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廣論講記(一)(道前基礎一)▪P4

  ..續本文上一頁,就是把佛的叁藏十二部扼要的道理都攝完了。兩大車軌——龍樹跟無著兩大車軌的那些教授教誡也全部攝在裏邊。那麼要走向佛的地位,殊勝的透過叁個士夫他要做的行持,按了次第,圓滿的沒有缺少的引導他們,引導有善根的人,能夠從凡夫走向佛地的所有道理,就是我們要講的那些法。

  此中傳有二派釋儀。勝那蘭陀諸智論師,許由叁種清淨門中,诠釋正法。謂軌範語淨,學者相續淨,所說法清淨。後時止迦摩啰室啰,聖教盛行,彼諸智者,則許叁種而爲初要。謂正法造者殊勝,正法殊勝,如何講聞彼法軌理。今于此中,應如後釋。

  “此中傳有二派釋儀。勝那蘭陀諸智論師, 許由叁種清淨門中, 诠釋正法”,解釋法有兩種傳承。一種是那蘭陀寺的那些有智慧的大論師,他們的傳承由叁種清淨門來解釋正法。哪叁個清淨門呢?“謂軌範語淨”,軌範師,就是造論的論師他要清淨;他說的教,他說的語,語教也要清淨,“軌範語淨”,這兩個都要淨;“學者相續淨”,能學的人,他的身心要清淨;第叁個,“所說法清淨”,所說的法要清淨。這叁個清淨就可以講法了。這是過去那蘭陀寺的規矩。

  “後時止迦摩啰室啰”,這個就是迦濕彌羅,一般我們翻譯是迦濕彌羅,這裏翻得道地一點,“止迦摩啰室啰”。但後來迦濕彌羅佛教大興的時候,“聖教盛行,彼諸智者”,那些大論師他們又規定了叁種,“則許叁種而爲初要”,規定叁種是最重要的。哪叁種呢?“謂正法造者殊勝”,就是說造這個論的人要殊勝,那就是軌範師清淨了,就是前面的;“正法殊勝”,所說的法殊勝;“如何講聞彼法軌理”,那麼講怎麼講,聽怎麼聽。講這個法怎麼講,聽這個法該怎麼聽,它的規矩,這個道理,這個是第叁個。

  那麼跟前面差不多。就是前面的學者清淨,他這裏說講的人,又要講的法、講的規矩也要清淨,聽的人也要如法地去聽。就是比前面更完備了一些。

  “今于此中,應如後釋”,那麼我們這裏講照後邊的那個來講的,按後邊的解釋的。就是根據迦濕彌羅的講經的方式來說的。

  

   正宗分

  由是菩提道次引導分四:一爲顯其法根源淨故開示造者殊勝,二令于教授起敬重故開示其法殊勝,叁如何講聞二種殊勝相應正法,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   今初

  “由是菩提道次引導分四”,這個科了。

  “一、爲顯其法根源淨故開示造者殊勝”,那麼這個法的根源清淨,就是要說造這個論的人的殊勝。

  “二、令于教授起敬重故開示其法殊勝”,那麼這個教授要使人家尊重那個教授呢,就要說他說的法是殊勝的。

  “叁、如何講聞二種殊勝相應正法”,講該怎麼講,聽該怎麼聽。這兩種殊勝的要相應的這個法。這是第叁個。

  “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怎樣子教授學徒的次第,怎樣恰當的教授。這後邊都要講。

  第一個科,法的根源清淨,就是說造論的人清淨。

   甲一 爲顯其法根源淨故開示造者殊勝

  總此教授,即是至尊慈氏所造,《現觀莊嚴》所有教授。別則此之教典,即是《菩提道炬 》。故彼造者,亦即此之造者。彼複即是大阿阇黎勝然燈智,別諱共稱勝阿底峽。

  “總此教授,即是至尊慈氏所造,《現觀莊嚴》所有教授”,這個裏邊的教授,總的來說,這個教授是根據彌勒菩薩的《現觀莊嚴論》的教授來講的。“別則此之教典,即是《菩提道炬》 ”,就是說宗喀巴大師造的《菩提道次第廣論》,總的依據,是依據彌勒菩薩的《現觀莊嚴論》,別的依據就是阿底峽尊者的《道炬論》 。當然,總的跟別的來說,別的要親一些。

