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廣論講記(四)(中士道)▪P40

  ..續本文上一頁了。所以說,無色界那裏,生無色界的沒有中有的。“無色沒”,從無色界死下,要生到下二界了,那麼這個中有呢,就是它要投哪一界就跟哪一界一樣的了。下二界:色界、欲界都有色法的,它中有才生得起來。所以說無色界死掉之後,生到色界也好,欲界也好,它有中有的。“若從下二生無色者則無中有”,從欲界、色界沒有了,要生無色界去了,那就沒有中有了,因爲無色界沒有色法,中有也無從生起了。

  于何處沒,即于其處成無色蘊,堪爲根據諸教典中除此而外,未說余無中有之例,故說上下無間,皆無中有,亦不應理。

  “于何處沒,即于其處成無色蘊”,那麼哪裏死掉了,就在那個地方,無色界的它的這個蘊就生起來了,就生的。它沒有來去的,也不要靠中有來來去去,沒有了。“堪爲根據諸教典中除此而外,未說余無中有之例”,那麼“堪爲根據”,就是可以依,靠的住的那些經教裏邊說,除了這個無色界以外沒有中有,其他的沒有中有的話,沒有的,沒有說其他的地方沒有中有的。“故說上下無間,皆無中有,亦不應理”,所以說,有人說,上下無間都沒有中有的。這個有人看了上下無間,以爲到無間地獄去沒有中有,不是這個意思。上下無間,欲界、色界、無色界,從下到上,從上到下, 是無間的,沒有間隔的,都沒有中有的,這個話不應理的。中有是有的,但是到生無色界去沒有中有的,其他都有的,全部沒有不對的,全部有也不對。這是辯中有有沒有的問題。

  經中又說天之中有頭便向上,人之中有橫行而去,諸作惡業所有中有,目向下視倒擲而行,意似通說叁惡趣者,《俱舍論》說:人鬼畜叁,各如自行。

  “經中又說”,那麼經裏邊又說的中有的形狀了。“天之中有頭便向上”,天的中有因爲往上生了,頭向上的。“人之中有橫行而去”,人的中有它不向上了,就在平地,就平看了,橫的看了。“諸作惡業所有中有,目向下視倒擲而行”,作惡的那些中有,要墮惡道去了,眼睛都朝下了,甚至于呢,墮地獄的,“倒擲而行”,顛倒著走,倒起來了。“意似通說叁惡趣者”,這個話呢,經裏邊呢,造惡業的中有,“目向下視倒擲而行”,意思好象是叁惡趣都一樣的,但《俱舍論》說呢,它是不一樣的。“人鬼畜叁,各如自行”,人就是跟自己的人一樣走路,鬼跟真的鬼一樣走,畜生還是橫起走,地獄卻是倒起走了,這是《俱舍》的說法。

  壽量者,若未得生緣,極七日住,若得生緣,則無決定,若仍未得則易其身,乃至七七以內而住,于此期內定得生緣,故于此後更無安住。

  “壽量者”,中有能維持好久呢?“若未得生緣,極七日住”,因爲中有它的生起的力量不強的,沒有碰到生的緣呢,它最多七天就要消失了。“若得生緣,則無決定”,假使得了生緣呢,碰上了,那就是一天投生也可以,兩天也可以,哪怕一刹那就投生了,也會有,不一定七天。假使七天滿了,“若仍未得則易其身,乃至七七以內而住”,假使七天過了,生的緣還沒到,那麼它改一個中有,又變一個中有,另外變一個中有,也是七天。七天到了又是七天,最多七個七天。若七個七天之後,怎麼辦?如果它們還沒有投生,它中有就沒有了?不會,七個七天之內決定投生了,最長的時間七個七天。“于此期內定得生緣”,那麼長的時間還沒有生的緣,不會的,決定在七個七天裏邊生緣是一定會有的。“故于此後更無安住”,所以說,中有超過七個七天的,不會有的。

  我們漢地呢,一個迷信,也是有根據,但是也是搞不清楚的根據。他以爲中有是七天一次生死,七個七天,那麼就是說,度亡呢要做七七四十九天的法會。那麼有的早就投生了,最長的四十九天,你做它那麼長,那就是打最滿的算盤來打算的。那麼五七麼要怎麼的了怎麼的了,這些有些是加上去的東西了。有的人說五七嘛要回來一次了,啥東西了。它有的時候當天就投生了,你怎麼回來呢?

  堪依教典,悉未說有較彼更久,故說過此更能久住,不應道理。

  可以依靠的那些教典,就是經教了,都沒有說超過四十九天再久的,沒有的。所以說,有人說超過四十九天還能住的話,是不合理的,“不應道理”。

  如天中有七日死已,或仍生爲彼天中有,或轉成辦人等中有,謂由余業轉變勢用,能轉中有諸種子故,余亦如是。

  “如天中有七日死已,或仍生爲彼天中有,或轉成辦人等中有”,這就是說可以轉的了,所以宗大師的看法呢也是能轉了。他說,天的中有,七天死了之後,他可以轉天的中有,成天的中有,那就是不變的了。或者呢,“或轉成辦人等中有”,但是它也可以變人的中有,可以改變。“謂由余業轉變勢用,能轉中有諸種子故”,中有裏邊由其它的業力,轉變力量,可以使中有的種子改變,那麼它的形狀也改變了,本來是投天的可以投人。那麼這就是說,在中有期間,超度有力的可以使它避免惡趣,就是這個道理。“余亦如是”,天轉人,人轉天,乃至畜生轉人,地獄轉人,這個都有可能性的,都是可以轉的。“余亦如是”。

  那麼這就是說,講得很仔細,這是死有之後講中有。中有之後呢投生了。

  子五 次于生有結生道理

  第五次于生有結生之理者。

  那麼生有,我們說本來是死有了,死有刹那之後成了中有,中有投生的一刹那,生有。生有怎麼結生,怎麼投生的?

