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有一點兒豁達空,所以說古代有一個“鳥空鼠即”。就是講了半天,嘴裏講的名相很多,肚子裏踏實的東西拿不到。就象鳥在飛的時候,在空中“嗡——”叫那樣的空,又像老鼠叫一樣,“即、即——”這麼叫。這就是說,這個法是很難學的,你學一個名相,有一點兒皮相是不夠的。在藏地學法有次第的。要學空性,先得要學“有”。這個很怪的,“我要學空,你怎麼叫學有呢?”,“那你空什麼?”你把有的東西空掉,你“有”都不認識,你空什麼東西。我們說,《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比如說,五蘊空了,五蘊都不知道你空什麼呢?假使說我們要消滅一個敵人,這個敵人是誰?我們去抓,敵人的目標都沒有,你去消滅那一個去呢?先要認識五蘊,然後再把五蘊空掉。那就是先要學“有”,再把它空掉。藏地的學法就是這樣子的,先學有部,有部是什麼?一切有,不但是現世有,過去未來世有,這是絕對的有,有爲法是有,無爲法也是有,這樣子的有部先學了。
在此我再補充一下,龍樹菩薩有一句話,“先得法住智,後得涅槃智。”這就是說,先得法住智,先把一切法搞清楚了,然後涅槃智,法空的智慧才能夠得到。你一切法都不清楚,緣起都不清楚,要求空性是得不到的。我們這裏介紹的正見也是如此,從哪裏得到真空的正見,從緣起得到。那麼,宗大師開悟了,得了中觀見,從緣起得到的,最後他開悟之後,作了《緣起贊》。所以說,空性不能直接從空性進去的,要有一個門的。我們很多修行人,都是不懂這個緣起,他說要學空,什麼都不想,你還是有一個“不想”裏邊,思惟是不會停頓的,它總有一個對象的,你說不想,有一個“不想”在你心裏邊,還是一個“想”,“不想”本身就是一個“想”。這樣子要得“空”怎麼得到空呢?“空”要有善巧方便,要有緣起,“空”的緣起就是從緣起入,先把一切法形成的緣起知道之後,自然它的自性空會得到。
所以藏地學法先學有部,把佛的一代時教有四個部來分,一切佛法不超過這四部,第一是有部,有部是一切有,第二是經部,經部是把過去未來空掉了,中間有些法也空掉了,再後是唯識,唯識是把一切外境都空掉了,只剩一個阿賴耶識,最後是空性。空性就是把自己也空掉,就是中觀了,它有層次的,從有部、經部、唯識、中觀,這樣一層層上去的,中觀裏邊還有自續派、應成派,最高的是應成派,這樣子踏踏實實一步一步上去,這樣子學的中觀,是非常之嚴格,非常之踏實。如果你前面都不要,一切法空,那就是糊裏糊塗的空,空什麼都不知道,空的對象也不知道,緣起也不知道,不知道緣起,不能知道空性的。我們要證空性,先要知道緣起的。所以,很多經論彙合攏來,這個原則是一樣的。我們叁門多寶講寺學法是循著這個方向的,從有部下手的。我們的有部就是用《俱舍》,俱舍是從一切有部進入到經部過渡時期的一個作品,它裏邊有有部思想,也有經部的思想,我們以學這個爲起點,把經部有部的思想知道了,再學唯識,最後學中觀。這樣子學呢,是古代大德規定下來的,這樣子學才是踏實的。否則的話,就是漂浮、不踏實。這些方面發表的論文也很多,我們就不去介紹了。
不具通達真理慧,雖修出離菩提心,
不能斷除有根故,應勤通達緣起法。
下邊就是第叁個要點就是正見。正見有世俗正見、勝義正見。世俗正見就是因果不謬,就是六因四緣五果,因有六個,緣有四個,果有五種,這是詳細分析因緣自性,自性緣起,然後世間的正見。勝義的正見就是自性空,我們所說的正見強調的是勝義正見,一切法自性空的正見,前面是世俗正見在講出離心的時候夾在業果中介紹過了。
一切自性空的正見,第一個就是爲什麼一定要修空的正見,“不具通達真理慧,雖修出離菩提心,不能斷除有根故,應勤通達緣起法。”這就是說,假使你沒有通達一切法自性空的智慧,盡管你修出離心、菩提心,修了很多,也很賣力,但總不能把生死的根子斷除,因爲生死的根是敵人,就是執著補特伽羅我,這個法有我,你要斷除生死根,就是要破除我,就是把這個人我、法我破除掉,才能出生死。你現在菩提心也好、出離心也好,它僅僅要是發大乘的心,要出叁界的心,要成佛的心,度衆生的心,但是方法沒有,沒有把一切無明照破、照見五蘊皆空的方法沒有,那當然再有心也是徒然,還是達不到目的。所以,你真正要達到成佛度衆生那你一定要修真空見。真空見從哪裏學起呢?一切法自性空,我什麼都不想,我去證空性去了,達不到。證空性的緣起,也就是它的方便就是要通達緣起法,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沒有自性的,這個道理搞清楚了,你自然會達到空性,證到一切法自性空的空性。所以說,你要得到空性正見,它的重要性就是:盡管你發出離心、菩提心,如果你沒有空性見的方便你出叁界的目的、度衆生的目的、成佛的目的是達不到的。方向是對了,出離心是出叁界,菩提心成佛度衆生,方向對了,但是度的工具沒有,如何出離的方法沒有,如何成佛度衆生的方法沒有,你還是達不到目的。要達到這個目的就是要有一個方法,這個方法就是真空正見,要完成前面出離心、菩提心的目的的話呢,就是要真空見來完成了。今天時間差不多了,我們就講到這裏。