  “故彼造者,亦即此之造者。彼複即是大阿阇黎勝然燈智,別諱共稱勝阿底峽”,既然我們這個《菩提道次第》,最親的就是依據勝阿底峽造的《菩提道炬論》來造的。那麼所以說,造那個論的人,也是《菩提道次第》的造者。那麼那個論是誰造的呢?就是大阿阇黎勝然燈智,他的另外一個名字,大家共同都叫他勝阿底峽。那麼這就是說,《菩提道次第》的造者,就是阿底峽尊者。

  這個話怎麼講呢?我們根據帕繃喀大師的話 。他說,菩提道的《道炬論》出來之後,以後的《道次第》也好,《勝道》也好,各式各樣的《聖教次第》等等很多同類的著作,一切相關的著作,它的根本就是根據《道炬論》來的。所以說呢,阿底峽尊者實際上就是這些著作的作者。那就是其他的作者作的論著都是依據《道炬論》爲根本的,所以從這一點來說,其他那些論也可以說作者就是阿底峽尊者。

  這個裏邊,宗喀巴大師自己謙虛,他說我是造不來的,這是阿底峽尊者造的。也就是說他根據阿底峽尊者的《道炬論》造的。這個裏邊呢有兩層意思。一個是造者殊勝,就是阿底峽尊者。再一個,宗大師自己謙虛,自己不留個名。

  下邊,他的殊勝分叁個。那麼這個造者的殊勝,造者就是阿底峽尊者。那麼阿底峽尊者哪些殊勝呢?下邊要分叁個講。

  其殊勝分叁:一圓滿種中受生事理,二其身獲得功德事理,叁得已于教所作事業。 今初

  “圓滿種中受生”,阿底峽尊者他受生的殊勝,他是在王宮裏受生的,圓滿的。他受了生之後,即生獲得什麼功德,依這個功德做了什麼事業。這叁個殊勝都要講。第一個,受生的殊勝。

   乙一 圓滿種中受生事理

  

  如拿錯大譯師所造《八十贊》雲:“東薩賀勝境,其間有大城,謂次第聚落。其中有王都,名爲有金幢。其宮極廣博,受用位饒盛,等支那國王。其國王善勝,妃名吉祥光。父母有叁子,名蓮藏月藏,並其吉祥藏。太子蓮華藏,有五妃九子。長子福吉祥,現時大善巧,稱爲陀那喜。幼子吉祥藏,苾刍精進月。次子月藏者,即現至尊師。”

  “如拿錯大譯師所造《八十贊》雲”,拿錯大譯師是西藏派到印度去請阿底峽尊者的一個譯師,如他所造的一部叫“《八十贊》”裏邊說,阿底峽尊者的事迹。

  “東薩賀勝境”,東薩賀是一個地方,殊勝的一個地方。“其間有大城”,中間有一個大城。“謂次第聚落”,這個名字叫“次第聚落”。“其中有王都”,這個聚落裏邊有它的首都,國王住的地方。“名爲有金幢”,叫“有金幢”。

  “其宮極廣博,受用位饒盛”,它的宮殿麼極廣博,裏邊的受用也是非常殊勝。“等支那國王”,相當于我們中國的國王,中國在當時是大國。

  “其國王善勝”,這個次第聚落的國王的名字叫善勝。“妃名吉祥光”,他的王妃叫吉祥光。

  “父母有叁子”,國王跟他的王妃一共有叁個兒子。“名蓮藏月藏,並其吉祥藏”,叁個兒子,大的叫蓮花藏,第二個叫月藏,第叁個吉祥藏。

  “太子蓮華藏”,是長子了,就是做太子的了。“有五妃九子”,太子蓮花藏有五個妃子,生了九個孩子。“長子福吉祥”,最大的叫福吉祥。“現時大善巧,稱爲陀那喜”,就是現在的大善巧的論師,外號叫陀那喜的。

