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圓滿的,那就是那些餓鬼、地獄受的迫害的,沒有東西吃的,幾百年吃不到一口口水的。那些畜生,生活很苦,長大了就給人家殺了吃的。
那麼記得我們以前看了個報導,叫什麼雞,它是生下來不見天日,在黑暗之中養,它拼命吃,長得很胖,兩個星期就長大了。長大之後第一次見天日了,把它拿出來,就去殺去了,裝了罐筒去了。那麼這是極苦的畜生了,引業不好,滿業也不好。那麼以這樣子呢,分了四種。
《集論》雲:「應知善不善業,是能牽引及能圓滿,于善惡趣受生之業,能牽引者謂能引異熟,能圓滿者謂既生已,能令領納愛與非愛。」
“《集論》雲:「應知善不善業,是能牽引及能圓滿,于善惡趣受生之業,能牽引者謂能引異熟,能圓滿者謂既生已,能令領納愛與非愛。」”,那麼《集論》裏邊引一句話,就是講這個引業跟滿業的。我們應當知道,善業、不善業有兩種。一種是能牽引的引業,一種能圓滿的滿業。那麼在善惡趣受生的業呢,能牽引的,能引出善惡趣的異熟果的,這就是能引業。那麼圓滿的叫什麼呢?就是說投生以後,領納這一趣裏邊的愛、非愛的果的,那麼這是滿業。在人天裏邊生了,享受的好不好,這是滿業的關系了。生人天趣,那是善的,善的引業。那麼這個引業跟滿業它有不同的。
《俱舍論》雲:「由一引一生,能滿則衆多。」
《俱舍論》裏邊又說,“由一引一生,能滿則衆多。”,《俱舍論》的說法,引業呢,一個引業只能引一個生。假使說,你造一個好的善業,一個善業,它引你到人天去,到人間投生。那麼一個引業,投一生。滿業就很多,不一定是一個。
謂由一業能引一生,非能引多,亦非衆多共引一生,諸能滿中,則有衆多。
“謂由一業能引一生,非能引多”,一個引業,只能引一生,不能引很多的業。就是這一次投生了,那麼下一輩子這個業就沒有了,勢力就消失了。“亦非衆多共引一生”,也不是很多的引業,共同協力來引一個生。但是滿業裏邊呢,卻有很多,一個生裏邊很多的業,屬于各式各樣的滿業,有的好的,有的壞的,各式各樣都有,“則有衆多”,那麼《俱舍》是這麼說。
《集論》則說:頗有諸業,唯由一業牽引一生。又有諸業,唯由一業牽引多生。頗有諸業,由衆多業牽引一生。亦有諸業,由衆多業牽引多生。
《集論》裏邊有一點不同。“《集論》則說:頗有諸業,唯由一業牽引一生”,有些業,很多,有些很多的業呢,是一個業牽一生,跟《俱舍》相同的。但是還有個別的諸業,“唯由一業牽引多生”,一個業可以引出很多的生來,也有。也“頗有諸業,由衆多業牽引一生”,也有這一些22:18業呢,很多的業只引一生的,也有。“亦有諸業,由衆多業牽引多生”,這四個情況都會有。《俱舍》只說強調了一種,那實際上,根據這個《集論》呢,這個四種都會有的。
《釋》中說雲:「有由一剎那業,唯能長養一世異熟種子,及由彼業而能長養多世異熟種子;有由多剎那業,唯能數數長養一世種子,及由衆多互相觀待,而能數數長養展轉多生種子。」
“《釋》中說雲”,《集論》釋裏邊又這麼說,“有由一剎那業,唯能長養一世異熟種子,及由彼業而能長養多世異熟種子;有由多剎那業,唯能數數長養一世種子,及由衆多互相觀待,而能數數長養展轉多生種子。”,這個《釋》就是解說《集論》的前面那句話的。那麼什麼叫“一業牽一生”,“一業牽多生”呢?他就是說,一剎那的造的業,就一個業了,它只能長養一世的異熟種子,那麼牽引一生了。“及由彼業而能長養多世異熟種子”,一剎那的業,一個引業,它長養一世的異熟種子,引一生,但是也可以長養多世的異熟種子,那麼就是牽引多生。“有由多剎那業”,那就是很多的引業了,“唯能數數長養一世種子”,這多剎那業呢,總括合攏來只長養一世的異熟種子,只牽引一生的。也有由衆多的剎那,你的業呢,它們互相觀待、互相配合,能夠數數長養多生的種子,那麼牽引多生的異熟果了。這一種情況都會有。這是《集論》說的,就是比《俱舍論》要寬一些。那麼這個兩個說法都引在裏邊。
定不定受業者,如《本地分》雲:「順定受業者,謂故思已,若作若增長業。順不定受業者,謂故思已,作而不增長業。」
“定不定受業者”,那麼業的分別裏邊還有一種呢,定不定的。一種是定受的――定業,一種不定受的呢――不定業。這裏邊又是分別兩種。“如《本地分》雲”,這個先引《瑜伽師地論》的,“順定受業者,謂故思已,若作若增長業”。,什麼叫順定受呢?就是說決定要受的。這個業“謂故思已”,“故思”就是說你有心地要做這個業,無意的當然不算了。無意的業力量很輕的。“故思”,就是故意,專門有心,要起這個心、念頭。那麼做了之後還要增長的。有“作”,還要增長。“順不定受業”,不定受的呢,“謂故思已,作而不增長”,單單是“作”,沒有“增長”。那麼什麼叫“作”?什麼叫“增長”呢?下邊要說。
作與增長所有差別者,即前論雲:「雲何作業,謂若思業或思惟已身語所起。」
“作與增長所有差別者,即前論雲”,這個《瑜伽師地論》裏,它就解釋了,“雲何作業,謂若思業或思惟已身語所起。”,“作業”呢,就是說思業,這是意業了。前面我們業道講過了,貪瞋邪見的意業呢,它就是思心所造作的。或者思已業,思已業就是說思惟之後,發動身語的,那麼動身思了、發語思了,這個身語業就發動了。那麼這就是說身口意叁業呢,單單是造作,沒有增長的,這是這種。
又雲:「增長業者,除十種業,謂一夢所作,二無知所作,叁無故思所作,四不利不數所作,五狂亂所作,六失念所作,七非樂欲所作,八自性無記,九悔所損害,十對治所損,除此十種業所余諸業。不增長業者,謂即所說十種。」
那麼什麼叫增長呢?“除十種業”,把這個下面所說的十種的業,除開以外,其余的業,就叫增長業。那麼這十種除開的,都叫增長業。這個十種呢,就叫不增長的業了。哪十種呢?
