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廣論講記(二)(道前基礎二+下士道一)▪P55

  ..續本文上一頁不上,也比不上它的一少分,那就是地獄的苦,我們人間是不可想象的。

  

  能感如是衆苦之因,唯是自內叁門惡行,如是知已應盡士夫力用策勵,輕微惡行,莫令染著。

  “能感如是衆苦之因,唯是自內叁門惡行,如是知已應盡士夫力用策勵,輕微惡行,莫令染著”,那麼我們再推論一下,這樣子感這個地獄苦的因是什麼?這就是自己內叁門——身口意,不是外邊來的,自己身口意造的惡行,感的果報。那麼你如果知道地獄的來源,就是自己身、口、意做了壞事來感到的。這樣子知道以後,“應盡士夫力用策勵”,要盡自己的力量,策勵自己,再小的壞事也不要做。“輕微惡行,莫令染著”,再說輕的也不要做。有的人總是以爲大的壞事不能做,小小的也無所謂。小小的無所謂,將來苦卻是很大。這個後面講業報就要講了,不要看到業小,果還是會很大的。舉個例子,我們種一個樹的種子,很小,將來長的樹,就是很粗、很大的高樹就長出來了。那些果跟因不是一樣的,果會無限地擴大的,你雖然因做的微細,但是果還是很苦的。

  

  即前書雲:“此諸不善果種子,即身語意諸惡行,汝應盡力而策勵,縱其塵許莫令侵。”

  “即前書雲”,就是前面的《親友書》裏又說,“此諸不善果種子,即身語意諸惡行,汝應盡力而策勵,縱其塵許莫令侵”,這就是前面的話,它說《親友書》裏邊又這麼說,這些不善果的種子,不善果就是地獄了,這些地獄的種子是什麼呢?就是我們自己的身、語、意的惡行。身、語、意不論哪一個造了罪之後,那麼感的果,都會感到地獄的果。那麼這個知道之後,應當“盡力而策勵”,自己努力地,盡自己力量,策勵自己,一點點的壞事也不要做。“縱其塵許莫令侵”,哪怕灰塵那麼一點點大的惡行,也不要侵犯到自己身上來,那就說不要去做了,造作那些惡行。那是爲了自己不要受苦呢,你什麼壞事,再小的也不要做,這是最聰明的。不要以爲麻痹大意,小的無所謂,那麼將來受苦卻並不小。那麼這是地獄苦就講完了。

  

   壬二 思惟旁生所有衆苦

  

  思惟旁生苦者,謂旁生中諸羸劣者,爲諸強力之所殺害。又爲人天資生之具,自無自在,爲他驅馳,遭其傷殺撻打損惱。

  旁生的苦,旁生就是畜生。“謂旁生中諸羸劣者,爲諸強力之所殺害”,那麼就是弱的肉強食了,強大的那些野獸,就會吃那個小的。那麼這個我們看得很不稀奇了,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蟲。我們小孩子的時候經常買一些蝌蚪,小的東西,來喂魚,這些都是殺生的事情,這個是罪過,這是不能做的。那麼山上獅子吃其它的野獸,狼吃雞、羊等等,這些,只要力量大的就要吃小的,互相殘殺。

  “又爲人天資生之具,自無自在”,這是野的,那麼家馴的,給人天作“資生之具”,生活的工具。可以叫你做事情,爲他謀生,也可以把你殺掉,充他的飲食,它自己毫無主宰,自己不能自在。“爲他驅馳”,那麼爲它的主人呢,喊它怎麼做就怎麼做。中間就是說“遭其傷殺撻打損惱”,要它幹事情的時候,就是鞭子無情地抽上來了,你不走就要打了。那麼要吃它肉的時候,就把它殺掉了。這個動物它自己毫無主宰,你要吃它,它只好給你吃了。你要它幹事情,它拼命幹了,它也沒有辦法了。

  

