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广论讲记(三)(下士道二)▪P64

  ..续本文上一页是说,我们以前经常有这个辩论了:定业能不能除?根据《菩提道次第》所引的依据来说,定业也能除掉;那不定业呢,更不要说了。那么下边四个力。这四个法是什么呢?那要一个一个讲了。

  

  此中初力者,谓于往昔无始所作诸不善业,多起追悔。

  “此中初力者,谓于往昔无始所作诸不善业,多起追悔。”,过去乃至无始以来,所造的一切不善业、恶业,追悔、认错了,就是做的不对,就起这个追悔的心了,就是不该做了。那么这个力量呢,《略论释》里边说呢,能破力呢,他有这个截夺45:58罪行的功用,把罪行把它夺过来。本来罪已经造了,把它再夺回来。造罪不忏悔呢,这个罪天天增长。我们造了罪之后不忏悔的话,这个罪就像高利贷一样的,不断增长的,利息要增长的。那么用这个摧毁的力量,能破力,可以将已经造成的罪呢,夺回来,就是不给他增长了。这是能破的,追悔的力量。

  

  欲生此者,须多修习感异熟等三果道理。修持之时,应由《胜金光明忏》及《三十五佛忏》二种悔除。

  “欲生此者,须多修习感异熟等三果道理。修持之时,应由《胜金光明忏》及《三十五佛忏》二种悔除。”,那么要生起追悔的心,不是凭空地生起来的了。做了坏事,能够追悔是好事了。有的人做了坏事还高兴:“啊!我今天杀了很多人!我很勇敢。”这个就不对了,要追悔。追悔的心要怎么生起来呢?要“多修习感异熟等三果道理”。,就是前面说的,什么业感什么异熟果,什么业感什么增上果,感什么等流果。这些十恶业道感的,异熟、增上、等流,不好的果,好好地修。那么修了之后,恶业就不敢做了。善业呢,当然要多做了,善业么感好的果了。所以业果的道理,要好好地要去修习,才能起真正的追悔心。如果业果道理都不相信,你说你追悔,那是空话,没有力量的。

  “修持之时”,那么我们修这个能破力了,该怎么修呢?能破现行的力呢,应由《金光明忏》或者《三十五佛忏》,这是宗大师提倡的忏悔法了。这两个忏悔呢,来悔除罪。我们这个《四加行》里边,《三十五佛忏》就有。

  

  第二力中分六,一、依止甚深经者,谓受持读诵《般若波罗蜜多》等契经文句。

  第二力就是说,对治现行的。对治现行的力量呢,有什么呢?消灭罪行的功能。可以将将要造的罪消灭下去,已经造的罪呢,把它减轻。这是第二种力的功用。

  那么第二种力是什么呢?里边又分了六项。依止甚深的经,念诵甚深的经了,“谓受持读诵《般若波罗蜜多》等契经文句”。,诵经,甚深的经典。那么举的例呢就是说《般若波罗蜜多》这一类的经了,当然甚深的大乘经呢都在里边了,都是讲的般若波罗蜜多了,那么不一定名字就是它,就是这一部了。但是我们藏地呢,就是特别重视《大般若经》。,因为它是针对讲般若波罗蜜多的。其他的《华严经》了,《法华经》了,大乘经里边也讲般若波罗蜜多,但是它们是隐在里边。所以说呢,我们在清凉桥的时候,有人家找,有什么佛事,我们这里是念《药师经》了,念什么《普佛》了,在清凉桥的时候,一律都是念《大般若经》。《大般若经》六百卷,怎么念得完啊?分嘛,每个人念几卷,念得快的多念一些,念得慢的少念一些。那么大家分好之后,大家都集中在殿上念。那么一天两天也就念完了,这个力量极大。这是念甚深的《般若波罗蜜多》的经、文句。

  

  二、胜解空性者,谓趣入无我光明法性,深极忍可本来清净。

  第二种,“胜解空性者”,那么就是不但是念文了,他把它的道理呢,空性道理也知道了。“胜解”,决定的信解,不可转移换的信解空性。

  “谓趣入无我光明法性,深极忍可本来清净”,那么无我的光明的法性,一切法无我,补特伽罗无我、法无我。这个空性,就是法性了。这个空性是光明的,没有染污的。我们说染污的是缘起法,那么空性里边,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没有这个染污的,是光明的,没有染污就是光明了。对于这个空性,深极地忍可,本来清净的,法性是本来清净的。

  

  “《略论释》(四七二页):“因二无我性,本无染污,自性光显,须从闻思修,了解此性,本来清净。《聚喇嘛》云:““心之自性最光显,一切染污所蒙蔽。””,心之光显云者,系指心之法性而言,所谓心之自性,即心之法性,非即指心也。心之法性即无实有自性之空性,其本来光显固无染,而心则有染。因心有染污,非心之法性上亦有染污,故只能说心之法性光显无染,即一切有情成佛法身之方便,而不能谓一切有情皆是佛也。”  。:”

  那么这个里边呢,阿昂旺堪布特别发挥了一通道理,这个我们感到很好。我们说光明的自性,本来清净。这句话呢,很多人要误会。一切众生,本来清净的,本来就是佛。那么心里因为有客尘的烦恼,起了染污了,那么迷掉了。所以说变了众生了,好象佛本来是有的。那么你是佛,客尘烦恼起了把你染污了,成了众生了。那么你修,修了成佛了,哪一天客尘烦恼来了,又迷了,你又成了众生了。这个事搞得完吗?成了佛还会迷啊?不会的。那么本来不是佛嘛,本来是众生,但是法性确实跟佛的法性一样的,本来清净的。这仅仅是法性清净,不能说本来是佛。这个话不好说。

