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廣論講記(叁)(下士道二)▪P64

  ..續本文上一頁是說,我們以前經常有這個辯論了:定業能不能除?根據《菩提道次第》所引的依據來說,定業也能除掉;那不定業呢,更不要說了。那麼下邊四個力。這四個法是什麼呢?那要一個一個講了。

  

  此中初力者,謂于往昔無始所作諸不善業,多起追悔。

  “此中初力者,謂于往昔無始所作諸不善業,多起追悔。”,過去乃至無始以來,所造的一切不善業、惡業,追悔、認錯了,就是做的不對,就起這個追悔的心了,就是不該做了。那麼這個力量呢,《略論釋》裏邊說呢,能破力呢,他有這個截奪45:58罪行的功用,把罪行把它奪過來。本來罪已經造了,把它再奪回來。造罪不忏悔呢,這個罪天天增長。我們造了罪之後不忏悔的話,這個罪就像高利貸一樣的,不斷增長的,利息要增長的。那麼用這個摧毀的力量,能破力,可以將已經造成的罪呢,奪回來,就是不給他增長了。這是能破的,追悔的力量。

  

  欲生此者,須多修習感異熟等叁果道理。修持之時,應由《勝金光明忏》及《叁十五佛忏》二種悔除。

  “欲生此者,須多修習感異熟等叁果道理。修持之時,應由《勝金光明忏》及《叁十五佛忏》二種悔除。”,那麼要生起追悔的心,不是憑空地生起來的了。做了壞事,能夠追悔是好事了。有的人做了壞事還高興:“啊!我今天殺了很多人!我很勇敢。”這個就不對了,要追悔。追悔的心要怎麼生起來呢?要“多修習感異熟等叁果道理”。,就是前面說的,什麼業感什麼異熟果,什麼業感什麼增上果,感什麼等流果。這些十惡業道感的,異熟、增上、等流,不好的果,好好地修。那麼修了之後,惡業就不敢做了。善業呢,當然要多做了,善業麼感好的果了。所以業果的道理,要好好地要去修習,才能起真正的追悔心。如果業果道理都不相信,你說你追悔,那是空話,沒有力量的。

  “修持之時”,那麼我們修這個能破力了,該怎麼修呢?能破現行的力呢,應由《金光明忏》或者《叁十五佛忏》,這是宗大師提倡的忏悔法了。這兩個忏悔呢,來悔除罪。我們這個《四加行》裏邊,《叁十五佛忏》就有。

  

  第二力中分六,一、依止甚深經者,謂受持讀誦《般若波羅蜜多》等契經文句。

  第二力就是說,對治現行的。對治現行的力量呢,有什麼呢?消滅罪行的功能。可以將將要造的罪消滅下去,已經造的罪呢,把它減輕。這是第二種力的功用。

  那麼第二種力是什麼呢?裏邊又分了六項。依止甚深的經,念誦甚深的經了,“謂受持讀誦《般若波羅蜜多》等契經文句”。,誦經,甚深的經典。那麼舉的例呢就是說《般若波羅蜜多》這一類的經了,當然甚深的大乘經呢都在裏邊了,都是講的般若波羅蜜多了,那麼不一定名字就是它,就是這一部了。但是我們藏地呢,就是特別重視《大般若經》。,因爲它是針對講般若波羅蜜多的。其他的《華嚴經》了,《法華經》了,大乘經裏邊也講般若波羅蜜多,但是它們是隱在裏邊。所以說呢,我們在清涼橋的時候,有人家找,有什麼佛事,我們這裏是念《藥師經》了,念什麼《普佛》了,在清涼橋的時候,一律都是念《大般若經》。《大般若經》六百卷,怎麼念得完啊?分嘛,每個人念幾卷,念得快的多念一些,念得慢的少念一些。那麼大家分好之後,大家都集中在殿上念。那麼一天兩天也就念完了,這個力量極大。這是念甚深的《般若波羅蜜多》的經、文句。

  

  二、勝解空性者,謂趣入無我光明法性,深極忍可本來清淨。

  第二種,“勝解空性者”,那麼就是不但是念文了,他把它的道理呢,空性道理也知道了。“勝解”,決定的信解,不可轉移換的信解空性。

  “謂趣入無我光明法性,深極忍可本來清淨”,那麼無我的光明的法性,一切法無我,補特伽羅無我、法無我。這個空性,就是法性了。這個空性是光明的,沒有染汙的。我們說染汙的是緣起法,那麼空性裏邊,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沒有這個染汙的,是光明的,沒有染汙就是光明了。對于這個空性,深極地忍可,本來清淨的,法性是本來清淨的。

  

  “《略論釋》(四七二頁):“因二無我性,本無染汙,自性光顯,須從聞思修,了解此性,本來清淨。《聚喇嘛》雲:““心之自性最光顯,一切染汙所蒙蔽。””,心之光顯雲者,系指心之法性而言,所謂心之自性,即心之法性,非即指心也。心之法性即無實有自性之空性,其本來光顯固無染,而心則有染。因心有染汙,非心之法性上亦有染汙,故只能說心之法性光顯無染,即一切有情成佛法身之方便,而不能謂一切有情皆是佛也。”  。:”

  那麼這個裏邊呢,阿昂旺堪布特別發揮了一通道理,這個我們感到很好。我們說光明的自性,本來清淨。這句話呢,很多人要誤會。一切衆生,本來清淨的,本來就是佛。那麼心裏因爲有客塵的煩惱,起了染汙了,那麼迷掉了。所以說變了衆生了,好象佛本來是有的。那麼你是佛,客塵煩惱起了把你染汙了,成了衆生了。那麼你修,修了成佛了,哪一天客塵煩惱來了,又迷了,你又成了衆生了。這個事搞得完嗎?成了佛還會迷啊?不會的。那麼本來不是佛嘛,本來是衆生,但是法性確實跟佛的法性一樣的,本來清淨的。這僅僅是法性清淨,不能說本來是佛。這個話不好說。

