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量年,今后须以满十岁为寿长际。即于现在老幼中年,于何时死,皆无定故。如是亦如《俱舍论》云:“此中寿无定,末十初无量。”
“赡部洲寿极无定准”,而南赡部的人,这个寿量毫无标准了。“劫初寿数,经无量年,今后须以满十岁为寿长际”,那么在劫开始的时候,我们说成住坏空,这个坏劫的时候世界毁灭了,九个太阳出来都毁了。那么空呢,毁了之后,空的时候有一个劫,世界是什么都没有,空的。那么这个空劫过了之后,慢慢形成这个世界了。等到形成了之后,可以住人了,就是住劫开始了。住劫开始,南赡部的人寿量是无量岁。那么后来,一百年减一岁,减到最低,最长寿的人只有十岁。
我们说现在寿命算他一百岁,十岁是个小孩子。但是到了那个时候,十岁是个老头子了,就快死的人了。那么这个时候就是说,那个时候的人寿量最高是十岁了,那么一般就没有那么长了,最高的数字就是十岁了。
“即于现在”,现在来说,“老幼中年”,老人也好,小孩子也好,中年人也好。“于何时死,皆无定故”,什么时候死都没有一定的。那么有的人就说:“他年纪还轻呢,他不会死的。”不一定。《无量寿经》里就讲了这个世间的痛苦的样子。有的是小的哭老的,老的走掉了。但是还有很多老的哭小的,老的还在,小的都没有了。这些世间上你去看,还是很多。我们前一次讲的那个喻,就是老的哭小的,他的孩子,一个才十几岁,长得极端正,就是一针打错了,“哇”的一声就死掉了。这个再痛惜也就没办法了。所以说老年也好,幼年也好,中年也好,什么时候死都没有一定的。
“如是亦如《俱舍论》云”,《俱舍论》学过的都知道,在十一卷里边,“此中寿无定”,“此中”就是南赡部的人,寿命是没有一定的。“末十初无量”,就是劫末的时候,最高是十岁,劫初的时候,就是住劫了,劫初的时候寿命是无量岁,那就是说,中间的差距就极大了。
《集法句》云:“上日见多人,下日有不见,下日多见者,上日有不见。”
“《集法句》云”,一本书,《集法句》一本书,“上日见多人,下日有不见,下日多见者,上日有不见。”那么“上日”就是上半天,看见很多人马路上在走,“下日有不见”,到下午有些就没有了,已经看不到了。那么“下日多见者”,下半天你看到很多人,到明天早上也有不见的。那么这就是说,一切法无常的。你不要看在马路上哄来哄去的,那么多人,到下一次去看看,这些人还在不在就不晓得了。那么有些就是说,开游乐场所了,很多人在那里欢喜作乐了。不管你台上演的也好,下边看的也好,明天还在不在,哪知道。
又云:“若众多男女,强壮亦殁亡,何能保此人,尚幼能定活。一类胎中死,如是有产地,又有始能爬,亦有能行走,有老有幼稚,亦有中年人,渐次当趣没,犹如堕熟果。”
“又云”,这个书又这么说,它说,“若众多男女,强壮亦殁亡,何能保此人,尚幼能定活”,很多的男的女的,我们现实看到的,非常强壮的,身体极好的,也会死掉的,那么你哪能担保这个人他年纪还小,决定能活得好长呢。谁也不敢担保。那么“一类胎中死”,有一些人,没有出胎就死掉了,这个我们现在很多了,打胎么,拿掉了。有些难产,死掉了。“如是有产地”,有的是生下来,才下地,死掉了。“又有始能爬”,有的小孩子,才能够在地上爬来爬去,还不能够走,死掉了。“亦有能行走”,才能够走路,死掉了。“有老有幼稚”,死的人有老的,也有小的,也有中年人。“渐次当趣没”,一个一个慢慢地都走向死亡的道路。
“犹如堕熟果”,“堕熟果”是一个公案。佛带了很多比丘到树林里去,看见树上的果子掉下来了,佛就说了,人命无常,不坚定的,就像这个果一样。这个果长在树上,熟了,它树上就呆不住了,就掉下来了。那么有些呢,没有熟,给虫咬了,树枝撑不住了,也掉下来了。那就是年轻的、年幼的也会死掉。
应当作意所见所闻,若诸尊重,或友伴等,寿未究竟,忽由内外死缘,未满心愿而死。
“应当作意所见所闻”,那么我们现实所看到的、所听到的,都要好好地去注意。就是现实上我们也碰到很多这些事情,一个人有几十年的经验,这些事情看到的、听到的,都会很多。那么它就是说,你听到的也好,看到的也好,“若诸尊重”,那些师长,或者是朋友,或者是“寿未究竟,忽由内外死缘,未满心愿而死”。寿还没有到,年纪还不大,突然之间,“内”,或者是内的死缘,四大不调,或者是“外”的死缘,其它的横祸、战争,或者是行凶的人等等,“未满心愿而死”,他的心愿没有(满)就死掉了。
这个我们就看得很多了。以前国民党的时候,那些大官给人家刺杀的,叫什么?宋教仁。很有能力,也是极贤能的一个人,后来给人家打死了。那么他的革命的愿还没满就死掉了。那么这个事都有,海外也有。那么林肯,美国的,他解放黑奴,很伟大,但是也给人家刺死了。那么小的就不要说了,这是大人物尚且避免不了,“未满心愿而死”。
