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是,跟你這個身體同時來的。你這個身體有了,就有四大,四大本身就是互相違害的,所以說你這個身體、這個命呢,“無可安保”,你保證它要怎麼樣子安全呢,誰也不敢擔保。
如是亦如《大涅槃經》雲:“言死想者,謂此命根,恒有衆多怨敵圍繞,刹那刹那漸令衰退,全無一事能使增長。”
“如是亦如《大涅槃經》雲”,那麼又引個《涅槃經》來證明這個事情。“言死想者,謂此命根,恒有衆多冤敵圍繞,刹那刹那漸令衰退。全無一事能使增長”,那麼這個身體呢,我們說念死,我們爲什麼念死呢?就是這個命根子有很多的怨敵(就是它的違緣),圍繞了這個命根子,一刹那一刹那把這個命根衰退下去、減少下去,而沒有一個事情可以使它增長的。使命增長的卻沒有,使它減退的、消耗掉的卻很多,那就是說違緣很多、死緣極多,活緣極少。這個活緣,後邊也說,就這個活緣也可以變死緣,這個後邊還要講。
《寶鬘論》亦雲:“安住死緣中,如燈處風內。”
《寶鬘論》它又這幺說,“安住死緣中,如燈處風內”, 我們這個命根總是住在這個死緣裏邊,就像一個燈。一個燈麼,就是在我們以前麼蠟了,就擺在風裏邊,這個風吹這個蠟,幾下子這個蠟,油就耗盡了,就熄掉了。你擺在房間裏邊沒有風麼,它點得長一點,你若風一吹的話,幾下子就熄掉了。因爲死緣多嘛。
《親友書》亦雲:“若其壽命多損害,較風激泡尤無常,出息入息能從睡,有暇醒覺最希奇。”
“《親友書》亦雲:若其壽命多損害,較風激泡尤無常,出息入息能從睡,有暇醒覺最希奇”,他說這個壽命呢,損害的多,就是違緣多、死緣多,它這個損害壽命的事情的多,比什麼還厲害呢?“較風激泡尤無常”,風吹起一個泡沫一下子就散掉了,那是極快的無常,而我們的壽命它的損害比這個無常還要快。這個快到怎麼樣子呢?我們佛就說過,《四十二章經》裏邊,生命在哪裏呢?這個比丘有人就回答他,有一個最好的就說“在呼吸間”,那極快了。一呼一吸,你這個氣息出來,吐出來之後,第二個吸不進去了,就死掉了。
所以說“出息入息能從睡,有暇醒覺”,我們一呼一吸能夠睡著了之後,還安然地醒過來,這是極稀有的。一呼一吸之間就會死掉,你睡眠的時候,那麼多呼吸,早上卻平安無事地醒過來了,想想看,這個極難。呼吸間就會死掉的。我們漢地僧人也有這個話,他說:“今晚脫了鞋和襪,明天早上穿不穿都不曉得。”今天你睡覺了,鞋襪脫掉了,明天能不能穿都不知道,你睡了不醒了,就去掉了,這事有沒有?有的。有的人他晚上睡了,早上怎麼沒動靜了,一看已經走掉了。那麼就爬不起來了。
所以說從這裏說呢,本來的壽命極無常、極危脆的,你竟然一呼一吸地睡一個覺,第二天有暇,就是安安然然地醒過來了,這太希奇了。沒有死掉太好了。
《四百論》亦雲:“無能諸大種,生起說名身,于諸違雲樂,一切非應理。”
“《四百論》亦雲:無能諸大種,生起說名身,于諸違雲樂,一切非應理”,這個就是說前面的道理了。我們的四大種,本來是相生相克的,都是互相克的。那麼它什麼時候呢,它鬥,它們合在一起就要鬥,四個東西是等于說四個人都是冤家一樣的,碰了就要鬥的。鬥到後來呢,筋疲力盡了,那麼暫時休息一下,就鬥不起來了。這個時候,能力無能了,就是鬥的力量不夠了,這個四大種在我們身體上,就說四大就是很調了,它不鬥了麼就四大調和。
一個人的身體四大種造的,這個四大種必定要鬥的,它中間鬥的能力比較微的時候,我們身體就安然,就認爲快樂了。這個快樂是不是可保的?“一切非應理”,這個是極不合理的,它一有力量就要鬥了,暫時地協調一下僅僅是它能力不夠了。那麼它有了能力,它又鬥起來了,這個樂不是真的樂,不要貪著這個樂。那麼有的人他身體很好,他就想“哎,身體很好”,他就吃喝玩樂去了,那個你想一想,這個是不可靠的。那麼而且吃喝玩樂呢,多半把身體都搞壞了,等到你壞了之後再要去修,那就很困難了。
現是五濁極濃厚時,修集能感長壽久住大勢妙業,極其稀寡,飲食等藥,勢力微劣,故皆少有能治病力,諸所受用,安然消後,能長身中諸大種分,勢用虧減,故難消化,縱能消已亦無大益,資糧寡集,惡行尤重,念誦等事,勢力微劣,故延壽等,極屬難事。
“現是五濁極濃厚時”,它這個就是說到這個問題了,有的人就提,什麼長壽法不是能夠解決問題嗎?他說現在五濁極濃厚的時候,就是煩惱極重,命濁等等。“修集能感長壽久住大勢妙業,極其稀寡”,你能夠修那些感長壽的能夠久住的,這是很大力量的妙業——那極少,修不起,就是說,你也碰不上。