  若是胎生,則彼中有于當生處,見有自己同類有情,爲欲看彼及戲笑等,遂願往趣當生之處。

  假使說是胎生的,那些中有呢,它該要生的地方,看到自己同類的有情。他是人了,那麼看到很多人在裏邊,人嘛總歡喜了,看到人在戲笑了什麼了,他就歡喜嘛,就跑到那裏去了。“爲欲看彼”,要看看他們。你想想一個人,如果在深山老林裏邊,見不到人的,他很寂寞,很難受。他看到人來了,就話說不完的說,爲什麼?同類的人看到歡喜。那麼它這個中有一樣的,看到有同類的有情呢,他就歡喜了,要去看他們,要跟他們一起戲笑玩樂了等等,那就跑到他投生的地方去了。

  次于父母精血,起顛倒見。爾時父母未行邪行,猶如幻變,見行邪行,便起貪愛。

  這有兩種說法,宗大師采取的是這個。他跑到他父母的精血呢,起個顛倒的見,這時侯父母並沒有做不淨行了,並沒有做那些事情。“猶如幻變”,他的一個中有的眼睛呢,他就顛倒地看了,好象看到他們在做那些事情,起貪愛,就産生貪愛。所以說,有的人就來問了,他說:要父母行淫欲才投生了,怎麼現在試管裏邊也能投生呢?”它就是它中有的眼睛看出來,看到父母在淫欲,實際上不一定是的。這裏說“猶如幻變”嘛,“見行邪行,便起貪愛”。

  此複若當爲女,欲令母離,貪與父會,若當生男,便欲父離,貪與母會。

  這就是男女的分別了。女的貪他的父親,就對母親感到一個阻礙,起瞋恨心。男的貪母親了,討厭他的父親了,那麼這樣子就投生了。

  《瑜伽師地》是說非實,見其父母,誤于精血,見行邪行。

  《瑜伽師地論》說的不是實在的,這是幻變的。那麼看到他的父母,就在精血上面呢,他以爲是在行邪行了。

  生此欲已,如如漸近,如是如是漸漸不見,男女余分,唯見男女二根之相,于此發憤中有即沒,而生其中。

  “生此欲已”,他就産生這個欲心了。這樣子呢,慢慢慢慢走,靠近去了。“如是如是”,越走越近。“漸漸不見,男女余分”,男女的相都看不到了,只看到男女二根之相。“于此發憤中有即沒”,這個時候呢,發憤,發憤就是說女的對父親貪了,對母親起瞋恨心了,那麼這個中有就沒有了。“而生其中”,就結生投生了。

  此複父母貪愛俱極,最後決定各出一滴濃厚精血,二滴和合住母胎中,猶如熟乳凝結之時,與此同時中有俱滅,與滅同時,即由阿賴耶識力故,有余微細諸根大種和合而生,及余有根同分精血和合抟生。

  “此複父母貪愛俱極”,這個是說一下,補充的。父母貪愛最厲害的時候。“決定各出一滴濃厚精血,二滴和合住母胎中,猶如熟乳凝結之時,與此同時中有俱滅”,這個同時,中有碰上了,就滅掉了。那麼與此同時,“與滅同時”,同時一個滅掉了,一個馬上就生了。“即由阿賴耶識力故,有余微細諸根大種”,這四大種呢,有六根的種子的四大種。“和合”,跟那個精血和合而生。“及余有根同分精血和合抟生”,還有那些有根的同分,就是于根有同分的精血合起來,羯剌藍,生了。

  爾時識住,即名結生。

  這個時候,識住在精血中間呢就叫結生,投生了。這是第一次,投生呢就是這個時候,一刹那。那麼這是說,以唯識的觀點,阿賴耶識投生了。

  諸有不許阿賴耶者,許爲意識結生相續。

  那麼有些不允許有阿賴耶識的,像經部之類的,“許爲意識結生相續”,他結生的投生的是意識,不是阿賴耶識,這兩個說法都可以。

  若薄福者,當生下賤種,彼于死時及入胎時聞紛亂聲,及自妄見入諸蘆荻稠林等中。

  福氣不好的,要生在下賤種裏邊的,那就是貧窮下賤的那些家裏投生的,他死的時候,跟入胎的時候,他就聽到的都是雜亂的亂七八糟的聲音。自己看到,跑到蘆葦、稠林那些地方去,跑進去了,那不是好地方了。

  造善業者,當生尊貴族,聞有寂靜美妙音聲,及自妄見升于高閣宮殿等處。

  造善業的呢,“當生尊貴族”,要生到富貴大家的,他就“聞有寂靜美妙音聲”,他聽到一些很好的聲音,不是那些雜亂的不好聽的聲音。“及自妄見升于高閣宮殿等處”,自己呢看到自己生到高樓臺閣宮殿的這些好地方去了。一個是蘆葦稠林,蘆荻稠林了不好的地方。一個是高閣、宮殿了,去處也不一樣。

  又住胎者,凡經七日,有叁十八,胎中圓滿一切肢節。次經四日,當即降生。

  經過叁十八個七天,胎中一切肢節都圓滿了。再過四天,就是肢節圓滿之後,再過四天左右就要養下來了。

  如《入胎經》雲:「此經九月或過九月,是極圓滿,住八月者雖亦圓滿,…

《廣論講記(四)(中士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