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佛菩萨示现,这绝对是会有的。因为佛菩萨是发了愿的,要度众生的,那里有缘的,他都要来的。当然了,因为我们凡夫的福报问题了,看不到三十二相的佛,也看不到庄严的菩萨相。但是他们在我们现前的时候,现的是凡夫相的时候,你却是对他不恭敬,轻毁或者是阻挠的话,那你感的罪就无量无边了。这个不要掉以轻心。
那么我们再举一个例,就是无著菩萨,他入慈心、修慈心定,想见弥勒菩萨。修了几次都修不成功,都灰心下山。最后第三次下山,他路上看到一个母狗,生了个脓疮,很臭。那么印度人都会这种医术了,就是说那些脓疮的医疗的方法呢是用嘴把那个脓吸出来,吸出来,吸完了之后,然后敷一点药,大概疮就会好。那么这个无着43#60:27菩萨呢,他修慈心定的,看你众生有苦,当然是要救了,但是这个众生却是个母狗,赖狗。这个疮臭,脓血满身了,臭得不得了。那么他怎么办呢?不去管他吧,你慈心在哪里呢?你去管管他么实在是臭不可闻。那么还是硬了头皮去给它治了,就把它脓血呢把它吸,一吸的话,一飙飙出来 ,简直要呕了,那个极难受。但是有慈心,再继续,再吸。慢慢地臭味就减少了,最后成甘露味了。再一看,哪里是赖皮狗,就是弥勒菩萨。那就是说,我们没有慈心,就看不到弥勒菩萨的。我们没有一个清净的心呢,就看不到菩萨,看不到佛。佛菩萨在我们面前也是认不到的。
那么这个公案接着下去呢,就是无著菩萨看到弥勒菩萨呢很高兴了。他就那么多年,要修定就是要见弥勒菩萨,好不容易在路上见到了,他很高兴就背他到庙里去了。他就背起走。一路上,看的人就看,各人不同了,有的人说:“唉,真奇怪,这个出家人背个老太婆走了。”他们看成弥勒菩萨是老太婆。为什么?弥勒菩萨是慈悲,那个一般老的女人是悲心大一点。他看的是老太婆。再有的人看见个赖皮狗,无著菩萨,一个出家人背个赖皮狗在马路上走干啥了,奇怪了。这个就是说,众生的业报不同,看到的也不同。那么这是我们就算佛菩萨在眼前,我们也认不到的。
我们再讲个公案,这个公案是苏东坡的。苏东坡跟佛印禅师很要好了。那么几次都是佛印禅师的聪明,他是禅师嘛,都是苏东坡是败的。有一次呢,苏东坡在佛印禅师一起的时候,他坐禅定的样子。坐了,他就问佛印禅师,他说:“你看我像个什么?”佛印禅师说:“像一尊佛,坐在那里很庄严。”结果苏东坡很高兴。佛印禅师也坐在旁边了,佛印禅师很胖,他在旁边坐。他问苏东坡:“你看我像什么?”苏东坡说:“你像一堆牛屎。”苏东坡很高兴,因为这一次胜了。“佛印禅师说我是佛,我说他是个牛屎。那确实我过去败了很多次,这一次胜利了。”回到家里很高兴,讲给他妹妹听。妹妹听了,“糟了,你全部失败了。”为什么?佛印禅师以佛的眼光看,一切众生都是佛。你虽然那个样子在家人,坐得很不好。但他佛的眼光里看你,你还是佛。但是你呢,就是凡夫眼光,一堆臭牛屎的眼光看,佛也当臭牛屎了。
那就是说,无著菩萨没有见了弥勒的时候就看一个癞皮狗。这是凡夫眼光看。那你把佛印禅师说他是一堆牛屎,他也不说话,他就是笑你,你是个知见很差,你看出来的东西都是脏东西,那就你心很脏了。以清净的心看,一切东西都是清净的。他看你是佛,他就是说他的境界很高。而你呢,以很脏的心态来看东西,再好的东西还是脏的,说他是一堆牛屎,那你本身就是一堆牛屎,你心就是比牛屎还脏的东西。那就是说苏东坡又败掉了。
那就是说,这个话就是说,我们眼光看问题呢,就是看你心清不清净了。有烦恼心呢,有心不干净的,佛也看得不干净的。如果你的心干净的呢,那真的佛来你就知道他是真的佛了。但是我们凡夫哪有那么高的层次呢?是见不到的。那么在见不到之下,对一些菩萨示现的,你尽可谨慎一点,不要随便地造罪,也不要随便地轻忽。这是我们有的僧团里边一定要注意这个事情。
好,今天时间到了。
第四十四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上一次我们讲到这个十恶业道的轻重的方面。那么今天我们要接下去。
(二) 由所依门故力大
所依门。它是,具力门里边,一共四个,。第一是福田门。力量大的三宝、师长,师长同等的,还有父母等,他们面前做的事情,好的得大福报;那么不好的呢,获大罪。这是因为对方的重大的田门:福田、恩田。那么今天我们说所依门,所依门就是自己的。自己的方面有各种不同的。那么里边重要的是说,在家、出家了,有戒、无戒了,那么还有有智慧、没有智慧了,这个造的罪,或者培的福,大小就不一样。
由所依门故力大者。谓如铁丸小亦沈水,即彼成器虽大上浮,说智不智所作罪恶,而有轻重。
