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是對這一條不大注意,說了很多,我的牌子挂的是海公上師的話,你們去參正好了,其他這個五臺山老修行,你去問好了,有不有說過這個話,我不是打妄語騙你們的。
庚叁 空談耗時
第叁條,“懷愛染心談世事”,這個也是犯不曉得多少這些。“王賊水火鬥诤論,虛度時日染違犯”,“愛染心”,就是歡喜,歡喜說那些閑話,“虛度時日”,就是談什麼東西?世間上的事情,王啊、賊啊、水啊、火啊、鬥诤啊,現在很多人談的就是政治,國際上怎麼怎麼了。那麼我們出家人要不要談政治?出家人在學習的時候,要知道一下現在國際上情況怎麼樣,但是不要就是當一種很有趣味的味道的事情,盡在講不完地講,這個好象自己很內行,政治家,講了一大套。啊!你講給哪個聽?出家人不是學這個的。那麼像這個王了、賊了、水了、火了這些,哪些哪裏出土匪呀,什麼東西呀,怎麼搶啊,搶的方法怎麼巧妙啊,什麼東西啊,犯罪的人怎麼作案啊。這是我們說是電影裏邊的東西,這是我們以前什麼小時候經常歡喜看那個,這個是偵探小說了,還有什麼這個大盜的小說了,電影、小說都有了,這些東西是騙騙小孩子的。時間耐不過了,他去消遣消遣的。我們比丘,或者出家人,時間不夠用,你去搞這個幹啥?這是散心雜話,對修行也不利。鬥诤的論,更不要談。“虛度時日”,把時間耽擱了,違犯,染汙的違犯,以愛染心來犯。
“忘念”,假使你倒沒愛染心,念頭失掉了,“哇!”談起來了。這個我們這裏恐怕有人嘛,叫他討論,好象是枯燥得很,話也沒有的,叫他談一點世間上的事情,哎呀,津津有味,滔滔不絕,說的很多,就是口才很好。但是叫他講,討論這個經典,卻是口才沒有了。這個東西,不曉得怎麼回事情。假使“忘念”了,自己忘掉了,不是愛染心,沒有貪著那個味道的心,忘掉了說了幾句,那麼是犯,同樣是犯,“非染”,沒有這個染,內心沒有染汙心,非染的犯。
那麼下邊不犯的。“護他心”,對方他是歡喜這個的,或者對方有一些情況,你不這麼做,他要不高興的,你護持他心,反正菩薩戒都是將護衆生的心了。“安住正念須臾聽”,人家跟你講,他一定要你聽,那麼你只好稍微聽一下子,但是念頭安住正念,不要說聽了聽迷了,入迷了,“啊,你說、說”,他說完了,“你再講下去!”這個就不好。“若事希奇暫問他”,假使碰到了很稀奇的事情,那麼暫時地聽聽,或者問一句,不犯。但是,有一個注解它說的,正在修行的時候,你去,再稀奇,你去問一下,也犯。就是你在入定,人家在說什麼東西,“嗳!……”不修了,去問他去了,這個不好的,不行的。就是平時間,碰到一些稀奇的事情,暫時問他一句,或者是聽個兩句就走了,這個不犯。“答他問等無違犯”,人家要問你,那你回答他兩句。哦,你說我不說話,那麼也不好。人家有什麼問你,稍微回答一些,那麼就是也不算犯。
那麼我們看這個(《瑜伽師地論》)裏邊的,“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 (《菩薩戒品釋》卷四 叁六),最重要的是“懷愛染心”,歡喜談話,歡喜這個說這個閑話,世間上那些話,“談說世事,虛度時日”, 世間上的事情浪費時間,這個叫有犯,染汙的犯。忘念的話,也是虛度時日,非染的犯。那麼下邊我們說什麼叫世間的事情?世間的王臣賊盜,婦女……比丘,千萬不要談婦女事情。婦女的好壞,她們家裏的家務事情,絕對不要談。一談的話,人家聽了有譏嫌。淫欲,那是更不好談了。“以愛染心,虛度時日”是違犯,那麼什麼叫虛度時日?上午到下午,下午到初夜,這個虛度時日。“或雖聽說無違犯中”,暫時聽一聽,不犯,不能常聽。這個事情很稀奇,暫時問一句,那麼不犯。不要盡問。或者人家要問你,你回答,暫時回答一下,也不要說不完地說,也不要。那麼這些都不犯。
那麼這一個裏邊就是律儀戒裏邊的,違犯那個“不正言論”,律儀戒裏邊不能說那些世間的不正的言論,那麼你假使這一條犯了,律儀戒也犯,兩條一起犯。這是精進的叁個。
己五 障靜慮叁
庚一 不問禅法
下邊禅定的,我們再說兩個。所以下邊我知道很快的。“爲令心住入等持,懷嫌恨心憍慢製”,這個很多戒都是同樣的,內心是這個心,他有嫌恨心,或者是驕慢,心裏有驕慢的心,“不求教授染違犯”,你要心住,就是要修定了,要令心住下來,“入等持”,入定,那麼你應當去請教人家修定的方法了,心裏生嫌恨心,就是嫌他這個人討厭,不歡喜他,或者驕慢心,“我去問他?他該問我的!”這樣子,你不去問,不去問人家教授,不求教授,“染違犯”,有染的違犯。犯一條戒。“怠惰不請犯非染”,假使你是懶惰,沒有去請教,那是犯的,但是不是染汙,沒有驕慢心,沒有嫌狠心。嫌恨心就是看他不起,或者對那個人討厭、恨他;驕慢心,自以爲了不得,好象我,我什麼都懂了,用不著請教人了。這樣子是染汙的違犯。內心沒有這些心,但是懶惰、懈怠,那麼是犯但是沒有染汙。
