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广论讲记(三)(下士道二)▪P58

  ..续本文上一页时候,面对敌人的刀枪敢冲的是男的,女的就不敢的。那么当然个别女的也有了,总的来说是男的。那么在处于大众无所畏惧的。“又与一切有情同行”,在一切有情跟他同行,“言论受用”,这个时候能起作用的——男性。“或住屏处皆无嫌碍”,跟他们同时一起跟他们说话,跟他们受用或者同时吃饭等等,或者一个人住在没有人的地方,都没有讥嫌。女的跟人家住在一起,就有讥嫌。女的如果住在屏处,更有讥嫌,那么男性就有这个好处。

  

  第八者谓于自他利,皆无厌倦,勇猛坚固,能得慧力,速发神通。

  “第八者谓于自他利,皆无厌倦,勇猛坚固,能得慧力,速发神通。”,它就是说要做的事情,势力具足。那么对自利也好,对他利也好,都能够没有厌疲,没有厌倦。不是说开头是兴致很大,搞了一阵子没有什么成绩,退掉了,再劝也劝不进去,那就没办法了。那么他能够没有厌倦,“勇猛坚固”。,不但是勇猛而且坚固不退。这样子的人呢,才能得到“慧力”,智慧才能开,也会得“神通”。如果对一切自他利益要厌倦的,也不勇猛的,也不坚固的,那么要得慧,要得神通,不可能。

  那么有前面那个八种功德的异熟果报呢,就是这样子八个。那么要得到这样子的功德的果报,因是什么呢?异熟因,下面就要讲,这个因上下手了。

  

   癸三 异熟因缘

  

  异熟因分八:初者谓于有情,不加伤害,及正依止不害意乐。

  “异熟因分八”,也分八种,“初者谓于有情,不加伤害,及正依止不害意乐。”那么你要得长寿,那靠什么呢?一切有情不要伤害它。那么“及正依止”,如法的依止不害的意乐,就是心也不要有这个害的意乐心,也不要有。事上不要做伤害的事情,心也依止不害的意乐心。

  

  又云:「善放将杀生,如是利其命,遮止害众生,则当得长寿。承事诸病人,善施诸医药,不以磈杖等,害众生无病。」

  “又云”,这个引书上的话了,“善放将杀生,如是利其命,遮止害众生,则当得长寿。”,将杀的众生,假使我们说到菜场里边,看见那些要杀的众生:鸡、鸭子之类,什么麻雀了,你把它放掉。“善放”就是不是乱放了,抢来放了,或偷来放了,这个不好,“善放”,如法的把它买下来,放掉它。“如此是利其命”,这样子使它命保住了,你对它命有利了。“遮止害众生”,那么一切害众生的事情遮止,人家要害众生了,你叫他不要害。“则当得长寿”,这样子做的话决定感的果报呢长寿。那么前面说的长寿的好处、功德,那么哪里来呢?就这么来的。

  “承事诸病人”,下边说无病了,长寿经常害病也不好,那么既长寿又没有病,那这个事情就做得多了。那下边说“承事诸病人”,有病的人你去照顾他,“善施诸医药”,那么他没有医、没有药,你布施他。“不以磈杖等,害众生无病”,再不要去拿石头、棒,去打众生。我们说有人打狗,这个果报也不太好。那个磈、杖害众生的话,将来感多病。虽然你没有杀掉他了,不一定短寿呢,但是多病。那么这样做的话,就是感的果报呢无病。那就是说承事病人,善施医药,不要去磈杖害众生的话,那么你感的果报就是无病的。如果多病的,你从这一方面下手嘛,这个就是要做这些事情,再把过去的做不好的忏悔,那么决定可以感到无病的果报。

  

  第二者谓能惠施灯等光明,鲜净衣物。

  “第二者谓能惠施灯等光明,鲜净衣物。”,第二就是说,行色端严了,那么你就是要该因上怎么做呢?要“慧惠施灯等光明”,就是说布施光明。人在黑暗里边,做事不方便,看不清楚,你布施光明,感的果报,身上就有光彩了。那么鲜净的衣服,把干净的衣服布施人家。

  

  又云:「由依止无瞋,施庄严妙色,说无嫉姤果,当感妙同分。」

  “又云:“由依止无瞋””,那么这个很重要的,不要瞋。依止无瞋的心,“施庄严妙色”,庄严的妙色么就是衣服、光明等等了。““说无嫉姤果,当感妙同分””,那么说不要嫉姤,这个嫉姤有什么不好的果报。没有嫉姤呢,将来感……,照前面说,依无瞋的心,布施庄严的妙色,说那些没有嫉姤的好处、果报,那么你将来感的报呢,“妙同分”,你的身呢就长得非常端正了,殊妙。

  那这里我们就要知道,瞋,瞋恨心强的人他就是长得极丑的,不要说下辈子,当下你发脾气的时候,你的脸就比你高兴的时候就要丑得多了。阿修罗为什么最丑?阿修罗,男的阿修罗最丑,就是因为他瞋心特别大而长得最丑,那么这里就是说要无瞋了。

  

