,但是你一下子又进了地狱,煻煨地狱,里边尸体的粪,这个泥又是很烫的,那些泥浆里边要去受那个苦,这个苦呢,你要想,是极难忍的。

  「天女随逐受欢喜,游戏端妙欢喜园,后当住止剑叶林,获割耳鼻刖手足。」

  你在天上享受,“天女随逐”,追随着你来游戏,在欢喜的园林里边游戏了,跟天女一起游戏了。但是后来到了地狱去呢,受到剑叶林,这个前面讲地狱已经讲过了嘛。他到这个里边呢叶子掉下来跟宝剑一样的,把你耳朵、鼻子、手脚都砍断,一块一块都割下来了。那么这也是一个苦了,你享受的是快乐,换来的是大苦。

  「天女殊妙如金莲,共同游泳徐流池,后堕地狱当趣入,难忍灰水无极河。」

  “天女殊妙”,这个原文到底怎么就不晓得了,有的人讲池叫金莲池。法尊法师翻的天女殊妙,像金莲一样殊妙,莲花一样得好。那么在慢慢流的池里边共同游戏了,游泳了,那么这个是很享受了。现在还不是很多,游泳了什么东西了享受,但是因为享受了,起了烦恼造业了,后头要到地狱去,这个前面讲过的灰水无极河,无极河里边很烫的这些煻煨,灰水那些水要去受苦去。这个就是长期的受苦。

  「虽得天界大欲乐,及诸梵天离欲乐,后堕无间为火薪,忍受众苦无间绝。」

  虽然你在欲界天受了一些五欲的很大快乐,比人间要好得多了,或者呢色界天定中的离欲的快乐,定生喜乐,离生喜乐等等。但是转眼又堕了地狱去,无间地没有间断地给火薪烧,忍受众苦,没有停的,不停地在受那些大苦。

  「得为日月自身光,照曜一切诸世间,后往极黑阴暗处,自手伸舒亦莫睹。」

  虽然现在你在日月的宫里边,那些宫殿的光明照耀一切世间。我们世间嘛就靠太阳照,白天靠太阳了,晚上靠月亮了,否则是一片漆黑了。这个不但自己照自己,还可以照世间。但是转眼下了地狱之后,阴暗的极黑暗的地狱,那个黑的自己伸手也看不到手,自己的手伸出来也看不清楚,看不到的。在这样黑暗的地狱受苦,这些黑暗地狱是什么地狱呢?前面都讲过的,所以不广讲了。这是宗大师讲的解释。

  磨等三铁轮者,如其次第,谓于众合、黑绳、烧热三中而有。

  前面不是说了,“后堕地狱铁轮中”,这个铁轮地狱,三个地狱受的苦呢,磨了、割了、裂了,这些就是指的:众合地狱就是磨;黑绳地狱是割;烧热地狱是裂了。这个三个地狱里边有的那些猛利的触。

  天女随逐者,谓为天女之所依附。

  天女就是依附他了,来做游戏了。

  天界欲乐者,谓忉利以上欲天所有。

  欲界天。

  日月光者,是如世间共许而说,未分能依及所依处,若分别说,乃是彼二宫殿之光。

  这个光照世间上的一般的常识来说的,没有分能依所依,就是说这是日月光就完了。那么假使根据严格的说,能依所依的分别说呢,“乃是彼二宫殿之光”,这些光明是宫殿发出来的,并不是说天人身上发的。能依是人了,所依是宫殿。那么实际上是宫殿发的光。

  此等为喻,当思一切从高堕下所有道理,厌患三有,以其三有一切盛事,最后边际,衰所摄故。…

《广论讲记(四)(中士道)》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