沒有犯的,“疾病纏”,有病,你說要帶了病了去問,那就不一定,不必了,“或無氣力”,或者這個時候,你元氣大傷,還沒有恢複,那麼不去也可以。另外是,“教顛倒”,知道那個你要問的那個人,他的教顛倒的,說錯了的,那麼不去也可以 。“若自多聞出入知,能令心定無違犯”,假使自己已經聽過很多了,也能夠明確地知道入定的時候,怎麼入、怎麼出定都知道了,同時,“能令心定”,自己也有經驗,已經能夠使心定下來了,那麼你這樣子情況之下,不去問,不犯。那麼如果沒有這樣子的話,不問,就是犯。這個,你兩邊要看。
庚二 不棄蓋障
第二條“不棄蓋障”,這是五蓋了,這一條比較長,是不是講的完?我們看一看。“貪欲瞋恚沈睡掉,惡作疑心說五蓋”,這是這個因爲他是頌了,把拆開了,五個蓋,貪欲蓋、瞋恚蓋、昏沈睡眠蓋,掉舉惡作是一個蓋,“掉”下邊“惡作”要連起來的,掉舉惡作是一個蓋,疑心也是一個蓋,一共五個蓋。貪欲、瞋恚、昏沈睡眠、掉舉惡作加這個疑,這個五個蓋。這個五個蓋把心蓋住了,那就要對治了。
“心逐五塵顛倒生”,那麼先說貪蓋了,貪蓋就是心裏追求五塵,就是五欲了,五欲的境了——色聲香味觸了。我們說看破紅塵,這個話大家都在說,我們出家人看破紅塵,就是世間上的色聲香味觸五欲的境,能夠不對它染著,能夠照破,這個叫看破紅塵。那麼我們現在出了家之後,是不是看破紅塵?對于世間上的色聲香味觸有沒有貪著心?人家來唱歌,你去不去聽?
這裏我們附帶說一下,出家人不作歌舞伎樂,一切世間上的音樂,不能聽的。有的人說,現在有人提倡嘛,不是說可以用佛教的內容以現在的流行的歌曲的曲調來唱,這個對居士可以的。不信的居士,他本來愛唱那些流行歌曲的,你叫他內容換一換,念“南無觀世音菩薩”,以那個調來念,這個好不好?可以。就他的這個習氣,把他引到佛道裏來。但出家人,你也唱起來了,這個不好。那麼有些以出家身份的,他來唱,他是教那些居士,可以的。因爲居士身份,他們不懂,不知道這個方式,給他教他以這個方式引導,本來愛唱歌曲的人,把他引到佛教裏來。以歌曲的曲調,念佛念觀音菩薩或者念什麼,這是都可以。但是,出家人裏邊就不要教了。
再一個,現在的佛化音樂,包括那些念佛、念誦名號等等,以現在的音樂配上的,帶有一點輕音樂的味道的,出家人最好不要唱,不要去念。我們出家人有出家人的調,在家人有在家人的調,這是在家人的調,你把這個調念了,我的看法,你好象是退向在家人的地位裏去了。所以有的人,現在對……,包括他們,有些地方,有的寺院,他歡喜用這些現代化的調來念佛什麼的,我的看法,我們佛教裏有我們的調了,就不要去行那個。那一個調,反正我們說,音樂對人的反應是很快的,而且是很有力量的,輕音樂就使人輕輕浮浮的,那些那些這個爵士音樂、跳舞音樂聽起來就人這個心要狂亂、輕飄的那個心就會産生,以佛教的那個贊子唱起來,就使人感到很,這個心裏很肅然起敬的心,很端嚴的穆肅的心會生起來。這個音樂感染是很直接的。
那麼我們叁寶殿裏邊唱贊是不是該唱?佛在世的時候,不能以歌音說法,絕對不能用歌音。我們中國顯教裏邊就是開許在贊佛的時候可以開許,那只僅限于在殿上贊歎佛,或者佛法僧,贊歎的時候,贊歎叁寶的時候用一下。這是開許,並不是提倡,大家要知道是開許。那麼在其他的場合,就不要,不要去唱了。你自己去可以摸索一下,如果你盡那趕經忏的,你腦子裏一天到晚“啊!……”在唱,你能不能入定?不要說入定,你就是要思考一個問題,深入思考一個問題,心裏“啊喔!……”在那唱的話,根本就浮在面上的,不能深入的,什麼要……。所以說,出家人最好腦筋裏清清楚楚的,不要有這個曲調在那裏打轉轉,一天到晚,腦子裏滿腦子的那些歌曲的調的話,進不入,沒有辦法入道,是困難的。那麼這是我的看法,最好在殿上不要唱那些。
那麼這個道場,我們就明文的規定了,不要用那些,什麼五會念佛了等等,就是提倡這個叢林裏的調,廣化的調是比較好的,我們用,可以用廣化調,也不一定,只要是叢林的調都可以。屬于叁寶調,老叁寶,就是我們說這個叢林裏邊都有,用老叁寶的調,不要用輕音樂的調,拉起手提琴什麼的,鋼琴奏起來了,這個在殿上擺一個鋼琴了,這個不好,我們說不需要。
那麼色聲香味觸都是貪的物件,這個一貪的話,生顛倒心。那麼我們說,出家人第一道關是色,一定要把它斬斷,如果不斬斷的話,身在廟裏邊,心在女人身邊,那你完了,這一輩子永遠修不成,甚至于要墮落,將來……。因爲你在叁寶地方不修行,檀越的供養布施,受了受不了?受不了的代價就是下地獄…
《菩提宗道 菩薩戒集頌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