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個人的仇恨用誅滅法。因爲他我執未空,還沒有能超出叁界,逃不了因果。雖然證到有些神通,但是逃不了業報,殺人所感的報是下地獄。而且這種殺人,是用殊勝的佛法來殺人。佛法是救人的法門,他反過來用于殺人了,那麼他感的果當然也是夠慘的了,馬上就會下地獄了。所以,我們佛弟子,千萬不要用佛法爲手段,來達到個人罪惡的目的。個人的目的,一般都是自私自利的,以自私自利的出發點,利用佛法來滿足自己個人的要求,這個與佛法畢竟是背道而馳的。
我們修行,首先是要去煩惱、我執,把一切煩惱我執去掉,一切爲衆生的利益出發,這樣做叫修行。如今反過來了,把最高最殊勝無我的佛法,拿來爲自己服務,爲自己個人的利益、自私的我執大魔,就是像那樣子的;最大的魔就是我執大魔,現在竟然把這個我執擴張到用佛法來維護它了,那實在太可怕了。我們用世間法來維護我執,這個果報已經夠大了,再進而用佛法來維護我執,那真是錯到極點了!但是,我們且檢討一下,自己有沒有這個心?以佛法來誅滅敵人,恐怕是沒有,然而以佛法來擡高自己,會不會有?可能是會有一點點。比如說,我當個法師,可以名利雙收,將來在佛教史上,可以有我一個名字,總算在這個世界上也幹了一番事業了。盡管表面上好象是爲作貢獻。但是,我們深挖下去,還不是爲自己個人名利出發。這樣的心不能有,我們修佛法,要徹頭徹尾地爲衆生的利益而服務的,不能夾雜一點點自利。當然,成佛也是自利,但成佛自利的目的還是利他,爲救度一切衆生故。這是從無我的基礎上出發的。有一點「有我」的自利的話,不但輪回出不了,一切惡趣的苦還在等待著要去受的。所以這一點——以學修佛法來擡高自己的地位,達到自己的個人目的,也是一般學佛的人多少都會有一點點,沾一點邊。還可能有一些人,會沾很大的邊。以上說的那些人不能說沒有,還是會有;那麼,像這樣的人,當然是很愚癡了。佛法是教我們去除我執,救度衆生的,千萬不要反其道而行之。
最後,我們還要說一下,昨天,我們傳了破瓦法,有一位老太太,她這麼說,那些藏文的發音念不來,可不可以念漢文?我們漢文在翻譯中,已經有了,但還沒有印出來。藏文念不來,就念那個漢文的意思是可以的。就那個簡單的意思念一下,也可以。將來完整的文字出來,你再換好了,現在就念這個簡單的。
另外,還有一個事情,昨天我們傳大禮拜的時候,有的人沒看到過想請人拜一個看看,但因事多,說了半天,後來時間遲了,沒有拜。今天我們要補兩個東西,一個:大禮拜;另一個:講了半天,頂禮咒沒有說,要補傳。頂禮咒就是大禮拜之前,先念這個咒,念上叁遍、七遍,念了之後,什麼效果?可使大禮拜的質量提高,簡單的說,一拜可以頂十拜,或者頂一百拜,頂一千拜,就看你怎樣念怎樣拜了。事先念這個咒,有這個功效,可以提高質量。這個咒昨天忘記傳了,東說西說,頭緒太多了,講過去就沒有時間了。那麼,昨天傳過法的人就再聽一下,沒有傳過的就不去管它了,反正今天就要傳了。這個咒在拜之前,念叁遍、七遍、二十一遍都可以。念了之後,可以使我們接著拜的質量提高。正在拜的時候念什麼呢?念四歸依,或百字明咒,或者叁十五佛忏都行。余下還有幾分鍾,我們請一位師父拜給你們看一看,大禮拜是怎麼拜的。
還有幾句話說一下,今天不要供養了,財供養不要了,但是要求一個法供養。我們傳的法,希望大家好好修,以如法修行來供養:聽的話(法),望大家好好用起來,昨天傳的法好好的修起來,以最大的供養——法供養來作供養!
