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天要做到,以後也經常要這麼想。
“如其聖者……”,這個話很多了,我們現在授的儀式是根據我們清涼橋對居士授的儀式,把裏邊精華說出來,因爲說那麼多你們根本說不來。這個文也是反複的很多,叫你背下來自己來說呢,恐怕你情願不受了,背不下來嘛。
“如其聖者阿羅漢之清淨”,跟阿羅漢一樣清淨。爲什麼阿羅漢是清淨的?因爲這個是,出離的最高的果是阿羅漢,菩提的最高的果是佛。這裏是講出離,那些壞事不做,以阿羅漢的標准,那麼大阿羅漢也就是佛了。跟聖者阿羅漢一樣的清淨,他“盡其命終之時不作殺生”,“盡其命終之時”,一輩子,他不殺生的,並且“背舍殺生業等”,也把那些殺生的事情全部背舍的,就是不幹的;“棄諸棍杖”,這是阿羅漢的功德,他天生具有;不要說阿羅漢,就是初果阿羅漢他就有自然的道共戒,不殺生的,斷命也不殺生的。那麼我們要跟阿羅漢一樣清淨,“棄諸棍杖、兵械、殺具,于諸有情一切大小愛命、乃至細若蟲蟻之微,以後決不斷彼之命,而且背舍殺生之業等。”這是提一個標准,要跟阿羅漢一樣清淨,他阿羅漢怎麼做的,看看前面差不多,那就提到阿羅漢高度的標准來做。
“如是等”,像阿羅漢的這樣清淨一樣,“我弟子某名、從于此時受持竟”,到現在授八關齋戒,受了之後,“若一日間、日落夜分、至次日日出之中間”,到太陽下去到第二天太陽出來這個中間,也能夠做到“不殺生命”,而且也“背舍殺業,棄諸棍杖、兵械、殺具”,同時還要“慚愧時具”,經常起慚愧心,“本有慈悲具足能行”,本來有的慈悲的佛性能夠把它發展起來,全部把它發揮出來。“于諸有情含生之類,一切大小愛命、乃至細若蟲蟻之微,以後決不斷彼之命”,要跟阿羅漢一樣,不斷它的命,並且要“背舍殺生之業,決定能作”。
“今此初分,如彼阿羅漢聖人清淨學處,並能隨時習學,隨時精進練修,隨時能作實行。”現在是受戒了,以後就是隨時隨地要跟阿羅漢一樣子,向他學習,精進地練修,隨時能夠要做到。
這是第一條殺生的戒,受的時候要這麼說,說這麼叁段。
如其不殺生乃至背舍等,如是若不與取、不淨行、虛妄語、及飲用能作醉迷之酒物、入于放逸處所、歌舞妓樂、花鬘香油著身、佩帶莊嚴、裝飾身相、高勝床座、及非時食等八支應斷止者。
如其聖者阿羅漢之清淨,盡終壽命中間,不殺生乃至不非時食等,于非時食等八支業背舍。
如是我弟子某名,亦能從于此時受持竟,若一日間、日落夜分、至次日日出之中間,離非時食等八支,並背舍殺生乃至非時食等業,決定能作也。
于此八支,如其聖者阿羅漢之清淨學處,我亦隨時習學、隨時精進練修、隨時能作行持。(如是叁說)
那麼下邊,“如其不殺生乃至背舍等,如是若不與取……”,“不殺生”一直到“背舍”那麼長一段。那麼這樣子,“不與取、不淨行、虛妄語、及飲用能作醉迷之酒物、入于放逸處所、歌舞妓樂、花鬘香油著身、佩帶莊嚴、裝飾身相、高勝床座、及非時食等八支”,這下面還有七支,“應斷止者”,這是第一段。
第二段,“如其聖者阿羅漢之清淨,盡終壽命中間,不殺生乃至不非時食等”,從殺生開始到非時食這八條全部說,“于非時食等八支業背舍”,八支背舍。
“如是我弟子某名,亦能從于此時依戒持竟,若一日間、日落夜分、至次日日出之中間,離非時食等八支,並背舍殺生乃至非時食等業,決定能作也。”這是簡略的話了,要具足說的話,每一條都像第一次這麼說。
“于此八支,如其聖者阿羅漢之清淨學處,我亦隨時習學、隨時精進練修、隨時能作行持。(如是叁說)”說叁遍,那得說很多時間了。那麼我們現在根據我們的傳承,就是用現在這個比較簡略的方式,也就是自己也不要說那麼多,只說個能持就完了。如果你自己說那麼多的話,八條,一條就是那麼多,你說八條,早就忘掉了,不曉得說什麼去了。好,今天的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這裏。
第六講
昨天講到受八關齋戒的一些儀式,要說很多話,那個要說幾番幾番的,每一條戒要說幾番。當然,這是正規地、具足地說。我們的道場,就把它簡略,使那些受的人容易受持,容易問答,所以說,把它簡略了,意思還是一樣的。那麼這說過之後,每一個戒說叁次,那我們也說叁次,但是因爲時間關系,第二、第叁次略了,照規矩呢叁次都要具足地說。
複次師雲:善哉善哉,如理成就,並開示受者,生起高上脫俗之心,及有暇難得,與八戒近住之大功德勝利等,乃至發願竟,而爲成滿。
叁次說好之後,“複次師雲”,授戒的師他就說,“善哉善哉,如理成就。”這個我們每天都說的,“很好!你能夠受了八關齋戒”,這樣子叁次說了之後,戒體得到了,“如理成就”,就如法地如理地成就了。
