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有死,但是修法的時間很少。有人說了,反正聽不懂管他修法不修法,佛教也不懂。真正碰到佛法了,你又要辦公了,每天還要洗衣做飯了,還要吃飯了、看報紙、做雜務了啦等等做家務啦,那麼算起來,真正的修法才多少時間,也就一兩個小時。那麼死來的時候都不動了,所以說死一來呢修法的時間更少,這叁個因素就是肯定我們一定要死,沒有辦法的,死是停不掉的。
第二個呢死無定期,死的時候是沒有一定時間的。釋迦牟尼佛說了,他是從各方面來說了,南贍部洲的人壽命是不定的,這個是經裏邊講的很清楚,在最高的時候,輪王時期的時候是八萬四千歲,到最後減到十歲,中間一會兒增一會兒減是不定的。就在這個增減的中間,每一個人的壽命也是不定的,那麼現在長壽一點的一百周歲的,一百零點的也有。過去我們在廣化寺的時候有一個叫梅什麼的老師傅,一百零二歲,他是很稀有了,精神很好,但是現在已經不在了。那麼長壽的一百多點,早的呢入了胎的時候就打下來了,那就是很快就沒有了,那麼壽命是無常的,是不定的。你不要說,我現在年輕了,等老了退休了我再來修了,你能不能到退休還是個問題。退休之後你有多大精力,修行是要有精力的,世間法裏邊的事情也不能強行,要幹得下來,比如打坐,你這個老了不行了,怎麼修呀?
我記得經典裏邊有一個公案,有一個婆羅門,他已經是老頭了,他要跟佛來出家。他就說了,你看自己都成什麼樣子的,自己都照不顧了自己,孤苦伶仃的,八十歲了,你還修行?你修什麼行呢?修行要禅定等等——要學經教,要修禅定等等都要一定精力才行的,你這個時候你怎麼修行?可惜了時間了,你的年輕的時候不修,現在已經來不及了。
那麼這樣子就是說,這個也挺多,電線一碰就死,乃至針灸紮在要害地方也會死,吃了一些不合適的東西也會死。你要找維持生命的緣呢,或者救他的緣呢極少!所以說生命本來是不定的,再加上因緣來了,你馬上要走路,你敢擔保嘛?我們有一個居士,以前在叁門住過的,回東北去了,今年他家裏來信說死掉了,我們給他超度,這個很可惜。但是沒有辦法,業報如此,只好給他超度超度,念念經就對了。所以說這個死是不定的,因緣太多了。那麼高處掉下來的會死……,這個死緣太多了,什麼地方都會死掉。再加上生命危脆,這個生命不像……這個身體一定要死的。我們說人身上有幾個要害,那這些要害的地方你不能給他一點傷害,造成一點傷害就死掉了。記得我們在五臺山的時候,有一個五臺山的老百姓病了,他就貪便宜,請走江湖的針灸醫生給他治病,結果這個針灸醫生是個外行,在他身上紮了兩針,一看他搖搖晃晃的不行了,他就嚇了,拔腿就跑掉了,你把針拔掉跑也好嘛。他這個嚇倒了,這個針也不拔就跑掉了。結果那個病人就這樣子死掉了。最後那個針灸醫生也給抓到了。那就是無緣無故的送死了,這個呢就是說人的生命是危脆的很,實在是不可估量,什麼時候來是不知道的。這就是說這叁個因呢是成立前面的死無定期。
第叁個,第七第八第九個因是成立死的時候其他都對你沒用了。就是說死的時候,雖然親戚朋友把你圍繞,但是對你毫無用處,他們沒有一個能夠代你,沒有一個人能把你救起來,也沒有一個人跟你跑。弄的不好的,父母長輩還沒有斷氣,孩子們已經在吵架了,分財産了,對父母死掉毫不在乎,他們在乎的是財産,如何把父母財産據爲己有,這個就是親戚朋友對你毫無好處,你過去賺了好多的錢,你要走了,錢也救不了你,你一分錢也帶不走,甚至于身體,你這個身體,一個人最愛護自己的身體了,這個身體跟你共同生活了好多年,結果你要走了,你還是帶不了,也是帶不了,一塊肉都帶不走。那麼這樣子想,除了佛法以外,什麼都沒用。財富也好、名譽地位也好、親戚朋友也好,對你毫無幫助,那麼只有修佛法,修了佛法你修了一分你就帶走一分。
所以這個從九個方面來考慮,就是叁個決定。
第一個因爲人必定要死的,那麼我們一定要修佛法,不修法你死了之後你要下什麼惡道去你都不知道了,這個是一定要修法。第二個既然死是沒有一定時間的,那就不能等我退休再修了,過幾年再修了,我現在等我的孩子長大之後再說了。這些話都是廢話,什麼時候你孩子還沒有長大就跑了,你怎麼辦呢?所以說要修的話第一個是決定要修,第二個要馬上就修,不能等著,第叁個,除了修佛法之外,其他的一切世間的都靠不住,世間的名聞利養都沒有用。所以我們從這叁個根本九個因相來思惟,最後得了叁個決定。
