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叁主要道▪P15

  ..續本文上一頁但是這個不容易,不容易修,那就一層一層來,要踏實一些,我們就介紹了七重因果的修法。

  

  

  

  菩提心生起之後,一切功德都能生起了,它是大乘的命脈,菩薩就是以菩提心爲主,再修六度萬行的。菩薩行成就了圓滿了就成佛了。這裏帕繃喀大師就說了,有些人,現在的修行人不懂這個道理,認爲菩提心有沒有不在乎,總是修什麼氣脈明點,修什麼本尊了,這些人他看起來其實很可憐!菩提心都沒有,你修什麼本尊呢?一切本尊都是菩提心成就而有的,那麼你自己都沒有生菩提心,再怎麼修也修不成本尊,你還不如好好地把菩提心修起來。還有一些外道,修神通、修什麼的,那更是談不上了。

  

  

  

  在佛教裏邊也有,相信神通,相信什麼希奇的事情了,而菩提心、出離心這些寶貝都不要。你有菩提心出離心的話,神通什麼的,將來更大一些的都會有,而你僅僅著眼于一些鬼通、邪道的神通之類的,而把我們佛教的命脈——菩提心、出離心不要的話,那你修的果決定是邪道的果,是不會有正果的。假使你離開菩提心、出離心,盡管找一些善知識,修一些無上的密法,生圓次第、大圓滿教給你,你都不會成就。爲什麼?根本的要件沒有,我們佛教講緣起,緣起、出離心、菩提心你都沒有,你成佛的因緣還不夠,你怎麼會成就呢?不管你的法是什麼,你都不會成就。書上就說,不要看你這個法是大圓滿、大手印,或者生圓次第,要看你這個人是不是大圓滿,是不是大手印。就是說,你人夠不夠格,你夠格修大手印、大圓滿、生圓次第,你就會修成功。你人是不夠格的,什麼都沒有,出離心、菩提心什麼都沒有,那你再高的法教了你都沒有用。那就是,穿了龍袍也不像皇帝的人,怎麼去做皇帝呢?這個不相稱的。這裏再叁強調,我們修行不要著眼于一些表面上的神通,什麼變化了,什麼高超的修法了,你不把主要的叁主要道抓住的話,這些再高的法對你來說,都沒有用的。佛的因是出離心、菩提心,出離心之後是生起菩提心,這個是不能少的。

  

  

  

  

  還有的人說,我菩提心已經有了,我們每天儀軌都念的,皈依發心偈嘛,“諸佛正法賢聖叁寶尊,從今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所修施等諸資糧,爲利有情故願大覺成。”我天天念的,我天天發菩提心,天天要成佛度衆生的願天天發,我的菩提心夠了,你這個是夠了嗎?這個是儀軌上,教你一個方向怎麼做,你做到了,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了,那很好了。你沒有做到,只是在嘴裏念念,那算不算菩提心呢?那不算數的。你要把它修得相應了,菩提心生起了,那就行了。

  

  

  

  我們道場的規矩,《五字真言》念了多少座了,可以修大威德了,很多人都很著急地問我,我能不能修大威德?我念五字真言念了幾百座了,甚至上千座了,數目很多,好象應該說是夠了,那是我們從量方面看,《五字真言》給我們講了什麼?菩提心了,皈依叁寶發心了,二十空了,十地頌了,你到底念了之後得了什麼成就?五字真言裏邊,菩提心二十二種發心,知母念恩報恩,都給你寫的很仔細,最後二十空,什麼空,大空,內空,外空等等,你到底懂了沒有?菩提心你心裏生起沒有?二十空不要說證了,你懂了沒有?如果說你只是嘴巴念了,念了一千遍、一萬遍,肚子裏什麼都沒有,那麼你想想你夠不夠格求大威德?大威德是無上部,無上部的要求是叁主要道修成功的人好修,在末法時期叁主要道修成功的人很少。法王就說,降低要求,叁主要道的內涵你能夠掌握並且能夠修得起來了,這樣子的人可以求一個無上部的灌頂,求個大威德,也是將就。但是我們說我們許多人大威德法已經念了,頂也灌了,我們叁主要道修了多少?掌握了沒有?如果沒有的話,你就不要忙于生圓次第了,你好好把叁主要道多努力一下,這個命根子拿到了,生圓次第才有辦法。命根子沒有,生圓次第就像竹筒子裏的蛇,要麼是向上,要麼是往下,向上是成就,向下是墮金剛地獄。向上的條件是叁主要道,有沒有?有了叁主要道,在竹筒子裏的蛇可以往上爬,就可以成就本尊,如果你沒有叁主要道,你決定下墮金剛地獄。那你何必這麼著急下金剛地獄,好好地修,把叁主要道修好,再去修不是很好嘛。

  

  

  

  現在的人急于成就,這個心好不好?好!成就了度衆生嘛!但是成就不是唯心主義,是有一定的緣起的,因緣不夠,跳級是不能成就的。菩提道要有次第,密宗道也要有次第,密宗道次第,離開次第就要翻跟頭。小孩子還沒有長大,你叫他去念大學、研究院的功課,你把他逼死了,他也念不下來,結果把他逼死了,反而糟蹋了人。你把他小學、中學、大學好好培養,將來是一個專家,決定有可能性。不按次第的話,過去有一個拔苗助長的例子。有一個人看到田裏的苗長得很慢,他說,哎呀,這樣子長下去哪一天收呀,我還是把它拔高一點吧,他就花了很多氣力把整個田裏的苗都拔得高高的。他想,這樣子長快了,我可以趕快收成了。那知道,過了兩天一看,全都枯死了。不按次第是不行的,不能跳級的,你著急的話,你就得不到,越是著急反而失敗,達不到目的。所以我們修行要講緣起,緣起不夠不要著急,不要跳級,把因緣補夠,自然可以成功。因緣不具足,拼命往高的追求,那翻跟頭就等在你前頭,你得到的就是翻跟頭,掉下去。修行不是開玩笑。