  “幼子吉祥藏,苾刍精進月”,這個國王最小的孩子,就是第叁個兒子,叫吉祥藏,就是現在的精進月大苾刍。這個苾刍也善巧密法的,得了生起次第叁摩地的。

  “次子月藏者”,第二個兒子月藏,“即現至尊師”,就是我們的阿底峽尊者。這是說他的出生是王宮裏,一個大國王的第二個兒子。

  這是他出生的圓滿。下邊他的功德圓滿。

   乙二 其身獲得功德事理

  獲得功德事理分二:一知見廣博獲教功德事理,二如理修行獲證功德事理。 今初

  他得到一些什麼功德呢?這個又分兩個。“一、知見廣博獲教功德事理”,他學得很多,教上的功德。“二、如理修行獲證功德事理”,證的功德。教證兩個,先是教的功德。

   丙一 知見廣博獲教功德事理

  如《贊》雲:“二十一歲中,善巧六十四,技術及一切,工處善構言,及一切諸量。”謂于二十一歲以內,學習內外四共明處。聲明、因明、工巧業明,及醫方明,善巧究竟。特如大卓龍巴雲:十五歲時,僅聞一次《正理滴論》,與一黠慧戲論外道興辯,令彼墮伏,美譽徧揚。

  “如《贊》雲”,就是那個《八十贊》裏邊,說“二十一歲中”,他在二十一歲之前,已經學了很多東西了。

  “善巧六十四,技術及一切,工處善構言,及一切諸量”,在二十一歲以前已經善巧六十四種技藝,及“一切工處”,那是工巧明。那麼“善構言”,能夠善巧的組織那些言辭,聲明。“及一切諸量”,現量、比量等等,因明。就是說二十一歲之前呢,已經四個明都學會了。

  “謂于二十一歲以內,學習內外四共明處”,五明裏邊,這四個明通內通外的,佛教裏邊也學,不是佛教徒的也學的。那麼內明,不共的,單是佛教徒學的。內明是佛教的內涵。那麼二十一歲之前呢,內外共的四個明他都學會了。哪四個明呢?“聲明、因明、工巧業明,及醫方明,善巧究竟”,全部學得最好的。

  “特如大卓龍巴雲”,特別像卓龍巴論師他這麼說的。他說,“十五歲時,僅聞一次《正理滴論》,與一黠慧戲論外道興辯,令彼墮伏,美譽徧揚”,他說他在十五歲的時候,就是說他因明的善巧到什麼樣子呢,就是卓龍巴論師他說過。在十五歲的時候,僅僅聽了一次《正理滴論》,那是法稱論師的七部因明之一。他聽了一次,他就跟一個很聰明的戲論外道辯論,而把他折服,名稱徧揚。那就是說在十五歲的時候,僅僅聽了一次《正理滴論》,就把一個外道給辯倒了。那就是因明的善巧可想而知,他還沒到二十一歲。

  于其黑山道場,瑜伽自在,親見歡喜金剛尊身,獲得金剛空行佛母授記之尊重羅睺羅毱多前,具足請受一切灌頂,立密諱爲智密金剛。

  這是密法的功德。在黑山道場裏邊,有一個瑜伽得到自在的,親自見到歡喜金剛現了身的,得到金剛空行母授了記的一個尊重,就是一個師長,叫做羅睺羅毱多的。在他的面前,具足請受一切灌頂。他請了,也受到了一切的灌頂,都受了,那麼給他起的名字叫做智密金剛。這是在黑山道場羅睺羅毱多下面,他也受了一切的灌頂,替他…

《廣論講記(一)(道前基礎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