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之事否?”不要做放逸,愛好女人之事。不一定是跟女人要好,女人歡喜的事情,女人歡喜什麼事呢?裝飾了,啥東西了,浪費時間。我們說比丘不能照鏡子,曉得你們照不照?當然了,有的時候要照一照,我自己剃頭非照不可,你不照的話,你頭發剃得幹不幹淨也不知道。那麼最好是不要照,一般說的話,比丘不准照鏡子的。如果有鏡子的話,你不是自己剃頭,甩掉它最好。我們在清涼橋傳戒的時候,在一些新戒寮房裏收了很多鏡子,一下子都把它甩了,不准照的。還有那些搽雪花膏什麼東西。當然男的不會搽胭脂了,雪花膏之類的,把手指甲弄得長長的,這個都是愛好女人之事裏邊包含進去的。都不要有,這是放逸。
“二十叁、與親屬及異姓之親屬”,“親屬”是自己本家,“異姓”是指的女家方面的,“結黨厚密”,就是結黨、結黨派;“與大臣等爲友”,這是拍馬屁了,與大臣(大幹部)跟他要好。這些能不能遠離?這些你自己想想看,會不會有産生這些。那些黨性、派性就是這麼來的。你某些人跟他特別要好,用的人都是自己親屬,那麼將來不可避免成一個黨或一個派。與大臣爲友,就是靠大臣的勢力來排斥對方,樹立自己這方面的力量,這個都是搞派性的事情,要避免,不能有。
“二十四、若觀察多人于我不作厭賤否?”自己看自己的過失有的時候看不到,那麼就看看人家對自己的反應怎麼樣。假使人家都對你感到討厭,那你自己肯定有不對的地方。不要說“這些人都沒有眼睛,我那麼好,他還看不起我,還嫌我不好。這些都是末法時期,真是不可說了,我這樣好的人,人家認不出來”,那麼你糟糕了,你永遠改不好了。大家對你不好,你總是有一點錯的地方。
“二十五、我所作爲成爲不法之行爲否?”看自己有沒有做非法的事情,有沒有?
“二十六、成爲執持非分不如法否?”“非分”,過量了,不如法的,這樣子做的事情有沒有?
“二十七、成爲完全抛棄正法者否?”那是沒有慚愧了,那正法你都丟掉了,跟二十八差不多意思。
“二十八、成爲完全抛棄慚愧者否?”是不是無慚無愧,不知羞恥了?人家說做了壞事,能夠知道羞恥怕人家面前,怕人家說,也算有個慚愧心——“這有什麼關系,就這麼這麼做的,我就是這麼的!”你就沒有慚愧了,那就糟糕了,沒有慚愧的永遠也改不掉了。
“二十九、成爲善巧有智人等悉不與共、而不思方便詢問于人否?”善巧的有智慧的人,那是好人了。有智慧的好人,他不要跟你打堆,不想跟你一起;你自己也不去想個方便,問問人家,他爲什麼不要跟你一起,這樣子有沒有?對于人家有智慧的人,善巧的人,他不要跟你一起,那肯定你有些不對的地方。那麼這些不對自己看不出來,那就去問問人家,“到底我有什麼情況,他們爲什麼對我遠離了?”問清情況了之後,自己有過,就改。如果人家對你“不與共”,你也不去問人家,那麼永遠改不了,自己也看不到。
叁十、應自思想成爲放逸敗壞之習氣現行否?
叁十一、若如來金口所說一切經教,有不依教住否?
叁十二、于超涅槃事業,成爲屬于懸遠之見者否?
叁十叁、成爲顛狂作事,而且積累敗壞,身體死後,苦行惡道、邪倒墮落、地獄有情,是我受生處否?
叁十四、設若于彼死後,與其命運極壞之諸有情共生否?
叁十五、而誰與誰受生、彼與彼之顛倒行爲,而今成爲念念明白者否?
“叁十、應自思想成爲放逸敗壞之習氣現行否?”這也是考察自己。“放逸敗壞”,敗壞品德的習氣有沒有?放逸的習氣,我看每個人都有吧!沖殼子就是放逸習氣,串寮。緊張了一段時間,一口氣松下來了,那麼你好好修禅定或者是看看書,或者是散散步,你經行念佛都可以——卻是串寮去了,天說地說說了一大篇;說一大篇無益的話,本來不對了,還要說是非;說是非之後,結黨;結了黨之後,就要搞一些破壞僧團的事情;最後呢,破僧。這些都是放逸習氣,敗壞的習氣。這個不要現行,要自己考慮考慮有沒有這些習氣現行?
