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敏上師開示——叁主要道(于成都昭覺寺)》
目 錄
第一天……………………………………………一
第二天……………………………………………四〇
第叁天……………………………………………八叁
第四天……………………………………………一二叁
第五天……………………………………………一六八
智敏上師開示錄二編
叁主要道
智敏上師開示
一九九九年講于成都昭覺寺
(免費贈送,歡迎助印)
第一天
今天,我在這裏跟大家在法上結一個緣,那麼因緣是在經過成都的時候,你們的監院師他邀請給大家講一些開示。那麼我就選了一個佛教裏邊最重要的、關于修行最不可少的——叁主要道,給大家說一下。那麼這個叁主要道到底是什麼東西?就是說我們修行,佛教裏邊我們佛教徒皈依叁寶,要修行,發心成佛度衆生的。那麼我們修行到底怎麼修?修的內涵到底是哪些?佛說的叁藏十二部經那是多得不可數,裏邊說的法門八萬四千,每個所說都是非常殊妙的,但是中間如何聯系起來,它們中間的主要的關鍵在哪裏?共同的點在哪裏?這個我們一般智慧薄弱的是探討不出來的,所以說經典呢,要我們通過有修有證的那些高僧大德,他們在經裏邊闡發,作了些極可貴的論說,把這些佛的真正的深的密意告訴我們。那麼,這一部書把整個佛的叁藏十二部經裏邊扼要地把修行最重要的幾個要點提出來了。那麼這叁點呢,如果我們離開了這叁點,就談不上修行,如果這叁點我們把它抓住了,按了這個方法去做的話的呢,不但是修行上路了,就是成佛也能夠達到這個要求。
那麼,這叁個要道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它的名字叫叁主要道。叁主要道他到底是哪叁個呢?第一個是出離心。我們修行,如果說在世間上的一些安樂依然是放不下,單是求一點人天福報,要求自己身體健康,家庭圓滿,事業順利,這樣子做是不是佛教徒呢?我們說,也可以叫佛教徒,皈依叁寶的,但是嚴格的說,還不能叫一個佛教徒。真正的佛教徒要依佛的法修行的、方向有一定出離的,這才是夠得佛教徒的資格。如果我們僅僅是希求世間上的安樂、那些享受,那麼其他的宗教、其他的哲學也在講這些,這跟佛教的根本旨趣還是不太符合的。因爲我們佛教看法,這個世界徹底是苦,在這個苦的中間你要求安樂是做不到的。那麼整個宇宙以佛教的眼光來看呢,是六道,六道裏邊叁惡道是苦,這個大家都知道。地獄的苦、餓鬼的苦,雖然我們是不能夠親自看到,但是聽說,有些感應,事實上也是證明這是有的。那麼畜生的苦,大家都是親眼看到的,給人殺了吃了,而且殺得很慘了。尤其廣東人吃猴腦,活的猴子把它的頭剃了,就在桌子上當下打開,活的把那個醬油、辣椒就灌進腦子裏去了,這個痛苦我們想一想,誰也受不了。還有山東,最近,爲了招徕顧客,就把全驢上市,把一個驢,整個的驢活的,把它的腿夾住,然後顧客指定哪一塊肉要吃的,他們就把這塊肉活活地割下來,煮了給顧客吃,這個驢還沒有死掉,拼命地叫。這樣子大家想一想,畜生的苦,不過是舉兩個例,是夠苦的。
那麼人間,我們說應當是快樂的,離開惡道了,但是上了年紀的人想一想,人間的苦,也是相當的嚴重的。有人說,天上是享樂的,很多宗教認爲生了天堂了,什麼苦都沒有了,但是這個膚淺的看法,以佛教的智慧來看呢,至少是不確當的。天上還是有天上的苦,而且天上又不能保持他永遠不掉下來,當他的福報享完了,天上還是要下來,或者直接到地獄去了。
所以這個輪回的苦,如果我們真的想一想,貪著世間對我們來說一無好處。佛經上講的,我們無始以來流轉生死,天上我們不曉得去了多少次了,地獄裏邊去的時間更多。一般就是說,從好的方面說,我們所能想象的享受我們過去都享受過,一切男女飲食等等,上天的時候,人間的時候,我們都享受過,但是我們在惡道受的苦更長的時間我們也嘗過;做人的時候,我們的頭,因爲冤案而被殺的頭,無始以來積聚起來比須彌山還要高;我們給仇人殺死流出來的血,無始以來集中起來比四大海還大,還多。
那麼這樣子,雖然暫時享了一點福,最後還是要掉下去受苦,一般是苦的時間長,受樂的時間很短,同時在樂的當中本身還有苦的因。這個比較深了,就是說,我們在以真正佛教的眼光看呢,所謂的樂還是一個苦,壞苦,本身就是壞苦。那就是打個比喻說,我們長了一個瘡,這個瘡很痛,這是苦苦;但是我們把這個瘡上塗一點清涼油,或者塗點冷水灑一下,這個苦減輕了,感到很舒服,這個就是所謂樂,我們認爲樂,就是苦的減輕我們就是快樂了,但是這個瘡還在,你要追求這個苦暫時停一下的樂,你實際上是苦的因,根子並沒有除掉。
所以說,整個的叁界,惡道裏邊苦苦是很厲害,人間裏邊苦苦也有,但是總的來說,在色界天以上,該沒有苦了吧?但是有行苦,行苦是苦苦、壞苦的根子,這個流轉生死的行苦不斷的話,一切的苦難都會到我們頭上來。什麼時候來,不知道!那麼,我們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在真正皈依了叁寶之後,難道我們就僅僅求一點很暫短的人天安樂就滿意了嗎?這個絕對不是佛的本懷!佛是要我們永遠離開這個苦難的。所以嚴格的說,單求一點人天福報還夠不上修行的人,你說是一個佛弟子,也可以勉強的算,因爲你皈依叁寶了,是佛弟子,但是你說修行的話,還夠不上!
