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掉下來,掉到惡道裏面去,也沒有保證的,所以這個脫不了生死。悉達多太子出家之後到處參訪,當時最有名的外道都去學了,學了之後,悉達多太子修行的根器也很好,一學,跟他師父一樣了,師父的定他也得到了,那個外道師傅很高興,說,“啊,你不要走了,你這個年輕人,你很聰明,善根很厚,只要幾下子就修到我的境界了,我還有很多弟子,我們兩個人一起帶就是了,你就不要走了。”悉達多太子說,我不是出家來找徒弟帶的,我是要了生死、出輪回,成佛要度一切苦難衆生的,你這個法雖然是很高,定很深,但是了不了生死,同時也解決不了苦難,八萬四千大劫的天福享盡之後,還得下來。因爲福享完了,留下的就是惡業,這個惡業就到惡道去受去了,那個不解決問題的了。所以,悉達多太子就離開他們了。這就是說,外道的神通再大,他不了生死,沒有用的。
我們很多學佛的人,這個我們要跟大家再再地提高警惕,我們皈依叁寶之後,決定依叁寶爲我們的導師,我們一切聽從叁寶的話,很多人皈依叁寶之後,成了佛弟子了,又去念佛了,但是很多人又去學氣功去了,還說要練身體了,身體好了可以修行了,身體好修行的條件可以好一些了等等。但是我們要提醒大家的,氣功是外道,不管是*輪功也好,其他什麼功也好,都是屬于外道的,不是佛教裏邊的。那麼,你去皈依外道之後,你的皈依體就失掉了。皈依體失掉還是小事,根據《地藏十輪經》裏邊說,你已經皈依叁寶了,你再去學外道,皈依外道修外道法的話,將來下無間地獄的,跟五無間罪的罪是一樣重的。
那麼這個我們要提高警惕了,既然我們碰到最殊勝的佛法了,最殊勝的叁寶我們碰到了,我們也皈依了,成了叁寶弟子,我們爲什麼看到人家一點小小的鬼通或者一些希奇的事情,我們就放下我們最可寶貴的依怙處,而去向那些小小的鬼神去求救呢?這個好象是很劃不來了,那就是說把最好的摩尼寶珠丟了,去撿馬路上的幾分錢,這個毫無意思,同時將來的果報還是無間地獄,這個很可怕的!可能有些人還不知道,我們特意提出,《地藏十輪經》大家可以去翻的。凡是皈依叁寶的人他退了去信外道了,不但是皈依的體失掉了,叁寶的加持沒有了,同時他將來後報呢,將來感了異熟果要下無間地獄的,這是很可怕的事情,希望大家很好地注意這個事情。
溫州有幾個居士,那是九十年代初,當時我在溫州住了兩年,一個居士帶了兩個小孩來皈依了,很好嘛,很天真的小孩。後來他的母親告訴我,他的孩子長大了,在浙大讀研究生了,信*輪功了,對他母親信佛他還一再地批評,母親希望他信佛呢,他還批評他母親,那麼好了,皈依體沒有了,學了外道,將來無間地獄的罪也造成了,尤其是當下受報了,現在*輪功取締了嘛,這不是很愚癡的事情。希望大家以後其他的氣功也不要去修了,一切天魔外道都不要修了。凡是自己稱自己是菩薩再來的等等,這些都不是正的佛道,佛教裏邊再神通廣大,真正是佛菩薩再來的,從來不說佛菩薩再來的,不說的!除非臨終的時候示現一下,平時是不會說的。而嘴裏不但說自己是菩薩化現的,什麼“活觀音”了,什麼了,這些都是靠不住的,這些是邪魔外道,這個大家不要上當。
我們說,輪回的根本到底是什麼?就是我執,一個是人我執,一個是法我執。人我執就是執著這個能夠輪回受苦的補特伽羅,有情了。法我執就是執著一切所受的環境都是實在的。我們如果學過唯識的,知道地獄裏的火、地獄裏的有獄卒都是自性變的,自性造了煩惱,起了惡業,就自然地感到阿賴耶識裏邊現地獄的相,獄卒的相,自己就在這個不好的環境裏邊受苦。但是這個是不是有自性的,是不是真的?這個一點也沒有自性,但是在受苦的人,沒有得到甚深般若的人,沒有覺悟的人,等于說還在做夢的人,看到夢裏邊的老虎獅子大火還是真的,老虎咬的時候感到很害怕,甚至于自己也感到很痛。這就是說,我們枉自在受苦,只要你醒過來了,這一些都沒有的。
重點就是說我執如何破掉它,輪回的根本就是人法兩個我執,如何破掉它?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能夠破掉、斷掉這個根本的,就是無我的空性見。所以說我們要斷輪回,真正輪回的根本----“我”。我們來一個反的,無我的智慧,這個無我的智慧就是空,無我就是空了,就是空的智慧,這個我、自性是沒有的,那麼這個智慧得到之後,那就是照妖鏡一樣的,把我執一照,能輪回的我是自性空的,所輪回的環境自性空,那還有什麼輪回呢?那個在受苦呢?沒有了!所以說,這個很重要的問題,一定要把能夠照見五蘊皆空,照見自己我執是空的那個甚深的智慧一樣要把它修出來。那麼,要修這個智慧有什麼方法呢?當然了,有的人很用功,天天念《大般若經》、《金剛經》、《心經》,這是一個方便,是一個緣起。但是這個緣起夠不夠?還不夠。