那我們再介紹,有一些人很好的,他就是說,平時說起來很有好處的親戚朋友,這個時候,在臨死的時候他對你毫無幫助,如果你平時不修法的話,感到非常悔恨的事情,平時我待他那麼好,臨死的時候一點幫助也沒有,他幫不了你的忙,甚至于有些他還希望你早點走,他好拿你的財産。平時自己花了很多的精力去賺了很多的錢,造了很多的罪,最後臨死的時候,這個財産一分也帶不走,卻把那個罪全部擔起了,你的罪呢還是要擔,而財産呢你是沒有份了。那麼這樣子你造了這個罪,不是很悔恨嘛!不修法的話。那麼這樣子,若想要不至于在臨終産生悔恨的心,那就唯一的好好地修法。那就是說念無常有這麼幾個重要的內涵。當然我講了很簡單,真正修起來要實際的一個個好好地思惟了,希望大家去參考《菩提道次第廣論》。把念無常的心生起來,暇滿難得的身心,把他的稀有珍貴結合起來,決定能夠放下現世的貪著,這個正如氫氣和氧氣加起來,火一燃的話,決定成水,這是佛法裏邊決定科學化的,你只要去辦就是了。這個兩個因緣條件夠的話,這個果決定能生,放下現世的果決定會生。那麼我們希望大家從這個兩方面努力,暇滿難得和死無常之觀,那麼這樣子就可以得到把現世放下,進一步踏上修行的路。
但是說現世放下是不是就夠了呢?這是必須的,但是還不是充分的,我們講條件,有必須條件,也有充分條件,放下現世是必須的,但是還不夠的,放下現世僅僅是把現世放下了,後世還有麼,後世還有,那輪回還在麼,那麼我們要真正出離心生起呢,把後世也要放下,那就更進一步了。這進一步怎麼辦呢?下面就有了。
業果不虛輪回苦,勤思消除後世貪。
“業果不虛輪回苦”,需要思惟業果不虛的道理,需要把業果的道理好好思惟,再修輪回的苦,那就是昨天講的,苦苦、壞苦、行苦,好好修的話,“勤思消除後世貪”,你這樣子的努力去思惟修行的話,後世的貪著也會消除。那就是說,我們第一步把現世的貪消除了,那進一步要消除後世的貪,後世貪有沒有辦法?有!思惟業果,就會知道輪回苦。那麼我們修行呢不要跳級,你現世的貪還沒有放下,來不及要修離後世的貪,那是不會成就的。有的人後世的不貪了,他認爲後世渺茫得很,我管它幹什麼?不求,那麼現世的就是當下的實在的,拼命地追求,那就是十足的凡夫,談不上修行的。那麼我們說修行嘛要分次第,第一個把現世的貪放下了,再去求第二個放下後世的貪,現世的貪還沒有放下,就不要去修放下後世的貪,那是顛倒了。那個效果也是不理想的。那麼這個就是說,現世的貪著固然是放下了,但是人的心還是根據客觀的規律還是對後世的加了很多的東西,就說現世雖然刻苦一點,我下一輩子能夠生到天上,大梵天王、帝釋天,那樣子的生活,那樣子的享受,那不是很好嗎?他就去修行了。
這個我們就介紹難陀了。難陀是佛的堂弟,佛在世的時候,他善根成熟了,就要度他,但是他很好色,他的女人長得很漂亮。佛來了,他對佛很恭敬,佛來托缽了,他正在給他的女人畫眉毛,看見佛來了,就說,佛陀來了,佛來托缽了,就要把最好的飲食給他裝好了。他就對他的女人說,佛來了,我給他飲食去了,他的女人說,你要去可以,但是我的眉毛還沒有幹就要回來。他說,好好好。就這樣,他把好的東西裝好了,交給佛,佛不接,佛就走了,佛不接,他只好跟在佛的後面走了,一直送到僧伽藍裏邊。佛就叫人把他頭剃度了。哎呀,難陀說,我的女人還等在我去畫眉毛了,現在頭剃了,回不去了,他心裏不想剃。但是,由于佛的威光,他又不敢說不要剃,結果就剃了。剃了之後,他總是想辦法要跑,就是溜單,結果呢,佛就天天在了,他又溜不了。有一天,大家乞食去了,輪班輪到他守寺院,他想這個機會來了。佛他們都去托缽去了,他正好溜了。所以他在佛出去之後,他也很負責,把門關關好,東西收拾好了想走了。結果業報如此,東門關了,西門開,西門關南門開,總關不好,搞了半天,時間不多了,佛要來了,我跑不了,那麼他想反正我有錢,東西偷了我賠好了,門就不關了。所以,他就趕快跑出去,跑到路上,他想,佛和比丘肯定從大路來的,我從小路走。小路走了一半,佛來了,佛從小路上回來了,那就跟著回去了,結果還是跑不成。
佛知道他的心,你要走,我帶你走。過兩天佛就帶他走了,帶他去遊覽了,跑到一個山上,看到一只瞎了眼睛的老猴子在樹上,佛就對難陀說,你看這個瞎眼的猴子跟你的夫人比,哪個漂亮?難陀說,我的夫人像天女一樣年輕又漂亮,這個老的、又瞎了眼的老猴子怎麼好比呢?沒有辦法好比的,那對,就這樣。過兩天,佛又帶他到天上去了。看到很多天人、天女在遊戲,很高興了。後來看到有一個座位是空的,天女圍繞,但是座上沒有天子。他就問佛了,這是怎麼回事?佛說你自己去問。他就去問天女了,難陀問,其他的座上都有天子,你們的座上怎麼沒有呢…
《叁主要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