  《本地分》說:與諸人天共同依止,無別處所。《俱舍釋》雲:“旁生謂諸水陸空行,其處根本是謂大海,余者皆從大海散出。”

  “《本地分》說:與諸人天共同依止,無別處所”,《本地分》裏邊就說,旁生住的地方,就是人天住在一起的。這個我們就看到了,天上不知道,人間就看到了。這些野獸,對人都是同在一個地面上住了,也有海裏邊了。

  “《俱舍釋》雲”,俱舍頌的釋裏邊說,“旁生謂諸水陸空行,其處根本是謂大海,余者皆從大海散出”,這從根本上說,旁生叫什麼?什麼旁生呢?是包括的水陸空,能夠水裏行的、陸地上行的、空中行的都叫旁生。那水裏魚、蝦,還有龍、鳄魚等等,這些大的。陸地上的獅子、老虎、象、牛、馬等等。空行是鳥,最大的麼大鵬金翅鳥了。它的根本出處,一般說是從海裏來的。那麼從海裏出來之後,都散居各處,它就等于說到外地去插隊落戶就不回來了。那麼根本的處所是大海。

  

  《親友書》亦雲:“旁生趣中遭殺害,系縛打等種種苦,諸離寂滅淨善者,互相吞啖極暴惡。有因真珠及毛骨,由肉皮故而死亡,無自在故由他驅,足手鞭鈎及棒打。”

  “《親友書》亦雲:旁生趣中遭殺害,系縛打等種種苦,諸離寂滅淨善者,互相吞啖極暴惡”,《親友書》講旁生的苦惱,它說旁生趣裏邊——我們說五趣,旁生是一趣了——投了旁生趣的有情呢,“遭殺害”,它就給人要殺了吃了,或者是一些毒害的猛獸把它殺了,除害了。對人間說是好事,對動物來說卻是殺生了。“系縛打等種種苦”,它除了被殺害之外,那些家裏馴養的,要把它做事的,或者把它綁起來,或者要做事情的時候要打,總是受各式各樣的苦受。這些動物(旁生)都是過去愚癡,它們感到這個旁生的苦了。

  它什麼愚癡呢?“諸離寂滅淨善者”,“寂滅淨善”就是前面的“愛盡”的那個快樂了,那就是涅槃的快樂了。這個是善,這個善是清淨的善,不是世間的有漏善。就是說旁生的愚癡,不追求涅槃善,它就專門追求世間那些快樂。愚癡,那麼投這個旁生的報。

  投了旁生報之後,“互相吞啖極暴惡”,不但是人要殺它、打它,自己互相還要殘殺,大的吃小的,這個大家看得很多。那麼獅子吃那個大的動物呢,當然不容易看到了。這個小雞吃蟲,這一類,大魚吃小魚,這個大家看得很多了。還有這個養金魚的,買一些小的小蟲子,專門是喂魚的蟲,這些大家都回憶一下都會知道。我們看看好象是喂它的飲食,實際上,卻是殺生很厲害。這個蟲水裏邊,一點點水就有很多很多的蟲的生命在裏邊,所以“極暴惡”。

  “有因真珠及毛骨,由肉皮故而死亡”,有的因爲——蚌,蚌殼——就是采它的珍珠,把它殺害了。有人就提起珍珠能不能供曼茶等等,我們說珍珠是蚌裏邊産出來的,雖然人工培養的,也有人說不是殺的,是用一種什麼方法逼它出來的,但是總之使它受苦而拿出來的。它總不會情願的,“我送給你一顆珍珠”,自己吐出來給你,不會吧?總是使得它很痛苦而弄出來。有人說,是用鹽水灌進去,它自己吐出來了。這個鹽水進去,它難受死了,它並不是好受而給你的。所以說,這一些使它生命受了殺害,或者使它身體受了極大的痛苦而得到的東西,我們認爲呢,最好是不用好些。