根據我們的教派,就是說文殊菩薩的開示,文殊菩薩現身對宗大師講法多次,宗大師的法基本上都是文殊教的,宗大師一舉一動都是按照文殊菩薩的指示幹的。那麼,在文殊菩薩教授教誡裏邊,就是說,你要得到甚深空性的智慧呢,有一定的條件的,第一個你要依止一個上師,修上師瑜伽,跟自己的上師心心相印,得到上師的加持。第二個你要聽聞甚深般若經典,找一個善知識能夠講甚深般若的善知識,仔細地專心地谛聽谛聽,聽這個般若智慧,那麼自己上師當然也可以了。
這兩個條件是智慧資糧,但是單是智慧資糧,還是不能夠使我們開悟,得到甚深般若正見的,還有一個條件,你要積聚廣大的福德資糧,同時還要淨除業障,那就是說要培很大的福,還要修忏悔法,把我們無始以來造的罪,那些業障、障住我們般若的業障都掃掉。像今天我們要講般若就下雨了,這就是我們障的表現,很多居士沖過這個障了,來了。這個是對治這個障了,把它去掉了,但是這個是小障,更大的障,憑我們凡夫的力量去不掉的,那該怎麼辦呢?那就是要修對治法了,要修忏悔法。所以說,我們在修行的時候,都要修加行,一個是積聚廣大福德資糧,使我們智慧生起的緣把它生起來,一個就是說把那些産生智慧的障礙掃除,這樣子呢,既有上師的加持,又有甚深般若智慧的熏陶,又加上極大的福德資糧,跟淨除了一切業障的話呢,這個真正的智慧才能生起來。
而我們現在末法時期的人呢,都對培福的方面都很忽視,對忏悔業障也不一定很重視,他看看自己蠻好,沒有什幺業障嘛,我不要忏悔業障了,或者勉勉強強地修一點忏悔法就算了,認爲自己業障就消滅了,對于學法卻很用功,一般佛學院、一般那些研究佛教的人也好,一天到晚拿了一本書拼命地看,好象很用功,他想從佛經裏邊吸取智慧。這個我們說是對的,但是僅僅是看書,沒有其他兩個條件,不夠的。再一個,你看書,自己看的,自己的眼光、自己的觀點是不是正確還成問題,往往一本書幾個人看了,幾個人有幾個人的解釋,看法不同,那麼就是說,我們看書是從我們的煩惱我執、自己的見地來看的,那吸取的是不是真的佛的意思不敢說,所以我們前面說,要有傳承了。傳承是什麼呢?就是釋迦牟尼佛一代一代傳下來的,釋迦牟尼佛傳給迦葉尊者,迦葉尊者傳給阿難,阿難傳給末田地,最後是優婆鞠多,一代代傳下來,這樣子傳承中間沒有斷的,師師相傳,見解是肯定的,因爲在這樣的傳承下來,我們所聽到的教授教誡才能夠真正得到佛原來的意思。
前面我們說過,僅僅自己看書而開悟的人,過去沒有,現在沒有,將來也不會有。藏地印度非常重視傳承,我們漢地也非常重視傳承。過去禅宗,達摩祖師來了傳二祖慧可,二祖傳叁祖、四祖、五祖,到了六祖之後,就一花五葉開花了,後來就到了明代以後,傳承就不明了,那就是沒有那麼嚴格了。開始華嚴宗也好,天臺宗也好都是這樣傳的,一代代傳下去的。沒有傳承的,靠自己看看書的,不可避免會把自己的我見摻在裏面,把真正佛的意思摻了自己我見的毒進去了,有了毒的東西吃了,不但不會治病,還會使人受害。所以,我們前面強調,一定要有善知識的傳承。
這裏,我們介紹了文殊菩薩教宗大師的開智慧、開悟的方法:就是說,一定要有一個攝受你的善知識的上師,他跟你心心相印,你要修上師瑜伽跟他相應;第二個,你要找一個能夠講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的善知識,好好地聽;第叁個條件,要廣大地積聚福德資糧,還要掃盡一切業障。這叁個條件具備了,你決定,或遲或早的會開悟,會得到正見。我們的正見第一個是得到正見的認識,第二個是證到了,證到之後那就不動不搖了。得到知見之後,有些定解也可以在生活上行動上改變我們過去的方式了,以正見來指揮我們的行動,所以說我們要不犯錯誤這個是很重要的事情。要出輪回,更不能離開正見。我們說得了正見之後,然後求涅槃菩提才有希望,出輪回也是能夠得到的。
我們就是說,要得正見,這是比較深的問題,凡是講智慧講空性是比較深的一門,在佛教裏是難學的。我昨天也說過了,法尊法師到藏地去學法,聽菩提道次第,開始人很多,聽著聽著人就少了,最後聽完了,人就剩他一個了。那就是說,不好懂的。我們在這裏,我看講經之前念的是什麼大家也不知道,就求宗大師加持,不要講錯,能夠使大家得到真正的種子下去。我們聽了這個經當下懂了最好,如果說沒有懂,種子下去,將來種子總有一天會發芽,將來懂的時候會有。懂了之後,就能夠修,修了之後就能夠證。所以說,我們要去修一個法先要認識這個法,得到它正確的概念,然後通過聞思修,聞…
《叁主要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