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但是这个不容易,不容易修,那就一层一层来,要踏实一些,我们就介绍了七重因果的修法。
菩提心生起之后,一切功德都能生起了,它是大乘的命脉,菩萨就是以菩提心为主,再修六度万行的。菩萨行成就了圆满了就成佛了。这里帕绷喀大师就说了,有些人,现在的修行人不懂这个道理,认为菩提心有没有不在乎,总是修什么气脉明点,修什么本尊了,这些人他看起来其实很可怜!菩提心都没有,你修什么本尊呢?一切本尊都是菩提心成就而有的,那么你自己都没有生菩提心,再怎么修也修不成本尊,你还不如好好地把菩提心修起来。还有一些外道,修神通、修什么的,那更是谈不上了。
在佛教里边也有,相信神通,相信什么希奇的事情了,而菩提心、出离心这些宝贝都不要。你有菩提心出离心的话,神通什么的,将来更大一些的都会有,而你仅仅着眼于一些鬼通、邪道的神通之类的,而把我们佛教的命脉——菩提心、出离心不要的话,那你修的果决定是邪道的果,是不会有正果的。假使你离开菩提心、出离心,尽管找一些善知识,修一些无上的密法,生圆次第、大圆满教给你,你都不会成就。为什么?根本的要件没有,我们佛教讲缘起,缘起、出离心、菩提心你都没有,你成佛的因缘还不够,你怎么会成就呢?不管你的法是什么,你都不会成就。书上就说,不要看你这个法是大圆满、大手印,或者生圆次第,要看你这个人是不是大圆满,是不是大手印。就是说,你人够不够格,你够格修大手印、大圆满、生圆次第,你就会修成功。你人是不够格的,什么都没有,出离心、菩提心什么都没有,那你再高的法教了你都没有用。那就是,穿了龙袍也不像皇帝的人,怎么去做皇帝呢?这个不相称的。这里再三强调,我们修行不要着眼于一些表面上的神通,什么变化了,什么高超的修法了,你不把主要的三主要道抓住的话,这些再高的法对你来说,都没有用的。佛的因是出离心、菩提心,出离心之后是生起菩提心,这个是不能少的。
还有的人说,我菩提心已经有了,我们每天仪轨都念的,皈依发心偈嘛,“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所修施等诸资粮,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我天天念的,我天天发菩提心,天天要成佛度众生的愿天天发,我的菩提心够了,你这个是够了吗?这个是仪轨上,教你一个方向怎么做,你做到了,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了,那很好了。你没有做到,只是在嘴里念念,那算不算菩提心呢?那不算数的。你要把它修得相应了,菩提心生起了,那就行了。
我们道场的规矩,《五字真言》念了多少座了,可以修大威德了,很多人都很着急地问我,我能不能修大威德?我念五字真言念了几百座了,甚至上千座了,数目很多,好象应该说是够了,那是我们从量方面看,《五字真言》给我们讲了什么?菩提心了,皈依三宝发心了,二十空了,十地颂了,你到底念了之后得了什么成就?五字真言里边,菩提心二十二种发心,知母念恩报恩,都给你写的很仔细,最后二十空,什么空,大空,内空,外空等等,你到底懂了没有?菩提心你心里生起没有?二十空不要说证了,你懂了没有?如果说你只是嘴巴念了,念了一千遍、一万遍,肚子里什么都没有,那么你想想你够不够格求大威德?大威德是无上部,无上部的要求是三主要道修成功的人好修,在末法时期三主要道修成功的人很少。法王就说,降低要求,三主要道的内涵你能够掌握并且能够修得起来了,这样子的人可以求一个无上部的灌顶,求个大威德,也是将就。但是我们说我们许多人大威德法已经念了,顶也灌了,我们三主要道修了多少?掌握了没有?如果没有的话,你就不要忙于生圆次第了,你好好把三主要道多努力一下,这个命根子拿到了,生圆次第才有办法。命根子没有,生圆次第就像竹筒子里的蛇,要么是向上,要么是往下,向上是成就,向下是堕金刚地狱。向上的条件是三主要道,有没有?有了三主要道,在竹筒子里的蛇可以往上爬,就可以成就本尊,如果你没有三主要道,你决定下堕金刚地狱。那你何必这么着急下金刚地狱,好好地修,把三主要道修好,再去修不是很好嘛。
现在的人急于成就,这个心好不好?好!成就了度众生嘛!但是成就不是唯心主义,是有一定的缘起的,因缘不够,跳级是不能成就的。菩提道要有次第,密宗道也要有次第,密宗道次第,离开次第就要翻跟头。小孩子还没有长大,你叫他去念大学、研究院的功课,你把他逼死了,他也念不下来,结果把他逼死了,反而糟蹋了人。你把他小学、中学、大学好好培养,将来是一个专家,决定有可能性。不按次第的话,过去有一个拔苗助长的例子。有一个人看到田里的苗长得很慢,他说,哎呀,这样子长下去哪一天收呀,我还是把它拔高一点吧,他就花了很多气力把整个田里的苗都拔得高高的。他想,这样子长快了,我可以赶快收成了。那知道,过了两天一看,全都枯死了。不按次第是不行的,不能跳级的,你着急的话,你就得不到,越是着急反而失败,达不到目的。所以我们修行要讲缘起,缘起不够不要着急,不要跳级,把因缘补够,自然可以成功。因缘不具足,拼命往高的追求,那翻跟头就等在你前头,你得到的就是翻跟头,掉下去。修行不是开玩笑。
