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不上,也比不上它的一少分,那就是地狱的苦,我们人间是不可想象的。
能感如是众苦之因,唯是自内三门恶行,如是知已应尽士夫力用策励,轻微恶行,莫令染着。
“能感如是众苦之因,唯是自内三门恶行,如是知已应尽士夫力用策励,轻微恶行,莫令染着”,那么我们再推论一下,这样子感这个地狱苦的因是什么?这就是自己内三门——身口意,不是外边来的,自己身口意造的恶行,感的果报。那么你如果知道地狱的来源,就是自己身、口、意做了坏事来感到的。这样子知道以后,“应尽士夫力用策励”,要尽自己的力量,策励自己,再小的坏事也不要做。“轻微恶行,莫令染着”,再说轻的也不要做。有的人总是以为大的坏事不能做,小小的也无所谓。小小的无所谓,将来苦却是很大。这个后面讲业报就要讲了,不要看到业小,果还是会很大的。举个例子,我们种一个树的种子,很小,将来长的树,就是很粗、很大的高树就长出来了。那些果跟因不是一样的,果会无限地扩大的,你虽然因做的微细,但是果还是很苦的。
即前书云:“此诸不善果种子,即身语意诸恶行,汝应尽力而策励,纵其尘许莫令侵。”
“即前书云”,就是前面的《亲友书》里又说,“此诸不善果种子,即身语意诸恶行,汝应尽力而策励,纵其尘许莫令侵”,这就是前面的话,它说《亲友书》里边又这么说,这些不善果的种子,不善果就是地狱了,这些地狱的种子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自己的身、语、意的恶行。身、语、意不论哪一个造了罪之后,那么感的果,都会感到地狱的果。那么这个知道之后,应当“尽力而策励”,自己努力地,尽自己力量,策励自己,一点点的坏事也不要做。“纵其尘许莫令侵”,哪怕灰尘那么一点点大的恶行,也不要侵犯到自己身上来,那就说不要去做了,造作那些恶行。那是为了自己不要受苦呢,你什么坏事,再小的也不要做,这是最聪明的。不要以为麻痹大意,小的无所谓,那么将来受苦却并不小。那么这是地狱苦就讲完了。
壬二 思惟旁生所有众苦
思惟旁生苦者,谓旁生中诸羸劣者,为诸强力之所杀害。又为人天资生之具,自无自在,为他驱驰,遭其伤杀挞打损恼。
旁生的苦,旁生就是畜生。“谓旁生中诸羸劣者,为诸强力之所杀害”,那么就是弱的肉强食了,强大的那些野兽,就会吃那个小的。那么这个我们看得很不稀奇了,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虫。我们小孩子的时候经常买一些蝌蚪,小的东西,来喂鱼,这些都是杀生的事情,这个是罪过,这是不能做的。那么山上狮子吃其它的野兽,狼吃鸡、羊等等,这些,只要力量大的就要吃小的,互相残杀。
“又为人天资生之具,自无自在”,这是野的,那么家驯的,给人天作“资生之具”,生活的工具。可以叫你做事情,为他谋生,也可以把你杀掉,充他的饮食,它自己毫无主宰,自己不能自在。“为他驱驰”,那么为它的主人呢,喊它怎么做就怎么做。中间就是说“遭其伤杀挞打损恼”,要它干事情的时候,就是鞭子无情地抽上来了,你不走就要打了。那么要吃它肉的时候,就把它杀掉了。这个动物它自己毫无主宰,你要吃它,它只好给你吃了。你要它干事情,它拼命干了,它也没有办法了。
《本地分》说:与诸人天共同依止,无别处所。《俱舍释》云:“旁生谓诸水陆空行,其处根本是谓大海,余者皆从大海散出。”
“《本地分》说:与诸人天共同依止,无别处所”,《本地分》里边就说,旁生住的地方,就是人天住在一起的。这个我们就看到了,天上不知道,人间就看到了。这些野兽,对人都是同在一个地面上住了,也有海里边了。
“《俱舍释》云”,俱舍颂的释里边说,“旁生谓诸水陆空行,其处根本是谓大海,余者皆从大海散出”,这从根本上说,旁生叫什么?什么旁生呢?是包括的水陆空,能够水里行的、陆地上行的、空中行的都叫旁生。那水里鱼、虾,还有龙、鳄鱼等等,这些大的。陆地上的狮子、老虎、象、牛、马等等。空行是鸟,最大的么大鹏金翅鸟了。它的根本出处,一般说是从海里来的。那么从海里出来之后,都散居各处,它就等于说到外地去插队落户就不回来了。那么根本的处所是大海。
《亲友书》亦云:“旁生趣中遭杀害,系缚打等种种苦,诸离寂灭净善者,互相吞啖极暴恶。有因真珠及毛骨,由肉皮故而死亡,无自在故由他驱,足手鞭钩及棒打。”
“《亲友书》亦云:旁生趣中遭杀害,系缚打等种种苦,诸离寂灭净善者,互相吞啖极暴恶”,《亲友书》讲旁生的苦恼,它说旁生趣里边——我们说五趣,旁生是一趣了——投了旁生趣的有情呢,“遭杀害”,它就给人要杀了吃了,或者是一些毒害的猛兽把它杀了,除害了。对人间说是好事,对动物来说却是杀生了。“系缚打等种种苦”,它除了被杀害之外,那些家里驯养的,要把它做事的,或者把它绑起来,或者要做事情的时候要打,总是受各式各样的苦受。这些动物(旁生)都是过去愚痴,它们感到这个旁生的苦了。