  

  那么这个里边呢,阿昂旺堪布是讲了很多。当然我们去参考了,不能全部把它念下来,也不必了。就是说法性清净,不要认为我的心就是清净的。你如果心本来清净的,那么你怎么会染污呢?如果清净的可以染污的话,那你修也白修了,修了清净了又染污了,什么时候碰了个染污又倒了霉了。那是不可靠了,修行也白修了,这个是没有的。本来清净的法性,法性是清净的,那么这个烦恼呢,这个缘起的烦恼呢,可以除掉的。用无漏的对治法把它除掉,空性把它空掉。那么证到这个清净法性,那就证法身了,那才是成佛了。

  那么这就是说,要忍可。“深”,这个道理很深,极深的道理能够忍可,本来清净的道理,千万不要搞错了。这是法性清净。

  

  三、依念诵者,谓如仪轨念诵百字咒等,诸殊胜陀罗尼。

  第三种,依念诵,念颂诵仪轨了,。“谓如仪轨念颂诵百字咒等,诸殊胜陀罗尼”,那么就是我们加行也有了,念这个仪轨,百字明仪轨了等等,那么殊胜的陀罗尼,这个百字明是最厉害的,其他还有。

  

  《妙臂请问经》云:「如春林火猛焰炽,无励徧烧诸草木,戒风吹燃念诵火,大精进焰烧诸恶。犹如日光炙雪山,不耐赫炽而消溶,若以戒日念诵光,炙照恶雪亦当尽。如黑暗中燃灯光,能遣黑暗罄无余,千生增长诸恶暗,以念诵灯能速除。」

  “《妙臂请问经》云:“如春林火猛焰焰炽,无励遍烧诸草木,戒风吹燃念诵火,大精进焰焰烧诸恶””,那么这里《妙臂请问经》里边一段文,那么再引来证明这个道理。“如春林火”,春天这个火,最容易起火的,那么这个森林里起了火之后,这个“猛焰”,极大的这个火。“无励”,不要努力,你不要去加把劲,它自己这个力量就很厉害,可以把整个的草木、树林全部烧完。这是说世间上现实的事情,就是说烧林,在春天呢,一个林子里边要起把野火的话,那整个的山林全部烧掉了,也不要去加把劲的,它自然这个火很厉害,什么都烧完了。

  这是喻了,那么我们法上来说呢,“戒风吹燃念诵火,大精进焰焰烧诸恶”。,念诵等于是火一样,就是念诵这个忏悔仪轨了。这个念诵的火烧起来了,但是要风来吹了,这个风是什么?“戒”。所以说修仪轨如果不持戒的话,效果当然不好,要戒风,戒风持戒清净的,再去修这个仪轨的火,这个火就像森林的野火一样,它把一切草木烧完,一切罪恶也可以烧完。

  “大精进焰焰”,那么你戒风要吹了这个念诵的火,烧起来了,还要精进。有的人他念了:“哎呀,我念了好多万了,还没见效嘛,念了好多了,还没有见效。”你不精进,你戒有没有?这个自己检查自己。如果你说如法地念的,又精进又专一,又是有持戒的心,又是有绝对的信心,相信的心,那决定会见效。大的效慢一点来,小的效就会见到。有的人他念上十万,二十万,他就感到诵得多了,但是彻底地要给它搞完、除掉呢,当然是还不是那么简单了,还要继续努力,大精进,不要退,还得努力地去修。那么可以,一切恶都像山林的草木一样,全部烧完。

  接下边一个比喻,“犹如日光炙自雪山,不耐赫炽而消溶,若以戒日念诵光,炙照恶雪亦当尽”。,这是雪山,很厉害,但是大太阳一照的话,这个太阳的热,这个“炙”呢,就是太阳的极大力量,即使雪山也可以把它化完。

  那么到法上来看呢,“若以戒日念诵火光”,戒的太阳,那持戒还是重要的。念诵的火光来照这个罪恶的雪山,罪恶堆起来跟雪山那么大,但是你以戒的太阳,以念诵的火光去烤它的话,也会把它消完。所以说不要看罪很大,有的时候有的人他感到自己效果不容易见,要退心,不要退,只要你以戒的太阳,以念诵的火光炙燃地烧起来的话,决定再大的雪山的罪恶,也会消尽的。

  “如黑暗中燃灯光,能迁遣黑暗罄无余,千生增长诸恶暗,以念诵等灯能速除”,这个比喻就是说,不要看得那么难,好象太阳要把整个的罪恶雪山把它化完好象很困难,下边就是说并不困难,黑暗里边,“千年暗室一灯照破”,这个定公上师经常说的话。在漆黑的一个屋子里边,你只要点一个灯好了,这个灯一点,哪怕你(这个一千不是一千年),一千辈子造的那个罪恶的黑暗,也被灯一照呢全部照亮了。这个法尔如此,光来了黑暗就没有了。那么你念诵的灯,念诵等于一个灯一样,它决定能够很快地把那些罪恶的黑暗除掉的,就像灯光除暗一样,这法尔如此,不要发很多大的劲的。那么你念诵的话,把这罪恶黑暗消除…

《广论讲记(三)(下士道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