“飲食等藥,勢力微劣,故極皆少有能治病力”,這個飲食也好、藥也好,這是就是我們飲食也叫藥,它的力量都很小了。就是說現在的東西,力量小了。吃下去能治病的就是力量不夠了,不能治了。以前的人吃一點點藥,吃一點什麼東西,病就好了。現在的人盡吃盡吃還好不了。就是說那些功能,飲食醫藥的功能減少了。
“諸所受用,安然消後,能長身中諸大種分”,那麼本來我們受用的那些飲食呢,消化之後能夠增長我們四大種那些身體的,可讓身體強壯起來的,但是現在呢,“勢力虧減”,這些東西的力量都減損了。“故難消化”,吃下去消化不了。我們這裏叁門很多人就感到肚子脹得很,不想吃飯,難消化。東西是很多,吃不下。這是現在的福報問題。
“縱能消已亦無大益”,縱使你消化了,但是它長養身體力量不大,吃下去變大便,又排出來了,對你身體沒什麼好處。
“資糧寡集,惡行尤重”,善的資糧要積集呢,很少,不容易,造惡行呢卻是極多、很重。“念誦等事,勢力微劣”。要說念誦吧,很多人告訴我,一念就是打妄想,一念就是打瞌睡,“勢力微劣”,這個力量很小。你修長壽法,你打瞌睡、打妄想修,力量有好大?當然做不起。
“故延壽等,極屬難事”,所以說要靠這些來增加壽命呢,極難。所以說活緣少,死緣多。下邊又說,更進一步的。
又諸活緣,亦無不能爲死緣者,爲不死故,求諸飲食房舍伴等,此複由其受用飲食太多太少及不相宜,房舍倒塌,親友欺侮,是等門中而成死緣,故實不見有諸活緣,非死緣者。
“又諸活緣,亦無不能爲死緣者”,即使我們說的活緣,也可以變死緣的。“爲不死故,求諸飲食房舍伴等,此複由其受用飲食太多太少及不相宜,房舍倒塌,親友欺侮,是等門中而成死緣”。所以說即使說是活緣,但是也可以變成死緣的,你爲了你不死,就是要求活的活緣了,那麼你去求飲食了,不吃飲食麼餓死了,但是飲食找好了,吃多了,害病了。但是吃太少了、不夠了,也還要害病。不相宜的,你熱體的吃了熱的飲食;寒體的吃了寒的,又害病了。病了,怎麼?嚴重麼就死掉了。所以飲食本來是會活緣的,但是也可以變死緣,吃不相宜的,那些或者有毒的,那更糟糕了。房舍也是爲了活緣,我們造屋子,保護我們自己不受風雨的吹打,不會太陽曬,結果你造了個的房舍,造得不牢,睡了一半塌下來了,把你壓死了。活緣變死緣了。那麼親戚朋友,本來你是叫他幫忙的,做些事情可以找到活緣的,結果他跟你合不攏了,欺負你了,或者把你害死掉。活緣也變死緣了。這些地方都會變成死緣。這些本來是活緣呢,“是等門中”,種種房舍、飲食、親戚朋友等等,都能變死緣。
“故實不見有諸活緣,非死緣者”,所以說,實際上說,一切都是死緣,活緣實際上也就是死緣。那麼就是說,活緣少,實際上是沒有。
那麼這是第二個因相。
複次存活即是趣向于死沒故,活緣雖多,然無可憑。
“複次存活即是趣向于死沒故,活緣雖多,然無可憑”,再從另一個方面想:我們活在那裏也不過是趨向死亡,走向死亡的。這個話前面講過了。你活在那裏就是一步一步地向死亡進軍,並沒有說能夠到一個長安樂的地方去,不斷地向死亡在走。“活緣雖多”,再怎麼多,不可靠。
《寶鬘論》雲:“死緣極衆多,活緣唯少許,此等亦成死,故當常修法。”
“《寶鬘論》雲:死緣極衆多,活緣唯少許,此等亦成死,故當常修法”,這是總結前面的。死緣極多,活緣極少。縱使那是活緣,也會成死緣的。那麼所以說,除了你好好修法的話,你還要幹什麼呢?你命都保不住了,你還要搞什麼呢?你說要求世間上的那些財色利養、五欲,都是你有命才享受,你現在命都沒有了,你還享受什麼呢?趕快修法就算了。這是勸人好好修。
(叁)思惟其身極微弱,故死無定期者,身如水沫,至極微劣,無須大損,即如名曰芒刺所傷,且能壞命,故由一切死緣違害,是極易事。
第叁個因相,“思惟其身極微弱,故死無定期”。我們的身體要是極堅固,那麼死緣可能也少一點,活得長一點,但是這個身體極微弱,什麼時候可以給你死掉的。所以死無定期。
“身如水沫,至極微劣,無須大損,即如名曰芒刺所傷,且能壞命,故由一切死緣違害,是極易事”,我們的身體極不堅牢,就像水泡一樣,沒有什麼堅實的,極微弱的。不要很大的損害,就會促使你死亡。就是說你假使中了個刺,毒刺,那小小的東西,你刺了一下子,也不很深,但是毒進去之後,就會死亡的。所以說一切死緣,危害是極容易的,因爲身體本身是不牢。一點點小的事情就會導致死亡。
《親友書》雲:“七日燃燒諸有身,大地須彌及大海,尚無灰塵得余留,況諸至極微弱人。”
“《親友書》雲:七日燃燒諸有身,大地須彌及大海,尚無灰塵得余留,況諸至極微弱人 ”,這就是說劫末的時候,七個太陽一起來了。這個我們想想看,夏天一個太陽都受不了了,兩個太陽來起來恐怕一般人都活…
《廣論講記(二)(道前基礎二+下士道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