念我亦定是如是法,应数思惟应令发生必死之心。
“念我亦定是如是法”,那么他们这些人都这样子死了,你自己呢,能逃得过吗?可能也是这样子的。“应数思惟应令发生必死之心”,好好地思惟,要使这个心发生,就是必死的心要生出来。
那么人家未满心愿而死掉了,你现在那么长的计画,要怎么怎么怎么的,你能担保你都能满愿吗?哪一天死亡来了,你还不是,一切放下了就走的嘛。所以说有的人担心了,老了怎么办,啥东西,你担什么心嘛,你老不老还不知道,你怎么操那么多心干啥么?操得来一个人身体都搞坏了,尽想那些毫无意思的事情。这不要想的。这个人是你老来好不好,你过去做的业好,决定好;过去业不好,就不好。你去焦啥东西嘛。
有的人说出了家了,没有孩子了,没有人照顾了,苦得很。我出了家了,照顾的人极多,一点也不苦,苦啥东西呢?八个侍者,还有那么多居士,比哪个在家人还好嘛,这不要去想那些东西。
那么好好地去想,必死的心想出来。这个心生了有什么好处?不叫你去自杀,是叫你好好修善业,不要去找现实的、现世的利益去造恶业,去追求那些五欲的事情了。
第一个因素,就是说南赡部的人,他的寿命是没有定的。那么我们既然现在生在南赡部洲,你的寿命定不定?不定。什么时候去?不知道。今天可能会去吧,那你好好地要修行了。不要说“今天再玩一天吧,明天再说”,不行了。万一走了,就来不及了。
(二)思惟死缘极多,活缘少者,谓于此命有多违害,谓诸有心及诸无心,若诸魔属,人非人等,众多违害,及傍生类,损此身命,亦有多种。
“思惟死缘极多,活缘少者”,我们生在这个世间上,要死的因缘极多。使你成活的因缘却是极少。那就是死的机会是太多了。死无定期。什么时候死,死的缘来了就死掉了。
“谓于此命有多违害”,我们生在这个地方(南洲)呢,这个命呢,违害的因缘太多了。“谓诸有心及诸无心,若诸魔属,人非人等,众多违害”,有心的、无心的,这可以两种:一种是有情;一种是非情。或者有故意来害你的,或者无心的无意中的。那些魔眷属、人、非人这些鬼神,“众多违害”,还有就是傍生,狮子老虎、毒蛇都会害你,乃至一个蜈蚣,它也可以害你。我们在五台山的时候,还有蚰蜒,他们五台山的那些人告诉我(他们吃烟的,他们为自己吃烟找个借口),他说“我们吃烟了,为什么?有种蚰蜒,要爬耳朵去。爬耳朵里去吃脑子的,那么这就要断命的。我们吃烟,它就不爬了。”实际上你不吃烟,我们清凉桥没有人抽烟,也没有蚰蜒爬进来。说不定,他们吃烟的人爬进去的还有,这个就不敢说了。那么这些傍生等等危害极多。
昨天有人说,我们水有毒,很多青蛙翻了身了,肚子朝天了。这个倒不一定,我们放青蛙的时候,很多青蛙已经不行了,时间太久了。这个我们要重新说一下,放生要赶快放,不要车来了,等了、吃饭了,啥东西了,叽里呱啦念了很多了,再放它,来不及了,它两脚朝天了,就死掉了。(师笑)这个要早点放嘛。我们念这个咒就是要快,结果还是很慢。就是嘛,你想想看,本来它要放生的,就是你把它在口袋里时间放多了一点,它也死掉了。这个死缘太多了。
彼等如何违害之理,如是内中所有诸病及外大种违损之理,皆应详思。
“彼等如何违害之理”,那么他们怎样危害生命呢?“如是内中”,他说内外,“内”里边有病,“及外大种违损之理”,外大种,碰到火了,烧就烧死了,碰到水了,淹死了。“地”,假使石头倒下来了,压死了,那么这些都是外大种损害了。都要好好思惟。
复次自身由四大种成,彼等亦复互相违害,诸大种界若不平等,有所增减能发诸病,而夺命根。 此诸违害,是与自体,俱生而有,故于身命无可安保。
“复次自身由四大种成,彼等亦复互相违害,诸大种界若不平等,有所增减能发诸病,而夺命根 ”,那么我们这个身体,四大种造成的:地水火风。这个地水火风,合了个身体,好象是很调和、协调,那么不是很好吗?但是我们仔细想一想,地水火风都是相克的,水跟火不相容的,风跟火也要违害的。反正地水火风四个东西都是互相冲突,有矛盾的,都不协调的。那么暂时它们没有斗,斗的力量或者微弱一点,这个身体好象舒服,但是一斗了,它也害病了,四大不调嘛。哪一方面胜了,它就害病。风盛就风病,火大就火病,水大就浮肿病等等,这个就害病。病得凶了就还“夺命根”。这个四大本身就是不调和的。你叫它调和是很困难的。就是死缘多、活缘少。
“此诸违害,是与自体,俱生而有,故于身命无可安保”,你说这个违缘,是不是外边来的,并不…
《广论讲记(二)(道前基础二+下士道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