我们再打一个比喻,三主要道等于说是我们航空员的飞行操作法,最新式的飞机、最高等的飞机你说要去驾驶它,那可以,你要先把驾驶技术学好,你上去没有问题。但是我们现在,假使你驾驶技术都没有学好,就急于上天,把飞机的发动机一开,就上天了,你说你将来的后果是什么?当然是粉身碎骨嘛,没有话说,你在上边没有办法嘛,你当然是掉下来嘛。不但你摔得粉身碎骨,飞机也粉碎了。这个后果自己找的,为什么?你驾驶技术怎么不学呢,缘起少一个,主要的缘起,驾驶的飞机的技术都没有学就上天了,你胆量太大了。我们修行一样的,佛教的命根子三主要道还没有得到,就来不及要修高的法了,那还不是自己找死嘛,这个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下边我们再说一个,怎么样子说,我们的菩提心是到家了,够了!我们修到某一个程度了,够不够?算不算?菩提心算不算生起了,要一个标准嘛,那么我们这里就是说,你怎么样子的一个情况,状态,你菩提心是够量了?我们可以修下边的了,我们修行就是一个一个的修了,一个修成了修第二个,前面我们说出离心怎么样才是够量了呢?你对三界的苦认到了,要脱离三界的心就像关在监狱里等着被枪毙的囚犯一样,每一时刻都在要想赶快逃出这个监狱,这个心生起了,出离心就生起了。你每时每刻都不想三界的苦,都在想跳出这个三界,这个心生起之后,然后再修戒定慧,出离解脱的果就会得到,如果心都不发,这个囚犯他都糊里糊涂,也不知道自己要被枪毙了,等在监狱里感到很舒服,也不要劳动,天天有饭吃,“哎,这个很好”,糊里糊涂等一辈子,那知道不是一辈子事情了,你过几天就是被枪毙了,打死了。那是他自己糊涂了。出离心就是说,我们要有这样子的心,像囚犯快要枪毙了,着急得很,就想赶快逃出去,这样子的心生起了,无时无刻,哪怕半夜醒过来都有这个心了,有出离三界的心,那是出离心成就了。菩提心成就了是一个什么状态呢?这里有一个比喻:假使一个母亲看到她最疼爱的独生子掉到火坑里去了,在受火烧烤的苦,那么这个母亲怎么样子呢?她心里着急得不得了,一刹那也不能等待,就希望赶快把这个孩子救出来,我们假使看到一切有情在轮回里边、恶趣里边受苦,我们也像这个母亲对待独生子一样,一刹那也没有办法忍受下去,就希望赶快地把他们从苦难之中救拔出来,乃至于使他们赶快成佛。这样子的心生起了,那么菩提心的量够了,这还是世俗菩提心。
菩提心有两种,一个胜义菩提心,一个世俗菩提心,先修世俗菩提心,然后结合空性修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是开端,世俗菩提心怎么样算够量呢?以这样子的心态就够量了。就是说,在一切父母有情在三界里边受苦,我们像一个母亲看到独生子掉在火坑里受苦一样,一刹那也不能忍受,急于想把他们救拔出来,这个心态生起了,那么菩提心的量够了,这样子我们说三主要道的第二个项目——菩提心,我们已经修得有成就了。那么,第三个,难度又是最高的,前面两个难度也是很高,但是和第三个比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第三个难度是高的,就是要得到一切法自性空的正见,这个正见难度相当高。在菩提道次第里边,后边讲止观章,特别是毗钵舍那那一章,就专门讲这个。我们记得海公上师就讲过,他以前到康定学法,跑马山有学法的喇嘛就流传一句话,“宁肯背石头,不愿学止观。”背石头,像米勒日巴造房子,背石头背来背去,把背都磨穿了,这个很苦,但是学止观呢,心里边要接受这个止观很难,比背石头还要难受,所以说“宁可背石头,也不愿学止观。”学止观的话,心里要接受止观难度极高,体力劳动还舒服一些。那就是说,学正见,学空性正见不是容易的事情。
再一个,法尊法师以前跟安东格西学《菩提道次第广论》,开始学的时候,学生很多。大家都知道这个书极重要,成佛的道路嘛,哪个不要呢?都想成佛嘛,开始听众成千上万,听到后来,难度高起来了,慢慢退退退,退到最后止观章讲完了,菩提道次第毕业了,一个人,法尊法师一个,这个也就是说,在藏地学菩提道次第也感到后面的止观是一个绝对困难的事情。
当然,我们说,一下子把它搞懂呢不是那么容易简单的。藏地学法是有次第的,我们汉地就没有这个,所以学法讲空,就空、空、空…
《三主要道》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