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但是,你毀謗其他的,執之爲唯一的,其他的都不對,那就錯了。
所以說這個地方,第四個他勝,就是違背了正法,說像似法。像似法包括的很多,這裏說表面上看是佛教,實際上不是佛教。
我們在宗大師的論裏邊,對像似法說得很多很多,專門辨哪些是像似法。我們這裏大概的說一些啊,讓大家知道一下什麼叫像似法。這個在日常法師的《廣論》裏邊,也提起了很多。說像似法,他的意思就是說,真正能夠破壞佛教的只有兩種,一種是說相似法,一種是取籌。這個大家可能也知道。佛教,魔是破壞不了的,只有內部自己破壞自己。所以說像似法是個最危險的東西。
什麼叫像似法,一共有兩種,一個是教的,似教的正法,一個似行的,就是證的方面的正法,總的來分就是分教證兩個。假的教,假的行,這是兩種。那麼他裏邊就具體地說哪一些啊。以佛說的法,裏邊的法相的文,像似的文句,就是他的字句還是佛的那些名相等等,但是以這些安排一些假的那個道理摻進去,像似法。佛說的法,沒有補特伽羅,實在的沒有,你說佛的經裏邊有實在補特伽羅的,也是像似法。佛說的法裏邊,一切法自性空,你說有實在有自性的,像似法。他也可以說五蘊十二處十八界說的那些,但是他裏邊的原則性搞錯了,那麼都是像似法。那麼這些還是比較抽象的。
那麼下邊比較具體一點的。他就是說,佛贊歎要大家僧團裏邊和氣,說話要輕輕的,不要多說閑話;他就說,走到一邊去了,他說修行要不要說話,啞巴戒。我們看,這些人有啊,四川我們就碰到一些人,挂個牌,禁語。人家跟你說話,他做會計了,人家問他好多錢。你這是就是說話嘛,手在說話嘛。還不是在動腦筋,那個嘴不說話。他的話就是說,九年不說話,會成佛。不曉得根據哪一部經來的,九年不說話會成佛的。那麼我就問他,啞巴一輩子不說話,他成什麼?他成最高的佛了?這個是沒有依據的,這是像似佛教。
那麼佛,他贊歎要頭陀行了,但叁衣,吃東西不要吃太多;他就來一個,過分的,要斷食,就是要辟谷了,不要吃飯,東西不要吃,打餓七;那麼還有衣服不要穿,幹脆跟那個尼幹子外道一樣,不穿衣服,這個是最好的修行方法。這個也是過分了。
佛是中道,反正我們記住,佛的教法都是中道教,你執了這一邊去,固然錯了,執那一邊去,也錯了。有的時候佛贊歎要離開雜鬧,到安靜的清靜的地方去住,不要多做事情,就是那些世界上的事情要歇下來;他就怎麼說,他說一切臥具這些東西都要把它丟掉,什麼東西都放下,學都不要學,這樣子,眼睛閉著坐在那裏,就是最好的修法。這也是執了一邊去了。
還有,佛說持戒的那些人,他只要真正持了戒之後,即使受那些人家供養,最好的供養,或者最好的衣服供養,也不會障他的道;他就過分了,他就這麼說,佛說的那些五欲,你去跟他接近好了,沒有關系的,不會障道的。這些話把佛的話接過去,把它改了一點點,就錯的不知道哪裏去了。佛說的真正持戒的比丘,人家供養他好的飲食、好的衣服,他受用了。他要受用,爲什麼?給人家衆生培福啊。但是他又持戒的,他對這些東西不貪著,不執著,沒有關系,不妨礙他的道。但是他把這個話,改了一點點,他說佛說的,你享受五欲,不會妨礙道的。這個不知錯到哪裏去了。所以這些都是像似正法。
我們現在這個末法時期,像似正法不少不少,各式各樣的很多,在宗大師那個時候就舉了不少的例子啊,當然我不能全部把他念出來了。那就是說,根據佛說的話,改頭換面的,意思把他篡改了,這些都是像似正法。那麼這個像似正法是危害性最大,真正滅佛教的就是這些東西。佛早說過的,魔、外道破不了佛法,只有內邊獅子蟲。就是像似正法的獅子蟲,它是真正能破佛教的人。一定要提高警惕,這些不要隨他們轉。
那麼這裏就把《瑜伽師地論》的《菩薩品》的,《菩薩戒品》的四個根本罪說完了。
戊二 依《虛空藏經》
經論戒相合修之意
下邊就是說要把《虛空藏菩薩經》的十四個根本戒、他勝罪也補上去。在補上去之前,就介紹一下。
“虛空藏經所出罪,菩薩地中未宣說。菩薩地中諸違犯,諸經論中不全有。寂天菩薩糅經論,二宗義合最允當。製爲伽陀俾易持,並令先讀虛空藏。”
(11A開始)在《菩薩地》裏邊沒有明顯地說出來,並不是說沒有,就是說沒有很明顯地說。沒有明顯地說,我們末法時的衆生,智慧不夠的,就看不出來。這個《瑜伽師地論》的《菩薩地》裏邊四十六個惡作罪,在其他經裏邊也有,但是不全,不是全面集中起來的。那麼這樣子,寂天菩薩的悲心,把《虛空藏菩薩經》裏邊的那些他勝罪跟《瑜伽師地論》裏邊的菩薩戒的罪合起來,那麼比較完整了。所以說,“寂天菩薩糅經論”。
寂天菩薩,大家知道,就是中觀派裏邊的,龍樹菩薩、提婆的弟子。表面示現是一天到晚睡覺,實際上是非常精進的,有大成就的人。他把這個經,《虛空藏菩薩經》跟《瑜伽師地論》兩個糅合起來,兩個合攏來。
