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三主要道▪P8

  ..续本文上一页

  

  这个我们就要好好地检查自己。那么我们说放下现世的重点是放下世间八风了。这个八风就是我们常说的利衰苦乐称讥毁誉了,那么就是总的来说呢,你得到利了就高兴,失了利了就不高兴,你得到好的方面就快乐,碰到苦的就不高兴,得到名称就高兴,否则,默默无闻就不高兴,人家赞叹你呢你就高兴,人家毁谤你就生气,这些都是我们在世间里一般都是要碰到的一些事。那么这个八风不放下的话,你要出轮回就是没办法出了。所以说我们对世间八风的道理一定要搞清楚,否则的话就谈不上修行了。

  

  

  

  学了这个法我们要思惟,暇满人身难得,在《菩提道次第》里边讲了很多了,我们刚才也提了一些,大家可以参考,自己有书的,对照《菩提道次第》里边好好参考。

  

  

  

  下边我们要介绍噶当派的教授,放下现世的教授。噶当派是什么?阿底峡尊者的一个教派。宗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就是从这里边来的,宗大师的教派叫格鲁派,也叫新噶当派,那么噶当派里边有一个教授教诫叫十秘财,包含十个东西:四个依止,三个金刚,还有出、入、得三个,这个下面再介绍。

  

  

  

  什么叫四个依止呢?第一个“心极法依止”,就是说,心里边只有法,其他的都放下。也就是考虑暇满难得的人身得到了,它是无常的,什么时候死是不知道的。那么我们如何利用这个身体呢,就是说在没有死之前,我一定要把一切东西都放下,来修正法。使心里边所希望的除了法之外,其他的不管。

  

  

  

  第二个依止是“法极穷依止”。你去修行了,工作也不干了,那么你生活没着落了怎么办呢?那么我们是不是为了要怕穷而不学法呢?那么我们现在要考虑了,那这个就是修法大不了穷了就穷了,但是我为了修法修什么苦行都可以,就是要饭也无所谓!世间上为了生活要饭的也不少,我为了修行去要点饭又有什么关系呢?没有关系,哪怕是要饭我还是要修法!

  

  

  

  第三个依止是“穷极死依止”,那么极端的穷了,饭都吃不成要死掉了怎么办呢?死了就死了,为了不要放弃修行,假使说一点财物也没有,要饭甚至要不到,你会饿死也会冻死。那么你就想了,无始以来牺牲生命为了争取财富、为了争名夺利等等,这些牺牲生命的不晓得的做了好多次了,从来没有为了法而牺牲生命的。这一辈子为了修法而牺牲生命又有什么关系?只要为了修法的话,哪怕死也不在乎!有这样子坚定的心的话,修行才有希望!死了之后,有的人还执着,这个身体要火葬了,要土葬了,有人料理后事了,给你去宣传了....

  

  

  

  第四个“死极荒沟依止”这里就是说,死了之后,最差那怕是丢在荒山野沟里给那些豺狼吃也无所谓,只要有修法穷就穷,死就死,丢在荒山里边就丢在荒山里边,没有关系,这个心要生起来。这样子跟癞皮狗一样,死掉往山里一丢就完了,都无所谓,只要为修法,这个就是四依止。假使你这个心生起了,你放下现世是靠得住。

  

  

  

  下边还有三金刚。第一个,“事前无牵累金刚”。事前没有牵累,你准备要去修行一切放下的时候,那么这个阻力就会有,你的父母、亲戚朋友了就会劝你,“哎呀,你身份那么高的人,出身家庭高,学问又大,前途很大,你这么放下这一切这样子修行呢?”就很难受,就流泪了,不准去了等等。有的人心就软掉了,“哎呀,这个搞不成了,还是回去吧。”但是真正修行的人碰到这些环境的时候,也要一样——跟金刚一样,不动不摇,不去管他,情愿到偏僻的山上去修行。这个我们想一想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就是给我们示现标准的,他出生王宫,现在是太子,将来是转轮圣王,父亲只有他唯一的一个孩子,但是他放下一切,到山上去修苦行了。这了佛给我们作的榜样。但是我们要考虑,父母不同意,不要太勉强,要好好作工作,这也是佛说,但是我们心里边对那些的留恋不要有。

  

  

  

  第二个,“事后无愧悔金刚”。事前不动摇,事后也不要追悔,假使你把世间的一切放下了,人家对你讨厌、忌讳,说你一个下贱的流浪汉,乞丐要饭的等等,不管他说什么,不要放在心上。他们说你好也不要管他,说你坏也不要去管他,说你像个魔鬼也不要去管他。那么这样子呢,有的人就是说,这个(情况)有,我们在三门有个年轻人他想出家,他的母亲认为这样子的出家,因为她对佛教不理解,感到家里很丢面子,死也不给他出家,就说你就是死了,也不愿你出家。这个就是这么样子的母亲了,这也就是过去的业障了,那么结果他就出不成家了。在我们真正修行人什么面子不面子的,就不要讲了。

  

  

  

  第三个,“与智慧金刚同行”。我们要有智慧,把我们生活和修行结合起来。对于一切毫无意义的现世的那些事情要永远放弃,这个要有智慧,对于这个智慧不要去放掉,要与他同行,不要离开智慧。