“夢所作”,夢裏邊做的事情,這個力量不強的。這不叫增長業,就是一般的造作業,比一般的業還要輕了,夢裏做的,這是力量微弱的。
“無知所作”,不知道,不是安心的。這個無知就是,你不理解,不懂,做錯了的。
“無故思所作”,不是安心做的,也是不是增長業。
“不利不數所作”,不是很猛利的,不是經常做的,那麼這也不叫增長業。
那麼反過來了,不是夢中做的,醒了做的,增長業;有知做的,懂了這個事情去做的。那麼無知做,小孩子做事情,他無知,造些罪當然輕了,不增長。但是有知,年紀大了,知道這是壞事還去做,那是有知。“不故思做”,無意的,這是不增長的、輕的。有意去做的,那是增長。不是猛利的,不是經常做的,輕的。是猛利的心,經常去做的,那是增長的。
“狂亂所作”,神經病的時候,吃醉的時候,做的事情,他是意志昏迷了,不增長。那你清醒的時候做的,那就是增長的。
“失念所作”,失念,失去正念的時候,這個時候做的,不是有意刻念做的,那就是輕的,不增長的,那反過來就是增長的。
“非樂欲所作”,不是歡喜作的,勉勉強強去做的,這是不增長的。反過來你歡喜、願意去做的,那就是增長的。
“自性無記”,那無記的事情,當然不增長的。
“悔所損害”,做了這個事情之後,心裏非常追悔,那麼以追悔的心把這個業,就把它力量減弱了,這個也不叫增長業。
那麼第十個,“對治所損”。,假使說,你造了個業,你就修對治法,修對治法呢,這個業受了對治的影響,業就勢力就減小了,那麼這個也叫是不增長業。反之,你是作了業,又不追悔,又不對治,那麼這就是增長業了。所以說這十個講出來呢,講的是非增長業。那麼除了這個十個以外,那就是,造的業就是增長業了。那麼所謂不增長的業,就是說的這十種了。那麼這就是說,增長業、不增長業呢,他是把十種業提出來,是非增長業。反過來這十種呢,增長業。這是《瑜珈伽師地論》的說法。
《攝決擇分》亦說四句:一作殺生而非增長,謂無識別所作,夢中所作,非故思作,自無樂欲他逼令作,若有暫作,續即發起猛利追悔及厭患心,懇責厭離,正受律儀,令彼薄弱,未與異熟,便起世間所有離欲,損彼種子及起出世永斷之道,害彼種子。
那麼下邊,《攝決擇分》裏邊,也是《瑜珈伽師地論》裏的也說,補充的,也有四句:“一作殺生而非增長,謂無識別所作,夢中所作,非故思作,自無樂欲他逼令作,若有暫作,續即發起猛利追悔及厭患心,懇責厭離,正受律儀,令彼薄弱,未與異熟,便起世間所有離欲,損彼種子及起出世永斷之道,害彼種子”,這個就是說,假使做殺生業來說,不增長的,那麼有幾種呢?“謂無識別所作”,搞不清楚做的;夢中做的,不是安心做的;自己不想做的,他叫他、逼了他做的;或者暫時做了一下,馬上就起一個猛利的追悔的心的,即厭離心的,雖然做了,暫時做了一下,跟到就起追悔心,厭離心的,那麼懇責厭離,自己發了懇切的心,責備自己,不要做了,厭離這些事情;或者正受律儀,做了壞事之後,受戒了,受戒了,五戒、八戒了,那就不殺、不盜、不淫、不(與)取了,把他的這個造業的力量薄弱了,減弱了;或者異熟果還沒出來,他就修那些世間的離欲,就是修世間的禅定了,把它的種子損壞了;或者還沒起異熟果的時候,就起出離的出離道,無漏道,把種子、這些種子永遠斷掉的,那麼把它種子都害掉了,這個是不增長的,這些業就不增長了。
二增長而非作者,爲害生故,于…
《廣論講記(叁)(下士道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