第四天
昨天我們講到叁主要道最後的正見,我也略略說了一下正見的難聞。我們就是說,佛法難聞,我們在念經之前念的“百千萬劫難遭遇”,正見是難聞中的難聞了,真正出離叁界成佛度衆生的關鍵除了前面發心之外,這個方法就是正見了。昨天我們也講了正見難得,即使在藏地,學般若正見的也是困難很多,今天我們下大雨,很多的居士早晨還是來了,這個精神可嘉。昨天我們說,如果沒有通達法界的甚深空性的智慧,就是你修了出離心、菩提心也不能夠斷生死、出輪回。所以說出離心、菩提心僅僅是一個方向,它真正要到達這個目的還要一個方法,這個方法就是空性。
我們知道我們輪回叁界,受了衆多的苦,是不是真的有一個叁界,是不是真有輪回的“人”,實際上都是我們的執著,叁界本來是空的,流轉的補特伽羅也是空的。那麼我們這樣說了,有的東西你再怎麼修的話,也不能使它變無,沒有的東西你也不能使它變有。我們衆生無始以來爲無明所蔽覆,沒有的東西,妄想執著以爲有了,這個東西本來是沒有的,只要你肯修證般若的甚深智慧,你證到空性之後,當下這個苦就除了,所以說我們真正除苦,就是醒過來了。佛就是覺,大覺。我們從生死大夢中醒過來了,那麼一切夢中的人也好、夢中恐怖的環境也好都是自性空,本來是沒有的,因爲本來是沒有的,所以才能證到空性,才能出叁界。什麼叫出叁界呢?知道叁界是空的,能流轉的人是空的,所流轉的叁界也是空的,都是自性空,本來是沒有的,當下都是空的,哪有什麼流轉呢?當下就出輪回了,所以說我們要真正出輪回了生死成佛度衆生甚深空性的智慧不能沒有的。
那麼有的人他說我們學佛的,他說,我是天資不高、根器不深,沒有智慧,我好好念佛就可以了。那麼,這個對不對?我們說,念佛往生可以,你要依出離心、菩提心,好好地依佛的法門去修,也能往生,但你往生到西方之後,你如果真正想要成佛度衆生,回到娑婆世界廣度衆生的話,甚深般若的智慧必定要修的,到西方去還是要修,我們東方如果修了一點,到西方的時候,品位會高一點。回來度衆生的時間也可以短一點。所以說,我們鼓勵大家不要因爲我們修淨土宗了,般若就不要了。我們不是在念經之前要念《心經》嘛,心經就是甚深般若嘛,那就是說我們凈土宗還是要這個的。一切宗派都離不開般若,尤其是我們格魯的宗派,般若是一個中心,一點也離不開的。我們假使沒有甚深般若的正見,你單有出離心、菩提心努力地修,在大乘裏邊你修到資糧道,就上不去,因爲他資糧因緣不夠嘛,到此爲止了,在二乘裏邊,最多是加行道,到此也爲止了,進不進去了,爲什麼?資糧不夠,智慧資糧沒有了,所以這個重要性可想而知了。我們要見道,大乘的加行道,見道登地,沒有甚深般若智慧、無漏智慧是做不到的。因爲一切講條件,你條件不夠,當然這個果就不會出來,所以我們求般若的心一定要真實地生起,然後對叁界是怎麼一回事自己心裏才有個數,否則的話,對于了生死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自己還糊裏糊塗,自己糊塗也救不了衆生。
我們在娑婆世界,即使現在還沒有成佛,還沒有得到神通,還未登地,但是我們給其他衆生說一點法,講一點般若經給他聽聽,這個給他種個善根也是一個大好事。所以說,我們在佛經裏邊探討,真正能夠使我們斷除輪回的根本方法呢?就是甚深般若的正見。
昨天也提起過,正見有兩種,一種是世俗的正見,那就是因果不謬,前面講出離心的時候就講過了,就是因果決定性,因果能夠增長,因果不會改變,如果你不受報之前,或者沒有對治之前,因果是永遠存在的。這些道理知道之後,僅僅是世間正見,對于甚深空性還沒有知道。另外一部分,勝義正見,出世間正見,就是要通達一切法沒有自性的甚深空性的正見,這是出離生死所必要的。
有一些外道,他們修禅定修得很高,佛在世的時候有一位修到無所有處定,有一位修到非想非非想定,那是叁界最高的了,從禅定裏說是最深的禅定的了,但是他經過八萬四千大劫之後還是要墮落下來,他生到非想非非想天,時間很長,有八萬四千大劫的時間在天上,但是他的定力沒有了,他還得…
《叁主要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