  

  

  

  那么下面,就是“出”、“入”、“得”。“出”是什么?“出于人群”。我们这样子做,跟现世的人就不是一样的,人家说你是一个疯子,疯子就疯子,不要去理他,那么人家不要你把你从人中开除了,说你不是人了,也随他去。“入于狗伍”,就是说,你的生活,你的名了、衣了、食了,到处是最低的要求,情愿忍受那些饥渴疲劳了,好象狗一样,人家说你是狗,也随他去骂,我们只要修行就对了。这样子做呢,最后“得到圣位”。经过这样子的磨练,自己好好修行,最后总会得到修行成就。这是噶当派的一个教授,也叫我们放下现世。它的内涵也是同样的,也是暇满难得,无常随时会到来,叫我们从这两个方面好好地去修。

  

  

  

  我们说,什么叫修?这个道理听到了,书上看到了,这是一个闻慧,我们是听到了,如法听到了,生起的智慧叫闻慧。闻慧是一种概念,我知道了这个东西,闻慧是从人家那里听来的,我们闻之后要思、要修,思就是用自己的思想来考虑这个问题,那就是经过闻之后,就是要思惟,根据身体、环境等等来思惟得到的,那么这个就是自己的力量,能产生一定的作用。所以说,闻是肤浅的,思就深入了,那么最后呢就是修了,修的最后就是定中证到,那是最高的。

  

  

  

  真正的修是入定之后才叫作修。但是宗大师感到入定的人毕竟不多,,那么有些思惟的人也可以叫修,因为思惟也能产生一定的力量,所以我们把暇满难得的道理、无常的道理好好经常思惟的话,他也可以化成自己的力量,就可以产生一定的作用。那么下边就是跟大家说一下,修无常的一些的修法,那么下边就是说,我们印光大师不是已经提过了嘛,把“死”字贴在额头上,那就是修无常了。修无常了不是,“噢,死掉了,无常了”这么简单的修是不能深入的,是不够的。那我们介绍一下《菩提道次第》,那里边就有修无常的办法,当然这是简单的方法,那么这里边有几个要点,三个根本,九个因相,最后呢得到三个决定。

  

  

  

  三个根本是什么呢?第一个,人必定是要死的,从古以来,不论你轮回也好,修什么也好,那么我们佛教里边,释迦牟尼佛示现的也无常。古代从无始以来,不要说从无始以来,从有史以来,就是说从有历史以来,到现在还存在的人我们见过没有?没有!一般来说寿命长的一百岁左右,一般短的呢三十岁都没有的很多。所以说人要么不要生,生的都是要死的。

  

  

  

  第二个,死,没有一定时候的。什么时候死不知道。

  

  

  

  第三个根本是人死了之后,除了佛法以外,什么都没用。秦朝最早的秦始皇,在世的时候,有什么——多少的金银,多少的财富,多少的宫娥婇女,死的时候一个都帯不走。那么我们说殉葬,秦始皇殉葬的时候有几万个宫女陪他去死,这是人的妄想,这些宫女这些都有她们的业报,绝对不会跟着秦始皇去,她们死了之后或者生天,或者哪里投生去了。而秦始皇死了哪里去,还是什么都没有。所以这些来说呢死的时候什么都没有,除了佛法对你有利。

  

  

  

  那么三个根本呢就是前面的三个根本。每一个根本都有三个因来成立,那么第一个就是说,人是必定要死的,有三个因要讲来观察。

  

  

  

  所以说阎罗王他也是必定要来的,无论你想什么办法都是免不了的。我们在一个公案,有四个兄弟,都是修外道的,都有神通,一天他们大哥站出来说了,某一天他们四兄弟都要死了。他们就想办法,因为他们有神通就想逃避了,大哥就跑到山上,深山里边阎罗王就找不到了;二哥就跑到海底里边去,那阎罗王海底里恐怕去不了吧?三哥就飞到空中,空中腾空,悬在空中;最小的这个弟弟呢他说,我跑到最热闹的闹市里去,混在人里边,阎罗王的鬼卒来抓的时候搞不清楚,找一个去呢。那么四个想好了办法,到了那一天就各施展神通这样子去做了。大哥跑到山里边给老虎吃了,死了;二哥跑到海底里边,结果呢给那些海底的大鱼吞掉了;三哥在空中,腾空突然神通失灵了,掉下来就摔死了;第四个弟弟在闹市里边,人多挤在里边,他想不要给他们抓到,结果呢人太多就挤死了。那么这四个到最后还不是死掉。所以说呢,我们有神通也好,什么也好,阎罗王来了也跑不掉!那么这是第一个,人一定要死的。

  

  

  

  第二个呢这个寿命只有减少没有增的。就想点蜡烛一样,我们点一分钟,蜡烛就少一分钟的蜡了,那么到了最后也就点完了。这个就像我们的人生,那么我们人生下来,每过一分钟就跟死亡靠近一分钟,这个道理就像那些要判死刑的罪人一样,从开始往刑场跑,一步近一步,跑到刑场等在那里,那个时间到了就砍头了,死掉了。所以说寿命只有减的没有增的。

  

  

  

  人的身活在那里,还没…

《三主要道》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十地颂讲记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