  

  那麼這個裏邊呢,阿昂旺堪布是講了很多。當然我們去參考了,不能全部把它念下來,也不必了。就是說法性清淨,不要認爲我的心就是清淨的。你如果心本來清淨的,那麼你怎麼會染汙呢?如果清淨的可以染汙的話,那你修也白修了,修了清淨了又染汙了,什麼時候碰了個染汙又倒了黴了。那是不可靠了,修行也白修了,這個是沒有的。本來清淨的法性,法性是清淨的,那麼這個煩惱呢,這個緣起的煩惱呢,可以除掉的。用無漏的對治法把它除掉,空性把它空掉。那麼證到這個清淨法性,那就證法身了,那才是成佛了。

  那麼這就是說,要忍可。“深”,這個道理很深,極深的道理能夠忍可,本來清淨的道理,千萬不要搞錯了。這是法性清淨。

  

  叁、依念誦者,謂如儀軌念誦百字咒等,諸殊勝陀羅尼。

  第叁種,依念誦,念頌誦儀軌了,。“謂如儀軌念頌誦百字咒等,諸殊勝陀羅尼”,那麼就是我們加行也有了,念這個儀軌,百字明儀軌了等等,那麼殊勝的陀羅尼,這個百字明是最厲害的,其他還有。

  

  《妙臂請問經》雲:「如春林火猛焰熾,無勵徧燒諸草木,戒風吹燃念誦火,大精進焰燒諸惡。猶如日光炙雪山,不耐赫熾而消溶,若以戒日念誦光,炙照惡雪亦當盡。如黑暗中燃燈光,能遣黑暗罄無余,千生增長諸惡暗,以念誦燈能速除。」

  “《妙臂請問經》雲:“如春林火猛焰焰熾,無勵遍燒諸草木,戒風吹燃念誦火,大精進焰焰燒諸惡””,那麼這裏《妙臂請問經》裏邊一段文,那麼再引來證明這個道理。“如春林火”,春天這個火,最容易起火的,那麼這個森林裏起了火之後,這個“猛焰”,極大的這個火。“無勵”,不要努力,你不要去加把勁,它自己這個力量就很厲害,可以把整個的草木、樹林全部燒完。這是說世間上現實的事情,就是說燒林,在春天呢,一個林子裏邊要起把野火的話,那整個的山林全部燒掉了,也不要去加把勁的,它自然這個火很厲害,什麼都燒完了。

  這是喻了,那麼我們法上來說呢,“戒風吹燃念誦火,大精進焰焰燒諸惡”。,念誦等于是火一樣,就是念誦這個忏悔儀軌了。這個念誦的火燒起來了,但是要風來吹了,這個風是什麼?“戒”。所以說修儀軌如果不持戒的話,效果當然不好,要戒風,戒風持戒清淨的,再去修這個儀軌的火,這個火就像森林的野火一樣,它把一切草木燒完,一切罪惡也可以燒完。

  “大精進焰焰”,那麼你戒風要吹了這個念誦的火,燒起來了,還要精進。有的人他念了:“哎呀,我念了好多萬了,還沒見效嘛,念了好多了,還沒有見效。”你不精進,你戒有沒有?這個自己檢查自己。如果你說如法地念的,又精進又專一,又是有持戒的心,又是有絕對的信心,相信的心,那決定會見效。大的效慢一點來,小的效就會見到。有的人他念上十萬,二十萬,他就感到誦得多了,但是徹底地要給它搞完、除掉呢,當然是還不是那麼簡單了,還要繼續努力,大精進,不要退,還得努力地去修。那麼可以,一切惡都像山林的草木一樣,全部燒完。

  接下邊一個比喻,“猶如日光炙自雪山,不耐赫熾而消溶,若以戒日念誦光,炙照惡雪亦當盡”。,這是雪山,很厲害,但是大太陽一照的話,這個太陽的熱,這個“炙”呢,就是太陽的極大力量,即使雪山也可以把它化完。

  那麼到法上來看呢,“若以戒日念誦火光”,戒的太陽,那持戒還是重要的。念誦的火光來照這個罪惡的雪山,罪惡堆起來跟雪山那麼大,但是你以戒的太陽,以念誦的火光去烤它的話,也會把它消完。所以說不要看罪很大,有的時候有的人他感到自己效果不容易見,要退心,不要退,只要你以戒的太陽,以念誦的火光炙燃地燒起來的話,決定再大的雪山的罪惡,也會消盡的。

  “如黑暗中燃燈光,能遷遣黑暗罄無余,千生增長諸惡暗,以念誦等燈能速除”,這個比喻就是說,不要看得那麼難,好象太陽要把整個的罪惡雪山把它化完好象很困難,下邊就是說並不困難,黑暗裏邊,“千年暗室一燈照破”,這個定公上師經常說的話。在漆黑的一個屋子裏邊,你只要點一個燈好了,這個燈一點,哪怕你(這個一千不是一千年),一千輩子造的那個罪惡的黑暗,也被燈一照呢全部照亮了。這個法爾如此,光來了黑暗就沒有了。那麼你念誦的燈,念誦等于一個燈一樣,它決定能夠很快地把那些罪惡的黑暗除掉的,就像燈光除暗一樣,這法爾如此,不要發很多大的勁的。那麼你念誦的話,把這罪惡黑暗消除…

《廣論講記(叁)(下士道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