那麼,真正要修行呢,我們說要至少要有個出離心。這個出離心我們說有兩種,最膚淺的,就是說對于叁惡道的苦,我們是不願受的,這個是哪個都同意這個想法,叁惡道的苦有誰願意去受呢?那麼脫離惡道這個出離心該每一個人都有吧?如果這個心有了,我們就一切行動、思想依了佛的戒律,要求的不是我們現世的人天福報,這個享受,而是追求下一輩子能夠再得到一個圓滿的身體來修行佛法,這個起點就算修行人了。這個是最起碼的修行人,就是說能夠放棄現世的享受,而追求下一輩子再得一個圓滿的人身能夠碰到佛教好好修行,這樣子開始是一個修行的人了。此外,在這以下,盡管你也算一個佛弟子,但是沒有上修行的路,還在輪轉裏邊。所以說,真正我們要修行,大家都知道要了生死啦,要度衆生啦,要達到這個要求的話,最低的出離心一定要生起。那麼,這個出離心生起之後,然後經過不斷的陶煉,把真正出離叁界的心也能生起。這個真正夠格的出離心,這個有了,那是真正我們修行的人了。
但是我們說,出離心有了之後,我們可以出離叁界了,是不是就夠呢?這個還是不夠的。因爲一切衆生和自己是一體的。一切衆生他過去都是我們的父母,他現在在地獄、餓鬼,這些惡道受難,我們難道就自己走了就不管了嗎?這個從理上說,說不通,從我們整個的法身來說,他們就在我們體上,他們沒有解決,我們自己也沒有解決。那我們的黨有一句話,要解放全人類,才能夠解放自己。這個話跟我們一樣的,我們要解放一切的衆生才能真正地解放自己。就是有一個衆生沒有解放的話,沒有度的話,我們自己成佛的可能就沒有了。所以說我們要發這個心,要救度一切衆生,然後自己才能真正圓滿自己的菩提,真正地達到圓滿的境界,這是說要發菩提心了。
從出離心基礎,我們推到一切衆生,自己害怕受苦,那推到一切衆生都是父母,他們也害怕受苦,那麼我們就是要救他們,父母哪有不救的呢?自己就跑了,沒有這個話。所以說我們要發心,把一切父母的苦難,都要把他們救出來,甚至于自己承受,讓他們先脫離苦難。那麼這個心就是菩提心。
道之叁要,第一個心是出離心,是夠上格的成一個修行人;第二是菩提心,是說真正修行要圓滿呢,非發這個菩提心不可,否則的話你學佛,學了半天,成佛是成不到的。因爲菩提心是佛的因,沒有這個因,果從何來呢?所以說,我們發了這個菩提心之後,成佛的可能性才有,自己才能圓滿一切功德。那麼這兩個是我們要發的心。
發的心是對了,心是好了,但是你出離叁界度一切衆生的方法如何呢?就是你如何出離叁界?如何度一切衆生呢?這個要一定的善巧方便了,這個就是空性的正見。一切法自性空,這個見生起之後,本來我們的苦難就是如幻如化的,正因爲我們衆生執著才感到自己受苦。這個比喻經常我們經裏這麼打,你睡著的時候,感到老虎來了,獅子來了,把你抓住吃了,感到很痛苦很害怕,但是你醒過來了,什麼都沒有!所以說你把空性修成功了,證到空性了,一切輪回,哪個在輪回呢?這個“我”,補特伽羅,它有沒有體?沒有的。能夠輪回的人,這個主宰本身是空的,受輪回的世界也是空的,所度的衆生也是空的,這樣子,一切苦難就除了。《心經》裏邊說,“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如果五蘊照不空的話,苦也度不完的,度不了的。那麼所以說,出叁界也好,度衆生也好,我們的唯一的武器、就是說我們的工具、方法就是要知道一切法自性空,這就是中觀正見。
這叁個東西有了,不但自己解脫有希望,有成功,度一切衆生、一切苦難、成佛都能夠成辦。這叁個東西是我們佛教裏邊修行所不可缺的,同時也是足夠的,一個也不能缺,缺一個就不是修行人。而這叁個完備的話,好好地照它做的話,成佛有余。所以說,一切宗派,管你是淨土宗也好、華嚴宗也好、天臺宗也好、密宗也好、顯教也好,都離不開這叁個東西--出離心、菩提心、中觀見。
我們說修行,我們漢地現在最…
《叁主要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