“叁十一、若如來金口所說一切經教,有不依教住否?”佛金口說的,就是不可改變的說的一些正式的經教,有沒有沒有依教奉行的,有沒有?那太多了。佛叫你這麼做,偏偏那麼做,順著自己的。自己認爲好的,就做;自己認爲不好的就不做。算命的人說你今天是流年不利,不要出門,趕緊一步也不敢走;算命的人說你運氣很好,趕快做生意,趕快就跑,坐也坐不住。你對算命先生的話很相信,佛說的話不在乎,這個是皈依哪個呢?皈依算命先生了。叁皈依的體都沒有了。
“叁十二、于超涅槃事業,成爲屬于懸遠之見者否?”證涅槃,超越,這是很高超的涅槃的境界。這個事情認爲是很遠的事,“哎呀!我們凡夫這個談不上的,這個不要要求那麼高”,就馬馬虎虎算了。那你修行修啥東西?目的是涅槃嘛。這是兩個極端了,要麼說“即身成佛,馬上證涅槃”,要麼就說“這個遠得很,叁大阿僧祗劫還早得很,我們現在不要忙去搞那些,還是吃吃喝喝玩玩就完了”。
“叁十叁、成爲癫狂作事,而且積累敗壞,身體死後,苦行惡道、邪倒墮落、地獄有情,是我受生處否?”做事情顛狂,就是四顛倒,“狂”就是沒有理智,不一定是發神經病了,發了神經病你也不會檢查了。“癫狂作事”就是說你心裏有顛倒,不淨爲淨、無常爲常等等;“狂”就是沒有理智、失去理智了,感情用事。“積累敗壞”,積聚那些不好的習氣,死了以後要到惡道去,“邪倒墮落”,地獄那些地方去。就是觀察自己造的業,是不是將來感惡趣生的,下地獄的?那麼下地獄的業你自己去看看好了,經上講的很多,造哪些哪些業要下地獄的,哪些哪些業要墮惡鬼的,哪些要墮畜生的。那麼這個叁惡道的地方,現在你做那些事情將來是不是要生到叁惡道去的?你自己考慮考慮。這個就是說念無常、觀惡趣,下士道的事情了,你自己要看一看,是不是將來會生到那些地方去。那麼你害怕的話,那些“癫狂作事”、“積累敗壞”的事就不要做了,一做的話,將來必定要去的。
“叁十四、設若于彼死後,與其命運極壞之諸有情共生否?”那也是一樣的。死了之後是不是跟命運極壞,最壞的那些下地獄去了,會不會跟那些最壞的人生在一起去——同下地獄,會不會?
“叁十五、而誰與誰受生、彼與彼之顛倒行爲,而今成爲念念明白者否?”受生的時候,那顛倒的行爲,男女的貪欲的行爲,自己能不能念清楚——就是說以後還會不會糊裏糊塗再去受生。密法裏邊的修法就是對治這些東西。你看了這些顛倒行爲,你是不是生歡喜心呢?你一生歡喜心的話,那你決定還要投生,在欲界投生:你是行持好的,那你投生在人天;如果行持差的,投生在畜生、餓鬼;地獄是沒有男女事的,因爲受苦無間,搞那些男女事情沒有了。地獄是化生,餓鬼畜生有胎生的。那麼你弄得不好呢,畜生餓鬼去了。這個顛倒行爲要知道,要“念念明白”,就是再也不要投生去了,那就是這些事情要看到是可怕、顛倒。
這說是容易了,你說真正做起來,是不是做得到?你做夢中能不能起這個正念?這個考驗自己了。你不要說橫話,“啊,我不會了,我已經經過考驗了,什麼什麼人來勾我不住!”哪個勾你不住?還有勾你得住的人還多呢!你自己看看碰到沒有?我們說這個是冤家啊,過去跟你有緣的,一勾就上;過去跟你沒有緣的,就是勾不上了,不但是勾不上,她也不來勾你了。如果你那些過去有因緣的,她不勾你,你還自己投上去要她勾呢。那麼這個是過去的冤家,不能說你是沒有了,就是沒有碰上,那麼碰上之後,你就是神魂顛倒,會上當的。爲什麼那麼多人還俗呢?就是冤家開始沒有碰上,等到碰上了,就糊塗了。
這叁十五項,就是自己觀察了,隨時隨地要自己考驗自己。那麼看起來很麻煩,但實際上受用極大。如果你不墮到這叁十五種裏邊,你修行決定上路。如果這叁十五種裏邊都是有你的份,那就糟了,就成問題了,就是“邪道墮落地獄有情是自己受生處否?”“是!”哈,糟糕了,你是要下地獄去了。
肆 結束語
戒海淵深 浩瀚無涯 窮之綦難 持之匪易
往昔論主 功德光師 悲懷獨抱 著顯明燈
陸桑法王 更述心要 廣大律部 诠解無遺
杲杲慧日 無幽不燭 思惟學處 最極難逢
載欣載譯 兩季始周 教授教誡 側重僧倫
近事近住 每感難聞 重爲編集 秉佛密意
戒法兼收 七衆鹹備 戒海一滴 大科十門
律海選七 定道選二 比丘日誦 選擇心要
提綱挈領 惟精惟一 宜護宜修 能作能持
聖教內府 具大誠敬 王道金繩 淨域同證
現在下邊。“戒海淵深,浩瀚無涯”,這是海公上師的結束語了。戒是很深,也是很廣,……(錄音斷阙)很不容易的,所以說,從理論上說,又深又廣的戒,你要把它全部搞清楚,那是很困難。不要說其他的,我們說就是盜戒,你們以後學了比丘戒的,《四分律》上去看看好了,盜戒這一條就夠你麻煩。所以說這個浩瀚無涯、又是淵深,“窮之綦難,持之匪易”,你要窮盡這個戒的一切,是相當困難;那麼行持呢,更不容易,你能夠行持做到更不容易。
“往昔論主,功德光師,悲懷獨抱,著顯明燈。”那麼印度的功德光論師,他是專門弘揚律宗的,他是弘揚戒律的。“悲懷獨抱”,他特別有悲心。我們說戒,《俱舍》學過就知道,經律論叁藏,律藏是大悲的功德種子流露出來的,就是悲心流出來的。那麼功德光論師也是特別大悲心,專門弘揚戒律,著了個《顯明燈》,講戒的一個解釋叫《顯明燈》。
“陸桑法王,更述心要”,陸桑法王就是宗喀巴大師,他把《顯明燈》裏邊主要的東西又收攏來,著一部《律海心要》…
《律海十門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