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行願菩提心,世俗菩提心。一個是勝義菩提心,一切法空,把戲論全部滅掉的勝義菩提心,這是顯教通的。還有一個叁摩地菩提心,這是密法特有的,這是佛以他的功德平等的攝受加持有情的這個等持叁摩地,這個菩提心,是密法特有的一個菩提心。那麼這樣子,叁個菩提心合起來,就是叁昧耶戒,叁昧耶戒的本質就是這麼叁個東西。那麼叁昧耶戒的具體條相呢,當然,沒有受過灌頂就不要說,但是《五字真言》裏邊基本上也說了,《上師供》裏,也有說了一些。
那麼這樣子戒呢,“無谄诳心決定獲得已”,這個戒,要去求。求的時候不要有谄诳心,好象自己不真實的心,是爲了討好人家的心。好!我去灌頂,什麼什麼,好象是灌了頂之後就了不得了,這個心不真實。或者在人面前去說自己是灌了頂的,什麼什麼,受過叁昧耶戒的,這個東西不是修行的出發點,谄诳心都不要有。沒有谄诳心,真正爲了要度一切衆生,要自己趕快成佛,這樣子的心去受的,獲得了這個叁昧耶戒。
受了戒之後怎麼辦?“勝于生命守護求加持”,護持這個戒比護持自己的生命還要緊,這樣子才有成就。這個叁昧耶戒,並不脫離前面的別解脫戒。我們說菩薩戒的基礎是別解脫戒,叁昧耶戒的基礎也就是前面的別解脫戒、菩薩戒;所以說這個原則上是一個的。黃密,宗大師強調這一點:這叁個,別解脫戒、菩薩戒、叁昧耶戒,一致的都要受的。有些人不是學黃密,認爲叁昧耶戒是最高的,得了叁昧耶戒,菩薩戒、別解脫戒可以不要管了。那就是宗大師反對的。這叁個東西本來是一體的,叁昧耶戒裏邊就有別解脫戒、菩薩戒的成份,你如果前面不要,叁昧耶戒也架空了,起不了作用。所以一定要勝于生命的去守護它,不要犯。自己萬一做不到,求加持。反正我們離不開求加持。末法時期衆生的根基薄,自己修行力量薄弱,就是求加持,密法就是自力、他力一齊來。
此後密部心要二次第 凡諸津要觀行務精勤
勝義瑜伽四次不動搖 准如師教修行求加持
那麼這個叁昧戒得到了,也守護好了,就修行了。密法的修行是兩個次第,一個生起次第,一個是圓成次第。圓成次第,圓滿叁身的修法成就,生起次第是圓成次第的基礎,這兩個不能跳,不能跳越。生起次第不修,我馬上修圓成次第,不見效的,這個兩個要挨著次第修:要深細的把生起次第修好了,定的力量産生了,再修圓成次第。如果你前面的基礎沒有,圓成次第,我們大家有這個感覺,圓成次第好象是容易一些,簡單一些,生起次第是繁得不得了,一觀裏邊要細致得不得了,金剛杵要疊起來,無量無邊,這個心都想不起來了,重得不得了,沒有辦法。你如果這些鍛煉沒有,圓成次第交給你了,沒有用,所以說,這個不能跳越的。那麼這兩個生圓次第的精要,裏邊要緊的關鍵,觀行一定要精勤地去修,不能馬虎。
“勝義瑜伽四次不動搖”,那麼修的時候,瑜伽,當然是修定、相應。那麼我們念誦也是一樣,修定也一樣,一天四次不動搖,在什麼情況下不減少,不動搖。我們說這個是很不簡單了。如果沒有事,空閑的時候,一天四次,開始是念誦,後來就修定,瑜伽一天四次,好象還容易做,事情一多了,就感到好象有點吃不消。
我們可以講個例,這個是榜樣,就是昭覺寺的定公上師。他還沒有出來之前,在上海提籃橋。有一年他害盲腸炎,提籃橋的醫生又是一個老大粗醫生,不懂,那麼看看,沒有看好,後來送大醫院了。大醫院裏一看,已經穿了,成了腹膜炎,厲害了,馬上開刀。就在開刀的那一天,他自己說的,四次儀軌沒有斷,還是念完的。這個一般人做不到了。這個盲腸炎,痛得不得了的,開刀,還有一個大手術,但是就是開刀那一天,痛的那天,四次儀軌完成,沒有少,這個一般人做得到啊?很困難。我們說在這個情況之下,無論如何不動搖,什麼情況之下不動搖,這樣才有成就的可能性。
“准如師教修行求加持”,那麼這些修法呢,一定要根據師的教誡修行,不可以自己搞一套。很多人就會這個,不但是修法,教下學法也是自己搞一套,自己想了一套,你講的還沒有我的圓滿,你講的好象我還信不下去,我自己這一套好,自搞一套。或者跟人家學。你明明在這裏學法,這裏的法教你了,根據其他的人的教授來修這個法,你搞錯了。你是個木匠,你要學木匠,叫個泥水匠來教你,這麼做,你不是開玩笑嗎?你既然是跟這個,因爲傳承的修法,每一個教派,每一個傳承,都有它特殊的一定的一套方式的。你既然學這個法,就照這個法的規矩修好了,好象嫌低了,我另外去找一個更高的老師,名師指點我,我修這個法,用他的辦法來修。糟糕了,叫個泥水匠指導學木匠的事情,各有各的一行。唉!你修他那個法,照他的修可以。你學這個法,你就自己老老實實照這個方法修,不要去另外搞一套。