  有的是爲了它的毛或者骨頭,象牙麼就是要骨頭了。毛呢,有種野獸的毛,很好,虎皮等等,都是爲了毛把它殺掉的。我們在五臺山有一個大狗,一個金黃色的狗。來的時候是小狗,它自己來的,養大之後,極大。有我們這個現在的狼狗那麼大。那麼它也很好。我們有的時候跑去割草,我們在夏天都要去勞動—――割草。割草的時候有狼,山上有狼,經常把它帶去走。一路麼它在旁邊耍,我們就割草,割了之後麼回去。後來這個狗不見了,怎麼回事呢?據說它的皮太好了,他們村子裏的人把它毒死了,把皮扒掉了,那是很可惜了。但是已經殺掉了,也就沒辦法了。這是爲了皮、毛、骨頭或者買它的肉,要它的皮。皮麼做皮鞋等等,做個皮包等等,要它的皮。肉不要說了,就是要下飯吃了,爲這些東西喪命的。

  “無自在故由他驅”,那麼沒有喪命的,給人做事的呢,人叫它幹什麼就幹什麼,它也毫無自在。“足手鞭鈎及棒打”,那麼驅它做事情,它不聽話麼,要腳踢、手打、鞭子抽、鈎子鈎、棒棒打,這些。

  

  其中初頌,顯示總苦,其第二頌,顯示別苦。言打等中,等攝驅馳及穿鼻等,此是依于由人非人作殺害等。互吞啖者,是約傍生衆同分中,所爲損害。寂滅淨善者,謂能證得涅槃善法。 遠離此者,顯極愚蒙,不堪道器。從足踢使,至以棒打,而爲驅使,五事如次,謂馬水牛驢象牛等。此等是如《親友書釋》中所說。

  “其中初頌,顯示總苦”,第一個頌表示旁生的總的苦。第二個頌,表示別苦,各式各樣的動物受各式各樣差別的苦。有的是爲珍珠喪命的,有的是爲毛而喪命的,爲骨頭喪命的,爲了肉喪命……。豬就是爲肉喪命的,它肉最多,皮當然也好用了,但主要是吃它的肉。那麼有的是要足踢的,有的是手打的,有的鞭子抽的,各式各樣的,那是別苦。

  “言打等中,等攝驅馳及穿鼻等”,在打這個裏邊,包括那些趕起走,把鼻子穿起走,這個牛就穿鼻子。“此是依于由人非人作殺害等”,這個有的是人,有的非人,他是殺害它等等都有。

  “互吞啖者,是約傍生衆同分中,所爲損害”,旁生自己裏邊做的損害,那個人非人不屬于旁生了,這是對它們的損害、殺害了。那麼互相吞啖呢,是它們裏邊自己的。

  “寂滅淨善者,謂能證得涅槃善法”,能夠證到涅槃善法的,這個善法,它不追求。“諸離寂滅淨善者”,這個我們就要想一想了,我們做人的人,如果對涅槃的這些善法不追求的話,就是愚癡,愚癡的果就是旁生。旁生的苦就是給人家殺、給人家打、驅使、穿鼻等等。那麼你不要說“這個修行,我不修有什麼關系?”不修,你不追求這個涅槃的快樂,這個涅槃當然包括佛的無住涅槃跟聲聞的涅槃(叁乘解脫),你不追求這些善法的話,就是愚癡,就是感旁生的果。並不是說你什麼都不懂,亂七八糟叫愚癡。這個他有標得很清楚,離開這個善法的人,就是感旁生的果的。

  “遠離此者,顯極愚蒙,不堪道器”,離開了這些追求涅槃的(就是證決定勝的)這些人,表示他就是最極的愚蒙、愚癡,不是一個“道器”。不是道器,就是該作畜生了,下一輩子就到畜生道去了。這個很可怕,不要以爲自己沒有做壞事,你不追求這個殊勝的決定勝的話,就是最大的愚癡了。那…

《廣論講記(二)(道前基礎二+下士道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