  

  

  

  我們再打一個比喻,叁主要道等于說是我們航空員的飛行操作法,最新式的飛機、最高等的飛機你說要去駕駛它,那可以,你要先把駕駛技術學好,你上去沒有問題。但是我們現在,假使你駕駛技術都沒有學好,就急于上天,把飛機的發動機一開,就上天了,你說你將來的後果是什麼?當然是粉身碎骨嘛,沒有話說,你在上邊沒有辦法嘛,你當然是掉下來嘛。不但你摔得粉身碎骨,飛機也粉碎了。這個後果自己找的,爲什麼?你駕駛技術怎麼不學呢,緣起少一個,主要的緣起,駕駛的飛機的技術都沒有學就上天了,你膽量太大了。我們修行一樣的,佛教的命根子叁主要道還沒有得到,就來不及要修高的法了,那還不是自己找死嘛,這個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

  

  

  

  下邊我們再說一個,怎麼樣子說,我們的菩提心是到家了,夠了!我們修到某一個程度了,夠不夠?算不算?菩提心算不算生起了,要一個標准嘛,那麼我們這裏就是說,你怎麼樣子的一個情況,狀態,你菩提心是夠量了?我們可以修下邊的了,我們修行就是一個一個的修了,一個修成了修第二個,前面我們說出離心怎麼樣才是夠量了呢?你對叁界的苦認到了,要脫離叁界的心就像關在監獄裏等著被槍斃的囚犯一樣,每一時刻都在要想趕快逃出這個監獄,這個心生起了,出離心就生起了。你每時每刻都不想叁界的苦,都在想跳出這個叁界,這個心生起之後,然後再修戒定慧,出離解脫的果就會得到,如果心都不發,這個囚犯他都糊裏糊塗,也不知道自己要被槍斃了,等在監獄裏感到很舒服,也不要勞動,天天有飯吃,“哎,這個很好”,糊裏糊塗等一輩子,那知道不是一輩子事情了,你過幾天就是被槍斃了,打死了。那是他自己糊塗了。出離心就是說,我們要有這樣子的心,像囚犯快要槍斃了,著急得很,就想趕快逃出去,這樣子的心生起了,無時無刻,哪怕半夜醒過來都有這個心了,有出離叁界的心,那是出離心成就了。菩提心成就了是一個什麼狀態呢?這裏有一個比喻:假使一個母親看到她最疼愛的獨生子掉到火坑裏去了,在受火燒烤的苦,那麼這個母親怎麼樣子呢?她心裏著急得不得了,一刹那也不能等待,就希望趕快把這個孩子救出來,我們假使看到一切有情在輪回裏邊、惡趣裏邊受苦,我們也像這個母親對待獨生子一樣,一刹那也沒有辦法忍受下去,就希望趕快地把他們從苦難之中救拔出來,乃至于使他們趕快成佛。這樣子的心生起了,那麼菩提心的量夠了,這還是世俗菩提心。

  

  

  

  菩提心有兩種,一個勝義菩提心,一個世俗菩提心,先修世俗菩提心,然後結合空性修勝義菩提心,世俗菩提心是開端,世俗菩提心怎麼樣算夠量呢?以這樣子的心態就夠量了。就是說,在一切父母有情在叁界裏邊受苦,我們像一個母親看到獨生子掉在火坑裏受苦一樣,一刹那也不能忍受,急于想把他們救拔出來,這個心態生起了,那麼菩提心的量夠了,這樣子我們說叁主要道的第二個項目——菩提心,我們已經修得有成就了。那麼,第叁個,難度又是最高的,前面兩個難度也是很高,但是和第叁個比起來,還是比較容易的。第叁個難度是高的,就是要得到一切法自性空的正見,這個正見難度相當高。在菩提道次第裏邊,後邊講止觀章,特別是毗缽舍那那一章,就專門講這個。我們記得海公上師就講過,他以前到康定學法,跑馬山有學法的喇嘛就流傳一句話,“甯肯背石頭,不願學止觀。”背石頭,像米勒日巴造房子,背石頭背來背去,把背都磨穿了,這個很苦,但是學止觀呢,心裏邊要接受這個止觀很難,比背石頭還要難受,所以說“甯可背石頭,也不願學止觀。”學止觀的話,心裏要接受止觀難度極高,體力勞動還舒服一些。那就是說,學正見,學空性正見不是容易的事情。

  

  

  

  再一個,法尊法師以前跟安東格西學《菩提道次第廣論》,開始學的時候,學生很多。大家都知道這個書極重要,成佛的道路嘛,哪個不要呢?都想成佛嘛,開始聽衆成千上萬,聽到後來,難度高起來了,慢慢退退退,退到最後止觀章講完了,菩提道次第畢業了,一個人,法尊法師一個,這個也就是說,在藏地學菩提道次第也感到後面的止觀是一個絕對困難的事情。

  

  

  

  當然,我們說,一下子把它搞懂呢不是那麼容易簡單的。藏地學法是有次第的,我們漢地就沒有這個,所以學法講空,就空、空、空…

《叁主要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十地頌講記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