既不要師心自用,自己作主,也不要另外找一個師,認爲高明的,照他的辦法修。更危險的,沒有人教,自己看了兩本書,哇!修起來了,那個更糟糕了。其他的人,雖然他這個法不內行,但是還有他那個法;那麼你實在不行,照那個法去修好了。自己沒有傳承的亂修,書上一看,修了,那不出毛病才奇怪呢!除非你修那些法呢,比較不太厲害,作用不太凶、不太猛的這些呢,假使念佛之類的。
“准如師教修行求加持”,既不能憑自己的意思修,也不能憑不是自己傳法的師父的意見修,更不能沒有師自已盲目的修,這個就是“准如師教修行求加持”。就是要注意這一點:既然是這個師父傳你的法,就完全按照他的方式去修;如果你說你要擴充一些內容,那就跟師父前面說一下,我這樣子觀想加這麼點,行不行?如果可以的,那就可以;如果是不行的,就不要加。因爲很多的觀想,假使金剛薩埵的修法,黃教有黃教的觀想法,紅教有紅教的觀想法,乃至薩迦、噶舉派都有他的觀想法。那麼假使你認爲那個觀想很好,加進去用,那一定要陳白一下師,是不是可以?如果你自己東湊西湊的湊呢,恐怕不太好。嚴格一點說,最好是自己宗派的修法,就根據這個法修。其它的法,你自己還沒有這個堪能性,不能自己配方子的時候,暫時就不要把那些都摻進來。如果你要修其它的法,幹脆修那個法。
我們並不是反對修其他法,我們以黃教來說,主修決定是黃教的。但是,有些輔助的法,也修紅教的,加一點進去也不是不可以,也可以,只要陳白一下師,他認爲是可以的,也可以修。
過去在西藏,第五世達賴喇嘛他就是修紅教的。他紅教的法學了很多,他有這個能力,可以修,他的師父印證他可以修,也可以修。那麼自己不要盲目的修。因爲這個法,在基礎的法,就是事密、行密,這些基本上相同;無上部的法,每一個教派,修法是很多不一樣的,這個要注意,不要自己師心自用,自己作主,把它東拼西湊的。
我們說現在的科學,無線電的幾種線路,每一個機子它有一定的線路,都是經過他的精心策劃安置下來的,效果都好的。如果你自己是外行,這個線路那個線路東兜西兜的兜出來,那麼不響,這個機子不運轉是肯定的,弄得不好,爆炸了,那就糟糕了。所以自己不是內行,沒有成就之前,不要自己搞一套東西。
密乘的,也講得很略,就是指個大方向,因爲這個是攝修。攝修就是你廣的學好了,但修的時候不能把那麼廣的都天天念了,天天在入定修行了,就把那裏邊的精要把它攝起來。當你廣的學好之後,提起生圓次第,你生圓次第的內容都翻出來,那裏邊的要點,你都知道了,這個攝修,就是略攝,把廣的學好之後,它的綱要提起來,修的時候提綱要。這個是密乘道,叁個頌。
回向
如此妙道依止善知識 如理修行善友能常依
一切內外魔障中斷類 隨即消滅清淨求加持
我們修行重要的兩個要點,這個不要忘記:一個是依止善知識,一個資財要具備。那麼前面先說依止善知識,“如此妙道”,這個法,這個修的道是極微妙。宗大師的教是最圓滿、最圓頓的法門,這個法門雖然是妙,但是你要修的話,一定要依止善知識。離開善知識,再好的法,在你身上你搞錯了,不如理的修,不一定起大作用;所以這個重點,這個道是非常好的妙道,但是,重點要依止善知識來修,不要自己盲修瞎練。
“如理修行善友能常依”,善友就包括在善知識裏邊。善知識、善友是我們修行的最好助伴,一個指導,一個善的伴。那麼假使你去跟了惡知識,你就完了。我們在學《廣論》的時候,《廣論》裏邊再叁的講,要依止善知識、善友,千萬不要碰到惡知識,跟著他跑。但是,就是在那個時候,裏邊有一些惡知識,拼命地來吹一些那些相反的話。反正那麼很多人,跟他勾得非常緊,結果就跑掉了。跑掉之後,現在想要來了,這個東西就麻煩了。所以說善知識、善友是修行不能離開的,而惡知識、惡友卻是最麻煩的。
海公上師跟我們說,西藏有這麼說法:當然一方面希望能夠生生世世依止善知識,能夠親近善知識,依法修行。另一方面,發一個願:希望永遠不要碰到惡知識,對你修行有害的人,千萬不要碰到;假使碰到,希望他不要與我說話;假使他跟我說話了,希望我不要聽懂,跟沒聽到一樣,就是這個願,一定要發。
惡知識你說避免呢,能夠避免不見面是最好了。但是我們在過去造煩惱業,跟惡知識打過交道的一個因緣在,可能他在你面前出現了,甚至給你說一些似是而非的話,跟你講了,把你說得活受受的;那你就發願,最好見面不要跟我說話,萬一他說話,最好我聽不懂,或者不相信他的。這個西藏人,經常發這個願,很要緊。看起來好象是笑話,實際上對自己修行非常重要。惡知識跟你碰著了,你就會糊裏糊塗的,把正知正念失掉。
“一切內外魔障中斷類”,那麼這樣子一切內的煩惱魔、外的天魔…
《菩提道次第攝修求加持頌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