“由所依门故力大者”,这个造的业,力量极大,由所依门来分别。那么他现在先讲一个比喻,“谓如铁丸小亦沈水,即彼成器虽大上浮,说智不智所作罪恶,而有轻重”,那么就是说有智慧的人,就像一个铁打个器,就像打一个船,虽然很大,也很重,但是不但是不沉下去,能够浮,还能载东西到彼岸去。那么没有智慧的呢,就像一个铁的小丸子,它虽然很小,但是因为没有智慧,没有方便,它还是要沉下去的。那么这个里边,就是有智慧、没有智慧,同样造的罪,有的可以感得很轻的果,有的很重的果。
此因相者,《涅槃经》说,诸愚痴者,如蝇粘涕不能脱离,虽于小罪不能脱离。由无悔心不能善行,由覆藏过,虽先有善为恶染污。故应现受异熟之因,变为极重那落迦因。
“此因相者,《涅槃经》说,诸愚痴者,如蝇粘涕不能脱离,虽于小罪不能脱离。由无悔心不能善行,由覆藏过,虽先有善为恶染污。故应现受异熟之因,变为极重那落迦因”,那么《涅槃经》里有这个话,就是说,愚痴的,就是那些没有智慧的,他们就像个苍蝇,沾了鼻涕上边就是飞不开了。鼻涕是很小一点东西,但是它们愚痴,粘住之后,它就粘住了,就飞不走了。那么愚痴的人同样,虽然罪很小,但是他也不能够脱离恶果。那什么原因?这个智慧,就是说没有悔心,造了恶之后不知改悔,“不能善行”,不能行善。再嘛还要“覆藏过”,造了罪,还要覆藏,不肯发露。那么虽先有善,过去虽然造过善行,但是为现在的恶太大了,染污了,这个善业就是力量也不大了。所以说,本来现前这辈子,要受的异熟,很轻的异熟果的因,变为极重那落迦因。可以变成功极重的、下一辈子的地狱的因。
那么这里我们就说,有人就提一个问题了。就是说:“异熟果现辈子有没有的?”那么这个问题呢,就是我们参照了《集论》,它的注解《杂集论》,它里边就是说,有些顺现受业。,就是这个业造了之后,现世受报的,它的异熟果就在现世能成熟。那么顺生受业呢,那就是无间业了,它是下一辈子马上成受报的。还有一个顺后受业,它异熟果呢,在第二辈以后,就是下一辈之后,再第三辈开始受报的。那么这都是异熟因感的异熟果。有现世受的,也有第二世受的,也有第三世以后受的。这里边呢,有些差别,这个文很好,我们也摘下来了,那么可以作一个参考,可以抄下来。那么这个就证明了,现世造的业,现世受异熟报,是有的。我们以前的一般想,异熟都是隔世了,不一定,现世受异熟报是有的。
那么这里就是说,本来现世受的异熟报的很小的异熟的因,但是因为愚痴痴,没有改悔的心,不能行善,“由覆藏过”,做了坏事还要覆藏,那么不肯发露了。那么虽然过去造过的善行,但是为后来的恶染污了,这个善的力量就减小了。那么是由这些愚痴的行为呢,把现在本来受轻轻的异熟果的因,就扩大成下一辈子受地狱的因。那么就是说,本来这一辈子害一个小病,或者碰到一些不好的违缘就能够解除的,就是消掉了,这个业就消掉了,但是因为愚痴,没有悔心,不能行善,覆藏过,那么为后来的恶染污了,把过去的善因都染污掉了。这样子可以变小的业扩大到下一世到地狱里去受。那么这个就是划不来了,这么愚痴嘛。如果我们能够有改悔的心,能够积极行善,能够勇于发露,那么过去的善呢,不要给现在的恶所染污掉,那么这个现在轻轻地受了异熟就解决问题了,恶趣就不会去了。正因为他不能这样子做,那么这个,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了,他就把这个小的异熟因,改成重大的恶趣的异熟的因了。这个很可惜,就是愚痴了。
又如少水投盐一掬,则难饮用,或如欠他一文金钱,不能还偿,渐被逼缚受诸苦恼。
“又如少水投盐一掬,则难饮用,或如欠他一文金钱,不能还偿,渐被逼缚受诸苦恼”,这就是说,本来这个罪很小,但是你不善巧呢,就变了很大的罪。这里说,你一把盐,一掬盐不多了,但是你摆在大水里边,盐的味道根本尝不到。那么很好了,加一点盐好吃了,一个菜没盐不好吃的。但是你摆在一点点水里边,那么这个水就咸得不能吃了。那就是说,虽然小的过失,你不能够有这个善的心呢,那就成了极大的罪了。再说欠他一文钱,一文钱是很小了,但是你一文欠了之后,不能还他。那么利上加利,越滚越多,成了一个后来就还不起了,就给人家逼债了,“逼缚受诸苦恼”,那么本来就欠很少了,因为你没有智慧,利上加利滚的就成了高利贷,成了一个很大的债了,那就是没有智慧的原因了。那么小的罪要受大苦恼。
又说五相,虽是当感现轻异熟,能令熟于那落迦中,谓重愚痴,善根微薄,恶业尤重,不起追悔,先无善行。
“又说五相,虽是当感现轻异熟,能令熟于那落迦中”,那么就前面说的,本来现在受极轻的异熟报的那些很轻的业因呢,可以感到将来到地狱去受重苦的。有五个原因,五个相,那么哪五个相呢?“谓…
《广论讲记(三)(下士道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