“二宗義合最允當”,“二宗義合”,兩宗,我們說《虛空藏》一個宗,《瑜伽菩薩地》一個宗,這兩個宗合起來就完整了,“最允當”,最最合適了。那麼這個裏也可以這麼說,《瑜伽師地論》是瑜伽派,就是唯識一派的;《虛空藏》是中觀派的,把這兩個宗合攏來,那是最恰當的,這個就完整了。
“製爲伽陀俾易持”,寂天菩薩還造了個略的頌,把那個菩薩戒的略頌,他造了一個。這個宗大師的論裏有。那麼這樣子,把所有的他勝罪、惡作罪最完整地能夠圓滿地闡述出來。而且還有一個教誡,要先讀《虛空藏菩薩經》。因爲單是一個略的頌,裏邊有的意思看不出來了,這個《虛空藏菩薩經》要先看一看。《虛空藏菩薩經》以前上海印過單行本。但是一般單行本很少。那一次印過一次,數字也不多,可能經過文革以後,大概也找不到了。如果需要的話,藏經裏邊再去把它錄下來。
那麼這些就是介紹,爲什麼把《虛空藏經》裏邊十四個他勝加進去,就是因爲《菩薩地》裏邊的四個根本罪,雖然它的內涵是包含所有的——《虛空藏》裏邊十四個都包了,但是,字句上沒有太明顯地顯出來,我們末法時期的那些衆生,愚癡,無明重,不能夠了解它的真正的含義。所以把虛空藏裏邊的十四個他勝罪再加進去。中間有一些好象是意義相同的,但是也不全同。它有它的不同的地方,我們以後就會碰到。下邊就是《虛空藏經》裏邊的十四個他勝罪。
《虛空藏菩薩經》這個經,我們先介紹一下。它的裏邊就是忏那些罪的方法也有。它就是說,你假使要忏罪,你可以求虛空藏菩薩給你加持,他可以現身來給你說法,可以消除罪障。這些在《虛空藏經》裏邊有。我們先把它戒相講了。
己一 盜叁寶物
第一條,“叁寶財物不與取”,“不與取”就是沒有給你,你拿了,就是偷盜了。所謂偷盜就是不與取,人家沒有給你,你拿了,拿了作爲自己的。“以力劫奪窣堵波”,窣堵波就是塔了。“他人轉獻僧中物,物者田地屋宇等,飲食車乘皆屬之,他方轉獻受未受,取雖微少盜業成,意念盜取非狂亂,非自所有離本處,自盜自作或教他,盜彼不覺強力取,佛法僧有叁他勝”。
第一個就是“叁寶財物不與取”,叁寶的財物,沒有人家同意,你自己拿了,偷了,或者你以強力,這個在《虛空藏菩薩經》裏邊,前面五個他勝罪屬于國王的,因爲國王有權利,他可以沒收那些財産,寺院裏的東西可以沒收了。一般人他也沒有這個力量,小的偷盜當然也可以了,主要的是指那些國王的。叁寶財物人家沒有給你,你拿了,或者以國王的命令,“以力”,他的權力,“劫奪窣堵波”,叁寶裏邊的就是塔,塔裏邊供佛的東西,也有供經的,那就是佛法二寶。“他人轉獻僧中物”,人家供養僧衆,僧寶的東西了,什麼東西?田地、屋宇,造的寺院的房子,或者是飲食,或者是車乘,都屬于僧衆的物。“他方轉獻受未受”,人家供僧,不管你供了之後,僧人受了沒有。他受了,當然取了是屬僧寶的物了。他還沒受,還沒有接受,人家已經是決定要供僧的,那麼你去拿了之後,也屬于盜僧物。“取雖微少盜業成”,你說你取一點點,一樣,還是犯了盜罪。
那麼,這個有幾個條件。“意念盜取非狂亂”,假使故意要去盜,安了心去盜的,也不是那個狂亂的心。假使狂亂,糊裏糊塗了,他瘋了那他失去理智了,那不犯的。他是有心的,故意去盜,知道人家的東西。“盜取”,盜就是用方法,各式各樣的方法把它盜過來。這個東西要不是自己的,如果拿自己東西不算盜竊。那麼是“離本處”,這個東西,盜戒的很嚴重了,人家的東西,人家沒有給你,你以偷盜的心去拿,只要離開它本來原來的地方,離開一點點,盜罪就成功了。你再去還他,老地方擺了,沒有用了,已經犯了盜罪了。那麼,假使自己的東西,當然不犯盜戒,或者是雖然是僧物,你不是偷盜的心,你假使一支筆,你看到桌子上擺在那裏,你暫時用一下,你幾個要緊的字要寫一下,暫時用一下,用好馬上要還的,這個也不算盜罪。那麼,或者人家,你穿衣服或者拿包拿錯了,拿人家的包了,你沒有感到自己偷東西,沒有這個心,你以爲自己的,拿錯了,那個也不算犯。那麼,盜的方式,自己偷盜也好,教人家做也好,都是盜罪。
那麼他的方式,“盜彼不覺”,暗暗地偷,用各式各樣隱瞞的方式,那麼“強力取”,暴力奪取,或者用政治的力量,或者用國王的權力奪取,這些都屬于劫奪叁寶物啊。那麼,這個他勝罪有幾個?你奪佛前的東西,一個他勝罪;法寶面前的,又是一個他勝罪;僧寶面前的,又是一個他勝罪。如果你叁個都取了,叁個他勝罪,那很厲害了。這個第一個就是取叁寶的東西,叁寶的財物不能隨便取。這個是第一個。
己二 毀滅正…
《菩提宗道 菩薩戒集頌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