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听佛的教授、教诫,那么做好的事情,慢慢地由增上生,得到决定胜,一切安乐,世出、世间的都能够得到。那么所以关键呢,先要归依。那么自己归依了,知道这个好处呢,也要使一切有情,也同样得到好处。所以说,要安立众生,令他也归依。
第四随作何事,有何所须,皆当供养启白三宝,弃舍世间诸余方便者。谓随作为何种所作,随见何等紧要重事,应依三宝及兴随顺三宝供养。于一切种,不应依止不顺三宝邪道等仪,一切时中应当至心归凭三宝。
“ 第四随作何事,有何所须,皆当供养启白三宝,弃舍世间诸余方便者”,就是说不管你做……,有产生一些事情,有什么事情,有什么需要,应当先要供养三宝,要陈白三宝。不要用世间的那一些方法来做。这个当然是大的事情、重要的事情,小小琐碎事情当然不要此例了。那么下边广讲了。
“谓随作为何种所作,随见何等紧要重事”,这是大事情了。“应依三宝及兴随顺三宝供养”,那么我们要做一些事情,那么看到一些重要的事情(发觉或者看到一些重要事情),那么要依靠三宝,而兴供养,兴什么供养呢?随顺三宝的供养,就是说不要顺随世间,也不要随顺外道的供养。要依三宝,归依三宝。同时兴供养,兴随顺三宝的供养。就是三宝内部的供养的方式,怎么做就怎么作。
“一切种”,就是不管你任何的情况之下,不应当依靠那些,“不顺三宝邪道等仪式”,就是供养的仪式呢,不要以不顺三宝的,邪道的那些仪式。他们藏地,邪道就是苯教(黑教)。我们汉地,邪道就是鬼神教、气功师之类的。那么我们要什么要紧事情,第一个是依靠三宝、归依三宝;第二个呢,要兴供养。兴供养要随顺三宝的供养,不要随顺那些不顺三宝的,邪道的仪式来供养。那么世间的供养也不要随顺,世间的那一套跟三宝不顺的也不要。那么邪道的、黑教的等等,当然更不要。
“一切时中应当至心归凭三宝”,“一切时中”,任何时候,都要至心的、一心地依靠,“归凭”,“凭”也是依靠的意思,完全依靠三宝,一切其他的力量不要依靠,只依靠三宝,这个佛弟子应当这样做。
但是前面说过的,世间那些人也好,其他的教徒也好,给他作帮助,假使说看医生,你付了钱,叫他看医生,这些是可以的。那么真正的依靠呢,是要依靠三宝的。求帮助,鬼神也可以,其他的教徒也可以,这个是另外一回事情,不是依靠,他是求帮助,这是另外一事。那有的人过份了,就是什么那些鬼神、外道的教徒,就当仇人看了,这个也不必。有的时候,可以他们帮助的,也可以求他们帮助一下。但是,不是归依,不是依靠。这仅仅是作朋友之间的一种帮助而已。
第五由知胜利,昼三夜三,勤修归依分二,一《摄分》所出胜利,二教授所出胜利。
那么第五科,“第五由知胜利,昼三夜三,勤修归依”,知道三宝的好处,殊胜的利益,昼三时,夜三时,要勤修归依,好好的修归依的这个法。
那么这分两科:“一、《摄分》所出胜利,二、教授所出胜利”。《摄分》就是说《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里边说的好处,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我们自己的教授里边,传承所说的一些利益。
初中有二四聚。初四聚中,一获广大福者,如《无死鼓音陀罗尼》云:「佛世尊难思,正法亦难思,圣僧不思议,诸信不思议,异熟亦难思。」
那么先说第一种,“初中有二四聚”,有两个四聚。那么我们的表呢,可以对照来看一下。胜利呢,初,《摄抉择分》里边两个四聚,第一个四,一是“获广大福”,得到广大的福报。“如《无死鼓音陀罗尼》”,这一本书,“云:佛世尊难思,正法亦难思,圣僧不思议,诸信不思议,异熟亦难思”,那么就是说得到广大的福德、福报了,就是说佛世尊的功德,是难思,不可思议的;正法的功德也不可思议的;这个圣僧,证果证道以上,见道以上的,叫圣僧,他的功德也不可思议的;“诸信不思议”,能够对三宝起至诚信心的,这个也是不可思议的;那么你以至诚信心相信三宝,那么你感的异熟果也是不可思议的。这几个不可思议,主要是三宝的功德不可思议,而感到的一切。我们能够净信三宝之后,感的异熟果同样也能得不可思议,那就是可以获得广大的福。
《摄波罗蜜多论》亦云:「归依福有色,三界器犹狭,如大海水藏,非握能测量。」
“《摄波罗蜜多论》亦云:归依福有色,三界器犹狭,如大海水藏,非握能测量”,他说归依的福报,我们由归依三宝所感得的福报,假使有色,有形色的话,假使有体、有体积的话,那么整个的三界也容纳不下。那这个福报呢,就超过三界的容量。那么打个比喻,大海的水,非我们一个手这样子淘拿得完的,我们手去拿,怎么拿得完呢?大海水是无量,那是很大的水藏。那个,你手拳头去抓呢,抓到多少呢?这个不能测量,一把一把抓的话,到底多少把?那是无可测量的。这是说归依三宝之后,获得的福报呢,是无量无边。
