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廣論講記(叁)(下士道二)▪P58

  ..續本文上一頁時候,面對敵人的刀槍敢沖的是男的,女的就不敢的。那麼當然個別女的也有了,總的來說是男的。那麼在處于大衆無所畏懼的。“又與一切有情同行”,在一切有情跟他同行,“言論受用”,這個時候能起作用的——男性。“或住屏處皆無嫌礙”,跟他們同時一起跟他們說話,跟他們受用或者同時吃飯等等,或者一個人住在沒有人的地方,都沒有譏嫌。女的跟人家住在一起,就有譏嫌。女的如果住在屏處,更有譏嫌,那麼男性就有這個好處。

  

  第八者謂于自他利,皆無厭倦,勇猛堅固,能得慧力,速發神通。

  “第八者謂于自他利,皆無厭倦,勇猛堅固,能得慧力,速發神通。”,它就是說要做的事情,勢力具足。那麼對自利也好,對他利也好,都能夠沒有厭疲,沒有厭倦。不是說開頭是興致很大,搞了一陣子沒有什麼成績,退掉了,再勸也勸不進去,那就沒辦法了。那麼他能夠沒有厭倦,“勇猛堅固”。,不但是勇猛而且堅固不退。這樣子的人呢,才能得到“慧力”,智慧才能開,也會得“神通”。如果對一切自他利益要厭倦的,也不勇猛的,也不堅固的,那麼要得慧,要得神通,不可能。

  那麼有前面那個八種功德的異熟果報呢,就是這樣子八個。那麼要得到這樣子的功德的果報,因是什麼呢?異熟因,下面就要講,這個因上下手了。

  

   癸叁 異熟因緣

  

  異熟因分八:初者謂于有情,不加傷害,及正依止不害意樂。

  “異熟因分八”,也分八種,“初者謂于有情,不加傷害,及正依止不害意樂。”那麼你要得長壽,那靠什麼呢?一切有情不要傷害它。那麼“及正依止”,如法的依止不害的意樂,就是心也不要有這個害的意樂心,也不要有。事上不要做傷害的事情,心也依止不害的意樂心。

  

  又雲:「善放將殺生,如是利其命,遮止害衆生,則當得長壽。承事諸病人,善施諸醫藥,不以磈杖等,害衆生無病。」

  “又雲”,這個引書上的話了,“善放將殺生,如是利其命,遮止害衆生,則當得長壽。”,將殺的衆生,假使我們說到菜場裏邊,看見那些要殺的衆生:雞、鴨子之類,什麼麻雀了,你把它放掉。“善放”就是不是亂放了,搶來放了,或偷來放了,這個不好,“善放”,如法的把它買下來,放掉它。“如此是利其命”,這樣子使它命保住了,你對它命有利了。“遮止害衆生”,那麼一切害衆生的事情遮止,人家要害衆生了,你叫他不要害。“則當得長壽”,這樣子做的話決定感的果報呢長壽。那麼前面說的長壽的好處、功德,那麼哪裏來呢?就這麼來的。

  “承事諸病人”,下邊說無病了,長壽經常害病也不好,那麼既長壽又沒有病,那這個事情就做得多了。那下邊說“承事諸病人”,有病的人你去照顧他,“善施諸醫藥”,那麼他沒有醫、沒有藥,你布施他。“不以磈杖等,害衆生無病”,再不要去拿石頭、棒,去打衆生。我們說有人打狗,這個果報也不太好。那個磈、杖害衆生的話,將來感多病。雖然你沒有殺掉他了,不一定短壽呢,但是多病。那麼這樣做的話,就是感的果報呢無病。那就是說承事病人,善施醫藥,不要去磈杖害衆生的話,那麼你感的果報就是無病的。如果多病的,你從這一方面下手嘛,這個就是要做這些事情,再把過去的做不好的忏悔,那麼決定可以感到無病的果報。

  

  第二者謂能惠施燈等光明,鮮淨衣物。

  “第二者謂能惠施燈等光明,鮮淨衣物。”,第二就是說,行色端嚴了,那麼你就是要該因上怎麼做呢?要“慧惠施燈等光明”,就是說布施光明。人在黑暗裏邊,做事不方便,看不清楚,你布施光明,感的果報,身上就有光彩了。那麼鮮淨的衣服,把幹淨的衣服布施人家。

  

  又雲:「由依止無瞋,施莊嚴妙色,說無嫉姤果,當感妙同分。」

  “又雲:“由依止無瞋””,那麼這個很重要的,不要瞋。依止無瞋的心,“施莊嚴妙色”,莊嚴的妙色麼就是衣服、光明等等了。““說無嫉姤果,當感妙同分””,那麼說不要嫉姤,這個嫉姤有什麼不好的果報。沒有嫉姤呢,將來感……,照前面說,依無瞋的心,布施莊嚴的妙色,說那些沒有嫉姤的好處、果報,那麼你將來感的報呢,“妙同分”,你的身呢就長得非常端正了,殊妙。

  那這裏我們就要知道,瞋,瞋恨心強的人他就是長得極醜的,不要說下輩子,當下你發脾氣的時候,你的臉就比你高興的時候就要醜得多了。阿修羅爲什麼最醜?阿修羅,男的阿修羅最醜,就是因爲他瞋心特別大而長得最醜,那麼這裏就是說要無瞋了。

  