那麼這個之後還要開示受戒的人要“生起高上脫俗之心”,高貴的心,要脫離世間那一套的心——出離心。“及有暇難得,與八戒近住之大功德勝利等”,還有要開示“有暇難得”。我們說八有暇就是離開不能學佛法的那些惡道、那些長壽天、無想天,還有盲聾喑啞、世智辯聰這些等等,都是不能親近佛法、學法的那些,八個難。這八個難離開叫有暇,這個是不容易得到的,做了人也不一定就是有暇。那麼這樣子能夠有暇乃至信佛,能夠受八戒,那是很不容易,難得。那麼受了八關齋戒之後有什麼功德勝利?那就是功德很大。我們經常講的,一天一夜八關齋戒,至心回向西方的話還是可以生中品,只是一天一夜,這個功德就極大。其他的呢,各種經論說的很多。“乃至發願竟”,最後還要發願,“衆生無邊誓願度……”,我們也這麼發了,“而爲成滿”,這個,對八關齋戒說的儀式圓滿,到此圓滿。
你們這些學了之後,做比丘的都要會給人家授八關齋戒。授八關齋戒呢,一般說不一定是五年(戒臘)。我在清涼橋的時候,大概第二年,上海的居士來,要受八關齋戒,海公上師就叫我給他們授。所以說八關齋戒——五年以上是更好了,一般說就是要這八條都持得清淨的,就是晚上絕對不吃的,這樣的人授戒呢,戒弟子得益。如果他本身晚上不太清淨,要吃一點東西或者弄點米湯或者什麼東西,糕點、水果之類的,那你給人家授呢,自己非時食這一條沒有,就不能給人家授了,授了人家不得益,也不能發這個戒體。所以說一定要本身自己持戒清淨的,才能夠給人家如法地授。一般說比丘是最好的,所以說做了比丘的,我們都有這個責任。那麼當然了,能夠五年以上的是更如法,實在那時候五年以上的人找不到,那麼自己能夠清淨受持的,也可以,這八條受持的比丘僧可以。
甲五 五戒近事分別門第五
(五戒偈種種解釋及授受儀式布薩略法)
乙一 總 頌
皈依佛法僧 盡形持五戒 不殺不盜取 不淫不妄說
不飲用諸酒 終身無違犯 並供養叁寶 和尚阿阇黎
一切如法教 奉行無違逆 于上中下座 叁業常恭敬
複方便勤求 坐禅及誦經 乃至諸學問 勸助作福等
廣開涅槃路 閉叁惡道門 菩提戒之基 增長正業行
從初地至十 菩提道果成
下邊是五戒,今天我們幾位沙彌跟一個居士發心的,受了五戒,五戒今天就是開始講了。你們要把這個精嚴地受持起來。
“五戒近事分別門第五”。“皈依佛法僧,盡形持五戒”,這個你們在《五字真言》天天念的。“皈依佛法僧”,一切戒體都從叁皈依的上面産生的,沒有叁皈戒體不生的。所以說我們每一次受,不管受什麼戒——八戒也好,五戒也好,乃至沙彌十戒,乃至是比丘二百五十條具足戒——開始都要先受叁皈,從叁皈體上然後産生這個戒。所以上次我們講過了,叁皈,開始受的叁皈是翻邪叁皈,那五戒受的叁皈是五戒的叁皈,受八戒的叁皈是八戒的叁皈,十戒的叁皈是十戒的叁皈,乃至具足戒的叁皈是具足戒的叁皈。叁皈的體是一個,但是層次高低不同。那麼這裏受五戒之前也要先皈依佛法僧,皈依叁寶。八戒是一天一夜,五戒是盡形壽,開始受了之後要一輩子持。
那麼哪五條?“不殺不盜取,不淫不妄說,不飲用諸酒。”五條,不殺一條,不盜一條,不淫一條,不妄語一條,不飲酒一條。不淫這一條不要忘記啊,會用啊,這是出家人最重要的一條,跟女人要分清楚。在家的居士五戒當然是不邪淫了,因爲頌子裏邊字數的關系,他就說個“不淫”,實際上是指的不邪淫。八戒呢,就是不淫了,什麼淫都不行。“不飲用諸酒”,一切酒,“諸”就是說不管天然的果子酒、人造酒,乃至合攏來的什麼酒,都不能飲,還包含的煙草之類的東西。“終身無違犯”,一輩子不犯。
下邊還要做的,五條受之後還要做一些事情,“並供養叁寶”。我們授五戒經常跟他們講的,皈依叁寶之後,應當做什麼事情?六個事情要做;哪些不能做?都要向他們開示。供養叁寶,必須要做的,“和尚阿阇黎”,自己的和尚,自己的親教師,還有軌範師,都要如法地供養。“一切如法教”,上邊教誡的事情要如法地奉行,不違逆。如法的教,“奉行無違逆”,你要尊重他,不要違背;不如法的教那就不在此例了。根據佛法裏邊的正規的教授教誡,要奉行,不要違背。
“于上中下座,叁業常恭敬”,一般說五年以下的是下座,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中座,十夏以上的是上座,那麼對上座也好,中座也好,下座也好,都要叁業恭敬,身口意都要恭敬。
“複方便勤求,坐禅及誦經”,這些做了還不夠,還要“方便”——根據實際條件的允可,還要勤求那些坐禅的、誦經的事情。禅誦嘛,這個佛教,出家人的事情“禅誦”這兩個字不能離的。那麼近事呢,他也是佛教徒,也應該方便勤求,就是有什麼條件允許之下也要學出家人…
《律海十門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