二获大欢喜者,如《念集》中云:「若诸日夜中,能随念诸佛,正归依佛者,此是人所得。」于余二宝亦如是说。我今获得依止如是三宝归宿,是为善得,作意思惟,增长欢喜。
第二,“获大欢喜,如《念集》中云:若诸日夜中,能随念诸佛,正归依佛者,此是人所得。于余二宝亦如是说。我今获得依止如是三宝归宿,是为善得,作意思惟,增长欢喜”,那么这个经里边这么说,假使我们昼夜的时候能够随念三宝,正归依佛,就是能随念佛,能够随念佛的功德,而正如法地去归依佛的话,这个人所得到的,那这个就是下边――“此是人所得”,只是人才能得到,暇满人身才能得到的。那么,其对佛宝如此,法宝、僧宝也是如此。这个话呢,没有说透了。下边宗大师解释:他说“我今获得依止如是三宝归宿”,我现在能够得到依止三宝为我的归宿,“是为善得”,这个是最好的一个收获。那么“作意思惟”,这样子想呢,这是增长欢喜心,增长广大的欢喜心,因为三宝的功德无量无边,我现在以这个暇满人身,能够碰到三宝,能够如法地归依,那么这个利益是无边了,那就是生极大欢喜心了。
三获三摩地,四获大清净者,谓由等持及以慧学而得解脱。
第三,“获三摩地”,得到归依三宝之后, 我们可以慢慢地从戒而入定了,这个得到三摩地。第四,“获大清净”,得了三摩地之后,可以开发智慧,依定、慧两个,就可以解脱,即得解脱的最大安乐、清净。那么世间不清净了,解脱了世间的这些染污呢,得大清净。所以说,“谓由等持及以慧学”,因为得了三摩地之后,就可以开智慧。开了智慧之后,断烦恼、出三界,得大清净。
那么,这是《瑜伽地师论》的第一个四聚。
第二四聚中,一具大守护者,至下当说。
第二个还有四聚。“具大守护”,“具大守护”就是归依三宝之后,得极大的保护,“此下当说”,下面要说,这里举例就不举了。
二于一切种邪胜解障,皆得轻微,或永灭尽者, 谓由信解、归依恶师恶法恶友增上力故,造诸恶业,皆得轻微,当得清净。
“二于一切种邪胜解障,皆得轻微,或永灭尽者”,“邪胜解障”,邪的胜解,对一切邪法、邪教,他起胜解――决定不疑的解,这个是一个障。那么这种障呢,归依三宝之后,可以使他轻微、减轻,或者永远灭尽,把它灭完。我们不是经常用四归依这个方法解除那些气功外道的那些障碍嘛。这些邪的障碍,只要你归依三宝好了,就可以慢慢地减轻,甚至于永远消灭。那么念过四归依的人,得了好处的,心里就有体会,有的是减轻了,有的是全部解除了。
“谓由信解、归依恶师恶法恶友增上力故,造诸恶业,皆得轻微,当得清净”,邪信解,就是信解什么呢?信解归依恶师(外道的师)、恶法(外道的法)、恶友(外道的教徒),这些力的增上,就是靠了这些力量,造了很多恶业。那么这种信解呢,要造恶业的。那么这种信解归依三宝之后,都能够轻微,能够清净,永远灭除。
三得堕入正行 正至 善士数中,
这里我们有个注解,“堕入正行正至善士数中”,归依三宝之后,有什么好处?可以进入正行的、正至的善士里边,就是说,属于他们的队伍里边去了。
四为其大师同梵行者,及于圣教净信诸天,爱念欢喜者,谓得趣入善士数中,为大师等之所喜乐。
第四,“为其大师同梵行者,及于圣教净信诸天,爱念欢喜者”,就是说我们归依三宝之后,可以为大师(佛)、同梵行者(那些僧宝),还有这些对三宝净信的那些天,都欢喜、爱念。对我们生爱念,生欢喜。为什么?“谓得趣入善士数中”,就是前面说的,我们已经得到善士的一个行列里边去了。“为大师等之所喜乐”,那么佛、僧都很欢喜。
诸天如何欢喜者,谓彼欢喜唱如是言,我等由其成就归依,从彼处没来生此间。是诸人等,今既成就多住归依,亦当来我众同分中。
那么天也欢喜,信佛的天也欢喜。天怎么欢喜呢?“谓彼欢喜唱如是言”,天上的人呢,爱唱歌了。他们就唱,这么唱起来了:“我等由其成就归依,从彼处没来生此间。是诸人等,今既成就多住归依,亦当来我众同分中”,那么天就这么说,我们因为过去呢,成就归依,就是,依靠归依。成就了归依的体嘛,得到归依功德。“从彼处没”,从以前人间,受了归依之后,死了,到天上来了。那么这些人也。“成就多住归依”,他们也是成就了归依,住了归依体里边,将来同样也会得生到我们天上来。那么这就是说归依之后能生天了,那么这个天上的人很欢喜。佛、僧当然更欢喜了,不单是天了,他归依之后,将来成佛嘛,可以慢慢地修行成佛,增上生、决…
《广论讲记(三)(下士道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