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這樣子的人最害人。
這裏講的就是這一類人。“內懷實腐壞,外現清淨行”,裏邊實際上是爛透了,爛到芯子都爛掉的人,不但是戒定慧功德沒有,一切邪見、惡見、犯戒的思想充滿著,但是外面又裝模作樣,作個清淨的樣子。
“無慚愧羞恥”,他心裏沒有慚愧心,沒有羞恥心;“不顧出家行”,出家人應當做的事情,戒定慧、聞思修這些都不管;“毀犯于重禁”,重的根本戒都犯掉了;“習諸惡法行”,盡管他犯重戒、根本戒,但是他表面上卻裝得很整齊,做起來行動威儀裝模作樣地做得很像。這個就不好搞。
“習諸惡法行”,他做了許多不如法的事情,做了之後又不忏悔,“不真實忏悔”,或者是表面上的“啊!忏悔!忏悔!我錯了錯了!”這麼樣說了就算了,不是真心忏悔。這樣的人我們裏邊也有的,他們兩個人吵架,“噢,忏悔忏悔!我忏悔!”好了,這樣子,這個忏悔還是在心裏不高興的、好象是不情願的忏悔,這個沒有用。忏悔是真正認錯了之後,以後再不幹了叫忏悔。你錯都沒認錯,表面上給人家問了個訊,道了個揖,這樣子,好象是怒氣的樣子,這個哪叫忏悔?“而修戒定慧”,裏邊犯了那麼多的重禁、惡行又沒有忏悔幹淨,卻裝模作樣地學起戒定慧來了,那就成了個比喻:“人糞作旃檀,假花無果實。”
我們說旃檀木是雕佛像的,雕了之後,這個佛像是香的。你現在旃檀木沒有,拿個大糞來做,那你怎麼弄?再咋個還是臭的,不能做的。大糞不要說是做雕像,你就是做個什麼裝飾品也不行。它從外到裏都是臭的,你再怎麼扇、吹,再塗香它還是臭的,那個沒有辦法。所以你本身內外腐朽的話,外面再怎麼裝飾也沒有辦法。“假花無果實”,假的花你叫它結果,永遠結不了果,它本身是假的。外相是假的,內德沒有的,要證果證道,那簡直不可能。
那麼這樣子好的做不到,那要得哪一個果報呢?“終當墮惡趣”,將來必定要墮惡趣。
這是最後一種。這世間上這些人有沒有呢?還是有的,外邊看到很有修行的樣子,實際上裏邊一塌糊塗的,現在還是有,過去也是有。
此十種常思 不虧于屍羅 乃堪得定慧
那麼這樣子的十種,如果不墮到裏邊,那屍羅就可以清淨圓滿;如果這十種裏邊沾了一種的話,這個屍羅就是修不好的。(下邊,屍羅——戒,它的一些功德,用一些比喻來解釋,也是屬于《瑜伽師地論》裏邊的話。這一段一直到這一篇完,全部是《瑜伽師地論》裏的,而且基本上很多字是原文。)
“此十種常思”,這十種東西,應當經常要去思惟,那就是說不要墮在這個虧損屍羅的十條裏邊。能夠經常去思惟,“不虧于屍羅,乃堪得定慧”,對屍羅沒有虧損,那麼才有可能性得到定、得到慧。
我們修行的目的就是要脫苦、要證涅槃,那麼這個脫苦、證涅槃要靠般若的智慧。這個智慧從何而來?從定中來;定由何而來?從戒中來。所以說你屍羅不虧損的話,就能夠得到靜慮,靜慮再上去的話——般若,般若之後就解脫。所以說我們真的根本的還得要不虧損屍羅,能夠屍羅不虧損。如果認爲“這是等而下的東西,我只要般若得到了我什麼都行,這個屍羅是沒有什麼大關系的”,那你錯到底了,你般若是永遠不會得到,或者你說你得到了,好象說的話、道理人家琢磨不透,那你是邪知邪見的狂慧,斷滅空、惡取空的那些慧。你只能自己騙自己,將來墮落惡趣去,如果人家聽你的話,也跟你一起下惡趣了,那是很危險的。真正的般若智慧決定是從戒中來,這也是緣起的法,法爾的道理。離開了戒、定的話,般若是生不起來的。
所以我們學這個《廣論》,前面把戒講得很嚴格,那就是最後最如量的應成派的最高的中觀見才能得到。如果你開頭就講得馬馬虎虎的,那本身這個見不是真正的中觀見,那你得到的果也是一個馬馬虎虎的果,或者是錯的果,那就糟糕了。所以這個始終如一的,戒定慧都是一貫的,而我們的戒,我再叁強調,是從般若的心流露出來的。你如果是順于般若的心,決定是順戒的,如果你跟戒合不來的話,決定是違背般若的道理的。這個是肯定的,絕對不錯的!這是我們宗派的見,海公上師咬定牙齒說是這樣子,宗大師也這麼說,佛也是這麼說。
這是贊歎戒的功德,能夠不虧損屍羅的話,那戒就能圓滿地行持;能夠得到圓滿的戒律的話,將來得定得慧。那麼下邊是佛贊歎戒的功德,因爲戒律很重要,所以要詳細地贊歎戒的功德,又分了好幾條。
乙二 佛贊戒德
如世尊宣說
“如世尊宣說”,這些都是經上到處說的,《瑜伽師地論》把它收集攏來,把它合在一起。46
丙一 屍羅名根本
屍羅名根本 能持任建立 世出世間善 引涅槃功德
亦譬如大地
世尊到處在經裏邊這麼講:第一個,“屍羅”就是戒律,它是“根本”,屍羅是根本。什麼叫根本?“能持任建立”,能夠承受建立一切東西的。它的比喻就是大地,大地能承一切,不管你須彌山它也承得住;不管你人、畜生、什麼東西,反正有情世界、器世界都依靠大地,大地把你負擔起來、承受起來,“建立”,能長一切。一切,我們的情器世界都依靠大地。47