  第三者谓摧伏慢心,于尊长等,勤礼拜等,于他恭敬,犹如仆使。

  第三种,第三种是种姓圆满,生高贵人家了。“谓摧服伏慢心,于尊长等,勤礼拜等,于他恭敬,犹如仆使”,你要使人家恭敬你,你就要恭敬人家。你如果我慢贡高,看不起人家,人家……决定感的果报也是被人家看不起。所以说你生了高贵的人家里,大家对你非常恭敬的话,他的因就是说,自己没有慢心,“摧伏慢心”,自己的慢心要摧服伏。对尊长师长之类的长辈的要恭敬地礼拜,对人家恭敬,“犹如仆使”,就像他的佣人一样,听他的招呼做事情。看起来好象很卑鄙,实际上你这样做的话,将来就感到人家恭敬你。如果你不这样做的话,人家决定不听你的话的。这个是因果,法尔如此。

  

  第四者谓于乞求衣食等物,悉皆施惠施,设未来乞,亦行利益,又于苦恼及功德田,乏资具所,应往供施。

  “第四者谓于乞求衣食等物,悉皆施惠施,设未来乞,亦行利益,又于苦恼及功德田,乏资具所,应往供施。”,第四种就是说有自在,有大财位,有很多人帮你的忙。那么这个因是什么?就是说人家来跟你要衣或者要吃的东西,你有的就要布施他。“设未来乞”,即使他没有来乞,那么看到他确实饿了,没有衣服了,你也可以拿给他,利益他。那么“又于苦恼及功德田”,苦恼就是穷困的人,功德田就是说三宝地方。如果“乏资具所”,还有那些没有东西的人,匮乏资具的地方呢,“应往供施”,你要亲自去供养三宝,布施那些穷人。

  

  第五者谓修远离语四不善。

  第五种是信言圆满,那么你要“修远离语四不善”,就是说你能够因上断除妄语、离间语、恶口、绮语,这个语的四个不善断除的话,远离。那么你感的果报呢,就是说信言圆满,一切有情都听你的话。

  

  第六者谓发宏愿,于自身中摄持当来种种功德,供养三宝,供养父母,声闻独觉,亲教轨范,及诸尊长。

  那幺第六,“谓发宏愿,于自身中摄持当来种种功德,供养三宝,供养父母,声闻独觉,亲教轨范,及诸尊长。”第六种就是说,有大势名称了,那么你因上该怎么做呢?就是发大的愿,宏愿就是成佛的大愿,就在自身中摄受将来要成佛种种的功德,都要把他摄受起来。那么哪些呢?要供养三宝,供养父母,供养声闻、缘觉,供养亲教(就是和尚)、轨范师(就是阿奢阇黎),及诸尊长(那些师长之类的)都要好好供养。发大愿。这些功德都要摄持。

  

  第七者谓乐丈夫所有功德,厌妇女身,深见过患;乐女身者,遮止欲乐;将失男根,令得脱免。

  第七,那么就是得男身了,。得男身怎么得?“谓乐丈夫所有功德”,对丈夫的,男性的一切功德,有爱乐心。“厌妇女身”,对妇女身不要生欢喜心,要厌恶。“深见过患”,女身的过患能够深深的看到,那么你就不会堕女身了。你平时贪着女身的,下辈子就要失去男身的。那么你是做人的话,做个妇女。如果做不到人呢,做个母狗、母鸡,那就糟糕了。“乐女身者,遮止欲乐”,有些人他欢喜女身的,你就要遮止乐欲,你说:“这个不好,将来果报不好的。”遮止他的乐欲,不要去,叫他不要去欢喜女身。那么“将失男根,令得脱免”,有些男根要失掉的,那么你想办法使他免除这些。那就是我们以前讲的了,有五百个牛要去阉的,那么你想办法把它们买下来,使它们避免这个痛苦,那么这个对自己有利。那个当场就是恢复男根了。那么这个就是说异熟果呢决定得男身了。这些事情做了得男身。

  另外,就是说女身,包括这个对女身“深见过患”,固然身上的那些过患要知道,心的过患也要知道。那就是说妇女的,女的八十四态不要去做,。你如果说你心里边对这个八十四态很感兴趣的话,那你自己就往女身中钻去了,男身就得不到了。

  

  第八者谓他不能作,自当代作,若共能办,则当伴助,惠施饮食。

  那么这样子,第八,“谓他不能作”,他有大势力能承办一切事情了,那就因地上呢他不能做,“自当代作”。,人家做不了的事情,你帮他做。“若共能办,则当伴助”,假使说他不是一点也不能做,他一个人不够,两个人帮了他一起能做的,共能办的,那么你帮他忙,一起做。“惠施饮食”,给他布施饮食,这样子做呢,将来自己感到有大势力,能成办一切事情。

  

  如是八因,若具三缘,能感最胜诸异熟果。

  “如此八因”,这是八个因了,感到八个好果的因,。那么这个里边这个八个因。,如果再加三个缘呢,那你决定能够最胜的异熟果,那就是成佛的异熟果。这个异熟果的依身可以得到,就是说这里还要增上三个缘,这是宗大师特别对那些要现世成佛的人说这些话。

  

  于其三缘,心清净中,待自有二,谓修彼因所有众善,将用回向无上菩提,不希异熟,由纯厚意,修行诸因,势力猛利。

  “于其三缘”,三个缘,一、“心清静中”,心清净,第一个是心要清净了,心清净里边,“待自有二”,从自己方面说有两种。“谓修彼因所有众善,将用回向无上菩提,不希异熟”,那么我们因上修的一些善法、功德,不要求果报、异熟报,而回向无上正等菩提,要成佛。这样子无上菩…

《广论讲记(三)(下士道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