(吉祥圓滿)
回向偈
願以此功徳 回向遍一切
吾與諸衆生 罪障盡除滅
根支叁昧耶 諸戒有缺犯
仗法真實力 雪除還清淨
上師勝金剛 諸佛體性主
願一切時處 以悲心覆護
啓迪除愚蒙 速圓無上覺
持教拔沈迷 安住于佛心
智敏上師開示初編
上海居士林開示録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初八—初十講于上海居士林
目錄
初八開示………………………………………………一
初九開示………………………………………………五一
初十開示………………………………………………一〇七
回向偈
願以此功徳 消除宿現業
增長諸福慧 圓成勝善根
所有刀兵劫 及與饑馑等
悉皆盡滅除 人各習禮讓
讀誦受持人 輾轉流通者
現眷鹹安樂 先亡獲超升
風雨常調順 人民悉康甯
法界諸含識 同證無上道
一、進入叁寶之門——歸依叁寶
我們要進入叁寶之門,首先就是要歸依叁寶爲入門之法了。我們沒有歸依以前,大家都根據自己的煩惱去造業,造了業就在六道輪回裏邊受苦,這樣子反反複複,無始以來我們不知已受了多少苦。如果我們再不想受苦了,那麼該怎麼辦呢?這就必須要依靠叁寶了。依靠叁寶的力量,使我跳出這個輪回的苦海,這個就叫做「歸依」。
「歸依」也是鑒別我們是不是佛弟子的一個標准:是佛的弟子,必須是受了歸依的;不是佛的弟子,就是沒有受過叁歸依的。不管是氣功師也好,其它宗教徒也好,雖然他們也忠誠地信仰他們的教主,信仰他們的教典,但是他們的教主沒有佛圓滿無邊的功德,他們自己還處在生死輪回之中,何能教人出輪回苦?他們的教法,不能淨諸煩惱,出生死海,得安樂果,雖能勤修,仍不能脫苦,他們的歸依對象不是叁寶,所以這些都不是佛弟子。
佛弟子依靠叁寶,能夠超出一切苦,不但是叁惡道的苦,同時看到人天乃至色無色界都有苦,更甚者,生人天還是無常,業果受盡以後仍會下墮,乃至地獄。所以對輪回中一切人天的苦,都要解除,這才是真正有力量的叁寶。反之,其它宗教一般認爲能生入天堂,就萬事大吉了。因此,我們若真正要解除一切苦惱的話,除了歸依叁寶,其它是沒有一點辦法的。
由此而論,我們對「歸依」這件事情,要看得慎重一點,不要輕描淡寫地,磕個頭,遞個紅包,起個法名就對了,就算歸依了。這樣子,一般是得不到歸依的!要得到歸依的體,是有條件的。佛教講緣起,緣起就是一個法要生起來,有其一定的因和緣,因緣具足,法就生起來,因緣不具足,那怕差一點點,這個法是生不起來的。
那麼,我們說要歸依叁寶,這歸依叁寶的體(無表色),它生起的因緣是如何呢?依佛教言,歸依有歸依的因,即自己要發起歸依的心,還要有歸依的緣。什麼是歸依的緣呢?第一要有如法的師父,設如法的壇場,還有,如我們發的紙上寫的,歸依儀式,迎請叁寶,忏悔業障等等,這些都是歸依的緣。如果因緣具足了呢,當然,歸依體就會生起。這中間最不可忽視的一個,就是歸依的因,自己一定要發這個歸依的因,自己若沒有發心的話,縱使緣再好,歸依體還是生不起來的。
所以我們對每一位來求歸依的人,先要把歸依的內涵跟你們講清楚,使能真正得到歸依的體和利益。盡管授歸依的地方很多,是不是能得到真正歸依的,還不敢說,主要看你自己歸依的心發了沒有。
二、生起歸依之因——兩個要素
那麼,什麼叫歸依的心呢?最起碼的,對于這個,我們學過的《俱舍》裏邊講到的,六道輪回中叁惡道的苦,地獄、餓鬼、畜生之苦,地獄、餓鬼一般人看不到,畜生之苦,大家都知道,黃牛爲人幹了一輩子活,挨鞭抽打不說,老了還被殺掉來吃。活的猴子把腦殼打開,用開水醬油辣椒澆進去,就吃,算是名菜。一盤活的蝦子,一陣開水澆下去燙得蝦子顛狂亂跳,用來供膳。還有「全騾上市」,把騾四腿夾住,在騾身某部澆開水,燙熟了,割下,端給顧客享受,而騾還在廚房裏拼命嘶叫——慘!這種惡道苦,《廣論》、《瑜伽師地論》等都講得很多,我們要生起恐怖之心,害怕自己墮入惡道受苦之心。
再進一步,對整個輪回之苦都生起恐懼之心。
再進一步呢,對一切衆生墮在輪回受苦,我們要生起大悲心、菩提心,要把他們全都救出來,都不受苦。
這就是叁種發心。第一種,最初對叁惡道的苦心生害怕,希望解脫惡道之苦,能得人天暇滿之身的,這是下士道,屬于低層次的。第二種,對輪回六道,包括人天,感到都是苦,不希望再受這輪回之苦而求解脫叁界的,這是中士道,屬于中等層次的。第叁種,看到一切衆生都在受苦,不但自己要脫離輪回之苦,要把一切如母有情都救度出離叁界,都離開這個輪回之苦,這是上士道,發菩提心,行菩薩行,屬最高層次。
所以,歸依的前提,首先是要看到苦,想到自己或父母有情受叁惡道的苦及輪回六道的苦,要生起恐怖心,這是第一個條件。如果根本不生恐怖心的話,感到無所謂(愚癡!),那麼這個求救的心也沒有了,就是說歸依的心也就沒有了。
什麼叫「歸依」呢?歸依就是求救,依靠一個崇高有力的對象,求他來救度我們,這個就是歸依的心——動機。如果我們自己沒有恐怖,沒有害怕的事,那還要依靠誰呢?當然,就不需要依靠了。所以說,首先要生起害怕受苦的恐怖心,對叁惡道生恐怖心,繼而對輪回六道生恐怖心,再進一步對一切如母有情在輪回中受苦,生恐怖心,發起救拔之心。我們自己害怕受苦,推而知之,一切有情都害怕受苦,因此設法使他們都脫離苦。這叁個心雖然層次不完全相同,但是這個生起的恐怖之心是一樣的。這個生起的對叁惡道或者對輪回之苦的恐怖之心,是歸依的第一個要素。
單是生起了恐怖之心,夠不夠?還不夠。生起了恐怖之心之後,我們要進一步追求如何解決這個恐怖呢?這就是說依靠誰來救拔我們的苦難呢?唯一的方法,就是依靠叁寶!除了依靠叁寶,此外是沒有第二個能救度我們的苦難的。試看曆…
《上海居士林開示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