這個屍羅也是跟大地一樣,能夠長養什麼?任持什麼?建立什麼?“世出世間善”,世間的善,有漏的善;出世的善,無漏的善;“引涅槃功德”。那就是說一切的善法都是從戒中出來。如果你發的是有漏心,持了戒之後得人天的增上生;如果你發的是無漏心,就得到涅槃的決定勝。所以一切功德,世出世間的善法功德都是從戒上起,等于說世間一切都從大地所生一樣。植物、礦物、動物都靠大地的建立、載負而生長,那麼這是不可缺的了。你說缺了大地,還有什麼生物呢?沒有地了,你依據都沒有了,你生長什麼?什麼都長不起。那麼戒律一樣的,你缺了戒律的話,你的依據也沒有了,你說“我要定、慧,什麼般若,我要解脫”,那就空話了,這是第一個,“根本”,同大地一樣。
丙二 屍羅名莊嚴
屍羅名莊嚴 老少服常美
第二,“屍羅名莊嚴,老少服常美。”屍羅是莊嚴品。48
我們什麼是莊嚴品呢?穿了好看的衣服,好看的裝飾品,頭上戴花鬘,再戴上金項鏈,手上金镯子金戒指什麼東西,還有身上璎珞、什麼寶貝、金剛鑽之類的,戴在身上,——莊嚴品,好看。但是這個好看呢,年輕的當然好看,年老的把這東西戴起來,人家說“老妖怪”,感到害怕,不但不好看,還是特別醜。《瑜伽師地論》說得很幽默,如果一個老的人戴了這個東西,不但不好看,而且使人家看了就討厭。除非她是作戲的老太婆,帶了很多的金屬片,金項鏈,那是幹什麼?給人家笑的,逗人家笑的。作戲嘛,是給人家取樂,這樣子做個老太婆當著那麼多人給人家看,好笑,除非戲上這麼做。真正的一個老太婆,你戴那麼多莊嚴品的話,人家要笑的。
但是這個戒卻是老少平等。年少的人持戒,大家贊歎;年老的人持戒,更使大家恭敬,所以說這個平等平等。一些世間莊嚴品要分等級的,好看的人戴了好看,難看的人不要說你年老了,就是你現在沒有老,你戴了,人家說越顯得你的醜態。人是這樣子的,你本身就難看了,你少裝扮一點還好一些,樸素一些;你本身難看得很,你裝得妖魔怪狀的越顯得你本身難看,把你內心的醜也表現出來了,那是醜上加醜了。但是戒就不一樣,老少穿了之後,大家都贊歎、恭敬,這是“常美”,最好的,這是戒的功德。
丙叁 屍羅名熏香
屍羅名熏香 順逆普飄揚 遐迩俱周流 芬馥可衆心
我們以前在《俱舍》裏講到一個問題,天上——忉利天有一棵圓生樹,在它樹下順風逆風一百由旬都能聞到它的香氣。一般我們人間的花樹,順風能聞到它的香氣,很遠就聞到了,逆風的話就聞不到,除非你坐在樹下邊,在香氣的範圍裏邊才能聞到,但是那棵樹,順風逆風都能聞到。
那麼戒也一樣,“順逆普飄揚”,戒德熏的香的氣味,順風、逆風都能聞到。那就是說惡劣的環境裏邊更顯出戒的高尚。在順利的環境裏,當然不要說了,大家看到戒很好,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什麼時候,大家把佛法都糟蹋了,你如果持戒的話,更顯出你戒的尊嚴。所以順的逆的都能聞到這個香味道。
“遐迩俱周流”,近的遠的地方都有可以知道,都飄得出去。那世間上的香就做不到了,這是戒德熏香的力量特別強。
“芬馥可衆心”,這個味道人家聞到之後,都感到心裏是舒服,可心,適合我們的心。持戒的人,不管是信佛的人也好,反對佛的人也好,大家看了都起歡喜心,恭敬心。因爲這個東西,他持戒本身就是利益衆生的,所以哪一個人看了不歡喜呢?但是也有人不歡喜,譬如說妒忌的人。他要跟你比,他又不持戒,人家看他不起;你持戒,人家給你恭敬禮拜磕頭,他就氣得不得了,這個人的妒忌是例外,這個不好算在裏邊,一般的來說都是“芬馥可衆心”。這是戒德熏香的功德。49
丙四 屍羅名塗香
屍羅名塗香 郁蒸諸毒除
接下來,戒是“塗香”。我們念的“更德更德 ”,這個“更德 ”就是戒——塗香。在印度那個地方濕氣熱氣很重,“郁蒸”就是受了潮熱的氣之後毒氣攻心,郁在心裏身上,裏邊毒氣——蒸發的那個氣,那是要致命的毒氣。但是你把戒的塗香一塗,那你皮膚上那些毒氣就進不去了,那些毒氣都可以除掉。那就是說一切犯戒的那些緣來的時候,你只要把戒——別解脫戒持好的話,侵犯不了你,跟身上塗了塗香一樣。那些郁蒸最毒的氣侵犯不了你,蚊子蒼蠅要咬你,也咬不著,你塗了塗香之後,它們咬不起了。所以,小的蚊蟲蒼蠅的毒受不到,哪怕印度那些濕熱的毒也可以除掉,那就是戒香的功德。我們念“更德更德 ”,就是指這個東西。50
丙五 屍羅名妙行
屍羅名妙行 不入險惡道 健速亦安…
《律海十門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