  第叁者謂摧伏慢心,于尊長等,勤禮拜等,于他恭敬,猶如仆使。

  第叁種,第叁種是種姓圓滿,生高貴人家了。“謂摧服伏慢心,于尊長等,勤禮拜等,于他恭敬,猶如仆使”,你要使人家恭敬你,你就要恭敬人家。你如果我慢貢高,看不起人家,人家……決定感的果報也是被人家看不起。所以說你生了高貴的人家裏,大家對你非常恭敬的話,他的因就是說,自己沒有慢心,“摧伏慢心”,自己的慢心要摧服伏。對尊長師長之類的長輩的要恭敬地禮拜,對人家恭敬,“猶如仆使”,就像他的傭人一樣,聽他的招呼做事情。看起來好象很卑鄙,實際上你這樣做的話,將來就感到人家恭敬你。如果你不這樣做的話,人家決定不聽你的話的。這個是因果,法爾如此。

  

  第四者謂于乞求衣食等物,悉皆施惠施,設未來乞,亦行利益,又于苦惱及功德田,乏資具所,應往供施。

  “第四者謂于乞求衣食等物,悉皆施惠施,設未來乞,亦行利益,又于苦惱及功德田,乏資具所,應往供施。”,第四種就是說有自在,有大財位,有很多人幫你的忙。那麼這個因是什麼?就是說人家來跟你要衣或者要吃的東西,你有的就要布施他。“設未來乞”,即使他沒有來乞,那麼看到他確實餓了,沒有衣服了,你也可以拿給他,利益他。那麼“又于苦惱及功德田”,苦惱就是窮困的人,功德田就是說叁寶地方。如果“乏資具所”,還有那些沒有東西的人,匮乏資具的地方呢,“應往供施”,你要親自去供養叁寶,布施那些窮人。

  

  第五者謂修遠離語四不善。

  第五種是信言圓滿,那麼你要“修遠離語四不善”,就是說你能夠因上斷除妄語、離間語、惡口、绮語,這個語的四個不善斷除的話,遠離。那麼你感的果報呢,就是說信言圓滿,一切有情都聽你的話。

  

  第六者謂發宏願,于自身中攝持當來種種功德,供養叁寶,供養父母,聲聞獨覺,親教軌範,及諸尊長。

  那幺第六,“謂發宏願,于自身中攝持當來種種功德,供養叁寶,供養父母,聲聞獨覺,親教軌範,及諸尊長。”第六種就是說,有大勢名稱了,那麼你因上該怎麼做呢?就是發大的願,宏願就是成佛的大願,就在自身中攝受將來要成佛種種的功德,都要把他攝受起來。那麼哪些呢?要供養叁寶,供養父母,供養聲聞、緣覺,供養親教(就是和尚)、軌範師(就是阿奢阇黎),及諸尊長(那些師長之類的)都要好好供養。發大願。這些功德都要攝持。

  

  第七者謂樂丈夫所有功德,厭婦女身,深見過患;樂女身者,遮止欲樂;將失男根,令得脫免。

  第七,那麼就是得男身了,。得男身怎麼得?“謂樂丈夫所有功德”,對丈夫的,男性的一切功德,有愛樂心。“厭婦女身”,對婦女身不要生歡喜心,要厭惡。“深見過患”,女身的過患能夠深深的看到,那麼你就不會墮女身了。你平時貪著女身的,下輩子就要失去男身的。那麼你是做人的話,做個婦女。如果做不到人呢,做個母狗、母雞,那就糟糕了。“樂女身者,遮止欲樂”,有些人他歡喜女身的,你就要遮止樂欲,你說:“這個不好,將來果報不好的。”遮止他的樂欲,不要去,叫他不要去歡喜女身。那麼“將失男根,令得脫免”,有些男根要失掉的,那麼你想辦法使他免除這些。那就是我們以前講的了,有五百個牛要去閹的,那麼你想辦法把它們買下來,使它們避免這個痛苦,那麼這個對自己有利。那個當場就是恢複男根了。那麼這個就是說異熟果呢決定得男身了。這些事情做了得男身。

  另外,就是說女身,包括這個對女身“深見過患”,固然身上的那些過患要知道,心的過患也要知道。那就是說婦女的,女的八十四態不要去做,。你如果說你心裏邊對這個八十四態很感興趣的話,那你自己就往女身中鑽去了,男身就得不到了。

  

  第八者謂他不能作,自當代作,若共能辦,則當伴助,惠施飲食。

  那麼這樣子,第八,“謂他不能作”,他有大勢力能承辦一切事情了,那就因地上呢他不能做,“自當代作”。,人家做不了的事情,你幫他做。“若共能辦,則當伴助”,假使說他不是一點也不能做,他一個人不夠,兩個人幫了他一起能做的,共能辦的,那麼你幫他忙,一起做。“惠施飲食”,給他布施飲食,這樣子做呢,將來自己感到有大勢力,能成辦一切事情。

  

  如是八因,若具叁緣,能感最勝諸異熟果。

  “如此八因”,這是八個因了,感到八個好果的因,。那麼這個裏邊這個八個因。,如果再加叁個緣呢,那你決定能夠最勝的異熟果,那就是成佛的異熟果。這個異熟果的依身可以得到,就是說這裏還要增上叁個緣,這是宗大師特別對那些要現世成佛的人說這些話。

  

  于其叁緣,心清淨中,待自有二,謂修彼因所有衆善,將用回向無上菩提,不希異熟,由純厚意,修行諸因,勢力猛利。

  “于其叁緣”,叁個緣,一、“心清靜中”,心清淨,第一個是心要清淨了,心清淨裏邊,“待自有二”,從自己方面說有兩種。“謂修彼因所有衆善,將用回向無上菩提,不希異熟”,那麼我們因上修的一些善法、功德,不要求果報、異熟報,而回向無上正等菩提,要成佛。這樣子無上菩…

《廣論講記(叁)(下士道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