它什么愚痴呢?“诸离寂灭净善者”,“寂灭净善”就是前面的“爱尽”的那个快乐了,那就是涅槃的快乐了。这个是善,这个善是清净的善,不是世间的有漏善。就是说旁生的愚痴,不追求涅槃善,它就专门追求世间那些快乐。愚痴,那么投这个旁生的报。
投了旁生报之后,“互相吞啖极暴恶”,不但是人要杀它、打它,自己互相还要残杀,大的吃小的,这个大家看得很多。那么狮子吃那个大的动物呢,当然不容易看到了。这个小鸡吃虫,这一类,大鱼吃小鱼,这个大家看得很多了。还有这个养金鱼的,买一些小的小虫子,专门是喂鱼的虫,这些大家都回忆一下都会知道。我们看看好象是喂它的饮食,实际上,却是杀生很厉害。这个虫水里边,一点点水就有很多很多的虫的生命在里边,所以“极暴恶”。
“有因真珠及毛骨,由肉皮故而死亡”,有的因为——蚌,蚌壳——就是采它的珍珠,把它杀害了。有人就提起珍珠能不能供曼茶等等,我们说珍珠是蚌里边产出来的,虽然人工培养的,也有人说不是杀的,是用一种什么方法逼它出来的,但是总之使它受苦而拿出来的。它总不会情愿的,“我送给你一颗珍珠”,自己吐出来给你,不会吧?总是使得它很痛苦而弄出来。有人说,是用盐水灌进去,它自己吐出来了。这个盐水进去,它难受死了,它并不是好受而给你的。所以说,这一些使它生命受了杀害,或者使它身体受了极大的痛苦而得到的东西,我们认为呢,最好是不用好些。
有的是为了它的毛或者骨头,象牙么就是要骨头了。毛呢,有种野兽的毛,很好,虎皮等等,都是为了毛把它杀掉的。我们在五台山有一个大狗,一个金黄色的狗。来的时候是小狗,它自己来的,养大之后,极大。有我们这个现在的狼狗那么大。那么它也很好。我们有的时候跑去割草,我们在夏天都要去劳动—――割草。割草的时候有狼,山上有狼,经常把它带去走。一路么它在旁边耍,我们就割草,割了之后么回去。后来这个狗不见了,怎么回事呢?据说它的皮太好了,他们村子里的人把它毒死了,把皮扒掉了,那是很可惜了。但是已经杀掉了,也就没办法了。这是为了皮、毛、骨头或者买它的肉,要它的皮。皮么做皮鞋等等,做个皮包等等,要它的皮。肉不要说了,就是要下饭吃了,为这些东西丧命的。
“无自在故由他驱”,那么没有丧命的,给人做事的呢,人叫它干什么就干什么,它也毫无自在。“足手鞭钩及棒打”,那么驱它做事情,它不听话么,要脚踢、手打、鞭子抽、钩子钩、棒棒打,这些。
其中初颂,显示总苦,其第二颂,显示别苦。言打等中,等摄驱驰及穿鼻等,此是依于由人非人作杀害等。互吞啖者,是约傍生众同分中,所为损害。寂灭净善者,谓能证得涅槃善法。 远离此者,显极愚蒙,不堪道器。从足踢使,至以棒打,而为驱使,五事如次,谓马水牛驴象牛等。此等是如《亲友书释》中所说。
“其中初颂,显示总苦”,第一个颂表示旁生的总的苦。第二个颂,表示别苦,各式各样的动物受各式各样差别的苦。有的是为珍珠丧命的,有的是为毛而丧命的,为骨头丧命的,为了肉丧命……。猪就是为肉丧命的,它肉最多,皮当然也好用了,但主要是吃它的肉。那么有的是要足踢的,有的是手打的,有的鞭子抽的,各式各样的,那是别苦。
“言打等中,等摄驱驰及穿鼻等”,在打这个里边,包括那些赶起走,把鼻子穿起走,这个牛就穿鼻子。“此是依于由人非人作杀害等”,这个有的是人,有的非人,他是杀害它等等都有。
“互吞啖者,是约傍生众同分中,所为损害”,旁生自己里边做的损害,那个人非人不属于旁生了,这是对它们的损害、杀害了。那么互相吞啖呢,是它们里边自己的。
“寂灭净善者,谓能证得涅槃善法”,能够证到涅槃善法的,这个善法,它不追求。“诸离寂灭净善者”,这个我们就要想一想了,我们做人的人,如果对涅槃的这些善法不追求的话,就是愚痴,愚痴的果就是旁生。旁生的苦就是给人家杀、给人家打、驱使、穿鼻等等。那么你不要说“这个修行,我不修有什么关系?”不修,你不追求这个涅槃的快乐,这个涅槃当然包括佛的无住涅槃跟声闻的涅槃(三乘解脱),你不追求这些善法的话,就是愚痴,就是感旁生的果。并不是说你什么都不懂,乱七八糟叫愚痴。这个他有标得很清楚,离开这个善法的人,就是感旁生的果的。
“远离此者,显极愚蒙,不堪道器”,离开了这些追求涅槃的(就是证决定胜的)这些人,表示他就是最极的愚蒙、愚痴,不是一个“道器”。不是道器,就是该作畜生了,下一辈子就到畜生道去了。这个很可怕,不要以为自己没有做坏事,你不追求这个殊胜的决定胜的话,就是最大的愚痴了。那…
《广论讲记(二)(道前基础二+下士道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