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三册
共下士道(二)
宗喀巴大师 造
法尊法师 译
智敏上师 讲
<内部资料,仅供参考>
《讲记》与《广论》原文、《集注》页码对照表
第一讲(《广论》第一~四页;《集注》第一~九页)………………………1
第二讲(《广论》第四~五页;《集注》第一零~一四页)……………………13
第三讲(《广论》第六~一零页;《集注》第一四~二五页)…………………27
第四讲(《广论》第一零~一三页;《集注》 第二五~三一页)……………41
第五讲(《广论》第一三~一六页;《集注》 第三一~三六页)……………54
第六讲(《广论》第一六~一八页;《集注》 第三七~四三页)……………68
第七讲(《广论》第一八~二零页;《集注》 第四三~四八页)……………81
第八讲(《广论》第二零~二四页;《集注》 第四九~五六页)……………94
第九讲(《广论》第二四~二七页;《集注》 第五六~六三页)……………109
第十讲(《广论》第二七~三一页;《集注》第六四~七一页)……………123
第十一讲(《广论》第三一~三三页;《集注》第七二~七七页)…………140
第十二讲(《广论》第三四~三五页;《集注》第七九~八二页)…………154
第十三讲(《广论》第三五~三八页;《集注》第八四~八八页)…………170
第十四讲(《广论》第三八~四一页;《集注》第八八~九四页)…………185
第十五讲(《广论》第四一~四四页;《集注》第九五~一零零页)………197
第十六讲(《广论》第四四~四六页;《集注》第一零一~一零六页)……211
第十七讲(《广论》第四六~四九页;《集注》第一零六~一一三页)……224
第十八讲(《广论》第四九~五一页;《集注》第一一四~一一八页)……238
第十九讲(《广论》第五一~五四页;《集注》第一一九~一二二页)……252
第二十讲(《广论》第五四~五八页;《集注》第一二三~一三二页)……266
整理说明:
本资料系根据上师讲课录音记录整理而成,未经上师审阅。
本资料主要面对讲寺内部及函授学员学习临时使用,不足为凭。仅供参考,请勿翻印。由于记录整理者水平、时间所限,其中可能存在诸如误听误记等错误,如在阅读中发现,请及时指出,并反馈给讲寺函授部,以便更正。
联系地址:317102 浙江省三门县高枧多宝讲寺函授部编辑室
电话:0576-3117311, 013325960233
网址:http://www.duobaosi.com/bbs/
电子信箱:editor@duobaosi.com
目 录
归依三宝 1
辛一 趣入圣教最胜之门净修归依 1
壬一 由依何事为归依因 1
壬二 由依彼故所归之境 4
癸一 正明其境 4
癸二 应归依此之因相 5
壬三 由何道理而正归依 12
癸一 由知功德而正归依 12
子一 佛功德 12
(一)身功德 13
(二)语功德 14
(三)意功德 17
(四)业功德 22
子二 法功德 31
子三 僧功德 32
癸二 由知差别而正归依 33
癸三 由自誓受而正归依 37
癸四 不言有余而正归依 38
壬四 既归依已所学次第 41
癸一 《摄分》中出 41
癸二 教授中出 43
子一 别学 43
丑一 遮止应学 43
丑二 修行应学 45
子二 共学 50
深信业果 81
辛二 一切善乐所有根本发深忍信 81
壬一 思总业果 81
癸一 正明思总之理 81
癸二 分别思惟 96
子一 显十业道而为上首 96
子二 抉择业果 101
丑一 显示黑业果 101
寅一 十黑业道 101
(一)杀生 101
(二)不与取 104
(三)欲邪行 106
(四)妄语 111
(五)离间语 113
(六)粗恶语 115
(七)绮语 115
(八)贪欲 118
(九)瞋恚 121
(十)邪见 123
寅二 轻重差别 128
卯一 十业道轻重 128
卯二 兼略显示具力业门 136
(一) 由福田门故力大 136
(二) 由所依门故力大 141
(三) 由事物门故力大者 146
(四) 由意乐门故力大 146
寅三 此等之果 148
(一)异熟果 148
(二) 等流果 149
(三)增上果 151
丑二 白业果 155
寅一 白业 155
寅二 果 156
丑三 业余差别 157
壬二 思别业果 173
癸一 异熟功德 173
癸二 异熟果报 175
癸三 异熟因缘 177
壬三 思已正行进止之理 181
癸一 总示 181
癸二 特以四力净修道理 195
己二 生此意乐之量 220
己三 除遣此中邪执 221
归依三宝
辛一 趣入圣教最胜之门净修归依
初中分四:一由依何事为归依因,二由依彼故所归之境,三由何道理而正归依,四既归依已所学次第。今初
第一个,入圣教的最胜的归依,就是净修归依。又分四科,“初中分四,由依何事为归依因”,依什么事情作归依的因。“由依彼故所归之境”,那么所归依的境界,归依的对境。“由何道理而正归依”,为什么,真正的归依要应该是什么道理来归依?“既归依已所学次第”,归依之后要学什么?这是一层一层进去的。那么科判看不清楚,我们下边仔细广讲。
壬一 由依何事为归依因
因虽多种,然于此中是如前说,于现法中速死不住,死殁之后,于所生处亦无自在,是为诸业他自在转。
第一个,“由依何事为归依因”,归依的原因是什么?“今初:因虽多种,然于此中是如前说,于现法中速死不住,死殁之后,于所生处亦无自在,是为诸业他自在转”,归依的原因很多,我们这里跟前面说得一样,根据前面所说的。“于现法中速死不住”,现世,无常迅速,死无定期。那么这个是很快的,无常,就要刹那、刹那过去了,不安住的。“死殁之后”,那么死了之后,就是前面讲的,三恶趣去了,这是很可怕了。那你去哪里?你想去也好,不想去也好,自己没有主宰权,是根据业所感的。业叫你到哪里去,你就哪里去。这个业是哪个造的?又是你自己造的。所以说,死了之后,并不听你自在的,你要想生升天,但你造的业是地狱,那你非地狱去不可,天上没有你的份的。
其业亦如《入行论》云:“如黑暗依阴云中,刹那电闪极明显,如是佛力百道中,世间福慧略发起,由是其善唯羸劣…
《广论讲记(三)(下士道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